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結束近一周,還有人不知道張鉞?
不會吧?
這位被冠上「95後天才少年」名號的張鉞,最近風頭正盛,甚至成了很多年輕網友心中代表幸運的「新錦鯉」代名詞。
他自己似乎也非常享受這個「新人設」,配合媒體總結了自己3條「錦鯉」履歷:
高考666分被北大錄取
2年完成伯克利大學5年的博士項目
兩度奪魁號稱史上最難「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不過講起自己的成功經驗,這位「95後天才少年」卻不怎麼誠實,他說自己其實並沒有多努力,尤其是讀博期間,基本都是睡到中午12點,學習一會兒,然後打打遊戲睡覺。
這樣的說辭,你敢信嗎?反正我不信。
天才第一步,父母培養酷
按照張鉞的說法,他之所以能在數學領域取得今天的成績,和父母的培養關係非常大。
這一點張鉞可沒說謊。
張鉞的父母都是學建築出身,自身的數學功底、空間邏輯感非常好。在張鉞剛上幼兒園的年紀,他們就已經把他的「數學啟蒙」安排得明明白白。
說是「安排」,最主要的還是培養張鉞對數學的興趣。
讓張鉞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小時候媽媽用摩託車帶自己出去玩時,經常隨便指一輛路邊的汽車,問他車牌號上的數字相加是多少。另一件就是把每晚的「睡前故事」,換成一個個數學遊戲。長此以往,張鉞對數學就越來越感興趣了。
等到張鉞上小學的時候,媽媽還為他特意學了奧數課,為的就是回家之後可以給他當陪練。這種方式對張鉞來說很受用,因為「有個同伴跟你競爭是很有趣的,就像打遊戲一樣,一個人樂趣少很多,數學也是這個道理」。
張鉞的爸爸也沒閒著,給他報了鋼琴和圍棋的興趣班,一邊平衡他的左右腦,一邊培養他的空間邏輯感。興趣和思維都到位了,張鉞的數學想不好都難。
天才第二步,刷資歷開路
小學六年級,張鉞抓住了當時整個潮汕地區唯一一個名額,順利考進華南師大附中的奧數班,算是徹底入了數學這一門。在數學領域「刷資歷」,也成了張鉞的日常。
張鉞的「刷資歷」自有一套體系,主要包含三層內容,最基礎的就是大量參加數學競賽——中學時期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獲得金牌、參加丘成桐數學競賽獲得「幾何與拓撲」銀牌、參加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拿到金牌……
這些數學競賽帶給張鉞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進一步完善了他對數學的整體認識,還幫助他拿到了理想大學——北京大學數學系的「敲門磚」。
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國內所有研究數學的人心中,是神級的存在。全國80%的奧賽金牌獲得者,幾乎都在這裡。被錄取的張鉞,自然也開啟了他「刷資歷」的第二層——在巨人的肩膀上,夯實基礎。
在北大學習期間,他一共選修了26門基礎數學專業課,課程涵蓋了分析、代數、幾何、拓撲等數學領域。張鉞在這些科目的平均分竟高達96分!他的「刷資歷」之旅自然也過渡到了第三層——盯住一個領域,重點突破。
張鉞把這個方向,定在了最核心又最前沿的拓撲學。這個選擇,也成了他兩次奪魁「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關鍵。
天才第三步,找一個「量身定製」的比賽再輸出
二刷「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奪魁,對張鉞來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他在接受賽後採訪的時候透露過,早在參賽之前,就覺得自己非常有把握。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阿里巴巴這次舉辦的數學競賽,從頭到尾都像是給張鉞「量身定製」的。
這次的數學競賽包括預賽和決賽兩個環節。預賽的題目不難,數學基礎好一點的中學生都能答出裡面的部分題目。整個競賽的賽點在決賽環節。
進入決賽的人要在代數和數論、幾何與拓撲、分析與方程、應用與計算數學這四條賽道裡面選出一個主賽道和一個副賽道,最後的成績要綜合這兩方面的得分。
看到那個關鍵詞了嗎?拓撲,張鉞的主要研究方向。
拓撲學最早是從幾何學和集合論裡發展出來的學科,它一方面能證明代數的基本定理,又由此發展出拓撲結構,豐富了幾何學內容,可以說是現代數學中既核心又前沿的存在了。
而這兩項,恰恰佔了這次決賽中4條賽道的一半。不論怎麼選,張鉞在選擇上都比其他參賽選手更有優勢。
更何況,這已經是張鉞第二次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了。在第一年獲獎後,他還和當時的幾位獲獎者一起進入阿里舉辦的「大師班」學習了一段時間,接觸了很多最前沿的數學思想。
這些經歷,都是同屆的其他選手望塵莫及的。
所以,不要再迷信媒體瘋狂炒作的「懶散錦鯉」人設了。估計張鉞在說出自己「睡到中午12點、學習一會兒、打打遊戲」的作息時間時,內心深處短暫閃過的也會是大張偉的名言:「你們要是看見我的努力就會覺得我不天才了。」
2020年了,「不努力的天才」這樣的謊言,該被戳破了。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