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人體內大腸排遺物,糞便中1/4為水分,其餘的物質分別由脂肪、沒有消化的食物纖維,以及脫水之後的消化液殘留等組成。健康人群的糞便顏色為黃色或褐色,但也會因疾病、藥物或飲食,從而造成大便顏色的改變。
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群會出現黑色大便的現象。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腸道內的毒素太多導致。那麼,大便顏色發黑真的是體內毒素太多導致的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便顏色發黑的原因有哪些?
一、消化道疾病
如果患者出現消化道疾病,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套疊、腸息肉等疾病的時候,就會引起黑便。另外,如果十二指腸等消化道出現出血症狀的時候,就會導致血紅蛋白中的鐵,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形成了硫化鐵,混合在大便中,形成黑便。
二、飲食導致
如果發現大便顏色變黑,可自行判斷一下當天或頭天是否吃過一些「黑色食物」,比如桑葚、楊梅果醬、豬血、豬肝、鴨血,這些食物會使糞便的顏色發變黑。吃的越多,大便的顏色就會越黑。另外,豬肝中富含大量的鐵元素,如果一次性吃多豬肝,那麼過量的鐵元素人體無法吸收,就會在腸道內硫化形成硫化鐵,從而出現黑便的情況。
三、藥物因素
有些藥物也會導致大便發黑,比如說治療胃病等一系列藥物,比如胃必治、次碳酸鉍。另外,一些治療貧血的藥物,比如硫酸亞鐵,這些藥物都會導致大便出現黑色的現象。
由此可見,如果大便的顏色發黑,並不是身體在排毒,而是與消化道疾病或消化道出血以及飲食、藥物因素有關。如果只是偶爾幾次發生,且沒有其他症狀的話,需調整好自己的飲食即可。如果經常拉黑便,就一定需要引起警惕了。
經常黑便有哪些危險因素?
一、胃癌
如果拉黑便的同時,伴有便秘、噁心、腹脹、消化不良、渾身無力、快速消瘦症狀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引起警惕,可能是患有胃癌導致。胃癌初期會出現間斷性的黑便,這是因為癌細胞損傷到了胃壁,從而造成消化道出血導致。到了胃癌晚期,會出現持續性黑便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二、結腸癌
結腸癌是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在早期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消化功能差的現象。患者還會伴有噁心、嘔吐以及貧血、營養不良等情況,消瘦速度非常快。並且,結腸癌患者的大便中混有血液,也出現黑便問題。結腸癌有著一定的病死率,但如果早期治療的話,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根治的效果。
綜上所述,如果偶爾幾次大便顏色發黑,可能與飲食或藥物有關,無需特殊治療。但是,如果經常性出現黑便現象,並且患者還伴有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狀,以及體重下降、貧血、消瘦症狀的話,可能與患有胃癌和結腸癌有關。患者一定要及時入院進行檢查與治療,以防症狀加重,威脅到健康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