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消費網際網路相比,產業網際網路蘊含的商機更大。與消費網際網路只能調節既有產量不同,產業網際網路可以直接幫助實體產業優化生產、提升效率。因此,其對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優化的作用更為顯著。要促進我國產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必須綜合用好產業和網際網路兩方面優勢,使其彼此配合、產生協同效應
在不久前結束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幾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認為網際網路產業正在進入下半場,產業網際網路有望成為網際網路產業下半場發展的重心。一時間,產業網際網路成了各界爭相討論的熱門話題。
那麼,產業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受到追捧?通俗地說,產業網際網路就是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相結合,是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傳統產業的連接、重構。它本身是一個舶來語,由於在英文中「產業」和「工業」是同一個詞,因此也常被稱為工業網際網路。不過,產業網際網路的應用其實早已超出了工業範圍,在醫療、交通、金融等眾多領域都有產業網際網路的影子。
與消費網際網路相比,產業網際網路蘊含的商機更大。有研究表明,產業網際網路所需要連接的節點、對應用程式的需求數量都是消費網際網路的10倍以上。更為重要的是,與消費網際網路只能調節既有產量不同,產業網際網路可以直接幫助實體產業優化生產、提升效率。因此,其對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優化的作用更為顯著。正因為此,各國大型企業都在積極嘗試。總體上看,這些嘗試大約分為兩種路徑。
一種路徑是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化。這一路徑是將傳統企業內部的數位化能力和經驗外化,推廣到整個行業範圍,為同行業企業服務。在實踐中,通用電氣是採用這一路徑的代表,其推出的Predix工業平臺曾一度服務於大量工業企業,並受到了廣泛好評。不過,Predix平臺的營利能力卻一直難以提升。由於這個原因,不久前通用電氣已將其出售。
另一種路徑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產業化。這種路徑由網際網路企業領導,主要依託網際網路企業從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獲取大數據設計相關產品,再根據設計來指導傳統企業,或者直接生產。這種路徑的代表是谷歌。在過去幾年中,谷歌已憑藉其數據優勢,成功設計出了包括機器人、無人車在內的眾多工業產品,並通過其併購的企業生產。
無論是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化,還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產業化,都存在優勢與不足。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的優勢在於,企業更了解本行業特徵,因此開發的平臺和網絡更能適應本行業企業的需求。不過,由於各行業的差異性巨大,在一個行業成功的模式很難被複製到另一個行業,因此建設的規模效應很難發揮出來,投資者的營利性也就難以保證。網際網路企業產業化的優勢則在於,可以在短時間內整合多個行業,實現跨行業協調。但是,由於網際網路企業本身並不熟悉傳統產業,因此這種整合很難深入到產業內部,從根本上提升產業效率。
總結以上兩條路徑的經驗和教訓,筆者認為,要促進我國產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必須綜合用好產業和網際網路兩方面的優勢,使其彼此配合、產生協同效應。具體來說,有幾個方面值得重視。首先,政府、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企業應當協同探索產業網際網路的底層結構標準。儘管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特徵,難以做到建設標準完全一致,但如果可以求出最大公約數,將其作為底層結構標準,就能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規模效應,大幅減少建設成本。其次,傳統企業應著力對企業組織體系改造和創新。應努力實現企業結構向扁平化、網絡化轉型,從而提高企業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再次,政府應當通過產業政策扶持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研發給予補貼。
(作者陳永偉 系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