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孕育出一方文化。
杭州,猶如秀麗的江南女子,處處散發出獨特的韻味。若說壯美錢塘、雋秀西子這些讓歷代文人墨客留戀駐足的景致是杭州的韻味所在,那麼杭州的滋味就在色、香、味、形、器、質皆美的杭菜之中;杭州的滋味在大氣恢宏、獨具特色的杭菜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之中,杭州的滋味在一次又一次美食文化節所掀起的杭幫菜效應之中升騰。
9月2日,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在高雄漢來大飯店華麗揭幕。
在為期7天的餐飲文化交流中,一臺展現杭菜絕技絕活的新聞發布會;一席刷新視覺和味覺的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一場述說天堂美食悠久歷史的風雅錢塘·美食之都攝影圖片展;一桌擺盤堪比藝術品的杭幫菜限量供應宴席……這一切都向臺灣同胞充分展示了杭幫菜的悠久歷史、精湛技藝和獨特創造力。
「杭州美食文化節所煥發出的旺盛生機與非凡活力,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杭州「美食天堂」品牌的內涵與形象。透過佳餚和美圖,臺灣民眾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接觸和了解杭幫菜, 這對於深化兩地餐飲界的交往聯繫,增進相互交流與合作,都大有好處。」杭州市貿易局局長劉慶龍這樣評價。
這座城的味,這座城的美,千百年來的人文精髓,都濃縮於一道道精緻的杭州美食中,使得這座城更富魅力。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杭州市制訂並推動杭州休閒美食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培育更多國字號名企、名店、名師、名菜,促進政府主導力、企業主體力和協會推動力三力合一,不斷擴大「中國休閒美食之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把杭州進一步打造成「世界休閒美食之都」。
我們有理由相信杭州的城市味道也會因此而變得更有吸引力。
驚豔
印象杭幫菜 西湖美景與杭州美食的天作之合
小橋流水,綠意盎然,絲竹悠揚,蘇東坡的那句「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詮釋。9月5日,走進高雄漢來大飯店國際宴會廳,有置身江南杭州的錯覺。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的重頭戲——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在此揭開神秘面紗。
宴會廳入口處大幅西湖水墨寫意風景畫,搭配著絲竹音樂,巧妙地渲染出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情,引人不由快步進入會場。會場內,耳邊響起最多的是驚嘆聲。
看!每張宴席的桌面裝飾別具風情,那「花朵」在「綠葉」縈繞之下,分外嬌豔,你完全不會想到這些栩栩如生的花朵居然是用西瓜雕刻而成,如此雍容大氣。
看!那茶藝師的技術該是如何了得,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兩位茶藝師以嫻熟的動作變換著各種招式,進行長嘴壺表演,並向現場貴賓奉茶。水柱臨空而降,瀉入杯碗,翻騰有聲,茶水恰與碗口平齊,而碗外無一滴水珠。
看!那素色織錦鋪底,中國紅渲染的天堂盛宴展臺上,鯗汁海蜇、椒香蘿蔔、薄片火腿等6道冷盤居然被巧妙地盤成花朵怒放狀,就連一道宋西施舌的花朵點綴都是用龍眼加桂花打造而成,杭菜精妙絕倫的技藝得以全方位的展現。
看!端上桌的龍井蝦仁,剔透的蝦仁呈誘人的肉色,盤子邊趣意盎然地有幾隻胡蘿蔔雕刻的河蝦在嬉戲。如此視覺與味覺的衝擊之下,一隻蝦仁入嘴, 那鮮活的滋味,仿佛一隻只蝦仁瞬間活了起來,要從嘴裡一躍而出。
杭州美食文化團團長——杭州市貿易局副局長胡蓉珍說:「一整桌杭幫菜是西湖美景與杭州美食的天作之合。引景入菜,以菜為景,杭幫菜已不單單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杭州城市的金名片。」
所以,當杭幫菜上桌的那一剎那,眾多臺灣貴賓的第一個動作不是動筷品嘗,而是先拿起相機,拍照留念。
品鑑
杭州餐飲夢之隊 「徵服」臺灣的胃
如果有人要列舉幾個來杭州必須去的餐飲名店,知味觀、樓外樓、天香樓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肯定是首選。而如果有一場盛宴,能夠將這些名店的大廚集結起來,那陣容幾乎可以用豪華來形容。
三位國際烹飪藝術大師——胡忠英、葉杭勝、王政宏領銜,再加上樓外樓、天香樓、杭州酒家、贊成賓館、西湖國賓館、三臺山莊的精英廚師團隊,杭州餐飲旅店行業協會會長沈關忠如此評價:杭州高雄美食文化團可謂是代表杭州餐飲界最高水平的夢之隊,這些身懷絕技的大廚讓臺灣同胞在本地就能感受到杭州美食文化的魅力。
9月2日,杭州美食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王政宏用白糖拉出了長達3米的金色「瀑布」,場面蔚為壯觀;而後知味觀中點主廚宣杭敏在30秒內,一抻一拉,就將一個麵團變成了盈盈一握的龍鬚麵,麵條居然可以穿過針眼,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王瑞瑤不禁感嘆:「杭幫菜的烹飪技藝堪比掌上舞蹈,精妙絕倫。」
杭幫菜不僅用技藝刷新臺灣人的眼,同時,還用別具一格的菜餚滋味「徵服」臺灣人的胃。不管是荷香四溢的叫花童子雞,還是菊香蟹肥、橙味濃鬱的南宋蟹釀橙,抑或是栩栩如生的虎跑素火腿,當主持人款款講述這些菜餚背後的歷史典故時,每個人都聽得入神,品得認真。
正因為杭幫菜既有傳統文化的保留,又獨具創新,所以限量供應的杭幫菜宴席被迅速秒殺一空,高雄醫師公會還大手筆預定了4桌每桌價值15000元新臺幣的杭幫菜宴席,其理事長蕭志文說:「我的朋友中,有不少人因為美食,對杭州生情,很多人利用周末的時間,飛到杭州進行短途的美食尋味之旅。」
對話
一道金牌扣肉 聯起兩岸交流心
79人,80人,81人,82人!當主持人最後將數字定格在82人時,當杭州市市長邵佔維與臺灣商界人士將金牌扣肉首尾相連時,全場沸騰。世界烹飪藝術大師胡忠英用非凡的刀工技藝,將一大塊肉批成不斷的薄皮,這道金牌扣肉被82個人託起,此舉不僅刷新了胡忠英所製作的金牌扣肉最高紀錄,同時還用一道金牌扣肉,聯起了兩岸交流心。
杭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建偉見證了三次杭州美食文化節,從2009年杭州臺北美食節,到2010年杭州臺中美食節,再到今年的杭州高雄美食節,陳建偉說:「杭州美食節一年辦得比一年好。以美食節為橋梁,能有效促進兩地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加深海峽兩岸同胞的了解和友誼。」截至目前,杭州蕭山機場進出的兩岸直航飛機承載旅客已超過95萬人次,平均客座率達85%以上,如此頻繁的往來,就連普通的臺灣市民都知道杭幫菜的滋味。
所以,高雄漢來大飯店的廚師們在新聞發布會和印象杭幫菜宴之後,上班都隨身攜帶筆記本,手機電池滿格。因為之後的三天廚藝交流中,這些臺灣師傅需要向杭州大廚們貼身學習,漢來大飯店東方樓的主廚林凱已經將一道南宋蟹釀橙學得有七成相似了,他手把手地教其他師傅,如何調出蟹香、菊香、橙香三香合一的獨特滋味。漢來大飯店的餐飲副總林淑婷說:「在杭州美食文化節之後,飯店還會派廚師去杭州學習地道的杭幫菜做法,繼而將最正宗口味的杭幫菜,連同杭州菜餚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一同搬到臺灣來。杭幫菜會成為飯店的金字招牌。」
在杭幫菜限量供應宴席的三天中,不僅漢來大飯店的廚師們學習製作杭幫菜,臺中、臺北、花蓮的星級飯店廚師也紛至沓來,以致漢來大飯店杭幫菜宴席一席難求。
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集結了杭州眾多的知名餐飲企業主廚。這些身懷絕技的大廚帶來了最地道的杭州手藝,同時結合臺灣的本土食材,給臺灣民眾獻上了一場刷新視覺和味覺的盛宴。不管是臺灣商界、餐飲界的專業人士,還是普通市民、媒體記者,都對杭幫菜的到來,反響熱烈。
杭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建偉
我見證了三次杭州美食文化節,從2009年杭州臺北美食節,到2010年杭州臺中美食節,再到今年的杭州高雄美食節,杭州美食節一年辦得比一年好。以美食節為橋梁,能有效促進兩地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加深海峽兩岸同胞的了解和友誼。
漢來大飯店總經理林子寬
我們飯店每年都組織員工去旅遊,杭州是員工滿意程度最高的旅遊目的地。我們的廚師和服務員可以輕鬆說出杭州的經典名菜,我們管理層也去杭州的名人名家、外婆家等新興社會餐飲名店品嘗。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獨具魅力、兼容並包的杭州,漢來大飯店也希望能夠以這次美食節為橋梁,有機會去杭州開店,把臺灣的菜餚特色帶到杭州,同時,也把杭幫菜的精髓搬到臺灣。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遊達榮副教授
杭州的美食融合了山水的智慧,這樣品起來就分外有味道,既在吃菜,又溫習一個個歷史典故。這幾年兩岸的餐飲文化交流越來越多,我所在的學校每年都有學生在杭州學習廚藝,臺灣學習餐飲的同學希望杭幫菜的領軍人物能夠走進臺灣校園,希望美食團在臺灣留得更久一點,有時間向杭菜大師學習既能弘揚傳統文化,又不失創意的杭幫菜。
高雄烹飪商業同業公會執行長施澤民
杭州美食團來高雄,是高雄餐飲烹飪界的一件大事。這對於提升兩岸經濟發展,尤其是結合地方特色的小吃推廣,都大有裨益。我們有時候碰到普通的臺灣市民,他們會諮詢:在臺灣哪裡可以買到正宗的東坡肉,哪裡可以買到冷凍的貓耳朵,這說明臺灣市民對杭幫菜很了解,也很期待。臺灣的餐飲界也在一次次餐飲交流中,獲益良多。
《中國時報》影視生活中心副主任王瑞瑤
在前幾年的杭州美食節上,我品到鹹鮮適口的杭幫菜。而在這次的杭州高雄美食節,我特地帶了一把鋼尺,想看看杭幫菜除了好味道之外,菜餚賣相規格如何?結果,一道鴨舌鰻脯讓我驚訝。每塊鰻脯的長和寬都是工整的3釐米,實在太厲害了。難怪,現在我們朋友圈裡,有什麼重要飯局或者婚宴,都會點上幾道杭幫菜來「坐鎮」,色、形、味俱佳的杭幫菜還有什麼理由能拒絕呢?
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會長沈關忠接受臺灣媒體採訪
杭州市貿易局局長劉慶龍向參加本次美食文化交流活動的領導和嘉賓介紹宴席菜餚
在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席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邵佔維和高雄市議會議長許昆源一起敲開了杭州名菜叫花童子雞
成長
獨特的東坡肉早餐 杭幫菜在各地點燃美食激情
如果你有機會去臺中,就一定會品嘗到當地獨特早餐——東坡肉早餐。一份肥而不膩的東坡肉搭配一碗噴香彈牙的白米飯,就是臺中人現在最愛的早餐。而這一早餐的盛行源於2010年杭州臺中美食文化節之後。杭州將地道的東坡肉帶到臺中後,迅速徵服了臺中市民,所以有了這道極富杭州特色的東坡肉早餐。同時,在臺中金典酒店要吃一桌杭幫菜,至少得提早2個月預訂,杭幫菜受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而這一切,都僅僅是杭幫菜在各地點燃美食激情的一個縮影。2008年,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聯合國中國(杭州)美食節上,包括胡忠英、董順翔等擁有「中國烹飪大師」稱號的名廚在內的大廚們,就在國際上大顯神通,充分展現了杭州烹飪藝術的奇妙和杭州美食文化的魅力;緊接著,2009年杭州臺北美食節,2010年杭州臺中美食節、新加坡美食節,今年的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每年的美食文化交流,成為杭幫菜展示技藝、推介品牌的絕佳機會。
在此次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時報》、《旺報》、中天電視臺、、華視、tvbs、民視等臺灣媒體悉數到場。甚至有消息靈通的媒體一得知杭菜大廚到了高雄,就已先期找到飯店,希望做杭幫菜的專題訪問。而在新聞發布會結束的一個小時後,就已經有電視臺製作新聞完畢,在電視臺滾動播放。臺灣媒體笑稱:杭幫菜已經成為媒體吸引眼球的法寶,誰對杭幫菜有深入及時的報導,誰就收穫了最多數的觀眾。
在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天,諸多臺灣媒體對杭幫菜到臺灣來給予了深入且持續的報導。其中,《民眾日報》以「杭幫名廚操刀,漢來烹出東坡肉」為標題,進行了整版的杭幫美食宣傳;《臺灣時報》以四分之一版的篇幅,重點講述了猶如奇蹟般的長嘴壺泡茶表演。而《聯合報》不僅以半版位置刊登了「杭州美食節 國家級名廚來獻藝」的內容,此後更是連續兩期,持續跟蹤報導杭州美食文化節的一切動向。
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會長沈關忠說:「通過在臺灣的幾次美食文化交流,臺灣民眾對於杭州的美食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們廚師構思的菜餚幾乎都是用杭州的歷史典故命名,龍井問茶、南宋蟹釀橙、蔥包檜兒,當這些積澱了杭州千百年文化的菜名配上絕美的菜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如此密集的媒體宣傳以及全方位的杭州風情展示下,有統計數據顯示,90%的日本遊客以及很大一部分中國臺灣遊客把去杭州品嘗美食作為旅遊目的之一。
陳其正的臺灣朋友已經是第三次來杭州了。這群臺灣朋友早就可以熟門熟路地尋找杭州最正宗好味的蔥包檜,他們習慣和杭州人一樣,在外婆家門店,排隊叫號,吃茶香雞;他們更喜歡包下知味觀的味舫,在西湖的煙波浩淼中,品美食,看美景。在臺灣從事運輸生意的王慶寧說:「身邊不少朋友都選擇來杭州度假,因為這裡是美食與美景的最佳融匯地。」
高雄華王飯店的行政主廚陳青池表示:「在這幾年去了幾次杭州,發現杭州的餐飲業不管在菜餚創新,還是在開店選址和裝修設計上,都很有創意和想法,這就難怪杭幫菜能成為聞名全國和具有重大影響的城市菜系。」
多種創新模式 全方位深層次地打出杭州城市金名片
一臺展現杭菜絕技絕活的新聞發布會;一席刷新視覺和味覺的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一場述說天堂美食悠久歷史的風雅錢塘·美食之都攝影圖片展;一桌擺盤堪比藝術品的杭幫菜限量供應宴席;一道由82人託起、將美食文化節氣氛帶向高潮的金牌扣肉……
本次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的多種創新模式綜合運用,完美凸顯了杭幫菜的精髓——杭菜是由杭州的自然美景、飲食文化與城市精神及創意智慧相交融而成的結晶。
9月2日,從來沒有一個新聞發布會有如此多的亮點和高潮。在悠揚的竹絲音樂中,茶藝師用絕妙的長嘴壺表演,首先渲染出了杭州的江南詩意。而當眾人還在回味長嘴壺斟茶,碗外無一點水珠的絕技時,那邊知味觀中點主廚宣杭敏已經做好準備,有人為她計時,30秒內,一段流暢的掌上舞蹈,一個麵團變成了纖細可穿針的龍鬚麵。緊接著,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王政宏已用白糖拉出了金色瀑布,一道由臺灣6種水果製作的拔絲水果驚豔亮相,不少臺灣媒體記者邊嘗邊點頭,「沒有想到水果還能有如此藝術化的演繹。」中國時報的記者邱雯敏讚嘆道。
而此時,在王政宏的旁邊,雕刻師程禮安的作品群鶴同樂已經雕刻完成。有臺灣記者親眼看到程禮安的整個雕刻過程,一雕一刻之間,白蘿蔔的身形、紅蘿蔔的嘴,案臺上的鶴兒們或展翅欲飛,或回頸而望,一同觀摩的漢來大飯店行政總廚陳萬進不由得感嘆:「這樣的手藝,莫怪杭菜能驚豔四座。」
當9月5日,本次美食節的重頭戲——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揭開神秘面紗時;當82人託起杭菜經典菜餚金牌扣肉時;當「風雅錢塘 美食之都」圖片展開展時,杭州名菜與杭州美景精心串聯下,美食天堂的悠久歷史和發展歷程得以全方位地展示。杭州市市長邵佔維如此評價這次美食文化節:這是一場令人難忘的飲食文化盛會。
而在杭州,多種創新模式與多樣化的經營早就將杭州美食界打造得分外亮眼。無論是「一樓風月當酣飲,十裡湖山豁醉眸」的樓外樓,還是素有「知味停車、聞香下馬 」雅稱的知味觀,這些傳統名店在不斷煥發新顏的同時,新生代餐飲也在不斷崛起,獲得十足的市場人氣。 花中城、名人名家、外婆家、白鹿、玉玲瓏等社會餐飲企業也紛紛嶄露頭角,南宋御街、勝利河、大兜路等定位鮮美的餐飲特色街區蓬勃發展,他們和樓外樓、知味觀等杭州傳統餐飲名店交相輝映,共同演繹了杭州餐飲業新的繁榮。
與此同時,4月龍塢品茶宴,5月黃龍大排檔嘗海鮮,6月青藤茶館喝茶乘涼,杭州市還將推出首批休閒美食體驗點。杭州市貿易局通過打造休閒美食體驗點和體驗區活動,把這些散落杭州民間的休閒餐飲名店,徹底串聯起來。
來自杭州市貿易局的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杭州餐飲更是快速發展,年均增速為20%左右。
有學者評價:杭幫菜因為面向市場,適應大眾,博採眾長,弘揚特色,提升品牌,以其科學的經營理念、精湛獨特的烹飪技藝、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菜餚風味、合理的價位,所以才能立足杭州,紅遍大江南北,香飄海內外。而現在杭州的餐飲更需要用多種創新模式,全方位、深層次地打出美食天堂——這張杭州城市金名片。
以節造勢 國際化發展戰略助力杭州餐飲
在本次的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上,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與高雄烹飪商業同業公會正式籤訂了一份交流合作協議,此舉分外引人注目。該協議著意於雙方長期的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以及活動交流。這標誌著杭州與臺灣兩地餐飲界的交流步入常規化軌道,也預示著兩地餐飲業正向友好合作、平等互利、優勢互補、互動往來的方向發展。
在杭州餐飲國際化發展的計劃中,這樣的合作協議與交流成為杭菜品牌香飄海內外的良好基石。
在歷年的中國美食節中,有13家杭菜企業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5家被授予「國際餐飲名店」榮譽稱號。他們都將是杭州餐飲走向國際化的先頭部隊。而每年的杭菜推廣活動,都將成為杭州餐飲國際化發展的強勁助力。
進一步開展國際市場的行業整體品牌宣傳,樹立杭州美食行業品牌優勢,鼓勵支持優秀品牌連鎖餐飲企業進行跨國投資,是杭州餐飲界接下來的重頭戲。
在杭州市商貿服務業的十二五規劃中,杭州餐飲將培育30家本土國際餐飲服務標杆企業,從而以點帶面,為全球消費者提供獨具杭州特色的美食服務。
在將來,不只在杭州享受到國際化的服務,還能在阿聯杜拜吃到澳門豆撈,另外,在法國吃外婆家的茶香雞,甚至可以在加拿大吃一客知味觀出品的鮮肉小籠,都將成為可能。到2015年,杭州市政府將著力打造3-5家杭州血統的跨國餐飲企業,提升杭州餐飲的國際化拓展力。
一方面是杭州本地餐飲集結,以美食節為載體,走出杭州;另一方面是借美食節這個橋梁,將各地的餐飲名牌引入杭州。
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主辦地——高雄漢來大飯店的總經理林子寬一年有三到四次要來杭州,或遊船品美食,或去杭州小巷子尋找民間小吃。今年8月,林子寬再次來杭,他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杭州的餐飲模式,同時為飯店選址做先期準備。他說:「杭州人懂得吃,具有強勁的時尚消費力,所以我們想把漢來大飯店的商業模式帶到杭州,豐富杭州餐飲的業態。」
高雄河邊餐飲機構董事長張素鑾更是在杭州高雄美食文化節結束之後,就直飛杭州。她驚訝於杭州人對於美食的兼容並包,所以她將在杭州開設國內第一家全新概念的婚宴主題餐廳,用臺灣的海鮮加上杭幫菜的烹飪手法,勢必給杭州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與此同時,杭州不僅吸引臺灣地區的餐飲來杭開店,還將力爭在2015年前吸引5-10家著名跨國連鎖餐飲企業來杭州發展,提升杭州餐飲的國際化程度。
杭州必將以更加大氣和開放的姿態,更具國際風範的胸懷,著力培育和發展「十大特色潛力行業」,積極建設與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質之城」,打響杭州美食的城市品牌,成為真正「世界休閒美食之都。」
在從臺北回杭州的飛機上,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杭幫菜會如此受歡迎?
在臺灣的七天,不管是普通的臺灣市民,還是臺灣商界、餐飲界的專業人士,他們一說到杭州,就豎起大拇指,「西湖很美,杭幫菜很好吃。」我在高雄六合夜市購買牛軋糖時,攤主得知我是杭州來的,最後還送了我其他口味的牛軋糖,因為一年前,他帶家人去杭州旅遊,全家人都被杭州人的熱情所感染,被杭幫菜所吸引。等以後有機會再去杭州,一定要坐在西湖的畫舫上,在碧波蕩漾,青山環繞中,嘗一嘗西湖的船菜。
淳樸熱情的臺灣市民對於杭幫菜的追捧,一年高漲過一年。因為一桌價值15000元新臺幣的宴席,1500新臺幣的單人份套餐,在當地已屬於中高檔消費,但是正因為杭幫菜的巨大號召力,漢來大飯店限量供應的杭幫菜一席難求。
在杭幫菜品鑑會開始前,我進入廚房,看這些杭幫菜的領軍人物做食材準備。胡忠英大師在準備叫花童子雞的材料,只見他將荷葉枯萎處減去,每片荷葉剪成成年男子兩個手掌那麼大,我好奇地問:「為什麼荷葉要剪成這麼大?」得到這樣的回答:「叫花童子雞的荷葉墊紙只能這麼大,因為這樣尺寸的荷葉既能將荷香滲入雞肉中,整隻雞表皮還會呈現誘人的金黃色。荷葉或大或小,都會影響這道菜的口感和美觀度。」
而在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上,當臺灣貴賓驚嘆於桌面上別具一格的西瓜「桌花」,驚嘆於栩栩如生但又美味可口的龍井問茶時,驚嘆於即便一道冷盤也有一絲不苟的裝點造型時,我知道在這些驚嘆背後,美食節的廚師團隊為之付出的心血。
21桌的西瓜花,50多個胡蘿蔔雕刻而成的河蝦,每件單品耗時起碼半個小時以上。來自西湖國賓館的程禮安通宵三天,熬紅了雙眼,最終有了那驚豔一刻;而知味觀的中點主廚宣杭敏一個人做完了整個美食節上供應的龍井問茶,兩瓣茶葉加上茶梗,就連茶葉上的紋路也栩栩如生;樓外樓的冷菜師馬劍更是將冷盤打底所用的長缸豆卷全部製作為半個拇指大小,尺寸整齊劃一,「經受」住了臺灣記者的鋼尺測量。
正因為杭菜廚師們每個人都具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具有嚴謹中不失創新的杭幫菜烹飪理念,輔以銳意進取的杭州餐飲品牌發展戰略,才使得杭幫菜飄香寶島,飄香海內外。在天堂盛宴的展臺上,我被那道鯧銀欖仁所吸引,因為菜的擺盤是如此大氣恢弘,西點上常用的食用金箔被點綴其中,使得菜餚既有了中餐的好味道,又有了吸引眼球的視覺亮點。
而也正因為杭州餐飲這幾年走出杭州,積極對外交流,不僅在菜餚上有所創新,在經營理念、管理思路上,也有了全新突破。這次美食團成員在高雄六合夜市考察時,我留意到身邊的杭州市貿易局副局長胡蓉珍走得很慢,她不斷舉起相機,拍夜市裡的各色招牌和攤位布置,她甚至將一個賣臭豆腐的招牌仔細拍了下來,因為光憑一道臭豆腐,攤主就可演繹出十多種口味,胡蓉珍說:「五彩燈光的設計理念,小吃經營種類的多樣化,甚至是攤主的自我包裝意識,這一切都值得杭州的夜市學習。」而在高雄香蕉碼頭河邊餐飲機構,天香樓的總經理王政宏格外留意餐廳內的燈光布控,他頻繁對著餐廳內的燈光控制箱按快門,他說:「這樣的線路設置很合理,很科學,以後店面裝修的時候可以用到。」
所以,我想杭幫菜受歡迎的原因都得到了回答。杭幫菜受歡迎並非一種巧合;杭幫菜效應能成為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也並非是上天錯愛。相信假以時日,杭幫菜和杭州美食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迷人的光彩,必定會為更多的世人所認識、接受、鍾愛。
記者
手記
杭州美食文化交流團的大廚將麵團拉成了盈盈一握的龍鬚麵
尋味江南 尋味一座城的魅力
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王政宏展現烹飪絕活
天香國色·印象杭幫菜宴高朋滿座
茶藝師的技藝好生了得
「風雅錢塘·美食之都」攝影圖片展,述說著天堂美食的悠久歷史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特派記者 柯靜/文 特約攝影/徐欣 王政宏 通訊員 趙東方 編輯: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