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別稱,洋絲瓜、合掌瓜、萬年瓜、菜餚梨等稱呼。為葫蘆科佛手瓜屬多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原產地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由19世紀初傳入我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慢慢流傳至山東、河北等地。對於這種瓜肉美味多汁,口感質感細膩,清香鮮美的佛手瓜,我這邊村裡也有人種植起來。我這裡露地種植的關鍵點是要把握好種植茬口,要不然結瓜期,溫度低,無法出成品瓜。
一、溫度:
這種從熱帶地區流傳過來的植物,特性是喜溫不耐寒。但是,在夏季,如果月平均氣溫高於28℃,越夏需要採取降溫措施。想佛手瓜產量高,地下根須形成莖塊,需要全年平均氣溫在18℃~22℃,炎熱的夏季月平均氣溫在24℃~26℃,冷空氣來的比較晚,最有利於佛手瓜的生長。
種子發芽溫度在13℃以上,適宜溫度在20℃左右;幼苗期適宜溫度在25℃左右,高於30℃,生長發育不良,可以忍受短時間40℃的高溫。不過到了結瓜期,喜歡陰涼的氣溫,16℃~19℃的氣溫最佳,低於15℃或者高於25℃,坐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氣溫低於4℃,佛手瓜植株會受到凍害而死亡。
二、水分。
佛手瓜喜歡溫溼的生長環境。特別對於空氣溼度,非常喜歡。如果空氣乾燥,其植株長勢弱,無法有效提高佛手瓜的產量。在佛手瓜的生育期,土壤水分保持在70%左右,,空氣溼度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夏天小水勤澆,增加土壤和空氣溼度,更有利於佛手瓜茁壯生長,安全度過夏季。初秋6天左右澆水一次,以後隨著溫度降低,我們適當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保持土壤有墒情,氣候乾燥的時候,可以空間裡霧噴水分,保持空氣溼度。
三、光照。
種植過佛手瓜的人明白,它屬於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下不易開花結瓜。因此,在華北這邊,我們種植在菜園裡的佛手瓜,一定要到秋後,才能開花結瓜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家菜園裡種植的佛手瓜,由於早霜來得早,佛手瓜剛進入結瓜旺期,就被秋天的低氣溫所限制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北方種植佛手瓜,產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佛手瓜屬於中光性植物,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喜歡中等強度的短日照,對於強光有些敏感,不利於其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四、肥料。
佛手瓜的根系發達,兩年側生根可以達到4米以上,而且可以形成莖塊。喜歡物理結構良好的土壤,土層深厚,保肥保水性能良好,疏鬆透氣性優的沃土,更有利於佛手瓜的高產高品質。其喜歡微酸性土壤,土壤最佳pH值5.8~6.8最佳。
最喜歡的肥料就是腐熟好的有機肥或者土雜肥,定植每穴使用有機肥60~90㎏為宜,氮磷鉀複合肥6㎏混合施用。
我們在栽培佛手瓜的時候,在滿足其生境的條件之下,我們種植戶做好育苗措施、定植、栽培管理等精耕細作,佛手瓜不易生病蟲害,才能獲得豐產豐收。但是,我們種植戶,也要做好佛手瓜的病蟲害防治,其主要病蟲害有:霜黴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葉斑病、白粉蝨和紅蜘蛛等。這需要根據其不同的病害,去當地正規的農資部門,詢購專門應對的化學製劑,來治療佛手瓜的病蟲害,才能確保增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