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聰明勤奮、又有能力的人,反而沒成功?雷軍一語道破

2020-12-20 自強不息先生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在訪談中這樣說:「我們不乏很多既聰明,又勤奮,又有能力的人,而這樣的人有個通病就是很自信,甚至自負,他覺得他自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動不動就想改變世界」。

雷軍認為:光有聰明和勤奮是遠遠不夠的,聰敏和勤奮只是成功的前置條件,有這些不保證成功,一個人還得順勢,把握戰略點,把握時機要遠遠超過戰術,你做到極致了又能怎麼樣?但一頭豬在風口,只要風大,它就能飛起來。

為什麼有很多聰明有能力,又很勤奮的人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就?雷軍上面的論述,歸納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兩點,第一,目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比如總想去改變世界;第二,只顧低頭拉車,沒有很好地抬頭看路,沒做正確的事。

在《論大戰略》這本書裡,作者認為,成敗並非無常,問題就在於戰略,看一個人是否有戰略思維和戰略能力,就看他能不能讓自己的能力和目標相互平衡。因為對未來的期待是潛在無限的,而人的能力必然有限,所以戰略就是要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這就是雷軍所說的那些總想改變世界的能人,為什麼最後都沒有成功?實際上就是因為能力與目標沒有達到平衡。

現實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因為手上有一點資源或者能力強一點,就會給自己定一個過高的目標,最終因為目標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結果在實踐中,因為遇到太多的困難,沒法克服,最終不得不放棄。相反,那些能夠腳踏實地,又與時俱進的人,給自己一個合理目標的人,往往能夠通過時間的累積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取得自己所想要的成就,這就是戰略思維的具體體現。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一個人的目標,低於自己的能力,本來自己有能力達成那個目標。但是卻沒有找到那個目標,或者沒有定下那個目標,這就會導致自己原地踏步,陷入低效率的人生。

所以《論大戰略》這本書的作者認為,真正的戰略思維表現為既要有狐狸般的靈活,又要有刺蝟般的執著。把這兩者完美結合,這就是戰略能力,每一個奮鬥中的人,都應該時刻反省自己。是否讓自己的能力和目標相互平衡,如果兩者之間不平衡,要學會及時的調節。如何讓自己擁有戰略思維和戰略能力,讓自己少犯一些戰略錯誤,同時避免人生不必要的損耗,推薦大家認真去讀一下《論大戰略》這本書。樊登,羅振宇都推薦過這本書,都覺得受益匪淺,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在奮鬥的過程中,所謂的找對「風口」,跟對趨勢,做對選擇也是很關鍵的,著名產品人,湖畔大學梁寧老師曾經有一句話說:「小成靠機會和技巧,大成靠趨勢和周期」,怎麼樣把握住趨勢和周期呢?梁寧老師認為就是要能夠持續做出正確的決定。

而持續做出正確決定,取決於兩個關鍵,第一是信息環境,你是否有良好的信息環境,讓自己比別人獲得更大的信息優勢,通過優先獲得信息。從而可以提前做出決定和準備;第二是決策模型,如果你想做出正確決策。那麼你是否有科學的決策模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你要想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就需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為什麼同時兩個推銷員去非洲推銷鞋子?看到當地人不穿鞋,一個人判斷的是商機,一個人判斷是沒有市場,這就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差別。

所以拓寬自己的信息渠道。讓自己獲得更多的信息優先 ,同時卻不斷培養和訓練自己良好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努力的。

總之,如果我們擁有聰明、有能力,勤奮。這些良好的個人品質和修養,那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但我們同時也要不斷去提升自己的戰略能力,讓自己的能力和目標相互平衡。除此以外,還要去拓展自己的信息獲取渠道,讓自己擁有信息優先,提升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能夠持續做出正確決定,才能確保我們的人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本文由自強不息先生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雷軍:我的成功85%靠的不是勤奮努力,是運氣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沒有順「勢」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都有失敗,雷軍當然也有,早在大三的時候,他就與三個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創業,開辦了「三色公司」,可是他們並沒有明確的定位,對於做什麼可以賺錢完全沒有概念,只有四個人的一腔熱血與技術。
  • 從學霸到科技大佬,雷軍:勤奮的人生有多可怕
    以後雷軍在自己的作品裡面,經常用「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句話作為籤名檔。不知道原由的人還以為這句印度名言是雷軍發明的。YellowRose發布後,獲得了同行不少的讚譽,雷軍也開始小有名氣。1989年底,計算機病毒在國內泛濫,引起了雷軍極大的興趣。
  • 雷軍:有了學習能力,你做什麼都能成功
    大學裡面最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學習,教你一種學習的能力,上研究生院是教的做研究、做工作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習到了這種學習能力,你還有什麼學不會的呢,還有什麼專業不對口呢?」這就是雷軍聽的第一次講座,聽完了以後,對他的啟發特別大,於是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去琢磨,怎麼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 為什麼說太勤奮的人難以成功?跳出思維誤區,多元化思考能力陷阱
    小王突然覺得,這二年他都特別勤奮,為什麼去年什麼也沒得到,今年卻得到了公司的重用了呢,他分析了一下,總結出了一些職場道理。總結出了哪些道理呢?勤奮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只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要想成功,還需要有其它的條件,若干需要的條件都合在一起,才可能成功,所以,要明白,單靠勤奮一項,成功是不可能的,當然被上司重用也不可能。2.服從領導就能成功。
  • 雷軍解釋:為什麼不能像馬雲那樣有大成?雷軍一句話說出根本原因
    商悟社今天社長看了一位主持人採訪雷軍的視頻,當時談到了教育的問題。熟悉雷軍的人應該都知道,雷軍大學時就是個學霸,本來可以上清華的後來上了武漢大學,不過,那也擋不住雷軍的才華,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讀完了大學,然後和幾個朋友創辦了三色公司,不過最後三色公司失敗了,雷軍好像是分到了一臺電腦。
  • 勤奮和成功在一起
    但是只要你有執著的信念,一直堅持就能成功。只要我們養成了勤奮的習慣,勝利就在我們不遠處。我們要勤奮,要堅持,這樣我們才會勝利。有時候我們會羨慕別人比我們聰明,驚訝於別人的成功,殊不知,任何成功背後都流淌著很多汗水。所謂的絕招和絕活,就是把一個簡單的動作練到出神入化,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
  • 為什麼每年有很多二三本生考上名校研究生,很多名校生反而落榜?
    很多人高考想多考一分都難,通過復讀仍然無法考取名校,但在二三本院校卻能「輕易「考取名校研究生。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每年的確有無數普通院校生逆襲成功,進入名校讀研究生,甚至清北華五也不乏其人。而有些本來在名校就讀的人,卻沒能成功上岸,被茫茫考研大軍淹沒。這是為什麼呢?
  • 小米躋身全球第4,雷軍靠這5點,疫情中一天狂賣3個億
    就像雷軍說的:「任何成功,勤奮和努力是必要條件。如果你想幹5×8小時就成功,別人比你工作時間長50%,聰明程度一樣,人家比你一倍努力,這就應了中國的古話:天道酬勤。雷軍除了勤奮,還明白很重要的一點:順勢而為。他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颱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這句話,主要表達了兩個意思:沒有堅實的基礎和勤奮,是成功不了的;有了堅實的基礎和勤奮,也不一定成功,還需要把握風口和機遇。在時機的把握上,雷軍做得很精準。
  • 靜夜思丨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他回答:除了工作、看些書確實沒對什麼事物痴迷過。面完試他就覺得這些問題回答的很糟糕,心裡有些隱憂。在返程的路上,他收到了HR總監的回覆,說「通過和同事的綜合測評,你的經歷不合適這份工作。」。他有點不甘心,問HR總監「為什麼面試沒通過呢?」,HR總監回答:「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缺乏遠見。」這一句話刺醒了他,多麼痛的領悟啊。
  • 為什麼真正聰明的人應酬反而比較少?
    可是,大家也發現了一個似乎違反常規的現象,那就是真正聰明的人反而應酬的比較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所以,大家冷靜地思考一下,也不是說過於現實勢利,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還要熬夜喝醉酒傷害身體,這樣的所謂社交應酬,到底能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呢?
  • 成功不在於聰明勤奮,而在於德能智商在位
    很多生活中過得越來越好的人,並非他們有多麼的聰明,也不是說他們多麼的勤奮,只是他們經常學習,每天都會進步那麼一點點,也許連千分之一都不到,但這能夠棒他們走下今後很長的路。看書、閱讀是其一,還需要會和更有才幹的人進行交談,可以是微信、電話,也可以是當面聊,生活中的成功也是很重要的。持續練習,實踐起來,就有了好的德性。二、曰能,真正能。
  • 聰明的領導用人,能力是其次,先看這幾點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為什麼雷軍的形象如此親民?-為什麼,雷軍,形象,如此,親民 ——快...
    唯獨雷軍一點架子都沒有,天天在微博推銷手機,誰都可以在微博底下罵他幾句,B站雷軍的鬼畜滿天飛,雷軍反而還去B站發了個視頻湊熱鬧,以至於現在小米的B站官方帳號帶頭鬼畜雷軍。。。以及今年雷軍開始玩直播,操著一口方言和網友互動,就像一個一般的主播一樣。
  • 為什麼聰明人反而不容易成功?
    有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為什麼很多聰明人並不成功?《聰明人的才華戰略》這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阻礙聰明人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想競爭。他們會想,我沒怎麼努力就做到了這個程度,繼續做下去,肯定沒人能比。不是我不能,只是我不願意。如果競爭失敗了,反而會讓自己顯得不夠聰明。
  •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優秀的人都是聰明的勤奮者
    萊斯感慨地說:「我在離成功5絲米的地方失敗了,我將終生記取這個教訓。」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半途而廢,讓萊斯與「電話機發明者」失之交臂。02. 為什麼萊斯會在離成功5絲米的地方失敗?在實現目標的路上,總會出現很多讓你想要放棄前行的因素,或枯燥,或覺得辛苦,或看不到希望,或厭倦了當下的境況......一旦你滋生了這樣的想法,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半途而廢」「爛尾」。
  • 小米讓雷軍舒了一口氣?
    或許有很多朋友說,小米手機在海外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主要得益於華為被限制而來,話是沒錯,但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是小米接盤了華為,而不是三星和OV? 有很多網友都在說,雷軍天天吹小米 ,可小米生意本身就是比拼多多差太多,屬於辛苦掙小錢的生意,賣東想著掙西的錢。 可問題來了,拼多多,美團,都是好生意。毛利高。但是都在不停燒錢,小米做著微薄利潤的生意,卻年年在賺錢。
  • 相比小米雷軍,魅族黃章差在哪裡?
    雷軍與黃章都是企業家,在企業經營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評價魅族黃章差在哪裡,不是特別合適,其實換一種說法,小米雷軍成功在哪裡,更加禮貌一些!總結了一下,雷軍在三方面有非常強大的優勢雷軍的學習能力強而雷軍在學習能力強大之處,還在於學習了知識之後,可以應用新知識。一般一個取得了一定成功的人士,在擅長的領域形成了一些積累之後,會用慣性思維去學習新知識,這就類似於帶著有色眼鏡觀察外界事物,其實很多信息都被有色眼鏡屏蔽了。
  • 易經透露成功秘密:人能拼到最後,不是靠聰明和勤奮,要清楚
    可見《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有多高。但是存在六千多年的易經,有很多人質疑裡面的內容就是胡說八道,把《易經》的認知都停留在「佔卜」上,但事實卻是:它是超科學!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突破重圍,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
  • 華羅庚: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很多人都認為或者都聽說過:數學學得好的人,腦子都好使,智商高。誠然,智商高的話會有很大的優勢,但數學我的學習受多方面的影響,即便是所謂的智商平平,也不是沒有機會。就像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所說: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 雷軍50歲身價破1000億:決定人生勝負的,是這5條規律
    雷軍:「我郵箱密碼14位,老出錯,我將密碼改成9位就好了,改成10位就又有問題,我估計這個 Bug 出在密碼長度上。」張小龍:「一大堆人反映密碼有問題,我也沒搞清問題出在哪裡。謝謝你。」10年來,我做的很多產品都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與很多機會擦肩而過。」雷軍曾經是個內心非常驕傲的人,他覺得自己是個雄鷹,不需要依賴風,不論自己做什麼隨時隨地都可以成功。後來,他意識到了風的重要性,喊出了那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