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談伊斯蘭教:寬容仁愛是處世基本原則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近些年,一些暴力恐怖分子和團夥打著伊斯蘭教的旗號從事殘忍血腥的暴力恐怖活動,給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同時,隨著暴力恐怖活動的頻發,社會上開始出現「伊斯蘭教是洪水猛獸」等妖魔化伊斯蘭教的錯誤認識。伊斯蘭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宗教?有關專家、學者和普通群眾從各自的視角出發給出了他們的看法,其中的關鍵詞是「寬容仁愛」。寬容仁愛是伊斯蘭教處世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倡導的主要精神是各民族和宗教之間儘管信仰理念不同,但是這不妨礙互相成為朋友,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共同生活在一起。

  訪談主持人:記者石鑫

  訪談嘉賓:洪勇明(新疆大學新疆民族文獻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努爾買買提·託乎提(新疆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長)

  阿布都艾尼·買買提(阿克蘇市熱瓦連鎖超市快餐店老闆)

  伊斯蘭教是中正和平的宗教

  洪勇明

  伊斯蘭教是主張宗教信仰自由,倡導和平、博愛、寬容及完善一切美德的宗教。作為伊斯蘭教的核心理念,寬容仁愛主要表現在尊重人類尊嚴、認同人類差異、主張信仰自由、提倡寬以待人、秉持平和心態、構建和諧關係。

  伊斯蘭教認為,真主賦予全人類尊嚴,並保證其做人的尊嚴得到尊重。先知穆罕默德強調所有的人,不論種族、膚色、語言或文化背景,都應享有平等的權利。伊斯蘭的法學原理也承認所有的人都享有生命、財產、榮譽和信仰的權利。因此,對人類生命權的無端剝奪,受到伊斯蘭教的強烈譴責。

  人類社會之所以精彩,就在於不同民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和爭議。伊斯蘭教認為人類多樣性是真主創造的奇蹟之一,應當鼓勵不同民族彼此交往,通過普世智慧和相互合作相得益彰。

  伊斯蘭教主張宗教信仰自由,對於其他宗教絕不橫加幹涉。即便對伊斯蘭教佔優勢地區的普通民眾,伊斯蘭教也不強迫其加入。同時,伊斯蘭教還正告信眾,保護和尊重信仰其他宗教的民眾。

  伊斯蘭教要求信眾進行自我節制,不要偏激或極端,藉以和平地實現自己的目標。伊斯蘭教認為,如果寬容對待他人,人們就會敞開心扉,構建更為友好和諧的關係。

  伊斯蘭教的主旨是寬容仁愛,但一些人出於個人或團夥的目的,將極端思想引入伊斯蘭教中,這與伊斯蘭教的寬容仁愛本質是背道而馳的。安拉的使者說:「你們當謹防在伊斯蘭中製造極端,你們之前的人就是因為宗教極端而滅亡的。」(筵席章:第33節)。某個人的極端思想和行為,絕不能代表穆斯林,更不能以某些人的極端行為來看待伊斯蘭教。

  正確理解伊斯蘭教教義

  努爾買買提·託乎提

  現在,絕大多數穆斯林通過聽宣講來理解教義,宣講人的學識水平決定了信眾的理解程度。我在調研時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穆斯林特別是青少年沒有真正理解伊斯蘭教教義。比如有些穆斯林非常虔誠,每天5次禮拜,並且能用阿拉伯語熟練背誦教義,但他們卻不懂教義的真正意思。如果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蒙蔽、煽動,不辨是非,不明真相,做出一些反社會反法制反人類的事情,其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的祖先在接觸伊斯蘭教時,它就是個主張寬容的宗教,而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伊斯蘭教是個習俗性的宗教,它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絕不是宗教極端分子強調的那樣複雜。一些人披著伊斯蘭教的外衣,大搞暴力恐怖活動,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其最終目的是政權,這不是宗教問題,是政治問題,是你死我活的敵我鬥爭。

  現在,很多人把暴恐活動歸因於宗教問題,是因為他們對伊斯蘭教教義的不了解。很多信教群眾其實非常虔誠,心是好的,就是對伊斯蘭教教義理解不透徹,不清楚。作為穆斯林,要明白伊斯蘭教的本質是什麼,主張是什麼,要學習穆聖寬容的高尚美德,懷著一顆寬容的心,處理好民族之間、鄰裡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從黨和政府層面來說,當前要抓好愛國宗教人士的培養工作,因為他們的作用舉足輕重。為滿足信教群眾的需求,還應該多出版一些正規的合法的宗教出版物,道理要樸素,便於信眾理解。

  寬容仁愛是伊斯蘭教對每個穆斯林的要求。如果有人由於缺乏對伊斯蘭教的了解,無意間做出了傷害我們宗教、民族感情的事情,我們要在發揚寬容美德的同時,依靠法律解決問題,不要激化相互之間的矛盾,破壞和諧的氛圍。

  「我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我」

  阿布都艾尼·買買提

  我1982年出生於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從小父母就告訴我,伊斯蘭教是倡導和平、博愛、寬容的宗教,而我從多年的學習和成長經歷中也深深感悟到,寬容是人與人相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德,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

  作為穆斯林,這幾年我先後捐款捐物23萬多元給困難群體,他們中間有維吾爾族,也有其他民族,因為伊斯蘭教提倡對所有人的慈善。為了長期幫助貧困學生,2011年5月,我和朋友們成立了「熱瓦愛心基金」,每年定期向優秀貧困生資助5萬元,並為阿克蘇地區一中高考文理科狀元另設獎金4000元。每逢古爾邦節、肉孜節和春節,我都會帶領員工慰問各民族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

  我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我。記得我在南京大學商學院讀書期間,有一次因嚴重的胃病住進鼓樓醫院,整整15天的時間裡,我的漢族同學輪番照顧我,不眠不休,讓我很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在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裡,現在出現了一些比較偏激的做法和主張,但那種做法與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是不相符的,宗教極端主義宣揚的不是宗教。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誰都不希望見到自己的家被毀壞;誰也不原意活在對立、冷漠與敵視中。寬容能夠化解許多矛盾,對待人和事情用寬容的態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才能一條心,大家才能生活得好。

相關焦點

  • 高手處世,一般遵循這3個原則,越早知道越早受益
    高手處世,一般遵循這3個原則,越早知道越早受益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處世準則。有的人做事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而令一些人的處事方法卻令人如鯁在喉。真正的高手處世,一般都會遵守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都是古人智慧的濃縮,我們要牢記心中,越早知道越早受益。首先第一條原則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友道也。
  • 從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說起,寬容謙讓,是人生的大境界處世的大智慧
    禮讓,寬容謙讓,不僅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真實寫照,更應成為後來者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菜根譚》裡有兩句寬容謙讓的名言。一句是:「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為人處事,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對人,才是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待人接物,以寬容敦厚態度對人,才是有福的人,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另一句是:「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 大度須有度,寬容不能沒原則,以直報怨才能快意恩仇
    你儘管受到了不正確的對待但你自己的原則不能被破壞。不能因為他對你不道德,你也對他不道德。他騙你,你也騙他。以直報怨就是無論別人怎麼錯,自己都保持正直,按正確的方法做。一個人做錯了要批評他,甚至制裁他,這叫做「直」。直,氣才壯。以直報怨就是整個社會要有包容性,但又不喪失原則。
  • 學者稱漢語對外來詞應保持寬容:交給時間檢驗
    學者稱漢語對外來詞應保持寬容:交給時間檢驗 >   記者鄭志方  日前,一封由一百多名學者聯合籤名的舉報信,被分別送到了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其中簽名的學者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敏生、「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和翻譯家江楓等。
  • 蘇軾:為人寬容,不是懦弱
    章惇的兒子章援來求見,還帶來一封長信,是為了代父求情,希望東坡還朝之後對父親施以援助。章援進士及第的時候,座主就是東坡,所以兩人是師生關係。但在東坡被貶嶺南的幾年中,章援不聞不問,與恩師從未有過交流。東坡卻對章惇的遭遇十分同情,對以前章惇施加的迫害絲毫不掛懷。
  • 專家學者基本確認
    專家學者正在研究鄭成功家族有關史料。  20日-22日,第五屆南安·國際鄭成功文化節將在南安舉行。17日,來自廈門、泉州、南安的鄭成功文化研究會學者、鄭氏宗親等齊聚石井,召開鄭成功故居考察研討會。  經專家學者現場考察、研討,基本認定石井草埔尾舊宅即鄭成功家族故居,系鄭成功祖父鄭士表所建。鄭成功族人將對故居進行修繕,並啟動相關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
  • 專家學者龍場論壇上找答案
    來自全國各地陽明心學專家及愛好者200餘人齊聚修文,共襄聖學,探討「知行合一」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傳承、弘揚和倡導「知行合一」思想。510年前,陽明先生「龍場悟道」後創辦龍岡書院,大啟西南教化,廣開黔中學智,首論「知行合一」。今年是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510周年,修文誠邀全國陽明心學專家和愛好者,深入挖掘「龍場悟道」的歷史地位和「知行合一」的時代價值。
  • 西方的一些學者認為孔子的仁愛之心,也許就是救世的良方
    孔子的仁愛思想是從周文王時期的制度得來的,孔子認為人的天性情感是有血緣關係而自然引發的。所以孔子提倡周文王時期的禮儀制度,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因為時間有所間隔,而諸侯和君主之間的血緣關係已經日益疏遠,而當時的環境不再用於這套文化體系。
  • 環境法基本原則批判分析——以立法目標替代基本原則
    環境法的這兩個目標與我國學者所總結的環境法的兩個核 心原則相一致。在環境法律規範中,學者們所認為的原則性規範 與規則不同,但與立法目標的條款在表述上沒有什麼區別,兩者 都沒有「行為模式+法律後果」這樣的法律規範邏輯結構,從這個 角度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和環境法的立法目標區別不大甚至是 內容基本相同。
  • 禮尚往來是維持彼此關係的處世原則
    禮尚往來,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社會維持彼此關係的處世原則。也是做人的最基本教養,更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其中所說的「禮」指的是禮貌,也是禮節。沒有禮節,人與人之間就會矛盾重重;有了禮節,交流才有規矩和分寸。
  •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答:天津大學仁愛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大學和天津仁愛集團合作創辦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校舍、獨立招生和獨立財務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問:你校的辦學優勢是什麼?各系系主任均由天津大學相關院系負責人或具有豐富教學和管理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  問:你校頒發何種畢業文憑及學位證書?  答:學生完成規定學業經審查達到畢業標準的,頒發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符合國家及我校有關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學士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 「仁愛」「愛人」的儒家思想體系內涵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的精華所在,孔子從人類自身的思考出發,創建了仁愛之說,對人的本性做出了規定,將「仁」作為倫理道德所體現的主要原則。孔子認為,仁是作為人的本性,它源於親子之愛,並將其逐步擴展為人類之愛。
  • 為人處世基本準則
    貧賤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無、迷濛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尊敬、謙遜、迴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奮鬥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無到有、修為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正直、勇敢、有良知,不偏不倚,不為五鬥米折腰;富貴的時候,就是一個人有、覺悟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淡泊、不顯、積善,臨危不懼,泰然處之。
  • 寬容帶給你與人為善的力量!(深度好文)
    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寬容是你給他人最好的禮物,也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生活中,往往有些錯誤出自意外,並非出於故意。如果你勃然大怒,不僅讓當事人下不了臺,自己也會給人留下沒有涵養、蠻橫粗野的印象,而大度寬容,既可以解除當事人的尷尬,更會增加別人對你的敬佩。古人常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確,君子都有容人的雅量。
  •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為何在當時沒有市場,之後卻受到推崇?
    提到春秋時期,圍繞著爭奪霸權展開的戰爭基本沒停過。在那個戰亂不斷、誰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的時代,突然冒出一個人來告訴你:你和別的國家爭鬥這樣是不對的,你們都是周天子的大臣,你應該疼愛百姓,尊奉周天子……一言以蔽之,對於諸侯們而言,孔子的仁愛思想在當時有點:不合時宜!
  • 刑法基本原則的司法實踐與完善
    來自京內外高等院校、司法實務部門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代表50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刑法基本原則的價值及其對司法指導意義、刑法基本原則實踐貫徹中的不足及完善路徑等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
  • 寬容大度是說服者的必備素質
    相反,我們在此時以寬容之心,待之。不是一味批評。而是允許對方犯錯誤,並自身言行的去感化他。the對方一定會產生強烈的感激之心和自責的心理,從而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接受我們的勸導和說服。在對方無理取鬧時。除了必備的,還擊,或批評外寬容大度無疑是一種更高明,更有效的說服方式。具體來說寬容大度,一般可以從幾方面來表現。
  • 一辯稿:為人處世,堅守原則比審時度勢更重要
    我方持方為為人處世堅守原則比審時度勢更重要。開宗明義,為人處世意思就是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對待人際關係以及事務的處理方式與方法,是以人為主體,對人類活動的高度概括。審時度勢是以趨利避害為導向,以利益最大化作為行為判斷上的準則,它的標準是法律。
  •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寬容,是一種美德。 於是,我們逐漸的學會了寬容。看穿但不說穿,該明白的明白,該裝傻的時候大智若愚。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裡有數就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必要的就不要說出來。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對別人要寬容,能幫就幫,不要把人逼絕,記得給人留條後路。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懷。
  • 《論語》多讀細品 學修身處世之道
    11月7日,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特聘專家王蔚教授應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在濱州職業學院為大家帶來了精彩講座——《讀〈論語〉,學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