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證明,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對他們的成功很重要

2020-09-05 Bob老師的頭腦訓練營

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詞彙和句子結構在早期的語言開發中都非常重要。如何與孩子進行更深入、更有意義的對話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從詳細的回答開始與他們交談。研究人員甚至指出,致力於發展更好的語言能力有助於孩子們在學校裡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們在想和您分享一些可以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好奇的孩子更容易獲得高成就

很多孩子在幼年期都喜歡拆玩具或者各種家用設備,這是好奇心爆發的表現。不要阻止孩子去探索和學習,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他們了解各種裝置背後的原理,如果他們能將拆掉的東西重新組裝起來,不管是否能正常使用家長都應該給予獎勵。

  • 好奇心是幫助許多科學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動力。
  • 好奇心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在閱讀和數學問題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 如果您的孩子對不同的事情變得更感興趣會有助於他們在學校變得更自信。
  • 他們會對新事物產生興趣,並在學習的時候感到快樂。


簡單的解釋和詳細的解釋是有區別的

當一個孩子得到簡短的答案時,他們不會繼續問更多的問題,因此他們也就無法學到更多的東西。在您的回答中增加細節會讓您和孩子進行更長時間的對話,他們會更好地集中精力討論這個話題。

  • 嘗試在對話中加入更多信息量。
  • 鼓勵孩子根據家長回答思考並提出更多問題。
  • 更多對話代表更活躍的腦部活動。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您可以看看兩者的區別。想像一下您的孩子在問您,「媽媽你為什麼要哭?」您的回答不應該是「大人也會哭」,因為這樣會立刻停止對話。相反,您可以說,「我的腳趾受傷了」,孩子就很可能會繼續提問,「你在哪裡撞到的?」或者「疼得厲害嗎?」再或者「我能幫忙嗎?」等等。


具體的解釋會讓您的孩子更好奇

如果一開始需要使用那些孩子可能不知道的陌生的詞彙,也沒有關係。這同樣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並引發更多提問和回答。

  • 不必刻意迴避一些專業性強的詞彙。
  • 當孩子提出更多問題時,家長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回答。
  • 問題相關性不太重要,發散性思維是好現象。


如果你們願意一起找出答案,你們都會學到新的東西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如果孩子問自己問題時不知道答案該怎麼辦?實際上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您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並找到答案。

  • 說「我不知道」並沒有什麼難堪的,讓您的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
  • 重要的是向孩子展示「我不知道」之後要做什麼,是去思考、去研究、去尋找幫助。
  • 告訴孩子如何找到答案,在書裡,網絡裡甚至問更多的人。
  • 這將幫助您樹立一個好榜樣,並增加您和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您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呢?如果您有好經驗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

關注每天都有精彩的成長資訊帶給您,還有益智科學小實驗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媽媽,他們為什麼不和我玩?」蔡少芬回答很贊,孩子社交很重要
    文/小庚庚爸爸孩子的社交,其實從他們向別的小朋友發出「你好」,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家長很少去注意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當不得不說,孩子小時的社交真的很重要。最後,她成功的邀請到小朋友參加。這是一位媽媽對女兒社交的注重,而一般的媽媽只會告訴孩子「他不和你玩,咱還不稀得和他玩呢」。在這樣的安慰下,孩子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社交問題,他們只會認為是別的小朋友有問題。
  • 如何回答孩子的那些「傻」問題?
    例如孩子問月亮上有什麼啊?父母可以這麼說:你猜猜看啊,媽媽小時候聽說上面住著一個美麗的嫦娥公主,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白兔,但是我從來沒上去看過,不知道他們說的對不對。寶貝想去月亮上看看究竟有什麼嗎?那怎麼才能上去呢?
  • 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有小孩的家庭應該都有過這樣一段經歷,孩子大概是6到7歲的樣子,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新校園新環境感到新鮮,對身邊的任何事物都覺得好奇,小孩子「變身」成為「好奇寶寶」,不斷地向家長提出一些聽起來天真幼稚的問題。
  • 培養孩子學習力,從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開始
    這個蘋果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他便開始認真研究,後來就有了牛頓定律,還開啟了近代物理學的歷程。小時候的我們,都會幹過不少調皮的事,但是,多年的兒童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有兩點是確定的。一是幼兒不會故意搞破壞。他們沒有能力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不知道我們在乎什麼,怎麼會專挑我們不喜歡的事去做?二是嬰幼兒對世界好奇並因之探索,是他們學習成長的最大動力、最有效方式。
  • 面試官的刁鑽問題,有哪些回答套路?
    面試官這種帶有「證明你配得上這份工作」的提問套路,要麼是懶,照抄之前的面經而不思考問題的價值;要麼是來源於內心的恐懼:這場面試似乎並不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要拿回掌控權,我要暗示我們這個崗位很熱門。 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對於仍然希望獲得這份工作的新人們,我會建議:避免回答為什麼不是別人,專注於為什麼我可以有。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成功人士的童年,大多具備以下4個共同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文化的混合,每個行業的付出都開始被肯定,成功的定義也與以前完全不同。 美國哈佛大學,曾抽樣1000人進行了樣板統計,研究的課題為成功人士的童年有哪些共同點。
  • 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都必須執行學校的要求,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父母、教師、輔導教師和個人可以靠自我修養和勤奮工作來發展他們的思想和才能。大部分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具有較高的,但不是異常的才能。智商高與努力鑽研某一方面的知識,堅持和發展與他們相處所需要的社會才能相"比是次要的。對有成就的音樂家、運動員和歷史人物的研究表明,他們在幼年就很有才幹,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並且長期堅持訓練多方面的才能。大部分人與同事和父母相處很好。
  • 科學研究:孩子能否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
    導語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成功=情商80%+智商20%。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什麼?馬雲在浙商大會上是這樣回答的:要想成功,必須情商強大。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情商教育,應該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要引起注意。
  •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提問比回答更重要,父母如何鼓勵、引導
    從這個方面來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一樣的孩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這表明了孩子正在對這個世界產生思考,這將有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但不產生厭煩情緒,反而積極地理解和配合孩子,認真地為孩子回答他們關心的問題,就一定能夠激發孩子主動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接觸新事物的熱情。
  • 孩子回答爸爸人怎麼過一輩子才算成功?
    今天早上問了孩子一句,人怎麼過一輩子才算成功?她回答;比誰活得長,不是看他活著的時候年輕的時候能賺多少錢,而應該看他退休後能活多久,能拿多久養老金,你賺錢再多,60歲一到死了,一分退休金都拿不到就完全是失敗者。
  • 當孩子提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時,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回答
    有時候孩子們提的問題會讓我們哭笑不得,對小孩來說, 在回答中學到東西是很重要的,他們不想被無視,欺騙或是嘲笑。今天我們針對難住父母的問題,列出了正確答案,它們會幫助你更了解你的孩子無論他們在哪個年齡段?
  • 別迴避,越早讓孩子知道,對他們成長有幫助
    關於家長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尷尬,特別是男家長,他們都認為要把這個問題丟給媽媽,覺得媽媽才是對孩子啟蒙這方面問題的人。但是孩子的好奇心是得不到滿足的。如果當孩子問起的時候,我們不懂得回答,就會使他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
  • 您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 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學生那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至少說明他們當堂跟住了老師的進度。因此,大多老師其實非常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當家長來詢問時,老師自然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向各科老師的了解,掌握孩子在課堂上的實際情況後,家長要進行分析:孩子是只在某一科或兩科上不積極還是在全部科目的課堂上都不積極?
  • 最新研究:那些優秀的孩子,他們父母有24個共同點
    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家長關係和睦,且行為表率良好的家庭,養育出的孩子往往在成年後更容易獲得成功。除此之外,優秀孩子的父母還有哪些特質呢?最新研究發現了24個共同點,包括:讓孩子做家務、教會他們勇氣並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等。
  • 當男生問你這幾個問題,他就是吃醋了,一定要認真回答
    當男生問你這幾個問題,他就是吃醋了,一定要認真回答。第一男生與自己真愛的姑娘戀愛時,也會擔心自己會失去她,男生在看見自己女朋友與別的異性聊得開心,都是會心裡不舒服的,有的男生再看見自己女朋友與別的男生在一些聊天軟體聊天,就會問這是誰,這是時候就要注意男生內心已經吃醋了,要想好怎麼回答。
  • 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有孩子氣,回答時卻成熟而睿智 | 如何閱讀哲學書
    但是我們一定要能夠用赤子之心來看世界,懷疑孩子們懷疑的問題,問他們提出的問題。成人複雜的生活阻礙了尋找真理的途徑。偉大的哲學家總能釐清生活中的複雜,看出簡單的差別,只要經由他們說明過,原先困難無比的事就變得很簡單了。如果我們要學習他們,提問題的時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氣的單純而回答時卻成熟而睿智。
  • 悅聽丨孩子的提問,你怎樣回答很重要
    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時,你會怎樣回答?在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孩子問媽媽為什麼要去上班,媽媽回答:「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他的媽媽卻回答說:「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這樣才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個道理。」
  • 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更容易成功
    當問及一些父親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時,有的答: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的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看來好象都有理由,其實他們忘記了古訓「養不教,父之過」。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 孩子聰明但是成績差?真的不一定是他們不認真!
    這樣的做法在孩子身上真的不一定見效,如果你的娃都認真學習了但還是成績差,那可能不是他不認真學習,而是有「兒童閱讀障礙症」。很多讀寫困難的孩子,要麼被判定為智力問題,要麼被判定為學習不認真,而少有被正視和關愛。八十年代之前,學界還普遍認為中文作為一種表義文字,閱讀障礙發病率遠低於英語世界,因此對於中文閱讀障礙的研究也就不夠重視。但是八十年代之後,根據跨認知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及語言學的研究表明,中文閱讀障礙發生率並不低於英文。故此,所謂「漢語的特殊性」,並不是在中國少聽到閱讀障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