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增殖放流修復母親河生態環境

2020-08-28 三江檢察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於湘黔桂三省交界,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自治縣,榕江、潯江和苗江三條河水流經三江境內,是融江和柳江的上遊屬西江水系的一部分。

8月13日,三江縣人民檢察院在三江縣古宜鎮舊碼頭開展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邀請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農業農村局、城市執法局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案情簡介

2020年3月24日22時許,覃某某、韋某某在三江縣獨峒高速路口苗江河八協村河段(屬禁魚區、禁漁期)使用電魚機械電魚時,被公安民警當場查獲,漁獲7.362斤。

2020年5月4日凌晨3時許,當事人莫某某、侯某某在三江縣程村鄉頭坪村電站壩底下遊河段(屬禁魚區、禁漁期)使用電魚機械電魚時,被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當場查獲,漁獲70.4斤。

公開聽證

三江縣人民檢察院以覃某某、韋某某和莫某某、侯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破壞生態資源侵害公共利益,依法進行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調查。在對案件當事人進行依法問話的過程中進行了釋法說理,案件當事人均表示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違法,並提出願意購買魚苗增殖放流,修復生態環境。為保證司法的公開、公平、公正,三江縣人民檢察院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農業農村局、城市執法局和案情當事人召開了聽證會。當事人通過購買魚苗增殖放流從而生態環境得以修復的提議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一致認可。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共放生魚苗15000尾,是檢察機關通過辦理具體個案,開展的保護母親河生態環境的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活動,也是促進母親河生態環境保護的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和公益訴訟的有效銜接,更是立足司法辦案職能,修復、保護母親河生態環境的一次有益探索。

文字|蒙奕

圖片|榮東

編輯|陸鈺貞子

審核|馬孝文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茶陵法院:依法監督執行增殖放流 促進生態環境修復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12月11日,茶陵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幹警聯合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幹警以及市監局和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等單位工作人員,來到沿江風光帶大橋下洣江河邊,對該院審理的3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的魚苗放流依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楊某、王某、廖某等3起案件被告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以修復洣水茶陵段水域漁業生態。
  • 港口區法院執行增殖放流 助力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4日,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人民法院開展一起非法捕撈案件的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執行活動,共放流各類魚苗1600尾,修復被三名被告人破壞的海洋生態環境。由於三名被告人未能如期履行修復責任,港口區法院執行局依法對該案進行強制執行。
  • 「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近日,四川遂寧男子盧某,因非法捕撈被船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在認識到錯誤後,親手將購買的410斤3800尾魚苗放養進涪江河流。據了解,2018年5月,盧某攜帶自製電捕魚器在遂寧市船山區老池鄉涪江流域進行電捕魚,捕獲鰱魚、黑尾盤子(俗稱「餐條」)等魚類47尾,共計4.8公斤。
  • 非法捕魚致河魚死亡 四川廣元兩人被罰增殖放流育苗2萬尾
    近日,四川廣元市兩級檢察機關和法院聯合旺蒼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來到旺蒼縣增殖放流基地,對趙某甲、趙某乙兩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一案共同開展生態資源修復,增殖放流魚苗共計20000尾。「我對我的行為感到非常後悔!」在增殖放流的現場,趙某甲、趙某乙二人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懺悔,並表示會在今後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案例向身邊親戚朋友宣傳非法捕撈的危害,以實際行動來宣傳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源,保護自己的家園。
  • 炎陵:開展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執行行動
    湖南法院網訊 11月23日上午10時,炎陵縣人民法院在炎陵縣洣水炎陵段水域組織開展了三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的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執行行動。三名被執行人在炎陵法院、檢察院、農業農村局有關人員的監督見證下,將2326尾鰱、鱅魚有序投放入洣水水域,修復水域生態環境。10月31日,炎陵法院院長劉永初公開開庭審理了三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並當庭進行一審宣判。此系列案件是炎陵縣人民政府發布全面禁漁通告後審理判決的第一批涉及漁業環境資源保護的刑事案件。
  • 宜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非法捕撈各類水產品共計約
  • 江華法院審結首例增殖放流生態修復案件
    湖南法院網訊 9月18日上午,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採用「七人合議庭」依法公開審理了兩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並當庭宣判,庭審結束後現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這是江華法院首次以增殖放流的形式修復生態環境。
  • 武漢執行3起非法捕撈案件,生態修復當事人購魚苗投放江河
    這是武漢集中執行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生效判決執行(增殖放流)3起非法捕撈案件、生態修復當事人購得活魚,公開投放江河的警示活動。據悉,今年上半年,武漢農業執法總隊在武漢長江禁漁水域,分別破獲由王某、鄧某、鄧某三名當事人的三起非法捕撈違法行為,移交了司法機關,追究了當事人違法犯罪行為的相應法律責任,其中罰款2萬元金
  • 恭城法院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 維護水環境生態系統
    (當庭宣判)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績效考評中生態可持續發展工作重點,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6月19日,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依法對10起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進行公開庭審並當庭宣判
  • 非法捕魚35斤!判刑還要買14萬魚苗放流!
    9月18日,老河口市人民檢察院、法院、市農業農村局等,進行了老河口市2020年首次增殖放流,共同見證14餘萬尾魚苗放流漢江。本次增殖放流的14餘萬尾魚苗的費用,全部由公益訴訟被告李某某、李某父子二人承擔。
  • 蒼溪一男子非法毒魚,獲刑4年,服刑中委託家人增殖放流
    今年6月15日,還在服刑的鄧某委託家人在陝西省漢中市檢察院和略陽縣漁政管理部門的共同監督下,在黑河流域和平段水域增殖放流,為其破壞流域生態的行為承擔修復責任,一次性履行增殖放流責任,放流鯉魚、花鰱魚等3萬餘尾。
  • 淅川法院院長公審4案7人非法捕撈案 當庭增殖放流花鰱魚14萬尾
    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間,被告人趙某某、胡某、王某某等7人在禁漁區和禁漁期,分別採用手持打漁機、小眼漁網(經測量漁網網眼為三公分,低於八公分)等禁用漁具進行非法捕撈水產品,被執勤民警當場查獲並扣押作案工具。
  • 東安法院公開宣判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11月26日,在東安縣白牙市鎮高門樓村碼頭,隨著一聲聲地呼喊,一盆盆地魚苗被倒入河中放流。原來,這裡是東安縣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生態補償暨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現場。在這個現場的人有東安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局的部分工作人員以及部分熱心群眾,這是東安縣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公益民事訴訟案件宣判後,被告人唐某購買魚苗放流,用於補償被其損害的漁業資源。
  • 非法捕撈赤水河魚,合江兩人獲實體刑!
    9月10日上午,由合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胡勇、胡乃中非法捕撈水產品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胡勇、胡乃中兩人在禁漁期、禁漁區域採用電魚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對赤水河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的後果,除了依法追究相應刑事責任以外
  • 安化縣檢察院集中起訴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涉案10人分別被判處2至6個月拘役、8個月有期徒刑不等刑罰,同時判決被告人於判決生效後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並要求10名被告人共計向捕撈水域投放3萬尾成魚來修復因其非法捕撈破壞的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
  • 非法捕撈水產品被舉報 刑事處罰+生態修復賠償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4日訊(通訊員 何莉 姚璐)12月1日,永定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判決被告人張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交納因非法捕撈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780元,天然漁業資源恢復補償款3869.6元,並責令被告人張某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 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非法捕撈各類水產品共計約40餘公斤,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 永善縣人民法院「金沙江流域環保審判庭」公開宣判暨開展「非法...
    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孫曦耕蒞臨現場開展法律監督。為堅決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重大任務,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司法服務保障作用,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永善縣人民法院成立了「金沙江流域環保審判庭」,搭建專班,專人負責審理涉及非法打撈、非法狩獵和非法獵捕珍貴野生動物、濫伐林木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行為。
  • 湖北丹江口:監督執行增殖放流 確保公益訴訟落地見效
    維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  正義網十堰12月11日電(通訊員王琴)「以後一定要守法,切不可在禁漁期打漁了,要自覺維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12月9日,在羅某某、楊某某進行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增殖放流執行過程中,湖北省丹江口市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費希波當場對被告人進行普法教育。
  • 宜賓「7.02」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首案宣判,5人獲刑
    這是宜賓法院宣判的首例「增殖放流+以勞代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環境資源案件。法院多次與檢察、農業農村、漁政等部門就漁業資源損害修復的評估及損害賠償方式進行磋商,在充分考量了生態資源保護與被告生存發展權利的基礎上,與翠屏區人民檢察院就該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賠償方案中的創新公益性勞務魚類保護宣傳方案達成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