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息紊亂?避免因睡眠影響孩子健康,家長可以這樣做

2020-12-23 小允兒的媽媽

建議青少年晚上22點應該進入睡眠,在科學意義上講,青少年每日最佳睡眠時間是6-8小時,甚至8-10小時都屬於正常情況。深睡眠時相儘量要超過5個小時,淺睡眠時相儘量要少於4個小時,這才是青少年生長發育期間最佳的睡眠狀態和睡眠時相。

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得到足夠的放鬆,當一到假期,孩子總是「抗拒」睡覺,每到休息的時候總是很興奮,這不僅讓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時間,還影響了學習生活。

一位家長分享說:

我的孩子今年初三了,寒假來了之後本想讓孩子利用這幾天的休息時間好好查缺補漏,卻沒想到孩子在家裡睡了好幾天,每次都是到飯點把孩子叫醒,吃飯後孩子又接著睡覺,真不知道是養孩子還是養豬。孩子白天睡覺,晚上活動,假期時的作息與上課時完全不同。我早上很早出門上班,中午回到家以後,卻發現孩子還在睡覺,我做的早餐他也沒吃。到了晚上,我想讓孩子們早點上床睡覺,孩子表面上答應了我,實際上卻一直躲在被窩裡玩手機到凌晨才睡覺。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假期作息不好,日夜顛倒,家長想要解決孩子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為什麼一到假期,孩子就就變得懶散起來?

假期為什麼會打亂孩子的作息?

1. 受家長影響

進入假期後,孩子和父母幾乎是朝夕相處。很多家長自己的作息時間就比較亂,孩子對家長又總是有樣學樣同步了家長的作息,孩子自然也就沒辦法進行規律的學習。

2. 產生心理懈怠

假期到了,就意味著孩子可以擺脫老師的監視,學校的控制,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再也不必早上早早的起床,去不喜歡的學校開始新的一天。也不用每天準時回家,然後做作業做到很晚。孩子產生這樣的懈怠心理,就是作息紊亂的一大重要原因。

3. 維持親戚來往

每每逢年過節,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各個親戚家走動,不在家的時間明顯增多,這就意味著孩子有了更多偷懶的時間。如果是父母單獨出去走親戚,那麼孩子也就少了父母的監督,不會自覺地到點起床按時睡覺。

孩子作息紊亂無非是因為受到自身心態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甚至日漸加劇,如果孩子自身不意識到這樣的生活方式會對自己的生理甚至心理產生影響的話,後果會十分嚴重。

作息紊亂對孩子有哪些負面影響?

1. 視力變差

即便不多說,家長也很清楚視力的好壞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走在街上不難發現,四周其實都是戴眼鏡的人,近視的人和不近視的人在視覺感知上存在很明顯的差距。由於作息紊亂,孩子難免會更多地使用電子產品,長時間的面對發光的屏幕,會直接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

2. 記憶力下降

一般來說,記憶的內存整合都是在睡眠時間進行的,只有當大腦得到足夠的休息,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才會提高,反之,孩子的記憶力就會下降。對有學習任務的孩子而言,沒有良好的記憶力,學習效率就會下降,在考試中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

3. 影響情緒

作息不規律,孩子會變得懶散。我們知道,懶散的人幾乎不會積極地生活,這導致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也不太滿意。一旦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孩子們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下降,甚至出現自我放棄的狀況。

孩子作息紊亂或者睡眠習慣不好,就等於給自己埋下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地雷。很多孩子無法自我察覺改變,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避免他們受到假期的影響呢?

寒假即將到來,家長該如何避免孩子作息發生紊亂?

1. 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必須以身作則,每天儘可能早地上床睡覺並早起,即使工作很忙,也等待孩子們上床睡覺以後,再繼續工作。早上和孩子們一起早起,並為孩子們準備一份營養的早餐

遇到不得不加班的情況,家長也應該儘早回家安排自己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不要只是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說早睡早起很有好處,不好好休息對健康有害,這些語言教育始終是空泛且沒用的,對孩子來說不具備任何作用。

2. 限制電子產品的使用

大部分孩子之所以在睡前十分興奮睡不著覺,就是因為他們帶著電子產品上床,不管是用它來發送消息還是看視頻,對孩子而言都是一種精神刺激,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沒有一個規律的睡眠模式,就很難入睡。

父母允許孩子用白天時間或者飯後時間使用手機,但要明確規定在睡覺前一個小時孩子不能使用任何的電子產品。

3. 制定時間表

人的行為具有一貫性,一個良好的習慣一般都是從小養成的。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表。讓他們遵循這個時間表,規律地睡覺和起床,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孩子自然會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並且不會被外界因素所影響。

總結

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處於一個正常的生物鐘裡,這樣孩子們才能在假期裡正常地學習和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在開學以後,孩子也能以一個良好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學習當中,跟上學校緊湊的學習節奏,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黑白顛倒,家長不及時調整會出大問題,調整作息很重要!
    睡眠狀態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和小朋友。如果一個小朋友的睡眠質量不好,不光光是影響到他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媽媽的睡眠狀況。尤其是一些容易出現黑白顛倒情況的寶寶,容易讓媽媽產生精神力透支的情況。家長夜晚要哄孩子,白天要工作,精神力不足就很容易生病。
  • 孩子睡眠不足,影響他們身心發育,4個方法調整孩子作息
    每天晚上叫小天睡覺,小天就說等會的馬上睡覺,這樣拖拉磨蹭就快到12點了,造成早上還起不來,天天都要睡到九點左右。朋友說現在暑假期間孩子這樣作息還可以,等到上學的時候,孩子調整不過來,他就要受罪了。孩子暑假平時不上課,孩子有大把的時間進行安排,這樣導致作息沒有規律。而且到了晚上的時候家長在家休息看電視,認為孩子上課比較忙,也沒有強制的安排孩子休息。這樣導致孩子也看電視比較晚,再加上一些豐富的劇情刺激孩子,孩子大腦興奮,也很難入睡。
  • 孩子越睡越晚,上網課亂了作息,睡眠專家告訴你:傷害有多大
    少年大不同專訪著名兒童睡眠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教育部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兒童睡眠研究小組組長江帆,為家長們解疑釋惑,把孩子晚睡這檔子事兒全面地剖析清楚。孩子晚睡,會造成「晝夜節律紊亂」孩子晚睡會造成「晝夜節律紊亂」,它可能會引起失眠,嚴重的白天嗜睡,還會引發學習和行為問題,所以家長們的擔心不無道理。
  •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孩子成為時間的管理者
    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不僅可以使孩子身體健康,而且還能使孩子有充分的精力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凡是那些能夠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就餐、按時學習、按時活動的孩子,大多都是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優良,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充沛的精力,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能讓學習、生活有條不紊,從而緩解壓力。
  • 孩子睡眠質量差,危害多多,家長要從小開始幫助孩子獲得好睡眠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對於很多寶媽來說,自從有了娃之後,最大的心願就變成了可以睡一個整覺。很多小朋友是名副其實的睡渣,經常會出現夜醒的狀況,要不然就是一定要父母抱著,不肯獨自安靜地躺下入睡。其實孩子睡眠狀態不好,很有可能是由於家長的一些不當行為所導致的。
  • 改善孩子睡眠,可以這樣做
    家長問:孩子運動能力很好,也不挑食,就是睡眠狀況不太好,經常會很興奮,睡眠比較淺,睡得晚,早起困難。一直以來都長速比較慢,最近一年長的快了,但骨齡還是偏大,如何改善睡眠狀態?其實很多家長會問,說我的孩子特別興奮,不愛睡覺。我個人覺得是這樣的情況,因為大家都知道,睡眠最深的時候,也就是小傢伙生長激素分泌最好、最快、最多的時候。
  • 90%的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這種良好習慣會影響學習!
    孩子不能按時作息,往往影響孩子的睡眠,而睡眠是人體恢復精力和體力的必要條件,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於孩子來說,養成按時睡覺、早睡早起的習慣就能保證孩子足夠的睡眠。現在,不少家長很重視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但往往不注意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孩子不能按時作息、生活,往往影響孩子的睡眠。
  • 晚上幾點睡,竟影響孩子成績好壞!幫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關於孩子晚睡的習慣,很多父母只是知道不太好,但是具體為什麼不好,大多數人都不是很清楚。今天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孩子晚睡的危害和如何儘量不讓孩子晚睡。家長們利用假期,幫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吧!一位家長朋友和我說,她兒子放暑假後,經常玩到12點才睡覺,很擔心他開學以後生物鐘調整不過來,影響學習狀態。
  • 呵護孩子視力健康,家長可以這樣做!讓孩子遠離近視
    眼睛是孩子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窗戶,如果孩子視力下降,容易削弱孩子對外界的感知能力,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腦部發育,而且孩子近視也會影響到他的學習狀態。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藉助外物來幫助他們緩解眼部的疲勞感,像熱敷、做眼保健操等。熱敷的話時間也不要過久,以15分鐘為宜,這樣能有效的緩解眼部疲勞。
  • 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建立孩子的睡眠習慣
    王女士一聽就急了,連忙帶著孩子去醫院就醫,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結果照舊。原來,正是因為王女士平時總是讓孩子玩累了自然入睡,導致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會引發這些問題。這讓王女士後悔極了,覺得是自己的錯誤,害了孩子的一生。其實,王女士這种放手哄睡的方式非常常見,很多家長都曾經做過。這種方式在親子教育中,有一個專業稱呼,叫做「崩潰式入睡法」。
  • 假期來了,家長別讓孩子作息顛倒,作息紊亂的後果,家長要知道
    其實很多孩子會出現張女士兒子這樣的情況,從學校放假回到家之後,就徹底的放飛自我,晚上不睡,早上不醒,很多父母一開始都只是想讓孩適當放鬆,但是沒想到這一松就送到底了,孩子的作息習慣全亂了。一、假期一來,孩子就開始作息紊亂?
  • 幼兒園老師說:晚點把孩子送來吧!提前調節孩子作息,避免起床氣
    過了兩天幼兒園老師對她說:「晚點把孩子送來吧!」她就聽老師的晚點送孩子去,沒想到第二天老師又說,可以再晚點送。她真是後悔沒有早點給孩子調整作息。幼兒園入園準備其中一點就是調整孩子的作息,家長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看上面的例子你就有數了。那如何調整孩子的作息呢?
  • 健康睡眠需從「規律作息」入手
    3月21日是第十八個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為「規律作息,健康睡眠」。有數據顯示,八成重大交通事故與司機睡眠不足有關。可見,睡眠障礙不可小覷。  確保睡眠質量,就是確保健康和安全。不可置否,對於很多人來說,「世界睡眠日」如果不是新聞提及,幾乎成為一個被遺忘的日子。睡眠障礙是一種病,需要醫學診治。但從導致睡眠障礙的成因來分析,不按作息睡眠,應當引起特別關注。顯然,今年「世界睡眠日」確立的主題切中了問題要害。
  • 孩子睡眠不足,影響學習?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如果抱有「困了自然就去睡」的想法,孩子就很難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困了也不願意躺在床上睡覺。兒童的睡眠環境不利於兒童的休息,環境不安靜,有噪音都會影響睡眠質量,如果睡前看手機、電視動畫也會讓孩子大腦興奮心跳加快,孩子不易入睡。兒童的情緒有壓力,如是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並給予解決,那麼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轉化為睡眠障礙。
  • 你家孩子睡眠時間多長?想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家長要做好這3點
    這樣也就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生活,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專注的學習,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效率不高,學習任務無法完成,又會晚睡,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不僅僅在身體健康方面極其嚴重,而且也會一系列多方面的間接影響。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睡眠質量,仔細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態,及時進行調整和引導,為孩子提供成長所需。
  • 孩子睡眠不好怎麼辦?改善寶寶睡眠質量,家長要這樣做
    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們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或者是有韻律的音樂,讓孩子在這些聲音的陪伴之下進入睡眠的狀態。同時在孩子睡著之後,家長做任何事情,事後動作一定要放棄,我也不能弄出很大的想像,如果想生一不小心把孩子吵醒,再想讓孩子睡著了就會很困難了。
  • 2020最新孩子睡眠時間表,警惕長期熬夜,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這樣孩子每天最多能8、9個鐘頭(大部分時候沒那麼多),對這個年齡段孩子來說,是完全不夠的!尤其是疫情這段時間,不少孩子的作息都亂了,熬夜現象更為普遍。且不說晚睡、睡不夠會影響孩子第二天的精神,長期保持晚睡的壞習慣,更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 為什麼孩子起床很難?如何讓孩子按時起床
    如何讓孩子按時起床?(1) 保證睡眠時間睡眠,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眠不足,不僅影響第二天的精神、情緒,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易於興奮,也易於疲勞,所以必須保證他們按時睡覺及睡眠時間的充足,他們才能精力充沛,健康活潑。
  • 孩子睡不好直接影響發育,這幾個睡眠誤區,家長要避開
    文|淘媽很多家長應該都知道,想要孩子健康發育的話,除了補充必需的營養,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睡不好的話,會影響體能、身高、免疫力等。所以說,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像以下這幾個睡眠誤區,儘量避開,別坑娃。
  • 如何保障孩子的睡眠?
    1.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如果孩子白天睡的時間太久,就會導致晚上睡不著覺,這是由於睡眠節律紊亂的情況,導致睡眠顛倒。在這種情況下,白天減少睡眠時間,晚上才能更好地進入睡眠,讓人體的睡眠節律保持正常。因此,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控制好白天睡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