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的「師愛」

2020-09-03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年前我中師畢業,初登講臺擔任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初為人師的新鮮和年輕肯幹的激情,讓我瘋狂地愛上了班裡的每一個孩子。

這是學校為了消除大班額臨時組建的一個班,班裡的64個孩子都是其他班級「分流」來的。他們喜歡我,因為我上課講故事、讀報紙、演節目,下課做遊戲、打掃衛生,還給他們吹口琴。為了提高學業成績,我每天中午都在教室裡留幾個後進生講題目、共進午餐,他們進步很快。

後來,這屆學生畢業了,一個叫劉嵩的學生本來是「刺頭兒」。初中班主任原本管不住他,有一次在劉嵩的作文裡看到他懷念小學與我在一起的日子,班主任就謊稱跟我是好朋友,才勉強收住他的心。再後來,劉嵩並沒有考上高中,中職畢業後就外出打工了。

多年後聽到這個情況,我很難過,也很自責。那時候,我還年輕,把與學生「結成死黨」看成自己的成功,沒有注意打磨學生的性格脾氣;把學生「學好當下」看作自己的成績,沒有注意引導學生的真正興趣。情深難移,這種「帶有強烈教師個人色彩的師愛」弄不好也會具有危險性,它往往會讓學生難以自拔,讓其他教師不易介入。

歲月荏苒,從農村小學、縣城小學到現在的省城名校,我對師愛慢慢有了更多的認識。班裡一個女生特別喜歡我的數學課,疫情期間每天都是第一個完成作業打卡,復學後聽課全程目不轉睛,課餘閒暇總是有意無意地路過我的辦公室。我知道,這個女生到六年級了,真正懂得了我對她的鼓勵、包容和信任。但我更知道,數學思維並不是她的強項,她的繪畫、英語倒是稟賦超常。我跟她成了QQ好友,點讚她QQ空間裡的特長作品,引導她出畫冊集、嘗試iPad畫、創意年曆畫等。我與她終於找到了屬於她自由成長的話題,現在她因英語配音、iPad畫在班級成為「網紅」。她說,長大後想讀這方面的專業,做相關的工作。

在我的引導下,班級裡還有幾個學生建立了個人電子書籤,出版了電子詩集。現在,我不再苦心經營與他們的師生情感,而是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觀察他們的特長、興趣、成長的最佳可能,然後「費盡心機」儘可能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成長。

有人說:「作為一名教師,喜歡那些長得漂亮、乖巧聽話、學習優秀的孩子不難,難的是能夠愛那些長得不那麼漂亮,甚至有不良行為習慣、學習很差的孩子。」我想,這種師愛已然超越了家庭貧富、個體差異,是一種真正的職業擔當。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8月26日第9版

作者:童義清

相關焦點

  • 陰陽師愛之言葉完成攻略
    陰陽師愛之言葉如何完成?
  • 我們如何理解教育中的師愛
    做立人的教育,做有愛的教師,要求教師要切實理解師愛的真諦。蘇霍姆林斯基把「愛孩子」看作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德。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這正是師愛的集中體現。師愛,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愛的核心。它包含了教師對學生群體中每一成員的關心、尊重和理解。
  • 李展飛:《教育,不能被「師愛」所蠱惑》
    我有一種感覺,我們的老師在討論教育的問題上,花在所謂的「師愛」上的功夫實在有點多。 仿佛以為教師只要有了「愛」,就可以解決一切教育上的問題,正所謂的「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教師作報告,是必須要談「愛」的。 我想說的是,態度這個東西,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不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
  • 再說師愛—教育的源泉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一盞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那就是師愛——教育的源泉。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根植於愛的」。
  • 譚明全新單曲《師愛如光》獻禮教師節 道一句老師們辛苦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中國內地女歌手譚明也帶著自己的全新單曲《師愛如光而譚明作為一名頗具正能量的歌者,也以《師愛如光》這首歌作為獻給教師節的禮物,獻給全天下的老師們,該歌曲由劉素芳、劉建玲作詞,丁炳勤作曲,黃一笑編曲,「師愛如光 一束光 啟迪深沉智慧 一束光 驅散久遠蒙昧 一束光 點亮萬千生命」,譚明用溫暖感恩的聲音演唱這首歌,唱出了孩子們的心聲,相信也唱進了許多人心中。
  • 遼源市田家炳高中師愛在行動
    家書 紙短情長——田家炳高中師愛在行動2020年的開頭雖異常艱難,卻也因為一點一滴愛的匯聚、一撥一批勇敢者的前行而變得格外溫暖並充滿力量。疫情當前,田中在師愛進萬家的第5個年頭,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無論是隔空還是隔屏,愛的傳遞從未間斷過。
  • 美麗緣於「師愛」 樂清最美教師——黃國松
    樂清市教育局2014年9月10日美麗緣於「師愛」 黃國松,男,出生於1962年,中共黨員,現任虹橋鎮二中年級段長、數學教師、班主任、報帳員、工會委員,中學高級教師。曾多次被評為樂清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黃國松愛生如子,堅守「不放棄、不拋棄」的教育底線。
  • 家訪零距離,師愛育桃李---科學三小開展暑期家訪活動
    為進一步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銜接,強化全體教師的服務意識,優化育人環境,積極落實市教體局關於開展假期家訪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學大道第三小學於6月26日拉開了「家訪零距離,師愛育桃李」的暑期家訪活動。
  • 師愛,最美的師德___師德之我見
    教育 是影響人一生的事業,教育中,師德在教師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就是師愛,因此最美的師德就是師愛,教師要用愛引導學生學會去愛,熱愛祖國,學會尊敬,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負責。最美師德就是愛學生,用愛引導學生在愛裡行走。
  • 科學大道第三小學:師愛無疆 桃李芬芳
    中原網訊(趙文源)為了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在全校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激勵廣大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積極進取,開拓創新,9月10日科學大道第三小學特開展以「師愛無疆,桃李芬芳」各班級早早布置好教師節黑板報,從不同的角度,熱情謳歌了老師們舍小家、為大家、辛勤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一筆一畫都表達了對老師的敬意。
  • 愛所有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師愛
    請記住:愛所有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師愛!
  • 師愛在教育中有什麼作用和價值呢?名師這樣認為:愛是教育的全部
    2020年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會上經驗交流材料:師愛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價值。此題目由全國優秀班主任李爍一教師經驗發言稿,楊玉燦老師整理並提供稿件。全文供2500字,閱讀全文大約需要4分鐘,希望各位讀者喜歡,並從中有所啟發。
  • 師愛與師能成就新時代「新師德」
    日前,在「中國教師·敬德會講」第12期會講中,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班建武指出,上述兩種師德形象都不是絕大多數日常教師的形象。一個「正常」教師的師德應該體現在哪兒?應該呈現出何種風範?在班建武看來,師德應該具有「審美化」效果,「如果我們崇尚的師德對教師職業生活沒有吸引力,可能是不值得教師去奉獻的。」
  • 如何理解師愛無限?
    如何理解師愛無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何理解師愛無限?   【參考答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於如何去愛學生。」怎麼愛學生呢?我認為有這樣的幾個方面:   第一,多觀察學生,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多換位思考。尊重所有的學生,把他們都當成各具特色的、有待進步的「人」來看待,學會欣賞他們,找出其閃光點,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之路。
  • 陰陽師愛之言葉成就怎麼完成 向5位好友傳遞愛
    陰陽師愛之言葉成就怎麼完成?向5位好友傳遞愛需要什麼樣的操作呢?在陰陽師新的成就系統中加入了親友成就任務,下面帶來完成步驟說明。
  • 師愛無痕,潤澤童心——諸城市第一幼兒園教師節主題教育活動
    為發揚尊師重教傳統,引導幼兒學會感恩,諸城市第一幼兒園開展了「師愛無痕,潤澤童心」教師節主題教育活動。 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第一幼兒園的孩子們為老師們送上了一份溫馨的祝福。
  •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兩個不同的人生
    我孩子的媽媽是個教師,他懂得什麼叫賞識教育,我的弟媳是個粗枝大葉的人,並且脾氣暴躁,於是兩個孩子就在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慢慢成長。做媽媽的誰都寵愛自己的孩子,都想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全部給孩子,可兩種愛的方式卻截然不同。記得兩個寶貝在13個月的時候開始學走路。我們把兩個孩子一同放在地上,只見他們顫顫巍巍,兩隻小手舉著,踉踉蹌蹌、步履蹣跚,兩個媽媽護在左右。
  • 師愛無疆:馬山這幾位老師你認識嗎?
    師愛無疆,震撼著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每一位老師都說我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 兩種歸命和歸依三寶的不同次序
    兩種歸命和歸依三寶的不同次序一、兩種歸命歸命有兩種:一是歸命諸佛,一是歸命彌陀。歸命諸佛,雖然禮拜、歸命,但還要另外學八萬四千法門。諸佛本身的境界是「人法並彰」,但是我們凡夫的根機不契,得不到這個利益,在我們這邊就成為人法分離了。所以,即使歸依、歸命,仍然要去學八萬四千法門。
  • 「理事快訊」師愛無疆,職因有你
    師愛無疆,職因有你3月8日,星期天,春雨瀝瀝淅淅一直下著,為隔居在家的我們增加了些許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