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美國後院著火,該國和中國合作天宮空間站

2020-12-18 熱聞評析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就有這樣一個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我想你的回答肯定是否。你願意和不講誠信的人做朋友嗎?對於人是這樣子的,那麼國家和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這樣子的。就在最近這些日子裡面,中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傳出了讓人歡呼雀躍的消息。因為誰也沒有想到,我們用來做實驗的天空會在一瞬間成為國際化的空間站。這樣的轉變讓美國都大吃一驚,並且和我們中國展開合作的,更是讓美國大驚失色。真的上市,美國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後院也會著火。

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們中國也向他們支援了很多的醫療物資,並且還派出了一些專家團隊。可能是出於感恩,所以義大利也在這個時候和我們中國一起合作完成這一個項目。毋庸置疑,義大利在航天領域中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畢竟在這些年來義大利所積攢下的經驗就足夠很多國家去學習。展望未來,很有可能登上天宮的第一個老外,就有可能是義大利的飛行員。

天宮空間站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布局,又或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建設。因為我們中國從來都沒有大肆的宣傳,有關於天宮空間站的消息。儘管是有類似的消息,也只不過表示這只是一個小型的空間站罷了,是在近地軌道內的。可就在最近所曝光出來的消息,人們才得知,原來天宮空間站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留足了擴展空間。長徵五號所配備的運載火箭也已經落下了帷幕。在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成就取得之下,美國才突然明白,原來所謂的天空空間站是整體的一個部分。

不得不說,義大利的鼎力幫助和加入之下,我們中國在航天領域中的進展又能夠向前推動一大步。如今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天宮空間站的一系列問題就會得到相應的解決。要知道在這之前,我們國家和義大利之間就是有過一定協議的,並且還展開過相應的探討。現在已經達成了合作,所以天宮空間站的打造進程也會越來越快。

不得不說義大利不僅能夠自主的進行人造衛星的研究,還能夠自主的發射,所以有了這股強硬的實力加入之後,還愁天宮空間站的發展不明朗嗎?因為我們中國這一次所見的,天宮空間站和很多的國際空間站大有不同,所以我們中國也允許各個國家的飛行員前來申請。以達到資源共享,又或者是共同發展的目的。要知道我們是不會採取美國的那種霸權主義做法,又或者是僅僅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限制他國發展。我們的初衷就是希望天宮空間站的建成之後,能夠為全人類造福。

結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點個讚,給予作者一點支持,繼續努力。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天宮空間站和17個國家合作,為何會沒有美國?原因出在美國身上
    美國的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進行牽頭研究,當時的中國就曾希望能參與到國際空間站,但都被以美國以各種理由阻擋,這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擔心中方參與會將航天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因此拒絕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而空間站帶來的技術變革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後來的建設過程中,中國仍舊尋找合作的可能性,美國也不是絲毫不退步,但釋放出的最後底線,就是願意讓中國出資 ,但不能夠共享空間站的技術
  • 「天宮」裡能幹啥?中國空間站「天宮」首批國際合作項目公布了→
    ,共有來自17個國家的九個項目成功入選——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去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合發布合作機會公告,邀請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公告發布後,共收到來自27個國家的42個項目建議書。委員會經過兩輪審議,最終確定了第一批9個項目。
  • 義大利加入天宮二號空間站項目,建立中意太空艙,美國「啞了」
    由於起步較慢,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就要比美國等航天大國,要差上一點。而為了彌補這之間的差距,我國便努力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與其他的航天大國進行合作。據義大利媒體4月7日報導,就在義大利和中國聯合抗擊病毒的時候,兩國又在航天領域展開了合作,準備共同建立一個中意太空艙,使其與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站融合。大家都知道,天宮二號空間站是太空中唯二的空間站,而現在國際空間站離退役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一旦國際空間站退役,那麼天宮二號空間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了。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17國獲準登上「天宮」,美國慘遭一票否決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空間站只有兩個,一個是由美俄牽頭,另加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與加拿大、巴西、日本等16國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另一個是中國空間站;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同為空間站,但這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者現在所處的階段。
  • 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讓人驚喜的是,該片在次年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以及最佳配樂獎七項大獎,可以說影片獲得了票房和獎項的雙重豐收。更讓國人感到意外的是影片的後半部分有長達15分鐘的篇幅來講述美國女博士斯通曆經艱辛登上中國天宮空間站,並駕駛神舟飛船最終安全返回地球的情節。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英文名稱:Chinese Space Station )一般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中的一個空間站系統。最終目標是在低地軌道由中國大陸自主建設一個常駐的60至180噸級的大型空間站。
  • 除了中國再無二家!全球唯一空間站將停擺,未來只有「天宮」可用
    從目前美國的動作看,似乎是要建立所謂的月球軌道空間站等。此前美國和澳大利亞、英國、義大利、盧森堡、加拿大、阿聯和日本籤署了協議,準備聯合展開月球的探索。 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當中,雖然俄羅斯提供了核心艙和一大部分重要的艙段,還在後期提供了幾乎全部載人飛船,但建造和使用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幾乎都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支付的。
  • 天宮空間站外形大變!規模急劇擴大,核心艙電推發動機後來居上
    近日,我國載人航天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聯合公布了入選天宮空間站的第一批國際合作項目,一座全新定義的「新國際空間站」仿佛已經初具雛形。有了第一批自然也就有後續的多輪多批國際合作,那麼,天宮空間站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這些合作項目麼?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新知問答》是新華網客戶端和知乎聯合出品的知識類問答欄目,致力在網際網路海量信息中發現、聚合和傳播高品質原創內容。人類目前共有四代空間站,中國要建設的是一個相當於第三代空間站水平的天宮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壽命十年,亦可通過維護延期。相較而言,它比起目前420噸級的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確要小一圈,但天宮空間站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最佳方案。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全球範圍內,美國的實力無疑最為強大。美國掌握了許多的先進技術,在國際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
  • 美國飛船出師不利,17國翹首以盼天宮空間站
    時至今日「載人航天」依舊是極少數國家掌握的獨門秘籍,放眼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俄羅斯聯盟飛船與我們的神舟飛船擁有載人天地往返能力。隨著八年前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退役美國事實上喪失了載人天地往返能力,此後他們不得不以8200萬美元單個席位價格購買聯盟飛船船票。
  • 中國空間站即將運行,有16國被批准登上「天宮」,美:那我們呢?
    其實在國際範圍內,還有一項工程與阿波羅登月工程不相上下,這就是國際空間站工程。它由多個國家聯合建造,花費了整整22年的時間,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雖然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費了巨大的資金,但是並沒有太長的使用時間。它預計在2024年關閉,屆時整個太空也就只有我國的「天宮」號空間站繼續承擔空間站的實驗任務。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這次你真的不行
    早在2016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就與聯合國外空司籤署了《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在談及中美航天領域合作前景時,林西強重申,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以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為目的的國家和地區,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與交流。
  • 中國空間站也沒美國的份
    12月15日,美國航天局NASA的官網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NASA局長,已和巴西籤訂合作意向聲明"。而這個"合作意向"指的便是"阿爾忒彌斯計劃"。在俄聯邦委員會上,薩韋利耶夫直言:"我們認為,不排除該計劃有軍事屬性,美國及同行可能在需要的時候,使該計劃軍事化。" 在整個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美國就是沒邀請中國和俄羅斯,還有其他國家。但實際上,在中國空間站中,也沒有美國的份。
  • 中國空間站2020有望獨守太空 規模小花錢少(圖)
    第二步是完成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對接,並建立臨時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這項工作隨著「天宮一號」的發射正在展開。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退役,中國未來空間站卻計劃於2020年左右建成,這一時間上的巧合為中國空間科學發展帶來了契機。
  • 中國空間站批准17國登陸,為啥唯獨不帶美國呢?航天總師霸氣回復
    「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這樣的做法與此前國際空間站拒絕我國相比,可謂是大氣。目前,我們已經初步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達成協議,將有包括17個國家在內的,包括有9個項目,獲準成為「天宮」號空間站的首批入選項目。
  • 中國航天史上的豐碑!「天宮號」空間站到底多強?美國已高攀不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聊一聊我國的另一款國之重器---中國空間站。說起我們國家空間站研發之路啊,可謂一波三折,好在我們的空間站即將橫空出世!因為根據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從2020年也就是今年正式開始發射建設工作,預計2022年前後建成投用。在歡呼雀躍的同時,我們依然不能忘記曾經遭受的各種阻撓各種欺凌。
  •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計劃時間表出爐
    (觀察者網訊) 近年來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發展進步神速,去年在軌道火箭發射總數上首超美國,年初「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填補人類歷史空白。 而美國方面不甘示弱。3月2日,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開發的「龍-2」載人航天飛船進行了(無人)試飛,並於次日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