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雲親舍 [bái yún qīn shè]
基本釋義: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
出處:《新唐書·狄仁傑傳》:「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典故:
狄仁傑是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輕時曾做過并州法曹參軍。 當時他的父母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一次,狄仁傑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由於思鄉情切,不由向河陽方向遠眺,只見一片白雲在天上孤零零地飄浮。 狄仁傑指著那片白雲對隨行的人員說:「吾親舍其下。」意思是,他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雲下面。他悵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雲散雲才離開。 公元700年9月,鍬仁傑病逝,終年七十一歲。武則天聞訊,非常悲痛,流著眼淚說:「朝堂空矣!」傳說,狄仁傑死後葬於邯鄲磁縣狄仁村,墓冢尚在。「白雲親舍」,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相關成語:白雲孤飛 暮雲親舍
2.開誠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基本釋義: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典故:
「開誠布公」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人們把「開誠心,布公道」簡為成語「開誠布公」,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你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你話,幹出危害國家的事來,你就取而代之。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為自已受先帝委託,已經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麼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su)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為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為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一生清貧,並無什麼產業留給後代。
相關成語:推誠相見 開誠相見 推誠布公 惺惺作態 爾虞我詐 鈎心鬥角
3.甕中之鱉 [wèng zhōng zhī biē]
基本釋義:困在甕中的甲魚。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頭之上。」
相關成語:甕中捉鱉 魚遊釜中 釜底遊魚 漏網之魚 狡兔三窟 如魚得水
4.神來之筆 [shén lái zhī bǐ]
基本釋義:由神靈幫助而寫出的作品。 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三張東西;我自己畫的也覺得意;真是神來之筆。」
相關成語:妙筆生花 點睛之筆 詞不達意 詞不答意
5.人生如寄 [rén shēng rú jì]
基本釋義:寄:寓居,暫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
出處:三國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相關成語:人生若寄 人壽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