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有了學習能力,你做什麼都能成功

2020-10-20 朝華讀書

    1

    有了學習能力,還怕什麼學不會呢?

    雷軍在一次演講中分享道:

    他人生第一次講座,在武漢大學化學系舉辦迎新講座上,一個老教授,剛從國外回來,給新生講應該怎麼上大學。

    老教授說:「現在同學們經常抱怨學習分配不對口,學的東西沒有用,你們知道大學到底教什麼?怎麼叫學會上大學?大學裡面最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學習,教你一種學習的能力,上研究生院是教的做研究、做工作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習到了這種學習能力,你還有什麼學不會的呢,還有什麼專業不對口呢?」

    這就是雷軍聽的第一次講座,聽完了以後,對他的啟發特別大,於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去琢磨,怎麼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在小米,第一次去融資,雷軍還找了一個自己認為對他非常了解的基金,為此專門去了趟上海,在人家的辦公室裡坐了兩個小時,那些問題問得雷軍衣服都溼了。他們就問「你從來沒有做過硬體,怎麼證明你可以把硬體做好?」這個問題我當時真的回答不了。

    最後雷軍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說,學習能力強。

    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了,小米已經做了100多種產品。

    一個從來沒有做過硬體的人,是怎麼把硬體做到這個水平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雷軍的學習能力。

    2

    聰明,恰恰是你前進的絆腳石

    「國之重器」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在《百家講壇》裡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主題是「我的大學」。

    楊偉15歲考入西北工業大學,是那一屆空氣動力學專業年紀最小的學生。

    剛中考兩個星期後他就參加了高考。

    「我正好是初中畢業考試6門課,5門100、1門99,差1分就是(總成績)滿分。

    這樣我就試著申請破格參加高考……也沒什麼準備,北大、清華一填……再後來成績下來了,還挺好,離北大清華和科大少年班的錄取線也就差個一兩分。」

    這種人是極少極少數,至少比例上來說是極少的。

    這種天才很多早早的就通過各種渠道被大學錄取了,

    值得慶幸的事情是,生活中你身邊的大部分人基本上智商上相差不會太大。

    但是什麼人會學不好呢?

    * 以為自己很聰明,就不認真努力的人。

    * 以為自己不夠聰明,就對學習不上心的人。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

    當聽說某人年紀輕輕就賺到錢,有人會說:「肯定假的,怎麼可能」,或者是,「那是因為他家裡的關係吧。」

    當你說:做你害怕的事,你會發現不過如此。有人回道:「我怕死,怎麼辦?」

    聽說抖音能賺錢時,有人反駁說:「要是能賺到錢,別人早就做了,還會等你?」

    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叫習慣性防衛。

    當我們的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時,我們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這麼說是否合理,而是直接反駁他。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也提到:習慣性防衛的根源是害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

    因為我們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錯誤,這會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的機會。

    我們覺得自己非常懂,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遇到不同的觀點,就喜歡反駁、否定。

    無論看書、學習,還是和別人溝通,都離不開思維層面的交流。

    不會的可以學,不懂的可以問,但這些都是建立思維交流的基礎上。假如自己故步自封,無法接受別人的觀點,談何學習進步呢?

    因為思維受限,不願做出嘗試。進步的非常慢,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在職場上很危險,在生活上也很貧困。

    而且,很難抓住機會,因為覺得自己很懂。最後,看著機會白白從自己身邊溜走,這樣的人,會一直處於社會的底層。

    3

    是感謝,還是後悔?

    你的樣子裡,包含你走過的路,你讀過的書,還有你愛過的人,受過的傷。

    同樣,你現在有多厲害,並不是你現在的努力,而是過去的3個月、6個月、1年、3年……一直持續、不斷、精進的結果。

    有句雞湯的話說的是:

    「未來的你肯定會感謝現在努力奮鬥的自己」

    但是,還有下半句你可能沒聽過

    現在的你肯定會後悔過去放縱任性的自己

    或許,是感謝還是後悔,只有你自己。

    你的現在,是你過去所有的總和,而你的未來,就是你現在所做的一切。

    學習力,是讓你擁有一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人生,這個才是你一直不停努力、上進、奔波、成長的終極理由。

    關注朝華讀書,驗證:學習力,擁有一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

相關焦點

  • 雷軍:有了學習能力,你做什麼都能成功
    當您點選同意或定製、使用、接受思客服務時即視為您已仔細閱讀本協議,同意接受本服務條款的所有規範包括接受思客對服務條款隨時所做的任何修改和補充,並願受其約束。 (二)服務條款的修改與變更 思客有權隨時對服務條款進行修改,有權隨時變更、中斷或終止部分或全部網絡服務,並不需對用戶或任何第三方負責和為此承擔任何責任。
  • 雷軍武漢大學演講:小米做到今天 感謝當年的學習能力
    雷軍表示,在武大期間印象最深的是停了人生第一次講座,一位老教授說,大學裡面最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學習,教你一種學習的能力,上研究生院是教的做研究、做工作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習到了這種學習能力,你還有什麼學不會的呢,還有什麼專業不對口呢?
  • 為什麼很多聰明勤奮、又有能力的人,反而沒成功?雷軍一語道破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在訪談中這樣說:「我們不乏很多既聰明,又勤奮,又有能力的人,而這樣的人有個通病就是很自信,甚至自負,他覺得他自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動不動就想改變世界」。雷軍認為:光有聰明和勤奮是遠遠不夠的,聰敏和勤奮只是成功的前置條件,有這些不保證成功,一個人還得順勢,把握戰略點,把握時機要遠遠超過戰術,你做到極致了又能怎麼樣?但一頭豬在風口,只要風大,它就能飛起來。為什麼有很多聰明有能力,又很勤奮的人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就?
  • 雷軍親授成功秘訣:「大學考試不重要,學會怎麼學習才重要!」
    用8年成功創辦起一家上市公司,身價躍居全國富豪榜第六位,雷軍就像成功人士中的成功人士,那麼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近日,雷軍2014年的演講被曝出來,在這個演講中,雷軍講述了自己在大學中的一個秘密,一個令他受益匪淺的秘訣。
  • 雷軍:我的成功85%靠的不是勤奮努力,是運氣
    而對於這個項目的投資,一開始卻是這樣的,孫陶然找到了聯想三少帥朱立南,希望朱總能夠對拉卡拉項目進行投資,朱總在聽完孫陶然的一通介紹後,覺得這個項目靠譜,但是因為他對孫陶然不了解,便詢問了雷軍,雷軍與孫陶然是舊識,一再為其說好話,朱總聽完,直接拉其入夥,雷軍事後才找孫陶然大概了解了一下項目,但是他還是沒有搞明白,只是單純覺得孫陶然做什麼都能成就投了,這是他唯一一個不熟悉行業與項目內容就投資的項目。
  • 雷軍在武漢大學(母校)演講:上大學最重要的是獲得學習能力!
    具體的內容我忘了,但是我今天還記得他講的非常重要的一段話,他說:「現在同學們經常抱怨學習分配不對口,學的東西沒有用,你們知道大學到底教什麼?怎麼叫學會上大學?大學裡面最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學習,教你一種學習的能力,上研究生院是教的做研究、做工作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習到了這種學習能力,你還有什麼學不會的呢,還有什麼專業不對口呢?」
  • 你猜是什麼?雷軍:希望全世界都能記住的一句英文
    今天下午,@小米公司 放出一段雷軍練習英文的視頻,為演講做最後的準備。視頻中,雷軍不斷重複一句話:「I want everyone in the world can remember a word」。「我希望全世界都能記住這麼一句英文,你猜猜是什麼?」雷軍說。
  • 雷軍向知名UP主分享成功之道,別羨慕我,先定目標
    也是第一次嘗試,面對畢業季和高考季的6月,雷軍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這次的交談中為年青人提供更多有益的人生建議。只要學會了方法之後,你就能很快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你學東西的時候就會比別人快!那麼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其他內容,比如自己在大學的時候,上學第一天就領悟了學習的重要性,後來2年的時間就修完了所有學分,最後把珍惜下來的時間用於開發軟體、廣泛交友、體驗社會等,出來創業那麼久,雷軍回想起大學時代,表示自己沒有遺憾!幾乎是完美模式!
  • 雷軍:40歲不忘初夢 每個屌絲都能像馬雲一樣逆襲
    這個話其實想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沒有堅實的基本功,沒有勤奮是成功不了的。第二,有了勤奮,有了堅實的基礎,也不一定能成功,還需要颱風口,把握大的發展機遇,抓住機會,你才有機會成功。  小米把握的是什麼機會?其實,小米精準的踏到了智慧型手機換機的時間點,諾基亞不行了,蘋果剛剛起來,小米應運而生,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面成了中國第一。
  • 李善友:向雷軍和小米學習組織創新
    李善友:向雷軍和小米學習組織創新大家普遍認為,小米在商業模式尤其是營銷手段上有很多「毀三觀」的做法,所以造就了它現在的成功。其實雷軍在組織形式和管理文化上也做了不少出格的事。這在傳統企業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即使在網際網路公司也沒有哪家企業是不做績效評估的。第二,他們的管理層很少,七八個合伙人下面分別有個主管,管理著七八個小組,然後就是普通員工。不管你在別的公司做總監還是經理,在小米都是工程師,級別都一樣。表現好就加薪,但是沒有晉升。也就是說,他們的管理異常扁平化,把職能拆得很細。這也對合伙人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為意味著他們要管的事情很多。
  • 17歲的雷軍拿到了武漢大學兩年的全部學分:自律,你真的不行
    我們常常夢想進入數百萬年,而卻卻沒有想過我們憑什麼能過上如此美好的生活。簡單比較一下你和雷軍的差距在雷軍大學努力學習,2年修完所有計算機專業學分;而你在夜店酒吧,所有作業都由代理完成。畢業後,雷軍涉及領域廣,寫了很多產品代碼,並不斷改進;畢業後找銷售工作時,卻白天仍在工作,晚上還在燒烤。雷軍不斷創業,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成功;當你看到誰欠了幾十萬美元的生意,他們就會認為生意根本做不成。也許這就是你沒錢的原因,畢竟你什麼都不擅長。
  • 掌握這個英語學習能力,普通人都能逆襲成功!
    英語不好,連孩子的面試都通不過,想想就焦慮難過。 就算是不需要英語面試,英語好的父母,在家裡對孩子耳濡目染,也能讓孩子在語言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好的時候接觸到一門外語。 前幾天看到一句很扎心的話:「你以為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可以了?人家生在了你的終點線上!
  • 雷軍這一刻的煩惱是什麼?
    它們其實都是文化與價值觀核心構成。即便10周年節點上,雷軍更新了很多,也講了未來期望與小米的新10年戰略,脫離這些,將失去基礎。 那麼,這跟雷軍此刻的煩惱、焦慮有什麼關係,他應該高興,每天發出微笑才對。
  • 雷軍年輕時竟然是如此模樣?網友:不成功,天理都不容
    作為小米的創始人,如今的雷軍已經在成為「網紅」的路上一去不返了,而觀眾們可能想不到,現在在科技圈叱吒風雲的「雷布斯」,可是一位妥妥的學霸呢!前段時間,網上瘋狂流傳了一張雷軍年輕時的照片,讓網友們對這位工作狂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雷軍,命硬!
    一系列動作下來,小米完成了「大船到艦隊」的轉變,小米增長放緩、業績下滑的危機也被雷軍扭轉為小米再成長的機遇。事情就是這樣,從來沒有什麼一帆風順的事業,你控制不了外界的變化,也管不了別人怎麼說,你唯一有用的動作就是管好自己,一心去做好正確的事。
  • 相比小米雷軍,魅族黃章差在哪裡?
    雷軍與黃章都是企業家,在企業經營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評價魅族黃章差在哪裡,不是特別合適,其實換一種說法,小米雷軍成功在哪裡,更加禮貌一些!學習能力強,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另外是學習新知識後,能快速抓住新領域的關鍵。
  • 17歲的雷軍,兩年修完了武漢大學的所有學分:拼自律,你真的不行
    雷軍不斷地創業,從失敗中總結教訓,最後成功;而你看到誰家又因為做生意欠了幾十萬,便認為現在的生意根本沒法做。這或許就是你沒錢的根本原因吧,畢竟你哪方面都不怎麼樣。03、難道普通人真的沒辦法逆襲嗎?你靠近聽聽,大多數時間你會聽到:我哥在曲江有兩套房;我朋友有個生意掙了200萬;我認識市政府的人。如果你身邊都是這種人,勸你趕緊遠離吧,有這個時間去讀讀書、健健身,何必去浪費時間和金錢聽別人吹牛呢。
  • 英語學習,無論什麼人都能成功!
    首先,應該是信心,相信自己能行,這種發自內心的對自我的認可,是促進持續學習的源動力!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某項事的人,他會以什麼樣的狀態與態度去做這件事,而結果也一定不會樂觀!信心是成功的源動力有了堅強的信念(相信我能行)後,付出持續的行動才可能使我們達成目標!
  • 為什麼雷軍的形象如此親民?-為什麼,雷軍,形象,如此,親民 ——快...
    現在大部分人看到雷軍的反應都是「猴王」「農民形象」「Are you OK」,卻很少能意識到這麼一個人是曾任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中國前十有錢的牛人。朋友圈成天瘋傳馬雲成功學,馬化騰生日狂送大禮,也從來沒見過雷軍成功學之類。。。我想問的是雷軍為什麼會給人一種這樣的印象?這種形象是否是刻意為之?對於個人和公司有什麼利弊?
  • 雷軍的英語有什麼丟人的?
    有哪一個外國人來中國見人,你會嘲笑他中文爛成一坨屎?如果他能夠說一句「你們好」,你也不會嫌他舌頭大得沒邊,只會說他挺友好挺招人愛。他就是一句中文不會,得到的還是尊敬和仰視。雷軍在印度沒有受嘲笑,在國內受到嘲笑,或許相當於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說漢語不地道沒有被嘲笑,而在其本國受到了嘲笑一樣吧,但我也不知道哪個外國人在其本國受到過這樣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