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喻少春以蘭為媒,以花會友。為弘揚中華民族的蘭文化,為架設海峽兩岸蘭蕙同心的橋梁,忙碌奔波,被譽為兩岸蘭界的「蘭蕙大使」,選入了《世界名人錄》。
今年五十八歲的喻少春,祖籍遼陽, 2001年退休,現為鞍山市國蘭專業委員會會長,兼世界蘭蕙交流協會副秘書長。
接觸過喻少春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誠實、直爽、達觀、熱情。喻少春是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得意門生馮國祥先生的外甥。1990年至1993年,他身為臺屬被鞍山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聘為聯絡部主任,通過參加臺聯工作,與張學良、蔣緯國和金定國三位先生結下友誼。
1993年4月25日,世界蘭蕙交流協會為促進海峽兩岸蘭界交流,在北京舉辦中國第三屆花卉博覽會,張學良委託世界蘭蕙交流協會會長黃秀球先生,把自己親手培育長達20多年的一盆名貴蘭花取名「愛國號」,帶到博覽會,贈送給前來參觀的江澤民主席,成為轟動兩岸的佳話。張學良以此表達自己的一片心意,寄託對大陸同胞的深情。1998年3月8日,遠在檀島的世界蘭蕙交流協會榮譽會長張學良委託會長黃秀球先生捎給喻少春幾張照片,以示留念。
為進一步增進海峽兩岸蘭蕙交流,發展鞍山蘭藝事業,1998年3月10日,喻少春邀請了臺灣世界蘭蕙交流協會會長、張學良將軍親密蘭友黃秀球先生和張學良將軍老管家貼身侍衛林淵泉先生分別來鞍山考察訪問,並與喻少春商議,在鞍山興建「張學良蘭花苑」的初步意向。受到了鞍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並對開發蘭藝事業給予很大支持。
1998年4月5日,張學良在夏威夷張公館,聽取了會長黃秀球先生和林淵泉先生來鞍山考察情況的報告,並建議在其家鄉興建「蘭花苑」一事得到了張學良的認同,並與黃秀球一起以世界蘭蕙交流協會的名義給喻少春下發了證書,全權委託喻少春辦理此事。
為了表達張學良將軍的思鄉之情、愛鄉之意,讓張學良親手培育的蘭花香飄故裡,永遠植根於故鄉的土地上。喻少春與黃秀球先生商定在鞍山舉辦「張學良將軍蘭花特別展」此舉得到了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也得到北京綠化基金會等單位的贊助。張學良將軍蘭花特別展於1999年9月20日,在鞍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隆重展出。
蘭展上,張學良親手培植的50盆蘭花中,有「桃姬」、「櫻姬」、「綠雲」、「寶島仙女」等。縷縷蘭香吸引著來自臺灣、香港、廣東、北京、上海等地蘭友。張學良將軍蘭花特別展的成功舉辦,在鞍山引起轟動,備受海內外花卉界人士的關注。坐輪椅的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聞訊後說:「在老家辦蘭展,真高興。學良謝謝了」。
1997年3月20日,蔣緯國先生在臺灣收到了喻少春從大陸寄來的《富硒絞股蘭》保健茶和問候信,很高興。並委託在安徽省政府做參事工作的異姓兄弟金定國先生打電話向喻少春表示感謝。金定國在給喻少春的信中說:「我出身於一個特殊家庭,今日擔任政府工作是以促進祖國統一為己任,薄盡綿力。」追溯二十年代,孫中山身邊有三位重要幹部:蔣介石、戴季陶、金誦盤。他們恭請中山先生為其四子起名,為蔣經國、蔣緯國、戴安國、金定國。「經、緯、安、定」寄寓著期望後輩有經天緯地,安邦定國之才。抗戰爆發,金定國獨自從事工商業,在漢口謀生,至1948年末,與蔣緯國分手,拒去臺灣,憑自己的本事創辦企業。文革後一直是工廠的先進生產者。1989年蔣緯國先生在臺灣披露了「經、緯、安、定」四兄弟軼事。消息傳出,海峽兩岸同胞為之驚奇。也是四兄弟分手四十餘年之後,在時代的呼喚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佳音。
喻少春與蔣緯國和金定國頻繁通信,直抒胸懷,構成一道令人仰慕的人生風景線。金定國先生還多次把蔣經國先生給他的信影印寄給喻少春,蔣緯國在給金定國的來信中說:統一中國大業,是吾海內外同胞共同不變的努力方向。自己要作出最大的努力,同時揭露臺獨分子日益猖狂及主政者內幕,表達了一個炎黃子孫思鄉情結。1997年金定國和蔣緯國先後在皖、臺病逝。
喻少春在聯絡海外人士,尋找合作夥伴,提供相關信息,繁榮市場經濟方面,以促進海內外聯誼和祖國統一為宗旨,發揮了積極作用。喻少春先後邀請了塑膠大王、臺灣塑膠集團總裁王永慶高級專員鄭福泉先生,世界洋參丸大王、華人首富、香港一洲集團總裁莊永競先生等一些有影響的知名大企業及十餘家臺港中小企業百餘人客商來鞍山參觀考察,並與鞍鋼和地方一些企業就項目開發、原料加工、產品銷售、技術交流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接觸與探討。喻少春還積極為鞍山市政府牽線搭橋,介紹南非駐華大使戴克瑞和夫人訪問鞍山成功。為鞍山與南非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做出了積極貢獻。 (張 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