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給你寫滿分作文系列
俗套的騎自行車也能寫成花兒
雙線敘事法寫故事
騎單車
文/劉雷生
雲淡的天空,風清的早晨,我漫步在屋後的野徑,遠處,朝陽映襯著兩個剪影,向我駛來,近了,是兩個孩子,騎單車的孩子,一個是他,一個,是我。
那是三年前的他,那是三年前的我。
批註:成語的妙用有兩個技巧:一個是成語拆用,就是把一個成語分成兩個詞語,然後用在相鄰的句子中,使之成為對偶句,讓語言更加優美。
文章的開頭使用了倒敘,但是這種倒敘很不明顯,是穿插了虛實結合的一種寫法,相比於「使我想到了……」這樣明顯的倒敘,虛實結合的倒敘更加浪漫、委婉。
依舊是雲淡的天和風清的晨,幼時的我們,和屋後的花盆。花盆裡有花,幾株牡丹,幾朵野菊。牡丹是一定在那最美的花盆裡的,盛水的花灑、落葉培育的泥土、整瓶整瓶的營養液應有盡有。而那野菊卻頗有不同了,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時候落在這裡的,也不知道它們它們還是什麼時候生根發芽,在牆角、在汙水染色的牆角,苟延殘喘的活著。
花的旁邊,是兩輛自行車,和兩個學車的孩子。
我的自行車別提有多帥氣了:新型的款式、先進的碟剎、精良的裝備應有盡有;而旁邊那輛卻有些大煞風景了:二八槓、老鳳凰、鈴不響、全身響。
我看看牡丹和野菊,我看看新車和老鳳凰。
天壤之別,真的是天壤之別。
師傅是同一個師傅,路也是同一條路,可一起取經的四人,其結果不也有所區別嗎?當我已經可以掌執著單車,緩緩騎行時,他依舊在原地跌倒、爬起、再跌倒。啊,他在用實際行動致敬保爾呀!
一天的差別以至於此,何況一月?
批註:對比,在這片文章中很常見,對比是雙線敘事法中很重要的一個方法,無時無刻的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讓故事富有衝擊力。
我擎起花灑為我心愛的牡丹沐浴時,他在跌倒、爬起;我和夥伴在遊戲中徵戰時,他在跌倒、爬起;暴雨過後,我在屋內愉快地玩耍時,他在泥濘的路上跌倒、爬起……
可我竟然忽略了,只有暴雨衝洗的天空,才會出現彩虹。
那是六月,屬於假期的日子。他終於不再跌倒、爬起了。師傅領著我們騎行去山中避暑。
順著白橋路,兩邊的高樓漸漸低矮、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玉色的原野。我們在公路上騎行,不急不慢、不驕不躁,宛如三條小魚,遊弋在深綠的海。他竟然能跟得上我,看來月餘的跌倒和爬起,確實還是有些作用的,與他而言,一個月的努力,竟能與我練習一周的成果比肩,也算是不錯了。
批註:這裡有一個詞語,我要講一下,就是「玉色」。我們知道比喻的修辭是很常見的,所以,常見就意味著俗套,如何把常見的修辭用好呢?劉老師有一個六字真言「常見,但不常用」。本體自不必說,喻體要用一些常見的事物,但很多同學沒有在作文中用的。比喻詞也是這樣,「像、好像」如果換成「宛如、若」會讓文章富有文採。
拐彎,師傅領著我們,離了大道,進入山路。在車輪的滾動中,遠山不再遠。可路卻開始坎坷。
我從未騎車走過這樣的路啊!彎曲的山道,泥土凹凸著,偶有石礫散布期間。我開始出汗,開始緊張,開始,不知所措。
可是他呢?那坎坷都被他化解,那凹凸都被他擺平。
在騎行中,師傅和他把遠山變成了眼前,而於我來說,遠山還在遠方。
夕陽中,從山上下來兩個歡聲的影,山下,還有一個滿身塵土,疲憊的人。
分別在屋後的小徑,我們學車的地方,淚,在遍布塵埃的臉上,刻出兩道深深的痕。新型的款式有何用?精良的裝備有何用?片刻即會的聰明,又有何用?這些甚至比不上二八槓、比不上老鳳凰、比不上一個月才學會騎車的「保爾」。
批註:適當的給人起外號,並用這個外號貫穿全文,是一種寫作技巧。因為應試作文中,不允許出現真實姓名,所以這種寫作技巧更加好用。但給人起外號,一定要堅持:常見不常用的原則,第二,就是外號一定要根據這個人的外貌、性格等相關特點去起。
師傅卻沒有安慰我,甚至於都沒有看我一眼,而是立在花盆前,久思不語。
「保爾」已經走了,留下的只有我們,和死寂的夜空。
孩子,師傅像是對我說話,但,他卻依然看著花:你愛的牡丹多美呀,那麼好的花灑,那麼珍貴的泥土,那麼優越的位置,可是,它枯萎了。你現在能嗅到的香,卻全部來自汙穢的牆角中,那一片卑微的野菊。
我似乎知道了師傅想說什麼。
起點高的人不一定就能跳得更遠,也有可能摔得更狠。你懂了嗎?
我想說我懂了,可師傅已經離去。我站在枯萎的牡丹旁邊,看著它,忽然想起幼時聽過的故事:龜兔賽跑。頓時,潸然淚下。
早晨已經變成了上午;朝陽業已變成烈日,不知不覺,我站在這裡許久了,不知怎的,每當走到這條路上時,總會想起這件事,總會看到兩個騎車的孩子,也總會看到賽跑的龜兔。
也許,這就是先人所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吧?
我轉身離開,身邊是一片野菊的的花田……
批註:結尾不抒情,這是劉老師對大家最重要的要求,回味悠長的結尾才能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抒情的結尾,直接把故事寫死了,讀者沒有了思考的餘地,也就沒有價值了。
總結:
這篇作文使用的是雙線敘事的寫作結構,通過正反人物的差別,凸顯出道理。這比同學們寫騎自行車時一貫使用的摔倒、爬起來……這種故事結構要立體很多,那麼得分肯定要高一些了。
第二點就是文章的語言,本次作文中,劉老師教大家了一種成語的運用技巧,大家可以試著用一用,比如:教室裡,同學們歡呼著、雀躍著。是不是比:教室裡同學們歡呼雀躍,讀起來要好一些?
第三點就是文章的結構,開頭倒敘,這是劉老師以往強烈推薦的一種寫法,結尾引人深思,中間的過程詳略得當。
總結下來,本篇作文分數應在44—48.2分之間,剩下的1.8分以666的形式發放。
語文老師給你寫作文,最實用的技法應試作文技法,盡在劉老師講作文。歡迎大家關注我,每天免費技巧課程gzh初心文化交流,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