這很東北!遼寧老師上課教學生扭大秧歌,老帶勁了!

2020-12-11 半島晨報

東北人充滿幽默細胞

這全國人民都知道

而且東北人從小就能歌善舞

還善於將這倆優點

強強聯合、發揚光大!

12月9日

一則老師教初中生學東北秧歌的視頻

在網上受到熱捧

那場面,可老歡樂啦!

網友稱

「這場面看著就挺開心的

給老師點讚」

昨日,記者找到了教授秧歌的音樂教師高暢,她告訴記者,這是鞍山岫巖一中初一年級一堂普通的音樂課,「這段視頻拍於11月5日,就是對授課的一次記錄,並不是想火。」

記者在視頻平臺上看到高老師帳號內發布了許多音樂課的視頻,除了教秧歌的課程外,還有一條《我在高崗眺望北京》,同學們跟著動感的音樂舞動雙手,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高老師表布正文稱,「音樂一響起什麼煩惱都忘了」。這條獲得600多萬點擊,23萬多個贊。

高老師介紹,秧歌只是音樂課上的一個教學內容,「因為馬上就要期末了,同學們學習秧歌后,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壓力大時就扭上一段,可以緩解學習壓力。」

高老師稱,這樣做事希望孩子們學習東北文化、掌握東北秧歌的藝術特點和基本動作,希望孩子們將來能夠傳承東北地域文化。

自編教材創新課改 傳承地域文化

高暢老師負責教授初一年級的音樂課,從今年秋天開學起,學校啟用了校本教材,對原有教材進行了嘗試性的改革,引入了學生們喜歡的歌曲和舞蹈。

內容包括愛國主義題材料的歌曲,流行歌曲,還是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音樂形式。

每到音樂課時,同學們將扇子、手帕拿到教室後,還沒等上課鈴響,就開始扭起來了,「那份興奮勁,真的透著孩子的純真!」

高暢畢業於鞍山師範學院,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母校岫巖一中任音樂教師,一幹就是17年。

「這裡許多老師都曾經曾教過我,現在反過來啦,我經常教老師們唱歌跳舞。」她說。

從工作中成長,在實踐汲取營養,她的創新思維得到了校領導的支持和鼓勵。

高暢從小學習鋼琴,大學時舞蹈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秧歌我也是從網絡上學的,將動作分解後教給學生,學生們接受特別快。」

特別音樂課讓孩子們學習成績提升了

高暢老師認為,在音樂課上越投入的孩子,在學習其他文化課時也更專注,學習成績也越優秀,「看到同學們那高興的表情,我覺得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岫巖一中校長邱凱稱,高暢老師教授的音樂課創新、活潑,非常有特色,很受學生們歡迎,同學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顯改變,家長看到後也特別支持。

下周三

岫巖一中慶祝建校106周年

全校1400名同學在高老師的帶領下

將手持小紅旗同唱一首歌

好期待啊!

有這樣的音樂課

這樣的好老師

孩子們將受益終身!

來源:遼瀋晚報

相關焦點

  • 可以,這很東北!遼寧老師上課教學生扭大秧歌,老帶勁了!
    那場面,可老歡樂啦!網友稱,「這場面看著就挺開心的,給老師點讚」昨日,遼瀋晚報記者找到了教授秧歌的音樂教師高暢,她告訴記者,這是鞍山岫巖一中初一年級一堂普通的音樂課,「這段視頻拍於11月5日,就是對授課的一次記錄,並不是想火。」
  • 可以,這很東北!
    東北人充滿幽默細胞! 這全國人民都知道! 而且東北人從小就能歌善舞, 還善於將這倆優點 強強聯合、發揚光大!
  • 東北秧歌音樂的特點
    東北秧歌的形成距今約有300餘年的歷史。東北秧歌是東北漢、滿兩族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它流傳於東北三省,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東北秧歌分地秧歌(又稱地蹦子)和高蹺秧歌兩類。地秧歌流傳面積廣,遍及整個東北大地。
  • 靖邊:周河鎮文化宣傳秧歌隊 扭出百姓幸福新生活
    鏗鏘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為了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拓展政府的服務功能,今年,由周河鎮文化思想宣傳服務隊組織部分村民以及秧歌愛好者組成的秧歌隊,在春節期間,撐著花傘,手舞彩扇,身披節日的盛裝,踏著喜慶的鼓點,扭出各種隊形,呈現出一個個熱情洋溢、精彩紛呈的畫面。
  • 傳承東北秧歌民間舞蹈藝術 高校師生這樣做
    由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申報的傳承項目《東北秧歌》,成為全省唯一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高校。這是該校重視傳承東北秧歌民間舞蹈藝術,並融入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一個可喜成果。受東北地區民俗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舞蹈專業建立20多年來,秉持「科研與教學並重、創新與傳播並舉、保護與傳承並進,教育薰陶與普及推廣」的辦學理念,將東北秧歌的保護與傳承作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深入挖掘文化價值,通過對東北秧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普及,構建完成了動作體系、風格體系、道具技巧、風俗文化「四位一體」的東北秧歌傳承模式。
  • 「新春走基層」天水武山:踩高蹺 扭秧歌 興高採烈過大年(組圖)
    眼下,城關鎮上溝、清池,灘歌鎮黑池店、漆灣,山丹鎮丁灣、賀店等村,村民們踩起了高蹺、扭起了歌、唱起了讚歌,敲鑼打鼓賀新春,舞龍耍獅過大年,全縣各村的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鼓聲喧天,各具特色的秧歌正在熱鬧上演著……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秧歌表演更加精彩紛呈。
  • 「新春走基層」武山:秧歌扭出幸福年
    每日甘肅網武山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 通訊員關招宏)在武山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每年正月裡的秧歌、社火表演,都是春節期間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頭戲,正月初三一過,男女老少便湊到一起,身著彩服,手執彩燈,載歌載舞,以各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傳統活動,慶佳節,鬧新春
  •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02新娘坐福東北的漢族婚俗結婚的當天被稱作「正日子」。聽著這「正日子「三字,聰明的你一定就會想到,那還有另外一個非正日子的日子吧!這「正日子」通常都是由男方家定下的,那個非正式日子則是由女方家定的,名為「待客日」,這待客日的時間總是要早上正日子三到四天的時間。待到新娘家的門前時,新娘已經在家打扮好了,正坐在自家床上呢!
  • 【我們村】覓程:秧歌之鄉劉家河
    一次在康家院裡鬧秧歌,老傘頭白三友唱了這樣一首秧歌詞嘲諷我堂哥康鳳云:初三十三二十三,叫聲六叔聽我言,記起過了人老蘭(了),莊稼畢蘭(了)場好蘭(了)。我堂哥康鳳雲雖是個打傘的新手。他也毫不服輸,傘兒一低便是一首:那時村裡會唱秧歌的人多,男女老少都會,有許多經典秧歌傳到了現在,體現了那時人們的智慧和唱秧歌的水平。
  • 「非遺」視野下北京地區的高蹺秧歌
    高蹺秧歌會是一種高度定型、有著悠久歷史和嚴格會規的組織在清代中期以後才發展和定型,過去為宗教信仰「朝頂進香」,也就是廟會而設。現如今,北京市級非遺民間舞蹈有兩支高蹺秧歌會,分別是大柵欄五鬥齋高蹺秧歌和西北旺高蹺秧歌,聚焦這兩支高蹺秧歌老會的歷史與現狀,引發我們對非遺民間舞蹈保護與傳承的思考。
  • 火辣辣的東北大秧歌,80後童年回憶
    七八十年代的東北農村,精神生活比較匱乏。尤其到了冬閒時,在大隊唯一的收音機裡,聽單田芳講評書《七俠五義》,或者老少爺們兒湊成一桌喝酒嘮嗑,就算是娛樂項目。婦女們去鄉裡趕個集,都能回味十天半拉月。所以每到過年期間,大伙兒就張羅著出秧歌隊,扭大秧歌,圖個樂呵。大年初二走完娘家親戚後,扭秧歌的事兒就正式提上日程。一般都是好幾個村屯的秧歌隊聚集到鄉裡,優中選優出一支最強隊伍,就可以去鎮上演出了。
  • ———專訪「海派秧歌」總編導魏芙
    在排練時,我對演員一直反覆強調這個理念,這才能真正體現奧運精神。   記者:開幕式節目中,以社區為題材的獨此一家吧。   魏:是的。敢於在節目主體中反映社區文化是要有點眼光和勇氣的,更何況,演員都是中老年婦女,業餘的。開始也有人顧慮,說在全世界一播放,別讓國外找空子說,上海人怎麼這麼老,沒有一點朝氣?
  • 掛燈籠扭秧歌 哈爾濱巴洛克東北民俗活動引南北遊客駐足
    來自道外區的民間秧歌隊,扭起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東北大秧歌,他們用婀娜的舞姿和熟練的步伐舞出了老道外濃鬱的風情,舞出五穀豐登的喜悅,舞出了國泰民安的祥和。對於東北人而言,似乎秧歌中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情結,那高亢的鑼鼓嗩吶聲重燃了年少時光,那是兒時看秧歌時,父親肩上孩子的笑靨如花,是小夥伴們追著秧歌隊後的手舞足蹈……觀眾隊伍裡,不少人跟著秧歌隊舞動起來,一位阿姨跟南方遊客介紹說:「這就是我們東北最接地氣的舞蹈,只要扭上了秧歌,心裡就是高興。」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舉辦「我們的節日·元宵」示範活動。
  • 遼寧又一黑馬城市即將崛起,煤炭儲量不輸大同,被稱「東北煤都」
    我們今天要說的正是遼寧,作為東北唯一一個沿江近海的省份,這裡的位置和交通都十分有優勢,省內經濟實力比較強的是大連和瀋陽,尤其是前者,近幾年來發展迅猛,很多人選擇去那裡工作、求學。在說過營口之後,今天我們選擇把目光投向省內的「撫順」,而不是「大連」和「鞍山」。雖然知名度不高,但這裡近幾年的發展也是可圈可點的。
  • 英語老師上課唱歌跳舞,還教學生遊戲用語!其他老師卻敢怒不敢言
    英語老師上課唱歌跳舞,還教學生遊戲用語!其他老師卻敢怒不敢言在廣東揭陽的某所中學,教室中每天都會傳出一陣陣的歌聲,有的時候是抒情歌曲,有的時候是流行歌曲,雖然歌聲非常的動聽,但是回過頭來一想,這是用於教育學習的教室,又不是音樂課,這樣是否有些奇怪呢?而這又是何人所為?
  • ———專訪「海派秧歌」總編導魏芙 - 上海市總工會
    在排練時,我對演員一直反覆強調這個理念,這才能真正體現奧運精神。   記者:開幕式節目中,以社區為題材的獨此一家吧。   魏:是的。敢於在節目主體中反映社區文化是要有點眼光和勇氣的,更何況,演員都是中老年婦女,業餘的。開始也有人顧慮,說在全世界一播放,別讓國外找空子說,上海人怎麼這麼老,沒有一點朝氣?
  • 走進遼寧-遼寧頻道-東北新聞網
    遼寧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全省工業有39個大類、197個中類、500多個小類,是全國工業行業最全的省份之一。全省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比較發達,冶金礦山、輸變電、石化通用、金屬工具機等重大裝備類產品和鋼鐵、石油化學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遼寧是我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目前,全省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萬多家。
  • 東北地區全國性大學,遼寧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
    遼寧大學是一所綜合性高校,其涉及範圍很廣,其中就包括師範,因為他的建校班底一小部分來師範。但是遼寧大學的根基是財經,其建校基礎是原東北財院。正因為有這個基礎,遼寧大學才有同眾多985工程大學、專類財經高校比拼財經專業的實力。也是有了這個實力,其才能順利評為211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