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解決不了危機就製造新的危機」美國一些政客將黑手伸向中美人文交流

2020-09-13 環球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後,時任兩國領導人作出了向對方國家互派留學生的決定。40多年來,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不斷壯大,中國已經連續十年成為美國國際學生第一大生源國,教育交流已成為兩國人文合作的重要內容。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與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政府內的少數政客不停拋出抹黑中國、轉移矛盾的怪腔怪調,近日更是對中國赴美留學生與訪問學者進行籤證限制,阻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

籤證限制措施多針對中國理工科留學生

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特加斯透露,美國政府已註銷了超過1000名中國學生或研究人員的籤證,因為在美國政府一些人看來,他們屬於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的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一份網上在線文檔顯示,被註銷籤證的中國留學生當中,一些人目前身在美國,更多人在中國境內。他們的本科以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院校居多,多數為計算機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理工科專業,但也有讀經管、經濟等專業的學生。

此次大規模註銷學生籤證的做法早有端倪。今年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分中國赴美留學生或訪問學者的籤證。對此中國外交部和教育部已多次表示反對。

9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再次發聲,批評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消極言行,給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帶來了嚴重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了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

趙立堅:「美國政府公然採取損害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合法權益的措施,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種族歧視,嚴重侵犯了中國留學人員人權。我們支持中國留學人員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正當權益,中方保留對此事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高水平學術交流項目被叫停

美國國務院2019年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連續10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僅在2018至2019學年,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就有約37萬人,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但是自2017年以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籤證進行種種限制,越來越多中國理工科學生在抵離美國時被留置盤查。此外,擁有70多年歷史的中美高水平國際學術項目——富布萊特交流項目也在今年7月被美國政府叫停。

曾經兩次作為富布萊特學者在美國訪問與交流的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蘇浩指出,人文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進雙方多領域的合作與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兩國高水平人文交流,本來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 蘇浩

蘇浩:「中國的訪問學者現在水平都比較高。到了美國,對美國的科技發展,對美國對於中國的了解和認知起到了非常積極正面的作用。去美國的中國學生也非常優秀,成為美國科技發展的一種重要補充,美國本身也從中獲益。現在美國單方面阻礙中國學者和學生到美國交流,對美國自身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對中美關係也是一種刻意的破壞。」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在眾多領域的領先地位離不開國際人文交流的貢獻。保爾森基金會智庫馬克·波羅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科技進步與中國人才輸入密切相關,以人工智慧領域為例,全美頂尖的人工智慧人才有將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龐大的中國留學生群體還是美國高校收入的重要來源。2018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財政貢獻了149億美元。

拒絕合作 誰才是損害美國利益的人

事實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正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一所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的李偉告訴記者,在他所接觸的美國人當中,多數人並不贊成本屆政府的做法。

李偉:「我接觸到的大部分美國人都認為,美國現在這種排外特別是排華的做法是一種倒退。這三年多的事實已經充分證明,這屆政府沒有辦法解決危機,就不斷製造新的危機,沒有辦法解決國內的問題,就不斷在國際社會上製造新的問題。我的一些美國朋友都說,這是為了選舉連任而使出來的伎倆。」

△8月18日,美國紐約大學學生準備開學

9月9日,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高級學者德克斯特·羅伯茨在由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上表示,限制中國學生的做法不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高級學者德克斯特·羅伯茨

德克斯特·羅伯茨:「為了遏制雙邊關係的迅速惡化,美國應該努力重啟自2017年關閉的100多個政府間論壇。與此同時,美國必須努力加強與中國嚴重受損的民間交流,在解決自身關切的同時,停止針對中國學生的籤證限制,努力讓美國再次成為所有國際學生出國的首選。」

當前,全球面臨空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和迫切。蘇浩指出,美國個別政客為了一己之私不惜破壞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蘇浩:「新冠肺炎疫情本來就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但是美國對中美間學術交流的阻礙,對疫情之下的國際合作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尤其美國自身的疫情非常嚴重,但美國的一些自私的政客,為了自己小圈子的政治利益,甚至不顧美國國內的抗疫需要,實際上是損害了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疫情終將結束,美國大選也很快會塵埃落定。但是美國政府在疫情期間罔顧人命、轉嫁矛盾的種種表現,讓美國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

在美中國留學生李偉說,美國目前創造的反華和排華氛圍,讓自己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以前他對美國抱有良好的印象,而現在,他只想順利畢業。而下一步,不論是繼續讀書還是就業、生活,他都不太可能再把美國當成第一選擇。

此前中國一家教育機構發布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今年英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留學人群的首選目的國。

相關焦點

  • 「解決不了危機就製造新的危機」美國政客將黑手伸向中美人文交流
    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與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政府內的少數政客不停拋出抹黑中國、轉移矛盾的怪腔怪調,近日更是對中國赴美留學生與訪問學者進行籤證限制,阻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今年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分中國赴美留學生或訪問學者的籤證。對此中國外交部和教育部已多次表示反對。9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再次發聲,批評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消極言行,給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帶來了嚴重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了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
  • 環球深觀察丨一再破壞正常國際人文交流 美國的「政治算盤」打錯了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以各種理由,限制和打壓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侵犯他們的正當權益,妨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美國政府日前頒布的限制留學生籤證新規,又把妨礙學術交流的觸角伸向了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然而,中外分析人士都認為,美國的這一系列舉動,將削弱美國自身的國際競爭力,美國的算盤打錯了。
  • 一再破壞正常國際人文交流 美國的「政治算盤」打錯了
    (原標題:環球深觀察丨一再破壞正常國際人文交流 美國的「政治算盤」打錯了)
  • 美荒唐藉口將手伸向新疆,華春瑩一句反問,美國慌了
    文丨周等 審丨高靜為破壞我國的穩定局面,以美國為首的眾多西方國家不斷插手我國的內政事務,例如新疆問題。進入2020年之後,美國等眾多西方國家一再炒作新疆議題,試圖挑撥新疆民眾與我國政府的關係。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已多次對不懷好心的西方勢力發出警告。眾所周知,美國如今深陷各種危機之中,但美國政客依舊在樂此不疲地炒作新疆議題。近日,美國又拿新疆地區的「人權問題」做文章,隨後以此為理由故意打壓新疆生產的棉花及其相關產品。難道,美國就真的不害怕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嗎?
  • 環球深觀察丨軍事挑釁+政治挑撥 美國政客選前狂打「俄羅斯牌」
    現在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已不到50天時間。隨著選期臨近,美國政客像以往一樣,把狂打「某國威脅牌」當成了拉抬選情的法寶之一。比如,白宮近期就調動「全政府」力量,在軍事和政治兩個層面把矛頭對準了俄羅斯。魏東旭分析說,美國所謂的獨家核武器要麼是新研發的洲際彈道飛彈,要麼是小當量的核彈頭。無論哪一種,都可能讓世界陷入新的核恐怖。△環球資訊廣播軍事評論員魏東旭音頻魏東旭:「第一種可能是研製新式的洲際彈道飛彈,替代『民兵-3』,針對其他軍事強國進行更強的核威懾,而一旦美國在洲際核飛彈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
    來源:央視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英國政府日前宣布,英方將要求本地運營商在2027年前從5G網絡中徹底移除華為設備,今年12月31日以後還會禁止運營商從華為採購任何新的5G設備。
  • 中國已成為美國新的「假想敵」,兩國人文交流正滑向深淵,35萬留學...
    5月29日,美國白宮又發布公告,宣布將自6月1日起限制理工或高科技領域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入境美國。二是中止學術交流項目。今年7月14日,美國宣布暫停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富布賴特項目。該項目創建於1946年,是中美兩國重要的教育交流項目,用於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促進兩國之間的了解,對中美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 國臺辦:民進黨黑手伸向臺灣大專院校和兩岸學術交流,倒行逆施不得...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劉歡、陳舒、查文曄)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一些政客以所謂「修法」等手段強行阻撓、限制兩岸民間交流,製造「綠色恐怖」,現在又變本加厲,把黑手伸向臺灣大專院校和兩岸學術交流。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2020-05-13 17:34: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經過一系列言語互動,語言不僅促使某些本不屬於安全範疇的問題安全化,還建構安全問題的緊迫性和威脅程度的高低,從而製造話語危機。話語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人們的安全認知,甚至塑造新的安全問題,建構安全危機,影響相關政策。本文明確提出話語危機這一概念,旨在系統研究話語危機的成因,語言如何產生話語危機以及話語危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國近年來所經歷的一些主要話語壓力和話語危機,以加強對話語危機的認識和理解,並思考中國應如何應對。
  • 人文學科存在危機嗎?
    在中國,至少從1993年開始,一直有學者不斷表達這種危機感,但是不是在客觀上有這樣的危機,是另一回事。    人文學者的危機感一般來自他們所觀察到的人文學地位的衰落變化,從而產生強烈的失落感。但人文學科地位的降低和衰落,是一個相對的變化,是相當於自然科學或其他學科的變化,其本身不一定就構成人文學生存的危機。人文學科比起以前興盛時代,當然不甚景氣,但這與人文學科的危機還是不同的。
  • 海外網評:強生巨額罰單揭露美國「阿片危機」真相
    (圖片來源:網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8月26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法官宣布,判決美國強生公司為近幾年該州阿片類藥物濫用情況負責,並判其支付賠償金5.72億美元。強生公司是首家因阿片類藥物危機而被起訴的製藥公司。
  • 美暫停中美富布賴特項目切斷兩國人文交流,中國學者有話說
    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這一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的「旗艦式」項目貢獻巨大,項目突然被美方單方面叫停,無疑讓中美兩國「富友」(項目成員之間的暱稱)十分震驚。《環球時報》近日採訪了4位中國「富友」和兩位高校人文交流合作的負責人,他們都強調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有的將其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氧氣」,有的認為它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關閉的窗戶。
  • 臺灣學者: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
    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生效所謂的「臺北法案」,為行政部門在符合美國利益下,強化所謂美臺實質合作關係,鼓勵臺灣的「邦交國」鞏固關係,以及支持臺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等提供法源依據。
  • 海外網評:美國政客撕下「學術自由」假面
    美國政府又準備對中美人文交流下手了。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稱,希望美國大學校園內的中國孔子學院能在今年底前全部關閉。此前一天,蓬佩奧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
  • 大選結束後,中美或開始緩和,蔡英文壓力驟增
    導讀:美國大選即將結束,中美兩國釋放出積極信號使國際諸國看到僵局可能會有所緩解的希望。美國國務卿不再同之前一樣肆意抹黑挑釁中國,並且其乘坐的專機借道中國領空。中美兩國軍方還首次進行溝通,舉行危機溝通工作組會議,而且本月還會開展交流活動應對該問題。
  • 美大學限期驅逐中國公費留學生,華春瑩:如屬實,是美國人為破壞中美人文交流的例證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在9月1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北得州大學8月26日宣布切斷同中國國家留學基金會的合作關係,要求撤銷領取基金會補助的公費研究人員籤證
  • 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來源標題: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實時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4日19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2萬例,病亡超過9.7萬例。
  • 環球深觀察丨他們的命也是命……
    在去年入夏很多國家因疫情反彈而採取封鎖措施之前,美國關押的大批非法移民曾被川普政府強行趕走。在達拉斯移民律師塞拉·阿沙伊看來,雖然遣返這些非法移民正值關押場所疫情擴散之際,但此舉「並非出於同情心」,而是川普政府自去年3月開始以防控疫情擴散為由推行的一項新的打擊非法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