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原計劃是寫一篇關於如何提高爬坡能力的文章,可是今天家裡的翻牆軟體用不了,沒有辦法上Youtube。所以就在國內的網上找了找關於爬坡訓練的資料,感覺沒有太適合的,但是我發現了這個探討踏頻的素材,覺得很不錯,於是就翻譯搬運過來與大家分享。
在剛開始騎公路車的時候我看見過很多大神騎車的踏頻都非常高,平路巡航的時候可以幹到120RPM左右。這個現象給我造成了一個認知:踏頻越高越好。我之前也嘗試過刻意用一個比較高的踏頻去跟隊巡航,但是我發現我如果可以提高我的踏頻就會感覺騎的很累,感覺腿捯不過來,呼吸的節奏也感覺不對。踏頻真的是越高越好嗎?在這個視頻裡,GCN大神給了一個很好的解答:
現在在騎車圈裡有一個很大的爭論:踏頻越高會讓我騎的更快,還是不用在意踏頻只要找到一個讓我騎得最舒服的檔位就好了。
即使是在環法的賽場上,踏頻也不是越高越好的。選手實力跟踏頻的高低並沒有直接關係。下面的這兩位金塔納和克裡斯就是當今車壇上高踏頻和低踏頻的代表,GCN大神在最一開始給出的關於踏頻的觀點是:踏頻和換擋這個事情沒有一定之規,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頻率和檔位才是最重要的。
踏頻雖然跟比賽成績的好壞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它卻跟兩項指標具有相關性:
第一個就是功率輸出,功率輸出比較大的騎手一般都有著比較高的踏頻。根據實驗測算得到的結果是:踏頻每提升6RPM就可以看到100WATTS的功率提升。但是這個功率提升卻並不是因為踏頻提升了,而是相反的:選手實力上升,輸出功率提升,才導致的踏頻提升,在該邏輯裡踏頻提升只是結果
第二個就是選手的身高,如下圖所示,身材比較高腿比較長的人有比較長的肌腱,他們肌肉群組的收縮速度比身材較矮小腿短的人要慢一些,因此他們的踏頻也會相應的要低。但是同樣的,這個邏輯裡踏頻是結果,不是提升成績的原因。
當然,最後大神們也給出了他們所推薦的踏頻:
平路巡航時: 90-95RPM
爬坡時:70-75RPM
最後總結一下: 踏頻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例如:選手實力,身高,風阻,肌肉群協調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踏頻的高低跟騎車的能力並沒有直接的影響。
視頻原版,沒有字幕沒有字幕沒有字幕……
文章來源:公路車訓練
-近期熱門閱讀-
鐵人三項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追求夢想的過程推廣鐵三運動、傳播鐵三文化、分享鐵三知識
打鐵從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