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罐百事可樂,一代代年輕人的潮流文化符號
一罐百事可樂,一代代年輕人的潮流文化符號金羊網 作者: 2019-09-27 8月以來,人民日報新媒體主辦的「2019時光博物館」活動以流動的形式在北京
-
年輕人嘴裡的宅文化,已不再口口相傳,早已侵蝕到親身體驗
或許正是因為此次元,沉迷於宅文化的日本年輕人越來越多。朋友也是一個動漫迷,據他說述,平日因為工作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看動漫。每當看到自己身邊的一些阿宅能整日在家窩著,看著自己所想要看的動漫時,就別提自己的內心有多羨慕。
-
郎鹹平:新帝國主義正以驚天陰謀侵蝕中國經濟
有道理,應引起重視危言聳聽,挑起極端情緒放大炮,炒作自己環球網實習記者王欣報導,5月21日,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鹹平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就「新帝國主義在中國如何操控和侵蝕我們的經濟」做了演講,他稱希臘危機是新帝國主義的一場陰謀,中國當下正處於美國經濟戰略的侵蝕之下,並對中國的泡沫經濟作了簡短的分析。
-
從垮掉的80後到喪系的00後: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
因為這早已成了一件習以為常的現象,每代年輕人都被貼過名稱不一,但屬性相同的標籤。180後,作為困難時期和文化動蕩之後的新一代中國孩子,他們生長的環境優於前一代人,但也率先經歷著被標籤化的生活。「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
-
其實二次元就是對ACG文化的另一種叫法
其實二次元就是對acg文化的另一種叫法,沒什麼幼不幼稚的,對這個圈不關注的你和他說acg他也不知道是啥,二次元這個叫法就顯得大眾了很多。不喜歡這個稱呼恐怕主要還是由於周圍的環境,不理解這個圈子的提起二次元就和提傻子一樣。
-
新一代年輕人正在分化 「拒絕成年」現象普遍
在日本流行文化風行不衰的上海,她用日本學者形容日本人的詞「嬌寵」來描述如今同樣出現在上海年輕人那種似成年非成年的狀態: 「他們將要告別孩童的世界,然而,「他們的心理結構中多少將帶著嬌寵的特徵」,陳映芳說,「這個特徵已成了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一種印記。」
-
網絡文學,正伴隨一代人成長(青春派·網絡流行文化下的年輕人①)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已走過20多個年頭,也伴隨了一代代年輕人的成長。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形態下的流行文化也逐漸孕育發展,對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如網文文化、貼吧文化、網紅文化、粉絲文化等等,這些獨特的流行文化,背後都有孕育它們的大大小小的網絡生態圈。
-
B站的青春宣言片裡,我們看到了這代年輕人的樣子
年輕人做了什麼,喜歡什麼,又在想些什麼,在這個平臺上都有最直觀的體現。他們多元、有趣、自信、熱愛分享,B站正是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讓他們交流、學習、思考、成長,探索生活,並把熱愛做成了專業。的確,這代年輕人擁有優裕的物質條件,暢通的信息渠道,先進的科技成果,包容的文化氛圍,以及更多選擇的權利,這是過去任何一代都無法比擬的。
-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的年輕人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年輕人的消費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時間回到1990年,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在最巔峰的黃金時期,經濟高速增長,瘋狂的日本人都覺得自己發財了,並且堅定明天會比今天更有錢,然後瘋狂的消費和享樂。
-
中國有嘻哈,中國有一群唱自己故事的年輕人
可以說,捕捉到國際文化融合對中國當下年輕一代生活帶來的多面影響,是《中國有嘻哈》這檔節目的獨到之處,昔日的小眾品味早已不再「街頭」。作為嘻哈音樂的本土化普及的良好開端,《中國有嘻哈》以中國人最熟悉的選秀模式為脈絡,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屬於中國語境下的嘻哈節目。
-
只會討好年輕人的潮牌,註定被年輕人遺忘
被一代年輕人餵養年輕人的潮流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在盲盒誕生之前,潮玩界的「老大哥」還是以日本動漫IP創作的手辦。I.T的成功背後站著的是一批追捧香港潮流文化的年輕人,日本手辦的背後是一批熱愛日本動漫的年輕人——但這批年輕人總會老去。被一代年輕人拋棄「潮流」這兩個字眼,都代表著流動、變化,這也揭示出潮流快速迭代、很難長久的特點。
-
日本年輕人摒棄「我慢」文化
日本年輕人摒棄「我慢」文化 編譯 溫莎 青年參考 ( 2019年04月11日 12 版)
-
你知道ACG文化中的「C」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提到一個國家文化,那最經典的我們都會先想到他們的歷史,或宏偉壯闊,波瀾起伏,或神秘莫測,罕為人知。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的被我們用紙筆記錄成了書籍,或者用磚瓦建成了各種古老的遺蹟,而現在,我們正活在當下,在即將變為過去,變為「歷史」的洪流裡,我們也正在參與著,築造著,現代的文化。
-
半月談:滿口髒話卻引以為傲,「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
調查發現,隨著這種所謂的「文化」出圈、擴張,追求罵人要有創意,髒話要足夠惡毒的「祖安文化」日漸侵蝕部分校園,青少年語言粗鄙現象愈演愈烈。滿口髒話卻引以為傲,自稱「祖安男孩」「祖安女孩」南京某初三班主任葛老師偶然注意到班上的學生在發生摩擦時常常飆一些「戾氣非常重的詞」。
-
日本動漫正遭受西方「政治正確」的侵蝕,英國藝術家表示擔憂
不過呢,就在近日,一位英國的藝術家Alexander Adams就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表示目前的日本動畫,已經受到了西方「政治正確」的影響,甚至是慢慢開始侵蝕的現象。在這位藝術家的文章中,指出了日本動畫在翻譯成英語的時候,為了「政治正確」而改變臺詞的現象很多。
-
日本佛教大學水谷幸正先生訪問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圖)
日本佛教大學水谷幸正先生訪問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圖) 2007年05月22日 13:41中國佛教制度研究中心網站2007年5月21日下午,日本佛教大學理事長水谷幸正先生一行在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張琳先生、中國佛學院教務長向學法師、國際部李賀敏先生的陪同下,來到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訪問,受到著名學者、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曾文教授的熱情接待
-
中國新說唱開播!這次將怎麼影響中國年輕人的說唱文化
幾天前《中國新說唱2020》搶在友臺之前開播了,吳亦凡和潘瑋柏作為「三季元老」繼續坐鎮,張靚穎、周延、樸社長作為新導師加入,話不多說,馬上開看吧skr skr skr!
-
半月談|粗鄙暴戾失底線,髒話成了亞文化,「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
粗鄙暴戾失底線,髒話成了亞文化,「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半月談記者 蔣芳 貝赫以對方母親為圓心、直系親戚為半徑、生殖器為主武器、意淫為主技能,配以倫理、兩性、家畜、寵物、殯葬行業等領域的特有動詞及名詞……近年來,一種人稱「祖安文化」的亞文化在很多遊戲社區、社交媒體、視頻剪輯網站走紅
-
半月談 | 粗鄙暴戾失底線,髒話成了亞文化,「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
粗鄙暴戾失底線,髒話成了亞文化,「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半月談記者 蔣芳 貝赫以對方母親為圓心、直系親戚為半徑、生殖器為主武器、意淫為主技能,配以倫理、兩性、家畜、寵物、殯葬行業等領域的特有動詞及名詞……近年來,一種人稱「祖安文化」的亞文化在很多遊戲社區、社交媒體、視頻剪輯網站走紅。
-
宅起來的日本年輕一代,我這裡有一碗雞湯
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低消費的年輕人在我周圍比比皆是。經濟學家大前研一在2015年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概念——他把這些「向內,向下,向後」的35歲以下的人組成的日本社會稱為「低欲望社會」。他認為這代日本人比較起父輩,缺乏成功欲,難以擁有大志向,滿足於溫飽與小確幸。2015年讀書之餘,我開始在日本雜貨連鎖店LOFT打工,打工的地方認識了一個叫鈴木的日本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