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醫療醫藥行業是今年最大的產業熱點之一,當然,也成為了本屆進博會上備受關注的焦點領域。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在本屆進博會上,就首次設立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來自瑞士的羅氏集團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不僅三屆進博會,都作為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面積最大的品牌之一參展,還於今年7月與進博局籤署了合作備忘錄,未來三年,羅氏集團都將出席進博會,且每年展臺面積都達到800平米。
羅氏進博會展區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羅氏展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及成果,覆蓋乳腺癌、血液腫瘤、腫瘤免疫治療、罕見病和流感等重大疾病領域。其中,血液腫瘤創新藥物有望將中國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至西方發達國家水平;用於一線治療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的創新免疫聯合療法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治療方案,可為中國肝癌患者提供更大的臨床獲益。
此外,作為全球製藥和診斷領域的領導者,羅氏還展示了一系列公共衛生防疫領域的熱點產品,包括流感新藥Xofluza、雅美羅、羅氏芬、達菲等,以及新冠核酸和抗體的設備和試劑。
「進博會為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中國動力』,是廣大外商企業把握『中國機遇』的最佳平臺。」羅氏製藥中國總裁周虹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
「過往兩年,羅氏將很多早期研發的前沿科技、覆蓋多疾病領域的創新產品第一時間亮相進博會,包括在國外已經獲批、但在中國還沒有上市的藥品,為提升中國患者的創新藥物可及性按下了加速鍵。今年,我們會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抗疫成果,在國內、國際友人的共同見證下,希望這些全球領先的健康解決方案能第一時間惠及中國患者。」周虹表示。
「疾病無國籍,創新無國界」
「疾病無國籍,創新無國界。」周虹說。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公共衛生防疫」領域的跨國合作更加緊迫和重要。
在本屆進博會首設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中,羅氏展示了一系列公共衛生防疫領域熱點產品,以及新冠核酸和抗體的設備和試劑。
據介紹,雅美羅(託珠單抗)本來是一款生物免疫抑制劑,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進入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疫情期間,羅氏製藥先後兩次捐贈總價值約1400萬元人民幣的託珠單抗,以支持中國和武漢的醫療機構抗擊疫情。三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託珠單抗可以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行機械通氣(呼吸機使用)的可能性。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羅氏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累計捐贈了超過2800萬元的藥物、物資及現金。
周虹還透露,羅氏還有一個「進博會準寶寶」,那就是全新一代流感新藥Xofluza。
「這是一款我們與日本鹽野義製藥公司合作的產品。中國每年有8萬人死於流感,隨著秋冬流感季的來臨,老百姓將面臨新冠疫情與流感交替感染的挑戰。流感新藥Xofluza只需口服一次,24小時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大幅減少流感症狀持續時間,將在流感爆發季為中國老百姓提供全新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也很高興,前兩天Xofluza被列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的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公示名單,我們期待Xofluza能儘早在中國獲批。」周虹說。
羅氏進博會展區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將成為醫療健康行業新引擎」
2020年註定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周虹認為,數位化工具讓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為市場主體抵禦疫情衝擊提供堅實的助力。而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升級也將成為醫療健康行業的新引擎。
「作為全球生物技術領域及數位化健康醫療的領導者,羅氏在管理、融合、分析健康大數據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專業實力,並擁有在產業鏈各階段成功運用大數據的實踐經驗。在健康產業發展到向深度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階段,羅氏願以己之能、盡己之力,共享經驗,全力支持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周虹表示。
此外,在周虹看來,疫情不僅加速了醫療數位化,基層化趨勢也不容忽視。
「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基層,也給了包括羅氏在內的跨國藥企開闢新疆土、惠及更多基層患者的機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羅氏將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生態圈,以實際行動踐行對中國患者的長期承諾。」周虹說。
1994年,羅氏製藥作為第一家跨國企業入駐上海張江。2004年,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羅氏在新興市場設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也是跨國藥企在上海獨資建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2007年,隨著羅氏藥品開發上海中心成立,羅氏率先在華建成了包含研究、開發、生產、營銷等環節在內的完整的醫藥產業價值鏈。
隨著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投資8.63億人民幣的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將於近期竣工。這將是羅氏全球繼巴塞爾、舊金山後第三個全球戰略中心,將聚焦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
「創新無國界,創新要從合作中激發,羅氏希望能夠通過發揮自己的專長,加碼布局中國市場,踐行『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的長期承諾,攜手各界合作夥伴共同探索創新的合作模式,促進中國醫藥創新生態圈的建設,幫助提升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周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