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綠色堅守——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

2020-12-20 每日甘肅

三十六載的綠色堅守

——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薛巍敏 通訊員 柳文斌

「巡護記錄馬虎不得,要及時填寫,來不得半點虛假。」雨過天晴,紫溝峽的風景格外迷人,在一片雲杉、落葉松掩映的院落裡,剛巡山回來的王新平顧不上休息,立刻打開智能巡護終端「林務通」,聯網,上傳數據,伏案填寫巡護日誌和資源管護日誌。

黝黑的皮膚,頭髮上、衣服上閃爍著雨珠,鞋上沾著山林間的泥土。樸實的衣著,憨厚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如今,這已是他在太子山護林基層一線的第36個年頭。

一路護綠前行

1984年參加工作的王新平當時在太子山林業總場進行槐山子苗圃工作。育苗工作是一項既講究技術又異常繁重的工作,需要耐心、細心和操心。那時王新平每天和同事們整地、作床、移床、播種、澆水、施肥、除草,一項項工作任務都要趕時間節點完成。

夏季林區雨水較多,雜草生長快速,和幼苗搶奪養分水分,王新平和同事們冒著高溫,頭頂烈日,在苗圃地裡除草、疏鬆土壤,為幼苗遮陰。還要時刻提防病蟲害對幼苗的侵害,跟著技術員和老同事學習防治技術,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照料幼苗,為造林綠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苗木。

1987年,王新平調到藥水林場工作。那時林區周邊群眾生活貧困,都抱著靠山吃山的觀念,頻繁進山盜伐林木、馱運薪柴、砍把杖、割掃帚等現象屢禁不絕,對林區森林資源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守護好山林成了頭等大事。王新平工作在一線的護林站,和同事們每天都在林區巡山,一個月有二十幾天不下山,見到王新平和同事們巡護嚴密,盜伐林木的人跟他們打起了遊擊戰,晚上進林區盜伐林木。冬日深夜的林區氣溫能下降到零下十幾度甚至零下二十幾度,王新平和同事們埋伏在雪地裡,寒風吹透棉大衣,凍得人四肢僵硬,但仍然咬牙堅守,直到抓住毀林分子、繳獲盜伐林木和盜伐工具為止。

護林工作繁重而且危險,王新平也曾盤算過調離,但左思右想,他還是決定不放棄、不懈怠,因為在他內心深處,十分珍惜護林員這份職業和對太子山森林資源的熱愛。

造林育林綠滿山

在藥水林場工作十年時間轉眼過去,1998年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國家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而就在這一年,王新平調到紫溝林場紫溝峽護林站工作。

紫溝峽護林站管護面積達37350畝,毗鄰康樂縣景古鎮與五戶鄉,林情、社情複雜,那時護林段房屋陳舊,不通電,也沒自來水,生活條件特別艱苦。王新平沒有怨言,一如既往地牢記自己的職責——守護好山林。

他把轄區管護面積按林班、小班劃分到每個職工身上,制定了具體的巡護制度和巡護線路圖,自己主動承擔了相對管護難度大的5187畝管護任務,每月堅持巡護20天以上,其他職工看到王站長這麼吃苦,也都自覺追隨他巡護。

「剛來時,護林站對面的陰坡天然林遭到嚴重破壞,林相殘敗,只稀稀拉拉生長著萌生的山楊和樺樹。」王新平說,「一棵樹也沒有,地全部荒著,沒有樹木,也沒有樹苗。」

從1999年開始,王新平帶領職工、群眾每年上山造林,20年時間累積造林20000多畝,原來的宜林荒山都造上了雲杉、落葉松、油松等針葉樹種,披上了綠裝,發揮著生態效益。現如今,紫溝峽總面積37350畝中,林地面積37104畝,非林地面積246畝,森林覆蓋率66%,是紫溝保護站內林相最好的溝系,特別是保護段對面陰坡的天然林迅速恢復,成為太子山保護區山楊樺木天然樣板林。二郎廟古樹林得到了有效保護,是保護區現存最珍貴的古樹群,也是保護區重點保護的對象。

在王新平來到之前,這邊有苗圃,但沒有開展過播種育苗。王新平帶領職工開墾建成60畝苗圃地,刻苦鑽研育苗知識技術,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試驗開展播種育苗,育苗工作一茬是3年時間,10年時間開展了3茬播種育苗,共計培育苗木1000多萬株。這些苗木除了滿足保護站造林外,外銷用於道路和荒山綠化,為單位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有力支撐了保護站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綠色一起成長

偷砍林木的少了,新造的幼樹及新育的幼苗長勢喜人,卻不時遭到牛羊踐踏,王新平和同事們幾次報告林區派出所進行了處罰,群眾雖然交了罰款,但對王新平等護林員的態度大變,數次有組織的對王新平和職工進行圍堵,出言辱罵,不讓下山。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2004年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出了《關於在全省重點區域實施封山禁牧意見的通知》,讓王新平和同事們看到了救星,他帶領職工到林緣張貼標語,充當宣講員,逐家逐戶去講解、宣傳。有些群眾對他們有牴觸情緒,看到他們進門不理不睬,王新平不急不惱,態度誠懇地做工作。

「國家提出重點林區封山禁牧,提倡圈舍飼養,是為了長遠的發展,造福於後代,是為老百姓著想,你們應該好好想一想。」經過幾年的持續工作和國家一系列生態保護、惠農強農富農政策的落實,群眾進轄區放牧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王新平親身經歷了太子山由林場到建立保護區、再到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歷史沿革,看到了保護區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我來到紫溝峽後,保護段(原來的護林站)房屋翻修了三次。這是2016年新建的二層辦公樓,包括二郎廟都通水通電通網,這些辦公條件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是國家對自然保護區的高度重視,現在的工作生活條件是當年不敢想的,是相當『舒坦』了。」王新平高興地說。

新時代對護林員的職責有了新要求,「以前我們主要任務是抓護林任務,現在轉向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和保護、造林、防火、禁毒等工作,保護局、保護站就每一項工作和保護段籤訂了管理目標責任書。」王新平說。

從18歲參加工作到現在,53歲的王新平三十多年一揮而過,一本本榮譽證書、一座座青山見證了他無悔的付出。

相關焦點

  • 36年守護山林——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通訊員柳文斌雨過天晴,紫溝峽格外迷人。在一片雲杉、落葉松掩映的院落裡,剛剛結束巡山回來的護林員王新平,吃力地換下沾滿泥土的球鞋,頭髮上的雨珠閃閃發亮。義無反顧走入深山36年前的春天,王新平在槐山子苗圃參加工作。從那天開始,他便跟太子山的一草一木緊緊地交織在一起。育苗工作是一項既講究技術又異常繁重的工作,王新平每天和同事們整地、作床、播種、澆水、施肥、除草,一項項工作任務都要趕時間節點完成。
  • 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招聘護林員啟事
    【導讀】華圖國企/名企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招聘護林員啟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為進一步加強國有林地資源管護力度,鞏固「綠盾2017」保護區整治成果,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長期駐點巡山護林防火人員。 一、招聘崗位及要求 (一)招聘崗位、名額 護林員崗位,招聘數量12名(限男性)。
  • 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人民調解委員會掛牌成立
    本網訊 11月5日,甘肅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人民調解委員會掛牌成立儀式在興隆山自然保護局舉行,標誌著小隴山林區法院司法管轄區即小隴山、興隆山林區五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全部掛牌成立並投入運行,服務林區職工群眾的訴調對接機制全面建立健全,轄區人民調解工作將進入規範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軌道。
  • 一路小曲行走山間——記景泰縣壽鹿山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
    壽鹿山自然保護區是景泰縣的一座綠色寶庫,被稱為「沙漠綠島」,這裡有景泰縣現存唯一一處連片原始森林。看護這片林子的護林員們便成為綠水青山的守衛者,行走山間,與山風相伴,聽松濤陣陣,在寂寞中堅守,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
  • 甘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甘肅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黃河流域湟水之主要支流大通河中下遊,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7930公頃。
  • 【敦煌奇聞趣事】甘肅敦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數百隻灰鶴
    【敦煌奇聞趣事】甘肅敦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數百隻灰鶴 2020-11-06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田管理局舉辦2019年社區共建培訓班
    2019年4月23日,「2019年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田片區社區共建培訓班」在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天堂寨開班,湖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領導到會並講話,此次培訓由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田管理局主辦,是大別山自然保護區成立五周年暨羅田管理局組建成立後召開的第一次業務培訓會。
  • 賀蘭山護林員:腳板築牢防線見證生態變遷
    走進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們向記者講述了賀蘭山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故事裡,這些可愛的護林員自豪地稱自己是賀蘭山人。一個人的堅守——把一草一木繫心頭鄭自福是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蘇峪口管理站的一名護林員。當護林員12年了,今年32歲的鄭自福皮膚黝黑,目光卻格外清澈。
  • 「我」是護林員 「我」在海南守護「綠水青山」
    這是海南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喜管護站護林員們的工作日常,也是海南熱帶雨林公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內所有「守護者」的工作縮影。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海南島中部山區,東起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至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自保亭縣毛感鄉,北至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400餘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 鄭方東——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溫州之巔,飛雲江源;莽莽綠色原始森林,中國黃腹角雉之鄉。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被專家們喻為「天然生物基因庫」和「綠色生態博物館」,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的絕佳場所。  鄭方東作為一名科普宣傳教育工作者,始終把科普宣教工作作為本職工作中的重點工作來抓。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初冬的早晨,黛墨色的金平分水嶺還沐浴在一片雲霧之中,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下稱管護局)白馬河管護站的護林員們,早早地吃完早飯,在站長馬勇軍的帶領下,踏著未乾的露水,走向原始森林深處——此時,其餘10多個管護站的100餘名護林員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
  • 2020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招護林員9人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北海人才網發布:2020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招護林員9人公告,更多關於2020北海事業單位招聘,2020北海招聘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守護敦煌 守護西部——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守護敦煌 守護西部 ——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紀實放歸普氏野馬後坑溼地出沒在西湖自然保護區火燒湖胡楊林中的野駱駝  一組數據顯示:在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截止今年,普氏野馬種群數量增加到60多匹;野生雙峰駱駝作為世界上僅存的純基因野駱駝種群,到今年一次遇見種群數量達48峰。
  • 10年來,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增瀕危白唇鹿190頭
    白唇鹿棲息環境逐步改善 新華社照片    據新華社電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對2008年—2018年保護區內白唇鹿的調查監測結果分析發現,鹽池灣保護區的白唇鹿種群數量較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達布西力特介紹說,監測結果顯示,白唇鹿分布於保護區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大雪山和魚兒紅等4個區域15個小區,總面積1388平方千米,其中大雪山為新增分布區。
  • 紅寺堡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羅山山脈深處,奇峰聳立,森林密布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是寧夏三大天然林區之一和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具有顯著的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水土保持、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護林員堅守在各自的值守崗位上,保護羅
  • 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友忠 趙利民)3月21日第8個「國際森林日」,副市長、寧遠縣委書記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小水電等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調研。他指出,要切實保護好九嶷山生態環境。
  • 湖南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20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湖南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20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深入推進保護區績效管理工作,嚴格實行獎罰分明,樹立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導向,根據《關於進一步規劃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請銷假工作的通知》《永順縣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擔當不作為問責暫行辦法
  • 全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擬推薦人選情況公示
    張馬林:瑞金市贛江源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擬向省林業局推薦)  張馬林,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贛江源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黃竹管護站副站長。  1981年。年僅19歲的張馬林來到日東林場工作(現為贛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續39年張馬林都是從事營林護林一線工作。
  • 從難覓蹤跡到頻現身 甘肅鹽池灣保護區白唇鹿數量增多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從2006年到2018年的12年間,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白唇鹿從不見蹤影到大規模出現
  • 生態護林員堅守大山四十餘載:「深山是充滿希望的」
    山腳下一間低矮的平房裡,護林員董小臘身穿迷彩服,腰系柴刀,佩戴巡防員紅袖章,攜帶水壺和乾糧準備上山。從而立之年到年過花甲,41年來,董小臘在大山深處堅守使命,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綠色夢想。年過花甲的董小臘 吳拯 攝光耀林區佔地8000餘畝,大部分為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也是長興境內最大的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