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裡能幹啥?中國空間站「天宮」首批國際合作項目公布了→

2020-12-18 央視財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共同召開發布會,宣布了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入選結果,共有來自17個國家的九個項目成功入選——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

去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合發布合作機會公告,邀請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

公告發布後,共收到來自27個國家的42個項目建議書。委員會經過兩輪審議,最終確定了第一批9個項目。入選項目涉及的領域包括空間天文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地球科學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 郝淳:後續我們還要繼續發布機會公告,開展更多的項目合作。同時,我們也在研究選拔國際航天員,以及釋放微小衛星的合作的可能性。

據介紹,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具備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的空間科學研究、技術驗證和空間應用的獨特優勢。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當天對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成員國開放中國空間站的應用資源表示高度讚賞,稱中國的這一舉措有力促進了載人航天國際合作,使得更多的國家能夠有機會參與載人航天技術研究,是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持。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 西莫內塔·迪皮波:在聯合國框架下,中國發揮的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大,我們的合作也更加深入。

中國空間站長啥樣?

據介紹,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和夢天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組裝構成空間站本體。

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由神舟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天舟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空間站設計壽命10年,可根據需要,通過維護維修進一步延長壽命。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同時,空間站規劃了密封艙內的空間實驗櫃、艙外暴露實驗平臺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光學艙,支持在軌實施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

(截圖視頻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根據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營。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在2024年退役,屆時中國將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這將會是中國航天探索的新一個裡程碑。

(部分內容來源於中新網)

供稿編輯:蘇增慧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美國後院著火,該國和中國合作天宮空間站
    就在最近這些日子裡面,中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傳出了讓人歡呼雀躍的消息。因為誰也沒有想到,我們用來做實驗的天空會在一瞬間成為國際化的空間站。這樣的轉變讓美國都大吃一驚,並且和我們中國展開合作的,更是讓美國大驚失色。真的上市,美國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後院也會著火。
  • 天宮空間站外形大變!規模急劇擴大,核心艙電推發動機後來居上
    近日,我國載人航天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聯合公布了入選天宮空間站的第一批國際合作項目,一座全新定義的「新國際空間站」仿佛已經初具雛形。有了第一批自然也就有後續的多輪多批國際合作,那麼,天宮空間站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這些合作項目麼?
  • 天宮空間站和17個國家合作,為何會沒有美國?原因出在美國身上
    ,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國際空間合作項目。但這些科學研究,我們中國都沒有辦法享受得到,原因是我們中國,長久以來都被能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當中。美國的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進行牽頭研究,當時的中國就曾希望能參與到國際空間站,但都被以美國以各種理由阻擋,這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擔心中方參與會將航天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因此拒絕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而空間站帶來的技術變革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在後來的建設過程中,中國仍舊尋找合作的可能性,美國也不是絲毫不退步,但釋放出的最後底線,就是願意讓中國出資 ,但不能夠共享空間站的技術
  • 義大利加入天宮二號空間站項目,建立中意太空艙,美國「啞了」
    而為了彌補這之間的差距,我國便努力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與其他的航天大國進行合作。據義大利媒體4月7日報導,就在義大利和中國聯合抗擊病毒的時候,兩國又在航天領域展開了合作,準備共同建立一個中意太空艙,使其與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站融合。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17國獲準登上「天宮」,美國慘遭一票否決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空間站只有兩個,一個是由美俄牽頭,另加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與加拿大、巴西、日本等16國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另一個是中國空間站;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同為空間站,但這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者現在所處的階段。
  • 天宮2號即將墜毀,不會有天宮3號了,將會有新的空間站!
    天宮2號的全稱是天宮2號實驗室,它是在天宮1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2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目前天宮2號一直在空中正常的運行著,但是在一周之後天宮2號將會人為的受到控制,進入到大氣層並且墜毀。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對幫助人類探索太空有著重大的意義。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目前在軌運行的最大空間站,但如今已經開始散架,很可能等到2024年,就必須面臨退役。
  • 除了中國再無二家!全球唯一空間站將停擺,未來只有「天宮」可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俄羅斯第一次提出要撤出國際空間站合作了。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當中,雖然俄羅斯提供了核心艙和一大部分重要的艙段,還在後期提供了幾乎全部載人飛船,但建造和使用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幾乎都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支付的。
  •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武平表示,天宮二號安排了一批體現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這其中,空間冷原子鐘實驗、伽瑪暴偏振探測、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是天宮二號14個應用和試驗項目中的3個重點項目。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表示,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戰略現正處於第二步第二階段。天宮二號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才能相繼進入太空。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但也有人認為,天宮一號「不過爾爾」,與那些航天技術成熟的航天大國相比,中國的航天項目「沒有任何明顯優勢」。另外,雖然歐美機構對天宮一號墜落的時間預測較為接近,但對其墜落地點幾乎無法預測。這是真的嗎?英國《衛報》網站發文: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將在數周內墜落地球2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更讓國人感到意外的是影片的後半部分有長達15分鐘的篇幅來講述美國女博士斯通曆經艱辛登上中國天宮空間站,並駕駛神舟飛船最終安全返回地球的情節。中國首次在銀幕上拯救了美國,是不是讓人意外和眼前一亮,本篇文章主要講到的是加入到這部太空佳作中的中國元素:空間站技術和太空飛船技術。在女主角逃亡之路的一開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天宮一號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即將運行,有16國被批准登上「天宮」,美:那我們呢?
    其實在國際範圍內,還有一項工程與阿波羅登月工程不相上下,這就是國際空間站工程。它由多個國家聯合建造,花費了整整22年的時間,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雖然國際空間站工程耗費了巨大的資金,但是並沒有太長的使用時間。它預計在2024年關閉,屆時整個太空也就只有我國的「天宮」號空間站繼續承擔空間站的實驗任務。
  • 媒體稱「天宮一號」已完成總裝 發射進入倒計時
    歐盟和日本則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無人太空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不過,歐盟和日本只能說是參與了國際空間站項目,而很難視其為自主建造。  抗衡  美國退出只剩中俄天宮代替國際空間站?  天宮一號為什麼這麼惹眼?
  • 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
  • 天宮二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點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中秋時節再出徵,中國航天將進入嶄新紀元。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是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那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其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更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將進一步用於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科學家、航天員們也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其在天宮二號上生活的時間也相對更長。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英文名稱:Chinese Space Station )一般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中的一個空間站系統。最終目標是在低地軌道由中國大陸自主建設一個常駐的60至180噸級的大型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面臨散架,西方將目光投向中國,天宮號建成時間已確定
    作為已經服役近20年的國際空間站,如今正在迎來職業生涯的最後時刻。從2000年接收首批太空人直到現在,國際空間站究竟還剩餘多少使用壽命,已經成為了航天界都在熱議的話題。 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國際空間站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小問題,並且這些問題正在讓空間站面臨「散架」。
  • 「天宮」全信息:「天宮一號」上天幹啥去?
    「天宮一號」試驗目的很明確,突破無人交會對接技術。這是空間站最基本最關鍵的基礎。  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實際上是空間實驗室的實驗版,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