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明日黃花
【成語拼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成語釋義】明日:指重陽節後;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成語出處】《九日次韻王鞏》
【成語造句】
1.舊地重遊,往事已成明日黃花,令人感傷。
2.你這篇文章必須馬上發表,否則將成為明日黃花,無人欣賞了。
3.出行帶現金都已經成為明日黃花了,現在人們都只需要帶信用卡出門。
4.不錯,感情在她來說,已成為明日黃花。
5.他也曾紅過一陣,不過這已是明日黃花了。
【成語故事】
重陽節賞菊,是我國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常在這一天相聚賞花,吟詩作文。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有不少歌詠重陽,或頌菊花的佳作。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安石的《城東寺菊》等,都是。此外,史稱「三蘇」之一的宋代大學士蘇東坡,也曾寫下過相應詩篇,其中之一就是《九日次韻王鞏》。
在這首詩中,蘇東坡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著急回去,還是趁這菊花盛開的重陽節日賞花為好。因為,倘等到「明日」,重陽已過,不但人觀之無趣,恐怕飛舞的彩蝶看了那過時的菊花也會犯愁的。這就是人們熟知的所謂「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之蘇氏名句。
後來,大家便將「明日黃花」作為一個成語,用來表示事情已「過期」之意。
【成語點評】
過了重陽,菊花即將凋謝,成了過時的東西。所以用「明日黃花」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有些人以為「昨日」才是過去時,「昨日黃花」是比喻過了時的事物。仔細想想「昨日」菊花還沒有盛開,怎麼會成為「過了時的東西」呢?所以用「昨日黃花」來比喻過時之事物,不但不合此成語的原意,也有悖於邏輯,實在不可取。
重陽節也稱老人節,這一天是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希望小朋友們不止在這一天尊重老人家,平時也要多多對爺爺奶奶們噓寒問暖哦。另外呢,小朋友們要用對成語,發揚漢語的文化之美哦。
推薦公眾號一天一個成語,這是一天一首古詩詞的姊妹號,每天定期推送一條成語,講解它的來源,敘述它背後的故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每天成長一點點,共同進步!!
我就知道你「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