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事都問父母?缺乏自主性的孩子,內心毫無主見

2020-12-12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一個人是否有主見,往往都是和這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生活環境作用下的結果。很多人都是從小在父母下的教育,導致自己毫無主見。

而這些人都是由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度的控制孩子,導致孩子變得缺少自己的自信。

我朋友就是一個非常沒有主見的人,平時和她出去逛街,吃什麼,都說聽我的,喝什麼,也和我一樣。問她一點自己的想法,總是說不上來,也總是要別人做主。

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她在工作上吃了虧,有次她自己的項目,小組完成,但是最後全是她一個人的功勞,結果其他部門的人要求她加上自己的名字,她也答應了。本來是一件可以邀功的事情,最後變成如此下場。

其實都和她小的時候父母的教育有關,小的時候父母要求嚴格,做什麼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而且她的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很強,這就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

不光是我朋友這樣,很多家庭也在面臨這樣的教育,現在一定要知道,家長的控制欲是會害了孩子的,而且讓孩子擁有主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知道主見的重要性。

其實有關主見不可缺少的就是孩子的自主性,沒有自主性的孩子也是不會擁有主見的孩子。

一、家長的控制欲,削弱了孩子的自主性

朋友在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都是學校的老師,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從今天幾點起床,吃什麼,穿什麼,到學校做什麼,都是父母在一手控制。

就是這樣一直到朋友的高中生活,填志願的時候,朋友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去哪裡,都是問父母,諮詢父母的一件。

其實就是朋友家長的控制欲,想讓孩子一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才導致孩子沒有了自主性,做什麼事情也沒有主見。

一兩件大事給孩子提供建議可以理解,畢竟父母有經驗,可是很多父母都是抱著,我為你好的態度去教育孩子,這樣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自主性。

二、缺乏自主性的孩子,內心毫無主見

沒有了自主性,當孩子被問到任何自己的意見的時候,他們的回答都是模糊的,都是隨便,都可以,沒關係。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機器,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所以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常常受到委屈,這些都是由於沒有主見所帶來的困擾,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過度的控制孩子,更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三、提升孩子自主性,讓孩子有更多的話語權

1、讓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在不同的年紀會有不同的想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自己做主。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就對自己的服裝和外表有要求,很多家長就是出於過度的控制,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的想法或做出任何的事情。

其實這是錯誤的方式,真正的應該是讓孩子做自己,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在轉變自己的時候提出建議,而不是給予阻攔。

2、鍛鍊孩子,獨自面對困難,擁有主見

還有一種沒有主見的孩子是由於家裡過度的寵溺,不讓孩子遇到任何一到選擇題,也不讓孩子面對任何困難。這樣在溫室裡成長的孩子的確缺乏自主性,沒有主見。

所以要想幫助孩子,就要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自己做出選擇,也許不是最正確,也不是最合適的,但確是讓孩子變得更有主見的方法。

3、給予孩子成長空間

很多家長都是把控孩子的一切,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孩子,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幹涉。這就直接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缺乏自主性。

做父母的就是要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帶給孩子的也是更廣闊的天空和自由。父母平時減少對孩子的控制,降低自己對孩子的細節把握,有的時候涉及孩子隱私的問題一律不能干涉。

主見對於孩子來說的確不是特別的佔比,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主見,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受欺負,在未來的生活中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定要從小就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自信、有主見的孩子有多耀眼,看看黃磊的女兒多多就知道了
    有些孩子受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非常膽小、沒自信,總是看人臉色行事,遇事拿不定主意,就是自我主張差的表現。有研究人員做過實驗,給孩子呈現一些斑點圖,問他看到的是什麼動物。看到這裡,你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打個分,看看他在自主性的3個方面做得怎麼樣。假如孩子有依賴性強、不服從規則,或者缺乏主見的表現,我們就要引起重視了。03 自主性差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類家庭心理學認為,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自主性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想讓孩子擁有自主性很簡單,許多父母做反了,高明的父母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自主性對於人一生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一個擁有自主性的人能夠獨立決策、主宰情緒,不依賴於外界的幫助,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努力去成就自己的目標。 擁有自主性的人很有主見,不會人云亦去,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判斷,有無比堅定的信念,不會因為別人的消極評價而懷疑自己的能力,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表揚而洋洋得意。
  • 孩子沒有主見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主見,勇敢做決定
    所以,孩子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就是他們行動緩慢、做事拖拖拉拉的重要原因。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左思右想、瞻前顧後,大量的時間就會在這毫無意義的思考中被浪費掉。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怎樣給自己下決定。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做事情毫無主張,遇到問題就向家長尋求幫助,他們不僅害怕自己下決定,而且不能自己下決定,結果導致了拖延,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其實這與父母的錯誤教育是分不開的,很多父母從來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足夠的判斷力,萬一做錯了決定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孩子遇事慌神缺乏主見,父母學會這3個策略,讓孩子自主獨立
    、拖拉,常常需要父母的督促,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慌神,直接選擇求助父母,不自己思考,這樣的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缺乏了獨立自主的能力。為什麼孩子會缺乏獨立性?1、 沒有&34;機會有些孩子在家什麼事情都不用做,衣來張口飯來伸手,除了寫作業,所有事情都是父母一手包辦,有些甚至於穿什麼衣服都要父母拿主意,在這樣的生活下,孩子沒有思考、動手的機會,自然孩子就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了。
  • 做事兒總要家長陪伴,孩子缺乏自主性,家長可以這樣做
    萌萌是一個呆萌可愛的小女孩,平時深受家長和老師的喜愛,但是萌萌卻十分喜歡依賴家人,幹什麼事情都想讓家長陪著,她才會安心。比如說,剛上幼兒園的萌萌向爸爸媽媽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媽媽陪著自己,自己才會同意上幼兒園。
  • 孩子做事缺乏勇氣,在意他人看法,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主見?
    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複雜情況,如果他們只會聽從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主見,那麼,孩子就會失去主動性,對於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做事缺乏勇氣,在意他人看法,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主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想要以何種方式生活是個人的自由。
  • 孩子沒主見、做事被動,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父母重視
    雖然很多人都說七、八歲的男孩子特別調皮,但是,小宇卻是大家公認的乖孩子:溫順,聽話,父母叫做什麼,他就按父母的意思做,很少反抗。一直以來,小宇的乖巧都讓小宇媽媽覺得很欣慰。然而,這段時間小宇媽媽陪小宇在家上網課,卻發現小宇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不愛動腦筋思考。例如:課堂上老師講了一種解題方法後,會讓孩子們想想,還有沒有另一種解題方法。
  • 孩子太聽話缺乏主見該怎麼辦?
    孩子太聽話缺乏主見該怎麼辦?孩子聽話或許在許多父母看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們過於聽從父母的話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十分的缺乏主見,他們對於任何事物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知道去聽從別人的意見,雖然在小時候這樣的孩子我們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但是當孩子長大之後這種沒有主見的性格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
  • 孩子太有主見是好事嗎?父母應該怎麼辦?
    因為我碰到的父母中,很少有擔心自己的孩子太過於有主見,更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缺乏主見。很多沒主見的孩子是源於父母過於強勢過於有主見,或是過於心疼和寵愛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替孩子包辦一切,有時還喜歡強勢的代替孩子做決定。
  • 孩子沒主見?背後原因跟父母3個行為有關,培養孩子有主見這樣做
    有個媽媽留言說,自己家孩子貝貝是個特別聽話的孩子,別人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調皮搗蛋。有一次,在畫畫時,貝貝選擇顏色也要問媽媽,媽媽告訴他自己想用什麼顏色可以自己選擇。但是貝貝卻說:「你說用什麼顏色我就用什麼顏色。」這種缺乏主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而且做任何事都是優柔寡斷,沒有自己的想法。
  • 孩子缺乏主見,總做"跟屁蟲"?聰明家長這麼做
    孩子缺乏主見,總做&34;?聰明家長這麼做很多小孩子都有從眾的心理,經常會看見別的小孩子幹什麼自己就幹什麼,別的小朋友怎麼說自己就怎麼說,別的小孩子有什麼自己也想要什麼......在幼兒園裡也是一個&34;,孩子做事情總是沒有主見,事事都依著別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沒有主見怎麼辦?白白浪費掉大量時間,如何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所以,孩子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就是他們行動緩慢、做事拖拖拉拉的重要原因。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左思右想、瞻前顧後,大量的時間就會在這毫無意義的思考中被浪費掉。大部分孩子都有選擇困難症,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拿不定主意,一會兒想要這樣一會兒想要那樣,既想要選擇這個,又不願放棄那個。孩子為什麼會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呢?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怎樣給自己下決定。
  • 學會6個動作,就能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作者:薇薇安記得前幾天群裡的家長討論了一個話題:在我們育兒的過程中,當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我們都很希望自己的的孩子聽話,但同時又有些擔心孩子長大了沒有自己的主見?我想,我們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一個有主見的,而不是單純聽父母話的孩子吧。你想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麼?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YoKID來支招!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孩子喜歡「黏著」大人,這或許是令很多大人頭疼的問題。可是通常來說,問題並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大人身上。什麼事情都替孩子處理好、打點好。孩子沒有任何選擇的機會,全部聽大人的。長此以往,我們就會慢慢發現,孩子沒有了自己的主見,不給他安排事情就不知道該做什麼,缺乏自主性。
  • 如何培養既「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
    第二點:讓他確切地讓感到我們真的是為他著想  這個要點是孩子「感受到」才算數。很多父母用心良苦為孩子不惜代價,可是孩子卻跟父母不親,這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是「父母想給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而且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也不願去了解。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01、孩子身上有這些特徵,暗示他們缺乏安全感,父母別不信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安全感其實並不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狀態去描繪,所以父母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自己孩子本身的特徵。1、孩子是否有主見?當我們內心有想法的時候,是否會選擇表達出來呢?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自主意識,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像父母所想的那樣自信。如果他們缺乏安全感,就會表現出來沒主見的狀態。常常會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不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因為孩子一直以來無法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所以孩子不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缺乏自信,也缺乏對於外界事物的掌控。
  • 孩子怕事沒主見,往往與父母行為有關,試著將「主動權」交給娃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的孩子在平時都會有遇到一些困難,而大部分的小孩都會特別沒有主見,習慣性找父母來幫忙。小樂回到家以後悶悶不樂,父母就問她遇到什麼事情了,小樂就說同學找她幫忙,讓她寫作業,小樂說不想幫同學,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做好三件事很關鍵
    孩子如果缺乏獨立自主能力,一般會有這些表現:不能自理: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別人幫忙,比如吃飯,穿衣服,找襪子,削鉛筆,收拾書包……懶散、磨蹭:有些孩子沒有主動去做屬於自己事情的意願,什麼事情都要家長三番五次的提醒,才能開始行動。
  • 孩子「沒主見」的根源在哪裡?
    導讀:孩子「沒主見」的根源在哪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沒主見」的根源在哪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麼讓你的孩子以後是一個有主見的人
    如果喪失了自主能力的話,那就相當於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或者是別人叫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一切行為聽指揮,這樣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孩子的自主能力是父母一定要培養。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第一:當孩子想做一些事的時候,不要去阻止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從一歲多到三歲這段時間是最好的時期,這段時間孩子從開始有自己的意識到慢慢有自己的要法,到了三歲以後想法會越來越多,開始想嘗試去做一些事情,這時候如果孩子要去做什麼,只要是在安全範圍內的,你不要去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