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石窟發現明代龍王像,與《西遊記》中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2020-12-17 澎湃新聞

近日,一尊保存完好的明代東海龍王石刻造像在四川安嶽縣被發現。龍王信仰在中國延綿千年,其形象隨著《西遊記》小說特別是央視版電視劇的播出更是婦孺皆知,但在我國古代石窟中還從未發現過主尊供奉的東海龍王造像。這尊距今已有400年的道教石刻龍王呈老年帝王之相,體現明代宗教與民間信仰高度融合後形成的徹底民俗化、本土化的成熟的龍王形象,對於研究龍王信仰、明代服飾和雕塑以及民間活動等具有極高的價值。而其形象竟然也與央視版西遊記的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明代東海龍王石刻造像

東海龍王龕全貌龍王捧玉圭端坐「水晶宮」這尊明代龍王造像雕於高近1.4米的山崖之上,為圓拱形龕。

龍王像居於龕正中,高約1米,呈老年王者形象,殘存部分彩繪痕跡。身著廣袖長袍雙手當胸持圭,正襟端坐形象威嚴莊重。人相龍王的面部特徵「駝頭、蝦眼、牛鼻、狗嘴、鯰發、獅鬃、鹿角」被石刻工匠刻畫得生動傳神,細節精緻入微:龍王額頭肌肉凸顯,蝦目圓睜,鼻翼兩側有形似鯰魚的長鬚,張口露舌似咆哮狀,獅鬃一樣鬍鬚從兩腮垂到前胸,耳廓上有向後豎立的龍角,頭部有毛髮和龍鱗,髻用雙層冠束髮,非傳統的通天冠。

龍王兩側各立一侍者,均身著朝服手提束腰執笏板,兩像面部均已毀,右側頭部似戴頭盔,左側侍者帶烏紗帽,推測為夜叉和龜丞相。

右側侍者

左側侍者在龍王龕上部石樑上橫刻有「水晶宮」三字的匾額,龕左右刻有一副對聯,「天一恒生水,地六水成之」,全然模仿人間王侯的標準,構成一個典型道教龍王殿的布局,通過「水晶宮」殿名也可明確此處雕鑿的是東海龍王形象。此處石窟開鑿於唐代,初為佛教造像。明代有計劃的改建為道教造像,明人在原有唐代淺佛龕基礎上加深窟龕刻像,曾鑿掉該龕部分門楣新刻二侍者,斧鑿痕跡現在仍清晰可見。

雖龍王龕未有題記,但同時改刻的其他幾龕造像中人物服飾為標準的明代樣式,為龍王造像提供了大致時代依據。

與西遊記龍王像最相似

東漢王符認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隨著佛教傳入,結合中國本土原有龍的形象, 又經過不斷地借鑑和影響, 龍王最終成為在儒、釋、道以及民間信仰中都佔有重要地位的神靈。唐代小說《柳毅傳》便始見對人相龍王的描述,在唐五代的敦煌佛教壁畫中也不乏佛教人相龍王,到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後,民間龍王信仰打破各宗教局限空前發展,但凡江河湖海有水之地都興建有龍王廟,到明清仍不衰。此時寺觀內的龍王形象多以當時王臣形象為雕塑原型,到明代小說已有龍王裝束按帝王形貌特徵的描摹。這種王臣形象的人相龍王目前可見於明代佛教寺廟壁畫和泥塑中,如大同善化寺金代二十四諸天塑像、北京大慧寺明代彩塑諸天像以及武當山的明代銅鑄龍王像等,隨著《封神演義》《西遊記》等小說的流行和小說繡像、刻本在民間的普及,帝王裝扮的漢地龍王形象和內涵進一步豐富,中國各地的龍王形象在同一文化認同中高度統一起來,甚至在明中晚期形成了標準,如龍王住在水晶宮、著帝王袞冕、捧圭等等、有龜丞相和夜叉作為左右侍者。

繪本中的東海龍王

電視劇中的東海龍王漢地人相龍王像傳世極少,宋降到明清各地所建的龍王廟中被奉為主尊的龍王塑像均已無存,無法一窺歷史原貌,而現存的寺觀壁畫和泥塑中多為佛教龍王形象,龍王形象不是完全已人相未帶龍的特徵就是獸面人身,未能體現龍王信仰在中國2000多年內儒釋道碰撞融合後文化糅合的大眾審美趣味,是尚處改良階段的作品。而本次安嶽新發現的這龕布局完整的龍王主尊造像,則更能體現明代宗教與民間信仰高度融合後,加上小說等的刺激影響,形成的徹底民俗化、本土化的成熟的龍王形象,是我國古代龍王造像的典範和模板,對於研究龍王信仰、明代服飾和雕塑以及民間活動等具有極高的價值。而這一龍王形象,與央視版《西遊記》中著名造型師王希種所塑造出經久不衰的龍王像高度一致。但安嶽此龕龍王像的頭飾並非傳統記載的通天冠或常見的帝王冠冕,而是一種未曾見過的雙層束髮冠飾,值得進一步研究。(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的水簾洞是人造瀑布?他的主人到底是不是東海龍王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是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是女媧補天的靈石,吸取天地精華孕育所生,出生之後就霸佔了花果山水簾洞,後來鐵了心去學藝,之後不明原因地大鬧天宮,被如來鎮壓,最後踏上了取經的路途。要說人物神秘,大家不分上下,但要說住所神秘,大抵有如下幾個: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當然還有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因為這個地方連結的,是東海龍王的水晶龍宮。為什麼說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這麼神秘呢?
  • 神話—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名敖廣。                                           在中國以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故此東海龍王排第一便是理所應當,東海龍王為四海龍王之首,亦為所有水族龍王之首。東海龍王,居於東海海底水晶宮(花果山瀑布順流可直抵龍宮)。
  • 神話—東海龍王敖廣
    東海龍王名敖廣。                                           在中國以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故此東海龍王排第一便是理所應當,東海龍王為四海龍王之首,亦為所有水族龍王之首。
  • 《夢幻西遊3D》龍宮門派師父東海龍王怎麼樣 東海龍王詳情介紹
    導 讀 夢幻西遊3D中的龍谷門派師父是東海龍王,東海龍王是誰呢,他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他的背景故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本 文 約 3850 字閱 讀 需 要 10 min談起《西遊記》中車遲國的故事,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
  • 西遊得道:龍王的地位越來越低,直到給孫悟空跪下
    龍加上王就是龍王,照例更牛逼才對。 但在《西遊記》裡,龍王的地位並不高。 何以見得他們地位不高呢? 《西遊記》第3回,孫悟空第一次見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一口一個「上仙」叫了孫悟空9次。
  • 《西遊記》:為何妖怪可以呼風喚雨,涇河龍王缺了點數卻被殺頭?
    《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涇河龍王因為和袁守成打賭,發現袁守成算的下雨的時辰點數竟然和自己接到的聖旨分毫不差。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因而觸犯了天條,結果被魏徵在夢裡就把腦袋砍了。
  • 神話故事:東海龍王塌東京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敖廣治理東海,派妙莊王治理東京。那時的東海只有現在的一半大,靠西的大洋都是東京轄地。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東海龍王敖廣的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已多得不計其數,偌大的東海即顯得十分擁擠。  敖廣早想擴展地盤,無奈北有北海,南有南海,都有玉皇大帝的界碑,界碑上還蓋著玉璽印,分毫挪動不得。
  • 涇河龍王改變下雨時辰點數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為何卻沒事?
    涇河龍王改了下雨的時辰和點數就被砍頭,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同為龍王,待遇為何相差這麼大? 西遊記裡,有一個擅於算卦的袁守城,他給涇河打漁的漁夫指點,讓漁夫每日都能打到很多魚。
  • 中國最出名的五個龍王,最後一個不姓敖!
    四海龍王乾隆17年《臺灣縣誌》: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鑑》:東海,滄寧德王敖廣。總的說,四海龍王名字在佛教和道教都有不同的說法。
  • 神話中為何龍王任人宰割?看他的九個兒子就知道了,九子無一是龍
    第一個當屬在秦王斬龍中,史書記載涇河龍王因和人打賭,一時爭強好勝,違背了下雨時的旨意,被天庭處斬。龍王託夢李世民想要他救命,李世民卻沒能阻止魏徵。讓涇河龍王懷恨在心,到夜間尋仇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涇河龍王作為一方之主的顯貴地位根本沒有得以體現,原本就是袁天罡道破了天機,讓涇河龍王的魚子蝦孫受損,這才到城隍廟算卦打賭,本意是無害的,只是為了讓袁天罡收手,不要再傷害自己的魚子蝦孫,沒想到這個賭約確搞大了,讓涇河龍王白白丟了性命。
  • 真實的西海龍王,其實是個送溫暖專業戶
    中國神話體系中,龍王很尷尬,儘管龍在中國很崇高。三個字概括:受氣包。《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對龍王都不客氣,小孩哪吒挑戰它,石猴子挑戰它,八仙挑戰它……似乎除了降雨和打雷,龍王也沒什麼權力。真實歷史中,和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是東海,東海如何帶給中國人對大海的認知?首先,它是地理邊界,無法克服,風高浪大,充滿未知。舜帝女兒化身精衛鳥也要填平它。這反映出人們對它的懼怕和不服。什麼環境下,大海是柔順的?當有很多海岬限制它的時候。
  • 新疆準噶爾盆地驚現西遊記中的西海龍王真身
    雖然在《西遊記》中龍的地位算不上高,不過那些能夠翻雲覆雨、翻江倒海的四海龍王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現今世界上有一種恐龍的骨骼化石被命名為「趙氏敖閏龍」,這個名字就源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西海龍王敖閏。
  • 閒談西遊:涇河龍王少下點雨便被砍,為何妖怪卻能隨意呼風喚雨?
    在《西遊記》中,有很多龍王,比如大家熟知的四海龍王。他們大部分都是天庭的神仙,主要負責降雨。其中有一位涇河龍王,負責長安城地區降雨事宜,因與袁守城打賭,改了下雨時辰,少了下雨點數,被玉帝下令砍了。有很多朋友好奇,涇河龍王只是少下了一點雨就被玉帝砍了,為何各路妖怪卻能呼風喚雨?
  • 孫悟空話別四海龍王言之「聒噪」,不想他們理解錯了
    孫悟空初到東海龍宮尋寶,對東海龍王很客氣,語氣也很誠懇:「久聞賢鄰享樂瑤宮貝闕,必有多餘神器,特來告求一件。」東海龍王相繼拿出大捍刀、九股叉、畫杆方天戟,但是都因為太輕,孫悟空沒看中,說是讓他再去尋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因為他知道東海龍宮寶物眾多。後來東海龍王果然獻出了如意金箍棒,這可是一件如意法寶,孫悟空當然非常滿意,他見東海龍宮如此富有,於是又趁勢提出再尋一副披掛,一總奉謝,仍然還是很客氣。
  • 西遊記中的兩個漁夫,一個掌握龍王生死,一個點燃取經的導火索
    西遊記中的有兩位漁夫,一個引出了唐僧小時候的家事,一個引出了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一個比一個厲害。陳光蕊在店門前買了一尾金色鯉魚,準備給母親補養身子,可是他發現這鯉魚的眼睛一直眨呀眨的,感覺有異,情知這鯉魚不是等閒之物,於是通過詢問漁夫,就把他放生回了洪江。
  • 莊河紅崖曉寺:傳說與東海龍王結緣的古寺,曾經的「遼南第一廟」
    原建的紅崖曉寺只是專門供奉東海龍王的一間人稱「八尺廟」的祠堂,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小小的山神祠廟,因此,當地人都稱其為「小祠廟」或稱「小寺廟」。「十年浩劫」期間,寺院遭到破壞。直到1993年重建,並擴大了規模,原供奉的東海龍王被尊奉為護法善神,供奉於前殿,增建了供奉佛陀的大雄寶殿為主殿。因為歷史上莊河市別名為「黃海紅崖」,小寺廟在重建以後,便改名為「紅崖曉寺」。
  • 敖丙和白龍馬都是龍王三太子?!
    敖丙是龍王三太子?」「是啊。」「白龍馬不也是龍王三太子麼,那他跟白龍馬是一個人??」截至8月12日21點29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突破36億元,成功躋身內地票房榜前五;是此前評價也不錯的另一部經典國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三倍還多。
  • 四海龍王—北海龍王
    北海龍王北海龍王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龍是中國最古老的氏族圖騰之一。遠古時期,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力,於是就創造了這樣一個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偶像,對其膜拜,祈求平安。數千年來,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聖的,並逐漸成為中國共同敬仰的圖騰代表,所以凡炎黃子孫又稱為「龍的傳人」。
  • 難道菩薩與龍王有親?
    《西遊記》第十四回,唐僧因為孫悟空殺了幾個強盜,叨叨了他幾句,誰知這猴急猴急的猴子是個急脾氣,受不得氣,一怒之下撇下唐僧自己跑到東海喝茶去了。觀音菩薩知道孫悟空不服管束,就變成一個老婦人,手中拿著一件花衫和一定花帽,問唐僧怎麼一個人,唐僧就說本來剛收了個徒弟,亂殺人說了他幾句,那廝一溜煙就往東邊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