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馬關佛手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2020-12-19 雲南網

佛手瓜 李正紅 攝

佛手瓜又叫「幸福瓜」、「千金瓜」,文山人卻愛叫「洋瓜」,因其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成為市民餐桌上最常見也是最喜歡的一道菜。當下,正是佛手瓜大量上市的季節,但若問「佛手瓜種植哪家強」,眾人則齊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古林箐鄉老房子村」。

6月3日,記者一行慕名前往雲南文山州馬關縣古林箐鄉老房子村一探究竟。車子在綠色海洋中穿行,滿眼的生機勃勃。很快到了目的地,一股泥土的氣息和蔬果散發出的清甜味兒直撲鼻中。眼前,成片的瓜棚像綠色的巨型蓋毯,記者迫不及待進到棚內。「天哪,結這麼多!」記者看到,近兩米高的瓜棚吊滿了大大小小碧綠的佛手瓜,密密匝匝像秤砣一樣,著實喜人。一年輕小夥正在嫻熟地忙著打理枯葉,透過瓜葉的細碎陽光照在他滿是認真的臉上。

佛手瓜 李正紅 攝

通過攀談得知,小夥侯永久今年25歲,以前在浙江打工,現在家裡種植了25畝佛手瓜,年收入達50萬元。「我以前在浙江一家化纖廠打工,做紡絲工作,一天要站立12個小時,計件算工資,多勞多得,自己不敢偷閒,累死累活每月工資才4000多元,根本不夠自己用,更別說貼補家裡了。看到村裡人通過種植洋瓜、黃瓜都富起來了,年收入十多萬元太正常了,所以我必須要回來。」侯永久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我家種了25畝佛手瓜,再也不用外出打工賺小錢了。尤其是去年成立合作社後,更是沒了後顧之憂,瓜果一成熟,很多蒙自的客商主動到地裡收購,根本不愁銷路,現在是供不應求。」「這些瓜棚就是你家的綠色銀行啊。」記者由衷地說。聽到這話,侯永久更樂了,「對啊,你看,這些瓜就是一張張人民幣,我要全心全力照顧好它們,它們才會源源不斷地生產財富。」

說起年收入,侯永久說,他家一畝地可產8000公斤佛手瓜,價錢好時,一畝瓜可以賣到2萬元,除去化肥,每畝淨賺1.5萬元。僅佛手瓜這一項,全年收入就有40多萬元。「除了佛手瓜,我家還有十多畝黃瓜、百香果。百香果今年長勢更好,掛果率更高,馬上進入成熟期,客商又要上門搶購了,本地人根本吃不到呢。」侯永久的臉上寫滿了喜悅。

佛手瓜 李正紅 攝

佛手瓜營養價值較高,再加上產量高、管理簡便、不需噴施農藥、耐運輸等優點,深受菜農的喜愛。據了解,為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老房子村去年成立了龍保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農戶+合作社」,社員年底分紅,統一收購的模式運作,群眾積極性空前高漲。如今,合作社和農戶在種植佛手瓜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按照「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市場化」的要求,合作社與農戶實行訂單生產,真正做到了產加銷一體化服務。龍保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興春告訴記者,「目前,老房子村種植達100畝的人家佔了三分之一,戶均50畝。現在入社的有56戶,入股的有46戶,分紅是按照提成來分,年底分紅1公斤提2分來分給社員。現在,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樓房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甜。」蔡興春說。據悉,古林箐鄉今年佛手瓜種植面積3000餘畝,產量9000噸,可幫助300餘戶群眾增收620萬元,帶動6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51萬元。

「這裡生活質量高,餵豬都是用香蕉……」離開老房子村,記者的耳邊依然迴響著這首順口溜,眼前浮現著村民們甜甜的笑容。瓜果甜,生活甜,甜透了村民們豐碩富足的日子。

雲南網通訊員 王瑋 李正紅 竇文金

相關焦點

  • 雲南馬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雲南馬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2020-06-15 11:36: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 打開 雲南馬關:老房子村的「綠色銀行」
    佛手瓜又叫「幸福瓜」、「千金瓜」,當地人卻愛叫「洋瓜」,因其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成為市民餐桌上最常見也是最喜歡的一道菜 ,可素煮也可清炒、煲湯燉菜,吃法多樣。當下,正是佛手瓜大量上市的季節,但若問「佛手瓜種植哪家強」,眾人則齊指「馬關縣古林箐鄉老房子村」 。
  • 2015雲南文山馬關長江村鎮銀行(籌)招聘公告
    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擬在文山州發起設立文山馬關長江村鎮銀行,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文山馬關村鎮銀行分別面向社會誠聘以下崗位人員:財務綜合部主任1名、市場業務部經理1名、營業部經理1名、財務綜合部工作人員4名、市場業務部工作人員3名、主管會計崗1名、事後監督崗1名、資金清算崗1名、客戶經理崗3名、綜合櫃員崗5名、大堂經理兼理財經理崗1名、微貸客戶經理崗
  • 佛手瓜
    就在這個時候,佛手瓜卻大顯神威,一棵瓜藤上能結幾百個瓜,兩三個瓜就能炒一大碗菜,清脆可口味道好,營養價值高,還接濟了「菜荒」。第二個特點就是容易留種。只要第一年種了一棵佛手瓜,冬天瓜藤枯萎後,用茅草蓋住瓜兜,第二年原地就能長出一棵新的佛手瓜來。不像有些菜種,種煩了就必須換地方種植。第三個特點豐收。只需種上一棵瓜,至少能結七八十個,最多能結幾百個瓜,足夠供應全家人吃菜。
  • 【彩虹班特輯】佛手瓜的故事
    我告訴小朋友,這是我們平時吃的佛手瓜,只不過它現在發芽了,我們把它種在小菜園裡,它會慢慢長大,開花,長出更多的佛手瓜!小朋友們一直在圍著這三個佛手瓜,覺得很好奇,我見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佛手瓜挺感興趣的,就對小朋友說:「誰願意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的?」當時有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說願意,於是我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
  • 全國媒體聚焦文山丨 聚焦馬關民族之「美」
    4月17日下午,參加全國媒體深度體驗文山行的新華社、香港每日電訊、國際商報、中國網、雲南網等10餘家媒體記者在馬關採訪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工作後紛紛讚嘆,民族團結的大美馬關讓自己印象深刻、流連忘返。新寨村和馬灑村是馬關縣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生活中,各民族團結和諧、互幫互助,展現了新時代民族團結協作、互通共融的新氣象。
  • 昨天,文山多地下冰雹了!馬關一農場損失約1792萬餘元
    下午5點至晚8點,廣南、丘北、馬關、麻慄坡等縣氣象臺也相繼發布黃色預警。 晚7點半起,馬關縣古林箐、篾廠等鄉鎮突然下暴雨夾冰雹。
  • 佛手瓜的功效
    佛手瓜又名壽瓜、洋瓜、豐收瓜。是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一種可食用瓜果,傳入我國後在我國的雲南、浙江、福建等地廣為種植,因其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形狀宛如雙掌合十,帶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國人喜歡,那麼佛手瓜都有哪些功效呢?  佛手瓜果實、嫩莖葉、卷鬚、地下塊根均可做菜餚,是名符其實的無公害蔬菜。龐大莖蔓可作飼料;瓜蔓可作為強纖維 的來源,用來加工繩。
  • 文山創業之星|8848智慧同城!馬關青年自創APP投放市場
    網絡開發,在大眾眼裡是一個熟悉而又難以理解的行業,在馬關,就有這樣一位青年,他千磨萬擊、屢敗屢戰,在創業的路上奮力前行,他就是文山巴巴四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法人羅朝龍。文山巴巴四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法人 羅朝龍:今年我們上半年做的是抖音,這邊的官方變動太快,基本上跟不上,所以就想著自己開發平臺來做,雖然時間長一點,但是對本地方的效益很好。現在我們開發的8848智慧同城主要是包含了同城服務,在線購物,外賣這一塊,針對是年輕人,大家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在家裡買就可以送到家。
  • 佛手瓜好看又好種,掌握這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結得吃不完
    提要:佛手瓜不會種植?掌握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輕鬆結滿藤佛手瓜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種瓜類蔬菜,口感清脆,營養豐富,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歡。那麼如何種植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佛手瓜種植的技術問題。
  •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而在農村還有一種綠色的瓜也是人見人愛的,像一些農民就會在自家的院子裡搭一個棚來種瓜,每到秋天的時候,這棚上就會掛滿很多瓜了,從圖片中大家能看出這是什麼瓜嗎?
  • 遺失的美好引爆佛山,《隱秘的美味》帶你了解佛手瓜
    「蜜月期」的第一次衝突,守護風雨天裡的浪漫小溫馨在「浪客團」首次營業廣獲好評之後,主理人劉一帆收到了一份來自「友情哥」的神秘包裹——韶關佛手瓜。為了做出既有人文情懷又兼具創意的金沙佛手瓜,劉一帆可謂火力全開。而門面擔當左卓不僅自告奮勇承擔起了採購工作,更自創了特飲「綠山牆的安妮」。金沙佛手瓜與「綠山牆的安妮」一經推出瞬間引爆佛山嶺南天地。
  • 佛手和佛手瓜傻傻分不清,又怎麼知道它為什麼不出芽呢?
    佛手,它的得名是源自於它的外形。佛手果實在充分成熟後,果實頂端各心皮分離,長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形果瓣,就猶如張開的手指,又因其色澤呈金黃色,似金光閃耀,所以就有了「佛手」這一名稱。很多人會將佛手和佛手瓜弄混淆,以為佛手就是佛手瓜。
  • 【蔬食貴州】蔬菜產業技能大賽解鎖佛手瓜新吃法
    【蔬食貴州】蔬菜產業技能大賽解鎖佛手瓜新吃法 2020-09-2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富滇銀行文山分行全心助力綠色水電鋁產業
    富滇銀行文山分行積極擔當作為,認真履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力支持省州重大項目——綠色水電鋁產業發展,努力推進雲南省綠色「三張牌」建設。主動作為,積極搭建合作平臺自2018年年初以來,隨著省州重大項目河南神火集團綠色水電鋁一體化建設項目入駐文山富寧縣,文山分行緊跟發展戰略,注重政策導向,主動務實作為,及時啟動項目融資對接工作,積極爭取合作先機,分行領導多次向文山州委、州政府領導匯報工作,以及與富寧縣委、縣政府領導及州縣相關部門聯繫、溝通,得到了州縣級黨委
  • 村裡人說佛手瓜還有這些功效,你知道多少?
    佛手瓜能生吃嗎?佛手瓜說,這種水果和蔬菜我們還可以有一些陌生人,在我們這邊並不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蔬菜,事實上,佛手瓜是一種多汁的蔬菜,同時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有一些藥用價值,同時也是佛教的一種象徵,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那麼,佛手瓜到底有什麼用途呢?它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開始給大家科普一下!
  • 鮮嫩甜脆、美味可口的素炒佛手瓜
    佛手瓜在我們這裡稱為洋絲瓜,形狀像一個梨形、顏色翠綠,是一種清脆香甜、美味可口的瓜果類蔬菜。我們家以前在院中也種植過兩棵,春天一到,就開始發出嫩嫩的枝芽,它的藤蔓會順著院牆慢慢向上爬。到了8月份以後,就開始掛果了,那時候的佛手瓜是最好吃的,現摘現吃,非常的新鮮脆嫩。
  • 真假佛手瓜!農村這種瓜可牛逼了,長得像人的手掌一樣,甚是稀罕
    人有同名同姓者,瓜亦如此,同名而異物,時有混淆,能辨之者寡。捧瓜與香櫞,都可稱作佛手瓜,因為它們都是瓜類菜蔬。簡單來說,「佛手瓜」之名不具唯一性,也不具排他性。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更多趣味知識。
  • 佛手瓜種植的條件和技術
    佛手瓜狀似佛手,美觀好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佛手瓜風味獨特,產量高,一般每株可產200公斤左右。高產大株結果可達1500個,約500公斤。佛手瓜易保管,耐貯運。抗病力又強,無需施用農藥,是無汙染的保健蔬菜,可供冬春食用,彌補淡季蔬菜不足。
  • 佛手瓜最適合的種植怎樣?
    佛手瓜因其果實呈拳曲合抱狀而得名。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寓意好。它是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20世紀初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廣泛種植。佛手瓜果肉脆嫩肥厚,味道清甜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它是一種低鈉和低熱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