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梨
今天是父親節,剛好是周末,有不少爸爸擔當起了超級奶爸的角色,開啟快樂遛娃模式;
但還有更多的爸爸,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回來的路上。
真是無奈又遺憾!
其實,父親從小多教導和陪伴,才是讓孩子真正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最大秘訣。
儘管,爸爸帶娃常常被吐槽為大型災難現場,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但事實上,爸爸們一旦認真帶起娃來,孩子要更聰明,長大也更容易成功,絕對秒殺大部分媽媽。
事實證明,爸爸帶得越多,孩子長大越成功。
這一點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有多項科學研究證實,還有很多名人明星的實際成功案例為證。
世衛組織有項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情商更高,男孩更有男子漢氣概,而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而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一項十多年的跟蹤調查,也發現: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是科學家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因為,在家庭教育中,男性特有的冒險探索、堅毅果斷、獨立自信、熱愛運動、好玩有趣等等,都是女性無法替代的。
充分享受父親教育和陪伴的孩子,運動能力更強,情緒控制能力更好,更勇敢,更懂得尊重,也更自信和開朗,人際關係也會更融洽,自然也更容易成功。
哈佛大學專門研究過,在親子關係上男女有著天然的不同: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親密性,母親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二是獨立性,這是父親天然的優勢。
而BBC也拍過一部紀錄片,名為《父親的生物學意義》,片子通過各種有趣的實驗進行了科學探索,試圖分析爸爸這個角色對孩子成長的特殊意義。
總體而言,爸爸的教育,往往具有以下四大不可替代的優勢:
1、爸爸帶大的孩子更敢於冒險和探索
就像我們開頭說的,爸爸帶娃經常出現災難現場。
爸爸會鼓勵孩子嘗試一切ta覺得新鮮好奇的東西
比如,讓孩子大膽跟蜥蜴玩耍、給大象餵食物、騎馬、攀巖、滑雪……
看到水坑,爸爸會陪著好奇寶寶一起在裡面又蹦又跳踩到滿身泥巴,而媽媽只會拉著孩子趕忙避開;
爸爸會把孩子像玩偶一樣拋起來再接住,而媽媽只會在一旁嚇得花容失色;
這些在媽媽看來或者危險或者麻煩,讓人頭大的舉動,在爸爸這裡都是小菜一碟,跟孩子玩遊戲而已。
而孩子也很喜歡跟爸爸這樣的遊戲互動,他們覺得爸爸就像小夥伴一樣好玩,比媽媽老是說教,這不準那不行的,要有趣多了。
同時,孩子也從爸爸身上學到了挑戰和冒險精神,他們因此敢於不斷嘗試新事物,主動去探索未知世界。
2、爸爸帶大的孩子規則感和性別意識更強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叛逆,不再是聽媽媽話的乖寶寶。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媽媽往往都是從情感的角度出發,去跟孩子溝通彼此的感受,比如,你這樣說人家很沒禮貌,人家如果也這樣說你,你也會難過的……希望孩子能夠共情、換位思考,從而變得通情達理。
而爸爸則完全不同,他們更多的是討論原則上的問題,比如說你吃飯速度太慢了,要加快;你一個女孩子,要斯文一點;你穿的什麼褲子,太短太暴露了,馬上給我換了……。
《摔跤吧,爸爸》裡,父親對女兒的規則約束非常嚴格
這個時候,爸爸不再是孩子的遊戲夥伴,而開始成為一個紀律約束者,幫孩子建立規則和界限。
事實證明,在爸爸的規則約束下,成年後男孩更有男子氣概,女孩也更懂得如何跟異性交往。
3、爸爸帶大的孩子更熱愛運動
男性有著先天的運動優勢,體格強壯,運動細胞也更發達。爸爸帶著孩子打球、遊泳、釣魚、爬山……
孩子的體格、運動習慣和熱情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
研究也證明,爸爸帶大的孩子,身體協調性和情緒控制能力,都要更好。
4、爸爸帶大的孩子更獨立自信
其實這一點,也源自男人敢於冒險的精神,媽媽總擔心孩子,怕惹麻煩或出事,所以凡事總想著給孩子代勞。但爸爸總會鼓勵孩子:你可以試試,你行的!
比如,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再走;
這麼大了,放學可以自己回家了;可以學習自己洗衣服、做飯了……
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嘗試、跌倒在爬起來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克服困難,取得成功,也
因此變得越來越堅韌、獨立、自信。
美國有心理學家就發現:
「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
3歲時,父親發現莫扎特會經常坐在一邊,饒有興致地看姐姐練琴,於是父親便開始對他進行 音樂啟蒙。在父親指導下,莫扎特5歲開始創作短曲,6歲時創作鋼琴協奏曲。
後來,為了更好地培養有著超常天賦的莫扎特,父親甚至放棄了在宮廷裡當樂師的工作,將全 部精力都用在了莫扎特身上。
達·文西從小就對繪畫很感興趣。他上小學時開小差給老師畫速寫,父親知道後不僅沒有生 氣, 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還決定培養他這方面的才華。後來父親還把達·文西帶到大畫家維 羅奇奧那裡學畫畫,最終成就一代大畫家。
林依輪的兩個兒子,都是妥妥滴學霸
巨星成龍,論演藝事業,不知要比林依輪成功多少倍。可是,在教育孩子上,他又比他不知道失敗多少倍。
當年房祖名吸毒被抓後,成龍和他一起向公眾道歉,稱自己教子無方。
成龍還曾對媒體說過一件事,自己好難得有一次去接兒子放學,卻鬧了個大烏龍。在小學門口等了半天沒接到人,後來才知道兒子已經上初中了。
可見,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成龍這個父親的角色是嚴重缺失的。
房祖名曾對成龍說:「我的記憶裡沒有你的身影,連背影都沒有。」
臺灣畫家劉墉說過:「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為什麼?因為在孩子記憶裡,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而成龍,顯然就是這樣的影子爸爸。父愛的缺失,對房祖名的一生,都有著不可逆的重大傷害和影響。
有心理學研究顯示:
「父愛缺失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憂慮、孤獨、任性、有依賴性、自制力弱、攻擊性強等症狀;身心和人格發展都存在一定問題,嚴重的可能早戀、逃學、偷盜、吸毒、酗酒等,甚至迷戀暴力。」
有調查數據顯示:
正因為後果如此嚴重,智慧的父親,才會將「父親」當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來經營。
其實, 絕大部分的「喪偶式育兒」,都是因為爸爸沒有意識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
是的,要賺錢養家,的確很忙很累,但再忙再累,只要有心,陪娃教娃的時間總能擠出來的。
人家首富比爾蓋茨,都能每周固定抽出時間,接送孩子。難道我們比首富還日理萬機?
希望每一位父親,都能靜下心來,考慮清楚自己努力拼搏的初心,和終極意義。
《窮爸爸富爸爸》中有這麼一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把孩子教育好,才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成功。
最後,祝福所有父親都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也祝福,天下爸爸父親節快樂!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者:雪梨,做過刊物主編,當過世界500強企業PR。擅長成長、育兒文寫作,希望從觀念到方法,傳遞有價值的信息,與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智慧成長。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