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懂王」支持者衝擊國會山仍在發酵,美國媒體都忘了越發嚴重的新冠疫情。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統計,2021年的前11天,美國境內因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萬人,這比美國去年8月一整個月的死亡人數還要多。
疫情的持續肆虐也嚴重拖累了美國的經濟復甦的步伐。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即使企業在疫情期間未停止招工,仍不能阻擋大規模「失業潮」的出現。目前有將近400萬美國人處於長期失業狀態(失業超過27周),相比去年9月的240萬人增長超過六成。
為了緩解困難,2020年底美國國會再次通過了最新的紓困救濟計劃。
法案提出,向調整後年收入低於75,000美元的個人和家庭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的聯合報稅夫婦提供每人600美元現金,此外每個受撫養子女也可以獲得600美元。
如果全額領取,一個四口之家可以得到2400美元。對於不愛儲蓄,習慣信用卡透支消費的美國人而言,這筆錢堪稱是最為雪中送炭的「新年禮物」。
法案通過後,美國財政部長努欽非常肯定地表示,符合條件的美國人在幾天內就能看到資金直接到達他們的銀行帳戶,「這是最快速的方式」。
不過,發救濟金的過程還是碰上了來自官方的「小麻煩」。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截止1月4日,財政部已在第二輪刺激資金發放中支付了1123億美元,是計劃總額1640億美元68%,數百萬美國人通過直接存款或郵寄支票的方式收到了他們的600美元。
然而,一些人仍在等待。
許多人在2021年過了一周後才得知,他們要到提交2020年的納稅申報單時才能拿到這600美元。
美國國稅局(IRS)拒絕透露有多少人受到影響,但美國國家消費者法律中心(NCLC)表示受影響人數可能高達2000萬人,NCLC指責國稅局應當提早為救濟金發放做好準備。
國稅局敦促人們使用國稅局網站上的「獲取我的付款」工具來檢查他們的付款狀態,如果該工具回復 「付款狀態#2 -不可用」,那麼將不會通過直接存款或郵寄的方式收到支票。
美國國稅局表示:「如果沒有收到紓困救濟支票,應該以電子方式提交2020年納稅申報表並在納稅申報表上申請恢復返還信貸,以便儘快獲得付款和任何退款。」
而一些使用報稅軟體TurboTax的美國民眾可能得等到1月底才能拿到救濟金。
根據TurboTax母公司財捷(Intuit)官方的說法,由於國稅局的錯誤,部分救濟金被發入了已關閉或者不再有效的帳戶。而根據法律規定,需要先將錢退還給國稅局後才能重新發放。Intuit表示:「我們一直在不知疲倦地與財政部和國稅局尋求解決方案。」
救濟金拖延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困難,一些已經提前預支了這筆款項的民眾很可能會在月中遭遇還款日無錢可用的尷尬處境。
此外,美國警察部門還提醒民眾要提升警惕性,注意與「紓困救濟金」相關的電信和郵件詐騙。
2
有個盛行的段子講到:「有三種事情萬萬不能做的:在中國涉毒;在俄羅斯劫持人質;在美國逃稅。」
美國每個人都必須和國稅局打交道,IRS被稱為「美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政府部門」。每年的4月15日之前,美國人都要向國稅局提交材料,拿出收入證明和自己填報的表格讓國稅局審核。
稅務流程的繁雜以及手續的繁瑣讓人望而生畏,但這也讓一些公司另闢蹊徑找到了商機——從人力的報稅中介到現在報稅軟體。2017年,有超過5200萬美國人通過電子方式提交了自行準備的納稅申報表。
Intuit(財捷)的turbotax就是稅務軟體中的佼佼者。
Intuit由斯科特·庫克和湯姆·普羅克斯創立於198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
從個人理財服務商起步,Intuit逐漸成長為一家智能財稅公司,專注為中小企業、個人和會計專業人士提供財務管理、稅務管理、薪資管理、支付、個人理財等解決方案,目前市值超過950億美元。
1983年,Intuit 推出個人理財管理工具 Quicken。
斯科特·庫克為了解用戶對於Quicken的反饋,派員工在美國各地商場開展「跟隨我回家」計劃。員工聯繫購買Quicken的消費者,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去家中觀察他們如何安裝和使用軟體。
收集到反饋讓Intuit意識到許多人將Quicken用作小企業的簿記工具。「用戶驅動的創新」,這一需求讓Intuit後續推出了廣受歡迎的會計軟體QuickBooks。
專注設計,致力於提升用戶體驗讓Intuit迅速成長為美國個人理財軟體的龍頭企業,並不斷擴大自身規模。1993年,Intuit以2.25億美元收購了稅務軟體公司Chipsoft。
1986年,美國國稅局設計出了電子申報系統( EFS),作為一項實驗來衡量公眾對填寫紙質申報表替代方案的意見。當時,稅務代理人和公眾對此非常不信任,認為系統是為了秘密收集額外的信息用於審計目的。
儘管有顧慮,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報稅從人工轉向電子的潮流也不可避免。
彼時,Chipsoft推出的產品讓納稅人繞過稅務專業人員,通過家用數據機以電子方式向第三方公司發送報稅單,然後國家稅務局批准的傳輸公司將以電子方式向國家稅務局提交申報表。
Intuit在幾年裡仔細觀察美國國稅局電子申報系統的發展,並琢磨用戶對於其複雜的情感與實際需求。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完善。
1999年,TurboTax正式可以在線訪問。Intuit副總裁鮑勃·梅根自信滿滿地表示:「我們投資創建了最可靠、最簡單的網上報稅系統。我們相信大量曾花一整天時間手工報稅的納稅人會遷移到網絡上。」
Intuit通過改進和利用免費增值模式以及創造全新的報稅體驗,確保消費者大規模購買軟體。在強勢促銷與推廣下,TurboTax當年就在美國售出420萬份,38個州接受了電子退稅的方式。
2000年,Intuit佔據了美國電子報稅市場75%的份額。
3
隨著在線市場的興起,TurboTax也逐漸從實體產品轉向在線訂閱模式。TurboTax的免費在線版本深受用戶歡迎,很快在DIY報稅垂直領域獲得了60%的市場份額。
進入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Intuit也關注到手機應用重要性。
2010年,Intuit開始在加州測試名為SnapTax的iPhone應用,起初並不是為了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提交報稅表,而是數據收集的便利。用戶在智慧型手機上拍攝W-2表單,然後通過SnapTax應用程式上傳數據到TurboTax。
推出兩周,SnapTax就成為iTunes上最受歡迎的應用。Intuit意識到部分用戶已經只使用SnapTax來填寫和提交申報表,融合多個智能設備入口便擺上日程。
不過Intuit也有自己的「算盤」。畢竟,美國的報稅流程一旦簡化,它的業務需求就有可能不復存在。
2004年,史丹福大學約瑟夫·班克曼在加州推出了名為ReadyReturn的試點計劃,為用戶創造預先填寫的報稅表。如果免稅申報提案得到推廣,每年可以為美國納稅人節省數小時的時間和報稅費用。該項計劃受到了參與者的廣泛歡迎。
然而,班克曼的提議在加州立法機關被否決。據報導,Intuit在薩克拉門託花費了50多萬美元進行遊說。此後,相似的稅收簡化法案多次未獲得通過。
Intuit在公開文件中承認:「聯邦和州稅務機關開發軟體或其他系統以方便納稅人免費準備報稅表和電子報稅可能會導致我們失去客戶和收入。」
有統計稱,從2011年至2015年,Intuit花費了大約1300萬美元遊說聯邦政府反對簡化美國稅收制度的提議。
另一面,Intuit不斷改善TurboTax的用戶體驗。
即便常年和稅務部門打交道,多數美國人對於繁瑣的稅務問題仍是一知半解,作為行業領先的SaaS公司,一邊得確保「麻煩」出現,一邊得幫用戶搭好梯子。
2013年起,TurboTax引入「扁平」系統以確保用戶不會浪費時間回答與其納稅情況無關的問題,讓信息傳遞對用戶更加友好和易於理解。近年來,個體生意和「零工經濟」的興起,Intuit也推出了多個版本的報稅產品,面向在新領域工作的人們。
2020年初,Intuit以70億美元收購金融技術門戶網站Credit Karma,深入不斷增長的在線消費金融領域。
根據財捷公司2021財年第一財季財報,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1.98億美元,同比增長247.37%;營業收入為13.23億美元,同比上漲13.56%。Intuit的產品在疫情期間展現出了穩定韌性,各家投行對其給出「增持」評級。
Intuit的發展歷程或許可以給國內相關從業者些許啟示。
去年底舉辦的「中國財稅代理服務行業發展大會」上,國內從業者一致認同智能化已然成為代帳行業發展的新方向,數智化浪潮中各種SaaS智能財稅軟體工具不斷地推向市場。
這門在瑣碎中找到需求的生意或許也會越來越為國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