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獲獎名單出爐。在這場吸引了71個國家和地區5萬人參賽的角逐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95後博士張鉞榮獲金獎,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他第二次參賽並獲金獎。張鉞今年24歲,來自廣東潮州。
    張鉞的人生成績單正滿足著人們對「學霸」的想像。2009年,13歲的他入讀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數班,是班上當年唯一來自潮汕的學生。2013年,他獲得中國奧林匹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金牌,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2014年,他憑藉過往獲獎獲得北大降分錄取優惠,以666分高考成績順利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2018年,他考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主研拓撲,常規需要5年時間完成的學業他僅用兩年獲得博士學位。如今,他已獲美國頂級金融公司offer。
    7月7日,南都記者對話身在美國的張鉞,回顧自身的人生履歷,張鉞笑稱像「錦鯉附體」,有著幸運成分,但也有過失意的時候。他認為,人生30%靠天分,20%靠幸運,剩餘的50%靠自身努力,對於未來,他表示沒為自己設限,「快樂就好」。他還寄語考生,「好的心態比成績更重要」。
    
    
    一考完便知能贏,頒獎禮自創Rap作介紹
    南都:可以跟我們說說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情況嗎?蟬聯金獎的感受如何?
    張鉞:比賽是在今年3月進行的,全球參賽者通過網絡系統答題,需要在48小時內完成5道數學題,經過兩輪初賽選出500名選手進入決賽,最後選出4位「最強者」獲得金獎。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了,比較熟悉情況。當我一考完決賽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會贏,對於蟬聯金獎很開心,但不意外。
    南都:為什麼連續兩次參加這個比賽?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感受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鉞:與全球數學愛好者同場競技,我覺得很有意思,當然2萬美元的獎金也是非常吸引。第一屆競賽頒獎的時候,我還被邀請去現場見到了馬雲。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不能到現場去,改為遠程連線,感覺挺遺憾,但我通過視頻唱了一首Rap,那是我為頒獎禮填寫的歌詞,正好趁這個機會表演下。
    南都:兩年連續兩次獲得2萬美元獎金,你如何使用?
    張鉞:第一年獎金主要花在美國留學生活開支上,畢竟在加州生活,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如今我已順利畢業找到工作,今年可以輕鬆點,我用獎金買了一些音樂器材,打算繼續玩音樂。
    
    南都:可以形容下沉浸在數學世界是什麼樣的感覺嗎?
    張鉞:就覺得應該是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我開著小船揚帆出海,途中經過無數驚濤駭浪後,但最終發現了一片新的土地。
    中學離家學會獨立,感恩父母寓教於樂
    南都:你僅用兩年的時間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是怎麼做到的?
    張鉞:我2014年入讀北京大學數學系,4年的本科生涯中,我已學習了一些研究生和博士的課程,所以當我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很多課程內容我都是熟悉的,我用了一年時間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之後開始做博士研究。
    我本來沒有急著畢業,但2019年暑假的時候,我應聘了一份金融實習工作,沒想到他們直接給了我全職的offer,讓我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回去開玩笑地問我導師,我有沒有可能在2年內完成博士學位,得到了他非常認真的肯定答覆,從那時起,我開始想我的研究方向,很幸運這一切比較順利,我在一些數學猜想問題上取得進展,今年5月,我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南都:你覺得你的成功是靠天分還是努力?
    張鉞:我覺得30%靠天分,50%靠努力,還有20%靠運氣。我自認為我不是一個非常拼命的人,平常的生活中,我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我會為了打遊戲到凌晨3點才睡,中午12點才起來,但我專注的時候,可以埋頭鑽研10小時。
    南都:你認為你的成功和父母從小培養有關係嗎?
    張鉞:我覺得父母對我的培養還是很重要的。父母都是建築學出身,對數字比較敏感,我媽媽對數學有濃厚興趣,小時候她經常教我奧數,我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我常站在她的摩託車上,和她玩加減乘除的問答遊戲,她是我的奧數啟蒙老師。
    我很感恩我父母是非常開明的人,他們並沒有為我規划過任何一條路,也沒有給我太大壓力,而是希望我通過各種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除了奧數,他們也讓我學習過鋼琴、圍棋、畫畫,而最終我投身數學,是我自己的選擇。
    南都:在成長過程中,你有遇到過困難和失意的時候嗎?
    張鉞:我記得我考上華南師大附中奧數班時,是我父母帶我坐綠皮火車從潮州送我到廣州上學,那時候交通不像現在發達,我一年只有一兩次回家的機會,常年住在學校,當年我只有13歲,雖然現在想來,那段經歷培養了我從小的獨立能力,但一開始我還是經歷了艱難的適應期。
    我也有失意的時候,我曾經願望能進數學國家隊,但因為我當時發揮不太好,這個願望落空了,當時很失落。我記得高三快到高考前,因為我之前花大量的時間在數學各種競賽中,一次月考時我的生物只考了64分,被老師批評。但那都是短暫的傷心,後來一個月後的廣州模擬考,我的生物考了全市第一名。
    曾為高考睡不著覺,心態比成績重要
    南都:除了數學,你有其他的興趣嗎?
    張鉞:我覺得數學是我最大的興趣,任何其他的興趣都沒法與之相比。但生活中也我也會做其他很多事情去放鬆心情,例如彈吉他,唱唱歌,做鍛鍊等。
    南都:目前你已經正式入職。從校園到職場,角色的轉變是否會帶給你壓力?
    張鉞:是的。我在6月初已經入職Citadel Securities公司,在公司裡我算是比較年輕的一個。如果說有什麼困難,那是因為以前學習的純粹的數學,用到的計算工具比較少,現在職場中這方面的應用更多一些,包括編程、寫算法的工具,都需要去熟練,但我一向適應力比較強,對於我來說也不是什麼壓力。
    南都:你對未來有什麼目標和規劃嗎?
    張鉞:我的當前的目標是希望不要熬夜加班,哈哈。其實我父母對我已經很滿意了,我也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設限,我覺得健康、快樂就足夠。如果說遠大的計劃,那我希望有一天我有影響力或者賺到錢了,成立一個基金會,去幫助有志者去實現他們的數學夢想。
    南都:這兩天正在進行2020年高考,有什麼經驗可以跟考生們分享的嗎?
    張鉞:我經歷過高考,當時在考完試後查了答案,還感覺做錯了不少,甚至擔心過自己一本線都上不了,也曾為此睡不著覺,結果出來的成績還可以。所以我想分享給學弟學妹,即使感覺考得不好,也要調整好心態,堅持下去。從人生長遠來看,好的心態比成績重要,而感受到快樂最重要。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