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在你們家是爸爸教育孩子更多?還是媽媽教育孩子更多?
甭管你是爸爸,還是媽媽,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佔50%,以父親為主的佔20%,平分秋色的佔30%。
這些缺位孩子教育的父親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情。
在各種教育論壇或者家長會,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做家庭教育諮詢來訪者基本都是母親,這也從側面說明,在教育子女這件事情上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
當問及一些父親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時,有的答: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的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看來好象都有理由,其實他們忘記了古訓「養不教,父之過」。
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
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所以作為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我們的孩子現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兒時多是母親餵養、照料;上幼兒園全是女老師的教育;
小學、中學階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師教育為主;如果在家裡父親再放棄教育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還會有陽剛之氣?能不「陰盛陽衰」嗎?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孩子班上有個男孩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回答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
老師調查後發現,原來在家裡孩子總是跟著母親,母親膽子很小,總怕孩子碰傷,因此對孩子「包著抱著」,孩子也就變得內向、膽小。
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建議讓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家裡以父親的教育為主。於是父親便常常帶著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艱險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陶冶了孩子的性格。
結果,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因此,主張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間的性格有所不同,從總體上來說,母親比較溫柔,父親則具有陽剛之氣。
母親的溫柔、細緻、耐心、體貼和父親的豁達胸懷、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須做到陰陽平衡。要改變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過剩這種狀況,必須加強男性教育。
我們並不否認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親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格溫柔去影響孩子,通過講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給了孩子很多的關懷與呵護,這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
男性教育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男性的特點往往是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這些對於女性來說略顯薄弱,這就顯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從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01
男性傾向於自立
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
有時孩子摔倒,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
而父親往往不是這樣,他們會說:走路怎麼不注意,站起來,往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
孩子並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父親在後面拍手說:真勇敢!真勇敢!從而使孩子充滿了自信。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
02
父親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些探索性的活動。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往往會罵他一頓。
而父親卻常常不以為然,甚至會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再教他把玩具裝好。
另外,父親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這也會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
03
男性比較喜歡劣性刺激
在男性眼中,他們認為困難、飢餓、勞累等等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孩子碰到這些困難和挫折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
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能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與應對挫折的能力。
近年來,學生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究其主要原因是挫折教育的缺失。
現在的學生是家長的手中寶,含著怕化了,捧著怕摔了。對孩子有求必應,想要什麼給什麼。
在這樣溫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習慣了讚美,也習慣了了索取,成長過程中經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失敗和困境,就容易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極端。
看到過一句話:父親缺位的教育,就是缺鈣的教育。精神「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有人這樣評論父母教育的區別:
如果說,母性教育是一種葉根的教育,目標是達到生命的滋潤、豐滿,那麼,父性教育就是一種「主幹」的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實現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既有根葉又有主幹,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當孩子既享有母性教育,又享有父性教育時,他就同時兼備了慈愛與尊嚴,就擁有完整的人性。
因此,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
在孩子小時,母親應該多負些責任,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長大以後,父親應該多教育,這是因為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無論怎麼說,父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負起責任。
家庭教育呼喚男性教育,當父親的一定要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關注非凡心教育
培養愛中國,懂世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