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更容易成功

2020-10-03 非凡心教育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在你們家是爸爸教育孩子更多?還是媽媽教育孩子更多?


甭管你是爸爸,還是媽媽,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佔50%,以父親為主的佔20%,平分秋色的佔30%。

這些缺位孩子教育的父親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情。


在各種教育論壇或者家長會,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做家庭教育諮詢來訪者基本都是母親,這也從側面說明,在教育子女這件事情上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


當問及一些父親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時,有的答: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的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看來好象都有理由,其實他們忘記了古訓「養不教,父之過」。


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


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所以作為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我們的孩子現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兒時多是母親餵養、照料;上幼兒園全是女老師的教育;


小學、中學階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師教育為主;如果在家裡父親再放棄教育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還會有陽剛之氣?能不「陰盛陽衰」嗎?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孩子班上有個男孩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回答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


老師調查後發現,原來在家裡孩子總是跟著母親,母親膽子很小,總怕孩子碰傷,因此對孩子「包著抱著」,孩子也就變得內向、膽小。


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建議讓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家裡以父親的教育為主。於是父親便常常帶著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艱險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陶冶了孩子的性格。


結果,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因此,主張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間的性格有所不同,從總體上來說,母親比較溫柔,父親則具有陽剛之氣。


母親的溫柔、細緻、耐心、體貼和父親的豁達胸懷、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須做到陰陽平衡。要改變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過剩這種狀況,必須加強男性教育。


我們並不否認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親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格溫柔去影響孩子,通過講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給了孩子很多的關懷與呵護,這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


男性教育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男性的特點往往是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這些對於女性來說略顯薄弱,這就顯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從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01

男性傾向於自立


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


有時孩子摔倒,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


而父親往往不是這樣,他們會說:走路怎麼不注意,站起來,往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


孩子並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父親在後面拍手說:真勇敢!真勇敢!從而使孩子充滿了自信。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

02


父親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些探索性的活動。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往往會罵他一頓。


而父親卻常常不以為然,甚至會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再教他把玩具裝好。


另外,父親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這也會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


03

男性比較喜歡劣性刺激


在男性眼中,他們認為困難、飢餓、勞累等等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孩子碰到這些困難和挫折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


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能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與應對挫折的能力。


近年來,學生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究其主要原因是挫折教育的缺失。


現在的學生是家長的手中寶,含著怕化了,捧著怕摔了。對孩子有求必應,想要什麼給什麼。


在這樣溫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習慣了讚美,也習慣了了索取,成長過程中經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失敗和困境,就容易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極端。


看到過一句話:父親缺位的教育,就是缺鈣的教育。精神「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有人這樣評論父母教育的區別:


如果說,母性教育是一種葉根的教育,目標是達到生命的滋潤、豐滿,那麼,父性教育就是一種「主幹」的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實現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既有根葉又有主幹,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當孩子既享有母性教育,又享有父性教育時,他就同時兼備了慈愛與尊嚴,就擁有完整的人性。


因此,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


在孩子小時,母親應該多負些責任,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長大以後,父親應該多教育,這是因為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無論怎麼說,父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負起責任。


家庭教育呼喚男性教育,當父親的一定要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關注非凡心教育

培養愛中國,懂世界的孩子

相關焦點

  • 被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研究表明: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別
    很多人都是當爸媽後,才真切地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要陪玩教他們所有的生活技能,培育出身心健康智商高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帶孩子任務,大概率下都是寶媽和婆婆負責完成,孩子爸多是在外拼搏養家餬口,然而卻有研究表明爸爸更適合帶孩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被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研究表明: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別
    很多人都是當爸媽後,才真切地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要陪玩教他們所有的生活技能,培育出身心健康智商高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帶孩子任務,大概率下都是寶媽和婆婆負責完成,孩子爸多是在外拼搏養家餬口,然而卻有研究表明爸爸更適合帶孩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男人比想像中更適合帶孩子!研究證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更成功
    導讀:不會帶孩子大概是這個社會對男人最大的誤解了,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男人帶孩子不僅優勢明顯,而且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長大後更容易成功。你還指望男人看孩子哦?終於知道叫父愛如山,因為根本挪不動!爸爸帶娃,孩子智商更高就是這樣一位媽媽眼中的「廢柴」老爸,耶魯大學一項持續12年的研究卻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更好,長大後也更容易成功。
  • 科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媽媽要學會放手
    在我們周圍,許多家庭中,媽媽往往負責帶娃,爸爸則經常缺席,所以有個名字叫喪偶是式育兒,爸爸雖然在,但跟不在也沒什麼兩樣。其實真的應該改變這種做法,因為根據科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美國耶魯大學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在社會上也會更加成功。這項調查研究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對各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後得出的結果。實踐證明,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賴媽媽,但是在人生關鍵時期、重大問題上則更依賴爸爸。
  • 為什么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
    在大多數家庭中,孩子教育主要是由媽媽負責,爸爸幾乎不插手或幫不上忙,當下對此現象稱作「喪偶式育兒」。有調查數據顯示,在現代家庭教育中以母親主導的佔50%,以父親主導的佔20%,剩下的30%是父母雙方共同教育。 但美國的一項教育研究表明:相比母親帶大的孩子,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上學後成績更優秀,進入社會後更容易在所處的領域成功。
  • 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異,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但真相其實是「爸爸帶娃,娃娃更好」。雖然在在大多數人眼裡,粗獷隨性的爸爸,帶起孩子也如同他們的性格一樣,十分的粗心和大大咧咧。但其實,被爸爸帶大的孩子,在各方面來說,都要更加的優秀一些。
  • 最佳帶娃人選竟然不是親媽?研究表明:這個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但有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最佳的帶娃人選不是親媽?孩子說話早都靠爸爸?和一般家庭不同,糖媽的閨蜜夢璇是一個「成功女性」,而她的老公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夢璇生完孩子之後理所當然的把孩子交給了老公,自己則繼續上班。
  • 為什么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料數據顯示爸爸帶的孩子會更聽話。近期,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 不同人帶的娃智商不同?耶魯大學研究告訴你,誰帶的孩子更聰明
    有研究表明,媽媽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而母愛也能讓孩子產生明顯的神經效應,進而變得更聰明。尤其是孩子7歲前,母愛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影響更大。當然,爸爸對孩子智力發育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影響力不亞於媽媽。美國耶魯大學,有人員做了為期12年的跟蹤研究發現,那些從小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會更高,而且精力旺盛,交際能力也很強,學習成績也更好。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編輯|吳倩萍定稿|菁媽現在的家庭中,我們會發現,媽媽帶娃會比較多一些,有的爸爸甚至是對孩子的問題一竅不通。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爸爸帶娃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有優勢。曉麗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在帶的,曉麗自己會有很多自己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爸爸帶娃不放心?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優秀
    曉麗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在帶的,曉麗自己會有很多自己空閒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曉麗的同事對這個情況感到十分的疑惑,就問曉麗:」曉麗,你家怎麼都是你老公在帶孩子的多呀,難道他不會煩嗎?」曉麗驚訝的說道:」為什麼會煩呢?
  • 研究調查表明,媽媽是教師爸爸是公務員,孩子更容易考上985大學
    考上985大學各省市狀元,都來自這幾種家庭根據研究數據調查表明,2007-2016年各省市考上985大學的狀元,大多來自下圖6種家庭,其中教師家庭佔35.09%,公務員家庭佔18.62%,剩下的是工程師家庭、工人家庭、農民家庭和其他家庭。
  • 專家研究證明,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聰明,寶爸們不要袖手旁觀了
    小雨的爸爸工作非常忙,即使回到家中的時候也只顧低頭看手機,根本不管小雨,小雨是由媽媽一手帶大的。小雨的媽媽非常溫柔,也非常細心,對小雨呵護備至。楠楠的爸爸工作比較清閒,而且非常有責任心,經常陪楠楠一起玩耍,一起做遊戲。
  • 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3大優勢,媽媽無法替代
    文丨美媽很帥表妹的婆婆因為動了大手術,幹不了重的活兒,包括帶孫子。表妹又要上班,不得已請了保姆回來。然而,每個月花5000塊請回來的保姆不做飯,只管寶寶吃喝拉撒,甚至很少帶孩子出去玩。婆婆覺得不值,讓表妹辭職回家帶孩子。
  • 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爸爸還是媽媽?這樣帶娃智商會更高
    有數據顯示: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美國哈佛大學也曾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結果依然顯示,孩子和爸爸交往越多,智力發育越發達,長大後也更容易成功。由此可見,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遠比大家想像的更深遠,可生活中,有很多爸爸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每天只用幾分鐘陪孩子。
  • 科學實驗證實:爸爸參與帶娃孩子會更聰明
    科學實驗證實:爸爸參與帶娃孩子會更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親刷存在感有多重要?科學實驗證實:爸爸參與帶娃孩子會更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莫扎特、達文西、蔡笑晚:爸爸帶大的孩子更成功!前提做到這1點
    但事實上,爸爸們一旦認真帶起娃來,孩子要更聰明,長大也更容易成功,絕對秒殺大部分媽媽。01科學研究證明男性帶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事實證明,爸爸帶得越多,孩子長大越成功這一點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有多項科學研究證實,還有很多名人明星的實際成功案例為證。 世衛組織有項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情商更高,男孩更有男子漢氣概,而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 爸爸帶娃就是坑娃?科學最新研究表明:父親的參與會讓孩子更聰明
    在新生代中,爸爸在帶娃的世界裡,是可有可無的,尤其是90後初為人父的爸爸,更讓寶媽們大吐苦水。由於自身成長的原因,過去爸爸在外面拼搏,媽媽就在家裡承擔了家庭主婦的角色。他們就養成了一個觀念:「女人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男主外女主內不可逆轉。」
  • 有研究表明:喜歡坐前排的學生更容易成功
    有研究表明:喜歡坐前排的學生更容易成功有研究表明:喜歡坐前排的學生更容易成功有研究表明,喜歡坐前排聽課的學生更容易取得成功。有研究表明:喜歡坐前排的學生更容易成功一位美國教授,曾經觀察記錄一群大學生在課堂裡的座位選擇,他發現:有的學生總是喜歡坐前排
  • 外國研究表明:家裡這位成員帶孩子比媽媽更合適,娃將來也更聰明
    外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寶貝,更聰明 美國耶魯大學,持續15年進行了一項跟蹤調查。結果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寶貝,比由媽媽和其他長輩帶大的孩子,心智健康度更高些,學業上更容易成功,長大後也更容易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