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地區種植的佛手瓜,產量不高呢?

2020-12-25 三農的高度

佛手瓜別稱,洋絲瓜、合掌瓜、萬年瓜、菜餚梨等稱呼。為葫蘆科佛手瓜屬多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地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由19世紀初傳入我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慢慢流傳至山東、河北等地。對於這種瓜肉美味多汁,口感質感細膩,清香鮮美的佛手瓜,我這邊村裡也有人種植起來。我這裡露地種植的關鍵點是要把握好種植茬口,要不然結瓜期,溫度低,無法出成品瓜。

一、溫度

這種從熱帶地區流傳過來的植物,特性是喜溫不耐寒。但是,在夏季,如果月平均氣溫高於28℃,越夏需要採取降溫措施。想佛手瓜產量高,地下根須形成莖塊,需要全年平均氣溫在18℃~22℃,炎熱的夏季月平均氣溫在24℃~26℃,冷空氣來的比較晚,最有利於佛手瓜的生長。

種子發芽溫度在13℃以上,適宜溫度在20℃左右;幼苗期適宜溫度在25℃左右,高於30℃,生長發育不良,可以忍受短時間40℃的高溫。不過到了結瓜期,喜歡陰涼的氣溫,16℃~19℃的氣溫最佳,低於15℃或者高於25℃,坐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氣溫低於4℃,佛手瓜植株會受到凍害而死亡。

二、水分。

佛手瓜喜歡溫溼的生長環境。特別對於空氣溼度,非常喜歡。如果空氣乾燥,其植株長勢弱,無法有效提高佛手瓜的產量。在佛手瓜的生育期,土壤水分保持在70%左右,,空氣溼度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夏天小水勤澆,增加土壤和空氣溼度,更有利於佛手瓜茁壯生長,安全度過夏季。初秋6天左右澆水一次,以後隨著溫度降低,我們適當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保持土壤有墒情,氣候乾燥的時候,可以空間裡霧噴水分,保持空氣溼度。

三、光照。

種植過佛手瓜的人明白,它屬於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下不易開花結瓜。因此,在華北這邊,我們種植在菜園裡的佛手瓜,一定要到秋後,才能開花結瓜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家菜園裡種植的佛手瓜,由於早霜來得早,佛手瓜剛進入結瓜旺期,就被秋天的低氣溫所限制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北方種植佛手瓜,產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佛手瓜屬於中光性植物,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喜歡中等強度的短日照,對於強光有些敏感,不利於其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四、肥料。

佛手瓜的根系發達,兩年側生根可以達到4米以上,而且可以形成莖塊。喜歡物理結構良好的土壤,土層深厚,保肥保水性能良好,疏鬆透氣性優的沃土,更有利於佛手瓜的高產高品質。其喜歡微酸性土壤,土壤最佳pH值5.8~6.8最佳。

最喜歡的肥料就是腐熟好的有機肥或者土雜肥,定植每穴使用有機肥60~90㎏為宜,氮磷鉀複合肥6㎏混合施用。

我們在栽培佛手瓜的時候,在滿足其生境的條件之下,我們種植戶做好育苗措施、定植、栽培管理等精耕細作,佛手瓜不易生病蟲害,才能獲得豐產豐收。但是,我們種植戶,也要做好佛手瓜的病蟲害防治,其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葉斑病、白粉蝨和紅蜘蛛等。這需要根據其不同的病害,去當地正規的農資部門,詢購專門應對的化學製劑,來治療佛手瓜的病蟲害,才能確保增產豐收。

相關焦點

  • 佛手瓜好看又好種,掌握這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結得吃不完
    提要:佛手瓜不會種植?掌握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輕鬆結滿藤佛手瓜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種瓜類蔬菜,口感清脆,營養豐富,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歡。那麼如何種植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佛手瓜種植的技術問題。
  • 佛手瓜很高產,種植的人不多,吃的人更少是嗎?為什麼?
    首先要糾正的一點是,佛手瓜在農村種植的人很多,喜歡吃的人也很多,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佛手瓜在我們雲南又叫洋瓜,佛手瓜的產量非常高,在土壤肥沃並且溼潤的情況下非常的高產,一株瓜苗可以長出上千斤瓜,佔地二三十平方米。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
  • 佛手瓜種植的條件和技術
    佛手瓜狀似佛手,美觀好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佛手瓜風味獨特,產量高,一般每株可產200公斤左右。高產大株結果可達1500個,約500公斤。佛手瓜易保管,耐貯運。抗病力又強,無需施用農藥,是無汙染的保健蔬菜,可供冬春食用,彌補淡季蔬菜不足。
  • 佛手瓜最適合的種植怎樣?
    佛手瓜因其果實呈拳曲合抱狀而得名。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寓意好。它是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20世紀初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廣泛種植。佛手瓜果肉脆嫩肥厚,味道清甜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它是一種低鈉和低熱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人稱「千金瓜」,其實是蔬菜,一棵樹夠吃一年,產量高價格不低!
    人稱「千金瓜」,其實是蔬菜,一棵樹夠吃一年,產量高價格不低!佛手瓜它是一種藤蔓生長的植物,我們把它栽種在房屋附近的時候,它就會順勢而上,沿著整個房屋蓬勃的生長,還可以無盡的開花結果,直到把房屋給壓塌了。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呢?曾經還有人打趣道,如果在地裡種上一畝的佛手瓜,它接出來的果實就能分享給全國人民食用呢,其實從這裡也能證明佛手瓜它的產量特別大的特點。
  • 佛手和佛手瓜傻傻分不清,又怎麼知道它為什麼不出芽呢?
    佛手,它的得名是源自於它的外形。佛手果實在充分成熟後,果實頂端各心皮分離,長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形果瓣,就猶如張開的手指,又因其色澤呈金黃色,似金光閃耀,所以就有了「佛手」這一名稱。很多人會將佛手和佛手瓜弄混淆,以為佛手就是佛手瓜。
  • 文山馬關佛手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記者看到,近兩米高的瓜棚吊滿了大大小小碧綠的佛手瓜,密密匝匝像秤砣一樣,著實喜人。一年輕小夥正在嫻熟地忙著打理枯葉,透過瓜葉的細碎陽光照在他滿是認真的臉上。佛手瓜 李正紅 攝通過攀談得知,小夥侯永久今年25歲,以前在浙江打工,現在家裡種植了25畝佛手瓜,年收入達50萬元。
  • 佛手瓜
    我想到了佛手瓜,佛手瓜值得我寫一寫。因為它至少有三個特點,在我心中烙下印記。第一個特點就是接濟了「菜荒」。農村與城市不一樣。城市裡有大規模的菜市場,一年四季,各種種類的菜充斥市場,甚至還有反季節蔬菜,想吃什麼都能買到。在農村,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等夏季蔬菜到了秋天就開始枯萎了,這時,蘿蔔、白菜還沒有問世,這段時間農村人就缺少菜吃,所以稱為「菜荒」季節。
  • 佛手瓜的功效
    佛手瓜又名壽瓜、洋瓜、豐收瓜。是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一種可食用瓜果,傳入我國後在我國的雲南、浙江、福建等地廣為種植,因其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形狀宛如雙掌合十,帶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國人喜歡,那麼佛手瓜都有哪些功效呢?  佛手瓜果實、嫩莖葉、卷鬚、地下塊根均可做菜餚,是名符其實的無公害蔬菜。龐大莖蔓可作飼料;瓜蔓可作為強纖維 的來源,用來加工繩。
  •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不知道大家在市面上見過佛手瓜沒有,它的名字和它的長相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它的體積中等,整個果實的形狀就像是兩個手掌和在一起的樣子,因此而得名。在十一月份的時候就要把種瓜放在五到七度的室內保存,一層沙一層瓜,如果數量比較多的話可以準備一個沙池來儲藏它。其實選種期間各位種植戶們一定要記住一點,那就是不能澆水,就算是這個種瓜的外表已經皺了都不能澆水,一定要選擇沙來儲藏,不能夠用什麼肥料還有普通的土來儲藏和覆蓋,要是實在沒有沙的話可以用幹煤灰來替代的。
  • 佛手瓜的種植如何收穫優質高產?農民教你種植技巧,掌握幾點即可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佛手瓜的種植如何收穫優質高產?農民教你種植技巧,掌握幾點即可!1. 佛手瓜的選擇。
  • 參考消息特稿|拉美政黨領袖從佛手瓜探尋中國「脫貧密碼」
    佛手瓜「漂洋過海」助脫貧弄苑村是地處中國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的一個苗族、布依族聚居村寨,大面積喀斯特地貌曾讓這裡陷入貧困與絕望,石窩窩裡「見縫插針」種的稀疏玉米收入微薄,大多數青年只能外出謀生。為了供養三個孩子讀書,周太學也曾前往沿海地區打工。2014年,他聽說一些村民在家鄉種佛手瓜效益不錯,打算回來試一試。
  • 佛手瓜營養價值豐富,為什麼種植的人少,吃的人更少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就是葫蘆科的佛手瓜,它高產不假,種的人不少,吃的人也很多,實為疏菜中的上品。之所以與佛有緣,是因其所結瓜的形狀如握起來的手,又顯得有點肥而慈祥,故而得名佛手瓜。
  • 【彩虹班特輯】佛手瓜的故事
    我告訴小朋友,這是我們平時吃的佛手瓜,只不過它現在發芽了,我們把它種在小菜園裡,它會慢慢長大,開花,長出更多的佛手瓜!小朋友們一直在圍著這三個佛手瓜,覺得很好奇,我見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佛手瓜挺感興趣的,就對小朋友說:「誰願意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的?」當時有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說願意,於是我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
  • 遺失的美好引爆佛山,《隱秘的美味》帶你了解佛手瓜
    「蜜月期」的第一次衝突,守護風雨天裡的浪漫小溫馨在「浪客團」首次營業廣獲好評之後,主理人劉一帆收到了一份來自「友情哥」的神秘包裹——韶關佛手瓜。為了做出既有人文情懷又兼具創意的金沙佛手瓜,劉一帆可謂火力全開。而門面擔當左卓不僅自告奮勇承擔起了採購工作,更自創了特飲「綠山牆的安妮」。金沙佛手瓜與「綠山牆的安妮」一經推出瞬間引爆佛山嶺南天地。
  • 單株結瓜600個,是水果也是菜,鈣含量是黃瓜12倍,嫩莖也能吃
    那如果提到能到水果,又能當菜的蔬菜,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估計多數人都會想到黃瓜、西紅柿這些,不過筆者印象最深的卻是另外一種蔬菜。它是外來物種,在19世紀才傳入我國的。這是一種產量非常高的瓜,單株可結瓜多達600個。既能當水果生吃,又能當蔬菜炒著吃,並且營養很高,尤其是鈣含量是黃瓜是12倍,就連的嫩藤蔓也是能當菜吃的,它就是捧瓜。
  • 鮮嫩甜脆、美味可口的素炒佛手瓜
    我非常喜歡各種美食,也喜歡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也喜歡,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探討、學習、交流各地不一樣的美食製作方法,也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你寶貴的製作經驗!佛手瓜在我們這裡稱為洋絲瓜,形狀像一個梨形、顏色翠綠,是一種清脆香甜、美味可口的瓜果類蔬菜。我們家以前在院中也種植過兩棵,春天一到,就開始發出嫩嫩的枝芽,它的藤蔓會順著院牆慢慢向上爬。
  • 龍眼種植產量高的技巧
    熱點水果有好幾種,今天小編和大家說的是類似於葡萄那樣的水果,不過它的皮要比葡萄硬太多了,裡面的果肉透明還緊湊,營養也是很高的,而且龍眼還可以晾乾做成藥材或者吃,銷量是非常的好的,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龍眼的。
  • 閩侯「洋裡佛手瓜」將申報國家地理標誌
    村民正在採摘佛手瓜。福州新聞網6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通訊員 吳國棋 文/攝)昨日記者從閩侯獲悉,閩侯縣市場監管局聯合洋裡鄉政府開展「洋裡佛手瓜」國家地理標誌申報工作,目前正處於前期工作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