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想起自己在臨休產假前,每到其他辦公室都會遇到一兩個熱心的同事幫我「出謀劃策」,讓我不要害怕生產,生了孩子怎麼坐月子啊等等。
同事們的建議都是出於熱心,但是信息一多了肯定會也有不適合自己的意見。就比如坐月子的某些注意事項,不要刷牙、不要吹風、要一直躺著、月子怎麼追奶等等。
龐雜的信息量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有一定的篩選難度,這些建議到底科不科學?是否會因為自己的牴觸感而錯失科學的建議?新手媽媽肯定要查閱相關資料,對月子期的行為是否恰當有能力辨別。
關於坐月子的建議,有哪些是您無法忍受的?估計不少人會回答「不洗頭不洗澡」。對於我來說,最引起自己牴觸的一條建議就是「月子期別刷牙,只用漱口水就行了」這種說法。
這條建議看似披著科學的「外衣」,但讓我一個月只漱口不刷牙?真心辦不到!
①漱口水的宣傳功效
隨便上網一搜,就可以看到大量漱口水的廣告。「清新口氣」、「有效去除牙菌斑」、「改善牙齦和牙周問題」等等。這些功效強大非常吸引人,看起來完全可以替代刷牙。
②漱口水受到年輕群體的喜歡
喝口水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可以改善口周問題,對口腔中的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清新口氣。
公司的很多同事在出差時都會常備便攜裝,向我提出這條建議的同事更是在月子裡持續使用,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替代刷牙。
③坐月子時可以用漱口水替代刷牙嗎
雖然是漱口的,廣告上打滿了除菌清潔的效果,但很多口腔醫生的建議都很明確:漱口水是沒法替代刷牙的,具體可分析為以下兩點。
小貼士:漱口水與牙刷的搭配使用更利於口腔健康,可以在餐後養成漱口的習慣,至於刷牙問題寶媽們可不能懈怠。
如果你的牙齦比較敏感,可以購買專用的月子牙刷,柔軟不刺激;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牙齦一切正常,那麼用日常的牙刷也沒啥問題,這個實際情況選擇就好。
另一方面,有些建議看似比較「不恰當」,實則對產婦的健康沒有害處,反而有利於恢復。
1)常開空調
在傳統觀念中,產婦坐月子期間是不可以吹風的。現在很多科學的建議都是通過開空調來保持室內恆溫,並且定時開窗通風換氣。
仔細想一下,在生產完住院的幾天內,醫院也是常開空調的,咱不也好好的到家了嘛?保持室內恆溫、空氣流通、不直吹空調,就可以避免產婦虛弱的身體因為忽冷忽熱而生病。
2)適當活動
在分娩前,老媽就叮囑我坐月子一定要多「躺」,否則落下容易腰酸的毛病,後悔都來不及。可在生產後,醫生就建議我如果身體狀態良好,就可以下床走動,並隨著逐漸恢復的身體慢慢增大活動範圍。
事實上,長期躺著也容易引起腰酸,這與坐久腰酸一個道理,適當的活動反而可以緩解。另外,剛生產後孕婦的血液粘稠度高,始終躺著,還易增加血栓風險。
3)月子要坐42天
鄰居家的媳婦坐月子用了42天,當時鄰居跑過來和我們說媳婦有些嬌氣,都坐滿一個月了還要延長時間。
其實產褥期的準確時間就是6周左右,也就是42天,並不是字面上的一個月。一些產婦身體比較虛弱,恢復的速度也較慢,30天後還是感到精力不足、疲憊。這時,延長至42天是很有必要的。
有過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坐月子時並沒有什麼是十分絕對不能做的。每個產婦的身體情況不同,有些洗了澡、有些出了門、還有一些做了輕便的家務,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恢復情況,量力而行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產婦是直接和寶寶接觸的,如果不清潔口腔和身體,對寶寶的健康也有威脅。
多休息,適量活動,還有天使寶寶的陪伴,42天會很快過去。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讓你忍受不了的坐月子建議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職場媽媽育兒路,一位學習型的90後職場媽媽,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期待與您分享更多的孕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