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七星關區團結鄉發都村村民孟天河就起床了,在雞鳴聲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拌飼料,開圈門,餵豬食……哼哼唧唧的豬叫聲在孟天河的耳中聽來,猶如一曲優美的交響樂。
殊不知,前些年的這個時候,孟天河通常還在睡大覺。即使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起了床,也要先喝上二兩白酒,才扛起鋤頭醉醺醺下地,一天下來幹不了多少活。
一身酒氣、蓬頭垢面、生活窘迫,這些曾是貼在孟天河身上的標籤。
每當看到孟天河臉紅時,親朋好友都恨不得多說他兩句。
「孟天河,你再爛喝酒,以後你的生活我們不管了。」
「孟天河,你再這么喝酒,這輩子估計就完了。」
「孟天河,你再這么喝下去,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孩子著想吧。」
……
即便如此,孟天河卻對親朋好友的好意不以為然,滿嘴酒氣,言辭犀利,「喝酒是天賜的福氣,不喝酒還有什麼意思?你說,還有什麼意思?」
而那時,孟天河的活動軌跡也十分「規律」,不是在家喝酒,就是在去買酒路上的「兩點一線」生活,二兩白酒下肚,渾渾噩噩又是一天。
「村裡村外,酒友們都喜歡聽我酒後談人生、講道理。」孟天河以此自豪。
2010年,因為多年酗酒,孟天河的身體徹底垮了。
「當時家裡已經開始順東西,給我準備後事了。」孟天河的言語中沒有絲毫遮掩與避諱,而此時他心中最捨不得的就是四個孩子。
那段時間,躺在床上的孟天河眼神迷離,但似乎若有所思。
「再那樣下去,我怎麼對得起自己的孩子!」上天給了孟天河重生的機會。病癒後,孟天河慢慢發生了變化,他也給自己定下了小目標——讓孩子們有機會過得更好,把以前虧欠孩子們的彌補給他們。
受家庭條件的限制,孟天河選擇了外出務工,而他因為沒有學歷,也沒有專業技能,只能通過「賣力氣」來養家餬口,用自己的雙肩扛起一個家。
搬家具,搬煤氣,搬電器……孟天河憑著一身力氣,當了幾年的搬運工。
在孟天河的記憶裡,最辛苦的工作便是水泥搬運工,很多人對這份工作望而卻步,可因為工資高,孟天河一幹就停不下來。
當時,在「吃」這一方面,孟天河十分「吝嗇」,吃得很節省。
「因為賺錢辛苦,深知錢的寶貴,而我又是家裡的頂梁柱,開銷都等著我。」孟天河多數時候都是簡單應付,但求填飽肚子即可。
搬水泥要的是力氣,因為要用力抓握水泥袋,孟天河的手上仍有被水泥袋「割」下的傷痕。
「搬水泥,身上的衣服就甭想乾淨了。」孟天河似乎與「髒」字掛鈎了,但是「髒」的也只是衣服而已。此時,孟天河腳踏實地、勤懇幹活,付出汗水,以辛勤勞動換取幸福指數。
縱然孟天河百般勤奮與努力,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卻捉襟見肘。
「人窮志不短,有想頭、肯苦幹。」這時,村幹部無不感嘆孟天河的逆襲,也為他的不放棄、勤奮努力而讚嘆不已。
2013年,扶貧的春風吹到了發都村,在這個小山村裡洋溢著。而這一年,孟天河一家被評為貧困戶,也受益於扶貧政策,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起色。
「孩子讀書享受到政策福利,一家人的生活壓力減少了很多。」孟天河說不完道不盡感激的話語。
光靠打工,沒有穩定的產業,生活很難保持長期穩定。在政策福利下,孟天河開始發展種養業,一邊忙著種植烤菸,一邊忙著養豬,咬緊牙關多幹活,散發出一股脫貧增收的精氣神。
2014年,孟天河一家成功脫貧了。
從貧困到「摘帽」,「勤勞」是孟天河脫貧的法寶。
雖然脫貧了,但孟天河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孟天河憑著敢想、敢試、敢做和不服輸的勁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如今,孟天河能下苦,有了路子、有了目標,心裡亮堂了,就有了幹勁。同時,孟天儼然成了村民爭先學習的榜樣,並用充實而忙碌的生活填滿了2019年。
2019年,孟天河的身影點綴在烤菸基地裡——
這一年,發都村規劃種植了220畝烤菸,採用「合作社+大戶」的模式,而孟天河就是其中大戶,一方面作為合作社的股東,另一方面又作為技術人員指導烤菸採收。
在烤菸育苗、施肥、採收期間,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農家院落,抑或烤菸房邊,都能看到孟天河的忙碌身影。
2019年,孟天河全心全意為「豬」服務——
清晨,餵豬;白天,割草、鋤地、粉碎豬飼料;晚上,打掃豬圈……孟天河每天都在和豬「打交道」,不管風吹日曬雨淋,不辭辛勞地管護好每一頭豬。
這一年,剛好碰到豬肉俏市,孟天河心裡樂開了花,心中更有了幹勁,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繼續為「豬」做好服務。
2019年,鄉親增收的喜悅映照在孟天河的臉上——
「人活著要有意義,要創造價值。」孟天河說,「我雖然在黨的好政策幫扶下脫貧致富了,但最大的心願還是帶領更多的鄉親實現脫貧致富。」
鄉裡鄉親有事孟天河總會主動幫忙,也經常向前來串門的親戚傳授脫貧經驗,鼓勵大家通過努力奔小康。
「我從五月份便到烤菸基地務工,一天的報酬是150元,而且還能照顧老人和娃兒。」發都村村民劉朝江說,一年的務工費用算下來比種苞谷的收入強多了。
就近就業的遠不止劉朝江一人,喜悅之情也寫在了當地20餘名村民的臉上。
這幾年的變化,讓孟天河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真正過上好日子,這才是開始。要致富,還得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幸福,更要靠雙手創造。」
孟天河還有一個藏在心中的願望,那就是努力賺錢,供兒女去大城市上好大學。這個願望像一團火苗,在孟天河心中越燒越旺。
貧困是一座高山,但這座山再高,也高不過人的志氣和自強不息的行動,孟天河無時不刻在努力、在奮鬥、在拼搏,那是因為孟天河內心深處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夢想在召喚。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汪巍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