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YoKID來支招!

2020-12-12 YoKID優兒學堂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孩子喜歡「黏著」大人,這或許是令很多大人頭疼的問題。可是通常來說,問題並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大人身上。什麼事情都替孩子處理好、打點好。孩子沒有任何選擇的機會,全部聽大人的。長此以往,我們就會慢慢發現,孩子沒有了自己的主見,不給他安排事情就不知道該做什麼,缺乏自主性。

一、什麼是自主性

自主性指的是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能夠按自己意願做事情,看待事情有自己的考量,能夠獨立判斷問題、自由地表達意志,並自主尋求解決的辦法。自主感簡而言之,就是獨立自由,孩子開始具有自己行動的意願,開始追求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它給予孩子信心和能力,為健康的自我價值感打下基礎。

孩子出生後的18個月~3歲,是他們自主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孩子會逐漸感覺到自己和其他人是不同的、獨立的個體。自主意識剛覺醒的他們,會開始想要掙脫大人對自己生活的「全盤掌控」,所以這時候他們偏執地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關門開門、自己穿襪子拿鞋子……即使我們會好意勸阻或幫助他們,孩子也還是會因為我們破壞了自己原本的「行事軌跡」而拒絕我們的建議和幫助,甚至索性耍起脾氣來,連原本要做的事情也不想做、不讓做了。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因此,當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我們要多多了解孩子此時的心理、生理特點,細心呵護他正在生長的「自主意識」,為孩子成人後仍能保有良好的自主性打下基礎。

1、激發孩子自主做事的欲望

蒙臺梭利博士說:「我聽了,就忘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蒙臺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孩子自主性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在YoKID,孩子通過擺弄實物化的教具進行獨立自主的練習,這些教具的設計能夠讓孩子做到自我指導,自我校正,激發孩子自己動手操作的欲望,讓孩子取得對自身成就的滿足,從而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在家庭中家長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覺。讓他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獨立做事的樂趣,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逐漸給予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想辦法的權利。不要怕孩子會做出錯誤的決斷,只要父母能在孩子做出錯誤決斷後,耐心地給予正確的分析和指導,並要求他們承擔自己所做選擇所帶來的責任,便更能幫助孩子快速成長起來,長大後也就更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

2、鼓勵孩子主動尋找問題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大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簡單又省事。但經常這樣做,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

正確做法是:當孩子有問題時,我們可以給出答案的線索,再鼓勵孩子根據線索自己尋找答案。這樣幾次後,孩子就能逐漸學會遇事時先主動思考怎麼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他人。

在YoKID教室中,教師是孩子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老師會主要通過提示性的語言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指導,並且注意問題的隱形化。在指導過程中多用啟發性語言啟發孩子發現問題,講述現象,比如:「你發現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而不用答案式的語言:「是不是?對不對?」等。

教師或家長在孩子自主活動中的態度、語言, 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因此, 作為教師/家長,一定要以欣賞的態度, 儘量用啟發開放式的語言,引導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自行尋找問題的答案。

3、創設自主探索的環境

蒙臺梭利博士指出,要培養兒童的獨立性、自主性,首要條件是允許兒童自由活動。她認為,兒童的「生命潛力」是通過自發的衝動表現出來,這種衝動的外部表現就是兒童的自由活動。

為了有利於兒童的自由活動,我們精心布置了一個給兒童以充分自由、便利的活動場所。YoKID充滿場景化的空間設計。教室劃分日常生活、感官體驗、語言、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區域,在這裡,寶貝擁有更多自主選擇、多元體驗的機會。顏色配搭,活動區寬敞舒適,給孩子以安定感。

在這裡,所有的活動材料都是為孩子預備的,並且是真實的。空間和家具都適合孩子的身高,方便他們活動,還有很多教學工具(如算盤、拼圖、字母、積木,蒙氏教具)以及各種豐富的色彩,為孩子刨、切、搗、剝等工作中的感官發育提供充分的刺激。孩子即能在環境中自主學習,自我教育。

在這裡,孩子們動用各種感官參與其中,通過眼看、耳聽、口嘗、手摸,了解各種事物的特性。在自由活動中,孩子體驗到了自己的力量,這正是激勵他們發展的最大動力。總而言之,YoKID通過創造孩子適宜成長的環境,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4、尊重孩子個性化發展

在家內向溫順的孩子,可能在外還有開朗大膽的一面;平時嬌氣愛哭的孩子,可能也會在某個時刻顯露出超乎尋常的勇敢與堅強……我們不要因為更多地看見了孩子的某一面,就忽視他其他寶貴的特質,給他貼上單一化的性格標籤,這會逐漸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獨特性的認知,失去做自己能力。一定要明白,正是因為孩子性格裡這些截然不同的特質,才讓他顯得那麼完整、真實,那麼有血有肉,那麼獨一無二。

當一個人的獨一無二性被肯定以後,他們就會大膽的做自己,會自信地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做別人眼中的自己,也會遵守基本的社會規則,同時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表現的更加自信,更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未來。YoKID堅持「孩子第一」的原則,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化發展。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生活環境,讓每一個孩子信任我們,真心的與我們做朋友,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他們的想法,走進他們的生活,與他們一起成長。

學會放手,鼓勵並幫助孩子勇敢地自主學習和生活。把屬於孩子自己的事交給孩於自己完成,根據孩子天生的閃光點來培養他們,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能力。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 臨沂:警惕"偽智力" 專家教你培養孩子自主性品質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在小學還算優秀,為什麼到了初中越來越普通呢?8月27日,市民大講堂,臨沂市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翟召博,從孩子自主學習的角度為眾多家長解答並支招.  "出現這種情況,多數是'踩高蹺效應'所折射的反教育傾向."
  •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未來可期
    無獨有偶,正好這兩天在看《平井信義育兒法》,作者平井信義在書中雖然講的是如何培養0-5歲的孩子,但通篇都在為我們指出一件事情,保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體貼他人之心。作者講到,所謂自主性,就是自己思考,並根據思考結果選擇相應的行動,不依賴他人進行行動的一種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這九種方法家長必看
    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小礦鼠提供以下九種提高孩子自主性的方法,家長們快跟著小礦鼠一起看看吧,培養聰明自主性強的寶寶。
  • 孩子的自主性不是培養的,大腦本來有自主性,家長要學會如何不破壞!
    《動力催眠專業技能證書課程》家長總在問: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 用尊重與包容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呢?日本的平井信義在《平井信義育兒法:如何養育0-5歲的孩子》(以下簡稱《平井信義育兒法》)一書了提供了方法,那就是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容許孩子打架和爭吵,以及包容孩子的惡作劇。
  • 培養孩子自主性的十種方法
    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 如何培養優秀孩子?聽蔣長英老師來支招
    如何培養優秀孩子?聽蔣長英老師來支招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2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批評孩子;3、不打孩子,孩子就不可能成器。其實,做家長的,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聽聽馨香智慧蔣長英老師來支招:1、也要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學前期兒童的自主性?單志豔談家庭教育
    0-3歲自主性培養重點在於培養建立了安全感基礎上的正常依戀與「第一反抗期」自主行為的保護與支持。3歲以後則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社會適應的要求,全方位培養個人自主性。學前期兒童自主性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尊重規律,不責罵,包容孩子的惡作劇方能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呢?日本的平井信義在《平井信義育兒法:如何養育0-5歲的孩子》(以下簡稱《平井信義育兒法》)一書了提供了方法,那就是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容許孩子打架和爭吵,以及包容孩子的惡作劇。
  •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要以幼兒為主體,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我們提出了讓孩子自主地學習、
  • 8+10,培養寶寶自主性
    8+10,培養寶寶自主性2009-04-23 10:23:32出處:pckids作者:佚名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能力。
  •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家長朋友們需要學習的10個方法
    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能力。    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
  • 如果你不想養廢孩子,請放手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多數父母會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衝上去告訴他們該如何解決。寫作業不會的,家長不懂的問題,就會求助作業幫等APP,然而,當孩子長期處於依附地位時,他會感到反感、無助、進而否定自身的價值。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常常左右為難。一方面,年幼的孩子需要依靠,另一方面,這種依附本身又會導致孩子產生敵意,同時使孩子喪失動腦動手的能力。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按平井信義的說法,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是我們每日朗朗生活的原動力;另一方面,也給孩子設立了一個邊界,讓孩子更安全,也讓父母們少操心、少生氣。平井信義在養育兒孫時,把屋外一處空地以及室內一個房間「劃給」了孩子,孩子們可以在這些地方「恣意妄為」。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按平井信義的說法,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是我們每日朗朗生活的原動力;另一方面,也給孩子設立了一個邊界,讓孩子更安全,也讓父母們少操心、少生氣。平井信義在養育兒孫時,把屋外一處空地以及室內一個房間「劃給」了孩子,孩子們可以在這些地方「恣意妄為」。
  • 自主性差的孩子如何引導?
    誰都喜歡自主性強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有主見,而且勤奮、自覺還勇於探索,但如何引導呢?首先,要鼓勵孩子獨立做事,學會自理。可以從一些小事讓他完全獨立完成,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在自信中繼續學會完成其他可以自己的事情。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慢慢引導。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富有創造力,創造力就像是一枚種子,需要我們澆灌,這枚種子才能發芽開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方法以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吧!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努力,不願意贏?可能因為沒有從小培養自主性
    京京3歲了,要吃橘子,媽媽讓他自己來!他說,媽媽給我拿?媽媽正忙著呢,橘子就在茶几上,他完全可以自己拿!但是,京京就是坐在沙發上不動,固執地說,媽媽給我拿,媽媽包了,我再吃!還一個勁地催媽媽,快點,媽媽快點!媽媽不動,他就咧嘴,哭!兩三歲以後,想吃橘子,自己拿起一個來就吃,是該有的狀態,說明他自主了,即使喊父母幫著拿,如果能自己剝皮,拿著吃,那麼,自主性發展得也不錯。
  • 心理學家:3歲以後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父母可以從這3個方面入手
    因此,學前期孩子的教育很關鍵。有心理學家表明:孩子在3-6歲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主性。也就是,在孩子3歲以後,父母要全方位的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那問題是怎麼培養呢?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自信心自信是作為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品質之一,現在很多父母也意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