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 海南峨蔓千年古鹽田

2020-12-20 南海網

  峨蔓古鹽田離儋州市區約60公裡,可能是交通不便等原因除了資深驢友,這裡遊人罕至,當然保護也是較好的。這裡保留著鹽石槽日曬鹽的傳統方式,尤其是古老的製鹽工序及其生產工具,是中國古代製鹽業的「活化石」,也是最後一批保留原始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峨蔓古鹽田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海南省乃至全國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田。峨蔓古鹽田由鹽丁、靈返、細沙和小迪四個自然村的鹽田組成,總面積約900畝。四個自然村鹽田共有鹽槽幾千個,以上幾個自然村同屬峨蔓鎮管轄,人們習慣地將這連片的古鹽田叫做峨蔓古鹽田。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此外,峨蔓古鹽田的古滷池、古鹽槽、古鹽房、古鹽道、古塔,還有近千畝茂密的紅樹林和隨處可見的仙人掌花,更是令遊人讚嘆不已、流連忘返!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儋州峨蔓古鹽田。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王聘釗 攝

>>>點擊進入《南海網客戶端專欄:行跡雜攝》查看更多精彩作品

責任編輯:邱苗

相關焦點

  • 圖說中國:海南洋浦「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鹽年產量能達到500多噸。 在這塊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土地上,海邊有著大塊大塊的火山巖鑿,將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在石頭頂部除四周留出凸邊外,把中間打磨平滑,便做成了鹽槽。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後的海水,漲潮時海水就會自動漫入這些鹽槽,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
  • 海南洋浦古鹽田傳承千年 將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秦彥攝)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
  • 海南的西部,藏著一塊千年古鹽田,這裡的人仍堅持著古法製鹽
    海南的西部,藏著一塊古鹽田,這就是位於海南洋浦的千年古鹽田,這是古人們留下來的物質遺產,也是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結晶,雖然現在工業發達,但是這樣傳統的製鹽手法在全國是唯一性的,它應該被保留,而不是作為一個景觀來讓人知道。
  • 千年古鹽田值得一看——洋浦半島洋浦村
    海南島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網上搜了一下,由於天氣炎熱和製鹽流程的原因,要想看到鹽田工人勞作的過程,需在早上和傍晚時間段。有來的更早的遊人,已經走出鹽田,古鹽村的人迎來送往,淡定從容。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採用日曬的製鹽場,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製鹽工序的古鹽場。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古老方式勞作。
  • 一個人騎自行車環遊海南,來到洋浦1200年前就存在的,千年古鹽田
    今天就介紹一個期待已久的景點,海南洋浦千古鹽田。這個景點免費參觀!過了楊浦大橋,沒多遠就看到千古鹽田的牌子了。千古鹽田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海灣漁村,說偏僻現在也不是特別偏僻啦!鹽田位置在洋浦東南,在洋浦客運站和洋浦大橋中間。一路有好幾個牌子,很好找,我是騎自行車環海南島路過。要說坐車或開車我就不知道了,大家可以導航!
  • 海南奇特的古鹽田,海水曬鹽傳承千年,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作為我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一直是國人最愛的熱帶海島旅遊度假地,其實這裡除了椰風海韻、熱帶雨林,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自然奇觀,可以說海南之美還有大部分沒被發現,比如沙漠、火山、草原、梯田,還有令人稱奇的千年古鹽田。
  • 海南千年古鹽田,變化可真大
    今天又一次來到了位於海南儋州洋浦開發區的古鹽田,這已經是第三次來到這裡了,第一次是2012年,第二次是2014年,不要是通過定位和看到標誌,還以為開錯了地方,這短短的幾年,這邊變化也太大了。來到古鹽田的海邊,可以看到原先被廢棄的石盤被人重新弄起來,又在上面用石灰把殘缺的邊緣補起來,在灰色的石頭上看到白色的一圈石灰,感到好刺眼,造假行為也太明顯了。從荒廢無人問津到慢慢開發利用,也算一件好事,也為當地人開發出了一條財路,當地人可以通過賣鹽焗雞和各種生活小零食來賺錢,但這價格是不是有點高了。
  • 洋浦千年古鹽田:古法「煮海為鹽」的守望者
    中國網李南攝    中國網9月24日訊 「千年古鹽田是洋浦最早的工業,當地政府正為古鹽田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鹽田村的解說員24日上午對中國網記者說。洋浦千年古鹽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量500噸,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    據悉,漢朝時期福建莆田的鹽工遷居至此,利用火山噴發後留下的黑色的火山巖——玄武巖石攔腰截斷,磨成硯式鹽槽。
  • 南方貓冬行--探訪洋浦千年古鹽田
    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今年的1月17日,我們冒著細雨來到了這個古老的鹽田遺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
  •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後發現竟有這麼古老…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實拍圖一我在海南出差了很長時間,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在海南西海岸的洋浦千年古鹽田,在以前我從來沒有機會去的,今天我帶著神秘的好奇心,終於可以與四位旅友一起來到了洋浦的千年古鹽場洋浦開發區的新英灣地區是一個天然的避風塘,在這個海灣有著古老的鹽田和古老的鹽乾燥技術,這些傳統的古老曬鹽技術據記載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它曾被稱為洋浦最早的「工業」,於是它有一個非常古典的名字叫做「洋浦千年古鹽田」。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最早的鹽田,也是我國最後一個保留原有古老的自然陽光製鹽方式的鹽田。
  • 海南島的千年古鹽田,仍保留古法製鹽,了不起的洋浦
    其中,千年古鹽田便是一處。海南島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持續的高溫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過的海泥,澆上海水過濾,形成高濃度的滷水,然後在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和沉澱,放置在一個一個淺水槽內,經過太陽的暴曬,就形成了白花花的鹽巴了。洋浦是海南儋州的經濟特區,以前是洋浦縣後來改為特區,古代保留下來的非遺文化,如今我們仍能看到。
  • 洋浦千年鹽田
    千年鹽田-相傳1200多年前,一覃姓青年鹽工在海邊閃現的海市蜃樓中看到南方有一片廣闊的鹽場和神頭石景,他禁不住誘惑,率隊尋山問水,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踏上了海南島,幾個覃姓的兄弟結伴沿西線海岸,對照幻影所見,來到了洋浦半島。居身安定後,對舊業情有獨鐘的鹽工們,又盤算著怎樣起灶製鹽。
  • 洋浦千年古鹽田文化採風
    洋浦古鹽田佔地約750畝,目前有上千個形態各異的火山石石鹽槽分布在海灘,採風團下午到達古鹽田的時候,可以看到硯式石鹽槽上正析出白色的海鹽晶體。海水漲潮時會漫過海灘,在鹽田窪地留下富含鹽分的海水。    15日儋州豔陽高照,正是晾曬製鹽的好時候。
  • 海南儋州的一個免費景點,洋浦千年古鹽田,感嘆古人真智慧
    慢慢時光記之旅行篇洋浦千年古鹽田都說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淡卻不能沒有,其中鹽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鹽的故事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始建於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的古鹽場。現有鹽槽6171個,滷水池122個。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8)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1日,鹽農在鹽田中修補滷水過濾池。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1)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0日,鹽農(左)在清洗鹽槽(無人機照片)。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食在海南|食光深處的記憶!細數舌尖上的海南非遺美食,快來「拔草」
    今天,小編帶你一起了解海南各類「非遺」美食,做一個有文化的海南吃貨吧!海南文昌雞,海南省文昌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海南人愛吃米粉,所以海南幾乎每個市縣、甚至鄉鎮都有自己的招牌米粉:海口有海口醃粉和石山粉、文昌有抱羅粉、萬寧有後安粉湯、儋州有長坡米爛、瓊海有塔洋粑炒,還有陵水酸粉、崖城酸粉湯……但只有海口醃粉被冠以「省」字頭,稱為「海南粉」,並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⑫:千年古鹽田成為鹽業「活化石」
    位於瀾滄江畔的西藏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加達村的鹽田。 特派記者柯立 攝11月20日,長江網參加「大江大河大徵途」長江行考察團的記者來到西藏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的古鹽井鹽田。圖為鹽田房內頂部到處懸掛的鐘乳晶鹽。特派記者柯立 攝由於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古鹽田正面臨原真性挑戰和生存危機。聽說昌都地區和芒康縣正在當地積極建設「鹽井鹽田博物館」,推進鹽井千年鹽田創建為5A級旅遊景區,當地人也正在積極開發旅遊業。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 湘湘愛旅行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海南儋州洋浦鹽田,中國最古老的曬鹽方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位於海南儋州楊浦鹽田,這裡海邊是一片火山巖,面靠大海邊,這裡從古到今人們曬鹽,今天一直用最傳統方法、沒有改變。一直用人工挖鹽田、用海水進化然後通過火山巖曬鹽。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它位于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