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奇謀與列寧的1917

2020-12-16 平民小歷史

1917年4月9日,下午3點10分,瑞士蘇黎世火車站。一群衣著破舊,提著破爛手提箱的乘客登上了一列開往德國邊境的火車。列車到達德國邊境城市哥特馬丁根後,這行人下車換上了停在鐵軌上的另一列火車,一節封閉的車廂,這列火車將取道瑞典開往目的地俄國彼得格勒。在這列火車上,坐著以後無產階級偉大的導師、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

那為什麼列寧會選擇一列德國的列車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到俄國呢?這背後又有怎樣的秘密與曲折呢?

一、德意志帝國的困境

一戰進入1917年以來,德國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前一年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俄國在東線的夏季攻勢讓帝國疲於應對,東線的盟友奧匈軍隊幾乎在布魯西洛夫攻勢中被俄軍打殘,帝國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大量軍隊挽救奧匈帝軍隊。雖然西線的英法也沒佔到什麼便宜,但在海上經過日德蘭海戰,德國海軍依然被封鎖在港口,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什麼作為,大英帝國仍牢牢地控制著制海權,勝利的天平逐漸向協約國傾斜。

此刻,德國與英法在西線經過兩次大戰後雖然仍舊處於對峙狀態,但東線的俄國雖然實力不強,但依然牽制了德國的大量兵力,如何能夠快速解決俄國,最好是能與俄國結盟或者讓俄國能夠退出戰爭。此時的俄國其實也是內外交困,國內千瘡百孔,對外戰爭一塌糊塗,傷亡達到150萬,況且俄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中最落後的農業國,國內還保持著農奴制度,因此,如何搞垮俄國,繼而讓俄國退出戰爭,專心在西線對付英法成為了德國參謀部重點工作之一。

二、瑞士的神秘人物

在瑞士蘇黎世,利馬特河後面有條狹窄、古老的小巷中,有一棟平常的房子,這是一個修鞋匠的家,房子的二樓住著一個不起眼的俄國人,他並不引人注目,每天上午9點會準時出門去圖書館,中午12點10分會準時回家,12點50,他又會準時離開去圖書館直到晚上6點圖書館關門。自1907年以來,他已經離開他的祖國整整10年了,但就在不久前,傳來了他的國家發生革命的事,沙皇被迫下臺,臨時政府已經建立了,很多流亡在外的革命者得以回到祖國投身革命,但並不包括他和他的那些戰友們,不久前,他的戰友託洛茨基在回國的路上被英國扣留在了某個集中營,顯然,他和他的戰友們是祖國不受歡迎的人物。這個神秘的人就是後來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

三、帝國的奇謀

在一戰爆發後的三年以來,德意志帝國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政治原則,資助了很多俄國在歐洲的流亡革命人士,這其中既包括布爾什維克,也包括其他各個政治方向的人士。但此時,當俄國二月革命的消息傳來,德國人無疑是失望的,因為掌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宣布俄國將繼續參加戰爭直至勝利,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與帝國斷絕了關係,準備加入協約國一方。

在此危急關頭,帝國參謀部經過仔細權衡,決定將不受俄國政府歡迎的激進派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送回俄國,並資助他回國後能夠發動革命以使俄國退出戰爭。

此刻的列寧其實也是心急如焚,回國的道路千萬條沒有一條走得通。協約國的英法領土上已經投了他的黑名單,各個口岸嚴厲盤查房子布爾什維克回國,而要走同盟國回去就必須要穿過德奧,但這是俄國的交戰國。當德國的橄欖枝伸過來時,列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用一列享有治外法權的封閉列車將他和他的戰友送回俄國。

四、封閉的列車

德國的魯登道夫將軍可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決定在後來能掀起一場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大風暴。在排除眾議,決定同意列寧的要求後,一輛特殊的列車停在了德瑞邊境,車廂的地板上由一條粉筆線隔開,一邊是俄國領土,一邊是德國的包廂。

列寧踏上了這節車廂,同行的還有其他31人,其中只有列寧、季諾維也夫和拉狄克三人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同時,據傳德國政府還給了列寧10萬金盧布用於回國後的革命經費,並承諾每月都會提供同樣金額的盧布,一共1000萬金盧布。

1917年4月16日,當列車開進彼得格勒的芬蘭火車站時,成千上萬的工人和衛隊在《國際歌》的歌聲下迎接這個一周前還住在修鞋匠家裡的男人。他們將他擁上了一輛裝甲車,他向他的支持者們發表了回國的第一篇演說。

不久後,在列寧的領導下,震驚世界的十月革命爆發了,同時列寧的蘇維埃政府也宣布退出了一戰,同時與德國籤訂了和平協議。從德國發出的那輛如炮彈般的列車最終擊中了目標,不過,德國卻沒有撐到戰爭的勝利。

五、爭議

在後來的歲月中,特別是蘇聯解體後,關於列寧藉助德國列車回國的這一事件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說成了是列寧的汙點,甚至說列寧是德國的奸細。其實,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俄國國內在二月革命後,臨時政府很快就失去了民心,特別是俄國依然在參加一戰,國內民眾的生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布爾什維克在國內多年的活動已經在工人和農民中已經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列寧的回國不過是拉響了革命的引線。而德國呢,送列寧回國的目的並不是出於同情布爾什維克,只不過是二月革命並沒有讓俄國退出戰爭,其實德國資助的並不只有布爾什維克,頗有些兩邊押注的做法。正因為布爾什維克是當時俄國最激進的政黨,德國知道只有送回列寧才能掀起俄國更大規模的革命,最後迫使俄國退出戰爭,東線得以抽調兵力集中對付英法。無論列寧回國的做法是否有爭議,這在當時這也只能是唯一的選擇。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進入1918年,德國國內經濟崩盤,國內發生革命,在前線的德軍連補給都陷入了困難,對面的英法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躲在戰壕吃熱乎乎的麵包和罐頭。同時,美國天真的總統威爾遜也向德國承諾,只要投降,可以用十四條平等地對待德國,所以,當戰火還未燒到德國境內的時候,德國最終選擇了投降。不過,後來的巴黎和會大家都知道了,法國要把德國往死裡弄,美國無可奈何,和會成了分贓大會,也為20年後德國納粹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

相關焦點

  • 列寧在奧匈帝國遇同志維·阿德勒妙法搭救,逃過生死一劫
    比如流亡在奧匈帝國的波羅寧,遇上了同志奧地利社會民主黨議員維·阿德勒的妙法營救,列寧逃過了生死一劫。 7月27日-8月6日,娜·康·克魯普斯卡婭每天去新塔爾格監獄探望列寧並設法營救他。7月29日,娜·康·克魯普斯卡婭致函奧地利社會民主黨議員維阿德勒,請求設法營救列寧出獄。8月1日,娜·康·克魯普斯卡婭用波蘭文致函在利沃夫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議員赫·迪阿曼德,請他急電克拉科夫的師部法庭,說明他本人認識列寧,可以為列寧作擔保。8月3日,維阿德勒和赫·迪阿曼德同奧匈帝國內務部交涉,為列寧作擔保。
  • 列寧及列寧主義在華早期傳播新考
    宋慶齡撰文證實:「他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他也聽說了關於列寧和俄國工人革命運動的消息。」據2019年10月出版的《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長編(1917—1927)》記載:1917年5月19日,上海《民國日報》和北京的《晨鐘報》同時出現了「列寧」的名字。
  • 列寧與克倫斯基:勝利者與失敗者(上)
    1917年11月7日( 俄歷10月2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當時的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發射了炮彈,拉開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總攻的序幕,伴隨著赤衛隊員們衝向冬宮的吶喊聲,俄國十月革命宣告勝利,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的蘇維埃政權誕生,從此揭開了人類歷史的新篇章。
  • 呂新雨:大眾傳媒、冷戰史與「列寧德奸案」的前世今生
    沒有德國的支持,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就無法維持執政最關鍵的第一年(1917至1918),很可能也就沒有蘇聯的出現,沒有共產主義的崛起。柏林用馬克、武器彈藥支持了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奪取了政權。德國外交部直到1917年年底至少給了列寧2600萬德國馬克,相當於今天7500萬歐元。 文章詳盡地描述了一個愛沙尼亞的布爾什維克分子,名字叫赫爾方特Helphand,他是德國情報人員。
  • 列寧如何走出事業低谷
    列寧生於1870年4月22日(公曆),距今已經151年,列寧事業的巔峰在1917年俄歷10月。
  • 蘇聯宣告解體後,俄羅斯人紛紛提議拆除列寧墓,普京最終霸氣拍板
    國體的變化,也引起了其國內部分人對蘇聯及包括列寧在內的領導人的否定,甚至有人提出要讓列寧搬出紅場。但沒有曾經革命者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出自《左傳》),又怎會有今日之俄羅斯呢?提起馬克思,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是共產主義思想的創建者,而與之並列的列寧,同樣是個全世界都不能忽略的革命者。
  • 俄羅斯檔案解密:列寧為何猛批孫中山?
    國民黨與共產國際(之一) 俄羅斯檔案解密:列寧為何要嚴厲批評孫中山? 列寧和孫中山兩人從未謀面,但仔細探尋兩者的關係,卻耐人尋味。孫中山自1896 年「 倫敦蒙難」後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國革命家,對中國事態一向關心的列寧也把目光投向了他。
  • 電影《1917》:我要回家了,不再流浪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2020年的奧斯卡有一部熱門影片,它就是英美兩國合拍的戰爭電影《1917》,一舉奪得包括最佳攝影在內的3項大獎。
  • 論列寧新聞思想的歷史貢獻及當代價值
    1917年11月列寧在《關於出版自由的決議草案》中明確指出,資產階級新聞自由,「就是富人有出版報紙的自由,就是由資本家霸佔一切報刊」,而無產階級新聞自由「就是使報刊擺脫資本的控制,把造紙廠和印刷廠變成國家的財產。」
  • 子午谷奇謀靠譜嗎——諸葛亮北伐(3)
    我們首先來解決的一個問題,子午谷奇謀是什麼?子午谷奇謀出自《三國志·魏延傳》的裴注部分,是魏延在北伐開始前向諸葛亮獻的計策。我們現在回看一下《魏略》裡的子午谷奇謀,會發現這個子午谷奇謀裡,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突出夏侯楙這個人的慫和菜。魏延吐槽夏侯楙怯而無謀,還說自己一去他就會逃跑,這可真是把夏侯楙黑的太慘了。
  • 【文萃】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列寧「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
    列寧的這些思想在當前仍然具有啟示意義。  列寧堅信社會主義必定勝利,但確認俄國目前「還沒有達到社會主義」  19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各國無產階級展開社會主義運動,目的在於取得社會主義勝利即建成社會主義社會。20世紀初,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目的也是如此。
  • 「四史」關鍵詞|列寧為何從「戰時共產主義」轉向新經濟政策
    列寧吸取巴黎公社未沒收法蘭西銀行的教訓,從1917年11月中旬開始,蘇維埃政權就著手接管國家銀行和私人銀行;接著對大型工業企業、運輸、外貿企業實行國有化。至1920年底,國有化企業已達3.7萬多家,其中包括僱工5至10人的小企業。(3)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蘇維埃政權向所有非勞動者(僱主、私商、自由職業者等)發放勞動手冊,規定每個人必須參加義務勞動,才能遷徙和獲得口糧。
  • 讀《諸葛亮「奇謀為短」辯證》獲得的一點個人感悟
    觀點一:諸葛亮在「奇謀」方面確實技不如人。觀點二:諸葛亮「奇謀」為長,是仁義和智慧的化身。「奇謀為長」我認為「奇謀為短」和「奇謀為長」的辯論是文章的一組主要矛盾。這一陣營大多對諸葛亮「奇謀為短」持贊同態度,認為諸葛亮確實沒有出奇兵制勝的謀略。但是除了「奇謀為短」以外,對諸葛亮治理天下、調和矛盾等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肯定的。
  • 列寧 ‖ 資產階級的和平主義與社會黨人的和平主義
    我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運動、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成立,直接得益於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和列寧主義理論,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思想。受蘇東劇變的影響,國際上否定和抹殺列寧的地位和貢獻對國內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削弱了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基礎和執政基礎,為了恢復列寧和列寧主義的應有地位,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小編近期推送列寧的一些經典著作和文章,以饗讀者。
  • 魏延子午谷奇謀可有勝算?諸葛亮或失逆襲曹魏唯一戰機
    文:龍城胖達(作者原創授權)「高迎祥證明了子午谷行不通」,這種說法或有誤……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于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採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後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本文的觀點,「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不在計謀本身,而是在攻守雙方。
  • 列寧同志坐過的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1期
    列寧同志坐過的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1期今天的主角是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這玩意在別的地方是看不見的,只有庫賓卡博物館和聖彼得堡東宮博物館還有2輛,堪稱絕版裝甲車。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嚴格來說是裝甲汽車,誕生於一戰之前的1915年。
  • 畫地圖都過不去的真·尋寶探險遊戲:紅白機《七寶奇謀》
    今天社長想和大家來聊一聊紅白機上最早的電影改編遊戲之一,科樂美出品的《七寶奇謀》。兒時第一次聽到《七寶奇謀》這個名字時,社長心裡就有個大大的問號:什麼奇謀?七寶什麼?七什麼謀?直到多年以後,電視臺開始放起了史匹柏監製的《七寶奇謀》電影,我才知道這個遊戲居然是電影改編的。一樣的故事,一樣的音樂,一樣的冒險感,兩者的風格高度統一。而之所以會誕生紅白機版的《七寶奇謀》,說起來就有點複雜了——這又是一個「IP被反覆利用」的劇本。
  • 《帝國之後:21世紀俄羅斯的國家發展與轉型》出版
    【圖書信息】書名:帝國之後:21世紀俄羅斯的國家發展與轉型作者:[俄]德米特裡.特列寧定價:38.00元出版社:新華出版社【作者簡介】德米特裡·特列寧,1972-1993年間在蘇聯和俄羅斯軍中服役,任職經歷豐富,包括蘇軍駐波茨坦的外交聯絡官和美蘇日內瓦核裁軍談判代表團成員(1985-1991年),還曾在軍事學院的戰爭研究所任教(1986-1993年)。
  • 歷史上的今天|列寧組成第三共產國際
    30.1933年  日軍攻佔承德31.1933年  日軍攻佔古北口32.1933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33.1924年  歌曲《祝你生日快樂》正式公開發表34.1923年  胡適大力提倡研究國學35.1922年  香港英軍製造「沙田慘案」36.1921年  哈定就任美國第29任總統37.1919年  列寧組成第三共產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