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遺憾終身,傅園慧感恩父母,別讓自卑伴隨孩子的一生

2020-11-14 光合心理心怡

經常有粉絲在後臺私信我:孩子孤僻自卑,不喜歡與人交往怎麼辦?


其實,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朝夕之間養成的,而是在點滴生活中慢慢積累出來的。


眾所周知,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01

經常打擊、否定孩子

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有一個詞叫「優秀的自卑者」,這樣的人,在別人眼裡無疑是優秀的,但其實他們自己清楚,隱藏於內心的自卑情緒一直都在,並時不時地「發作」,經常自我否定。


姜文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自卑者」。


金雞、百花雙料影帝、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在外人看來,姜文無疑是人生贏家,然而他在做客「十三邀」節目時直言自己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



主持人不解地問:「你的人生有過失敗嗎?」


姜文說:「有啊,我跟我媽的關係,怎麼都處不好。」


採訪中,姜文提到自己和母親的相處,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苦惱——


我很想讓他高興,比如拿到戲劇學院通知書的時候,我告訴她,覺得她該高興了吧,可是她卻說你那一籮筐衣服還沒洗呢,別和我說這個。


後來又給她買房子,覺得她該高興了吧,可她還是不高興。


從小到大,姜文一直努力討好母親,希望得到她的認可。可直到母親去世,兩人始終沒有機會達成和解,這也成了姜文一輩子的遺憾。



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會慢慢癒合,但釘子上的鏽跡永遠無法消失。


如果連父母都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只會打擊、否定他,那麼孩子怎麼能夠樹立自信心呢?


02

適時鼓勵孩子孩子

才有可能變得樂觀自信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其性格底色往往來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洪荒少女傅園慧在參加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的時候,直言自己的父母從小就經常告訴她:


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


傅園慧深有感觸地說到:「這些話聽起來傻乎乎的,但在我遇到很多困難、別人不相信我,甚至遭遇委屈承受不公的時候,這三句話卻能成為支撐我的最重要的源泉。」



的確如此,來自家庭的肯定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家長能夠合理控制好情緒,不拿孩子的事情作為宣洩口,經常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教育,孩子才能正向成長,變得樂觀自信。


03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困境


相信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姜文的母親如是,傅園慧的父母亦如此。


只不過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罷了,但正是這種「差異」才導致了不一樣的性格底色以及令無數家長倍感頭疼的自卑感。


回顧過往的諮詢案例,我就曾遇到過類似情況,而且不在少數——


我家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總說自己不行,一定幹不好;
孩子喜歡唱歌,但就是不敢上臺表演,怕自己唱不好被人嘲笑;
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是被其他人呼來喚去;
孩子成績優異,但上了重點中學之後,班裡聚集了更多優秀的孩子,現在越來越不自信,都有點厭學了……



眼看著孩子懦弱、膽小、退縮、不善交際,自己倍感焦慮卻又無能為力,家長們的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所以,我整理了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家長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幫助孩子儘早脫離自卑的困境。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還能幫助孩子從書中獲取安全感,使孩子變得「心明眼亮」,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勇敢面對未知的世界,不再因迷茫而感到自卑,無所適從。


  • 適時地讚美孩子


通過姜文、傅園慧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適當地鼓勵和讚美真的能夠給予一個人無盡的力量。


當然讚美不是一味地表揚,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要尋找一個值得讚許的理由,然後通過每一件小事來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在點滴中增加自信,遠離自卑。


  • 拒絕作比較


自卑的孩子都一顆脆弱的心,他們最害怕的就是父母拿別人來和自己比較。或許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想通過榜樣的力量激勵孩子上進,當往往事與願違,甚至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不行,我就是很笨」的想法。


  • 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面對選擇的時候,孩子通常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一味地否定和忽視,學會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的聲音,與孩子平等相處。否則,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不被重視的錯覺,從而失去信心,變得越來越自卑。



寫在最後


每個自卑的孩子,他們都是散落在人間的天使,他們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父母溫情地教育、愛的智慧和力量,是點亮他們自信的明燈,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的推手。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耐心引導、精心呵護下,自信、陽光、樂觀並堅強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姜文、董卿:「優秀的自卑者」,不被父母認可的黑洞要如何填補?
    「優秀者的自卑」,源於兒時得不到父母認可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優秀的自卑者」,在別人看來無疑是優秀且成功的,可是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種自卑,經常自我否定。比如,著名導演、影帝姜文,在外人看來,功成名就、家庭幸福、人生贏家,優秀得讓人羨慕。
  • 姜文:一個人骨子裡的自卑,從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
    直到母親去世之前,姜文一直都在努力地跟母親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成績;可惜後來姜文母親去世,他也沒有能夠得到母親的讚揚。一個人究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母親證明;其實你很難說:姜文現在的成績,跟他母親的輕視沒關係。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姜文在努力地跟他母親證明自己是可以的,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成績。
  • 自卑-孩子在父母面前永恆的姿態
    動機是:無論我們多麼成熟,我們的內在小孩永遠在試圖獲得父母的青睞和超越父母,父母是內在小孩眼中全能的「神」(兒童沒有父母就活不下去,於是將父母原始理想化),只有這樣,我們原始弱小的自我方能變得安分平靜。隱喻是:我們不可能從心理上超越父母,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都會感到自卑,哪怕你功成名就,哪怕你富可敵國。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可是直到母親去世,兩人都沒有機會得到和解,這也成了姜文一生的遺憾。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會慢慢癒合,但是釘子上的鏽跡卻永遠存在。
  • 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趙奕歡的爸爸成為了網友們口中「別人的爸爸「,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很平淡的一句「相信」,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多大的影響! 可見父母的信任,對孩子有多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為何如此重要?「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調查結果顯示:「信任我」這一做法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可見孩子是有多麼渴望被信任!父母的不信任,會造成孩子後天自卑孩子的性格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是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姜文、鄭爽告訴我們:杜絕打擊式教育
    一生都在學著如何與母親和解孩子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當獲取他們的認同時,孩子們才會產生下一步的自我認同。在跳橋事件男孩的悲劇下,他將所有的遺憾都留給了母親獨自承受。其實在姜文的人生裡,他把一輩子的遺憾留給了自己:一次採訪中,姜文回憶道,自己用盡全力考上了中戲,最想得到就是母親的認可與表揚。可當他將消息告知母親時,得到的回應卻是母親讓他把衣服趕緊洗掉,仿佛沒有聽見自己考取中戲的消息。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很多人把語言暴力冠上了個好聽的帽子:刀子嘴豆腐心。可這張刀子嘴,可能就會把孩子的心劃開一道道傷口,再也無法癒合。有一次,許知遠問姜文:「你人生中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姜文給母親看中戲錄取通知書,母親「啪」地扔在一邊,說道:「你那衣服還沒有洗呢,別給我聊這個。」姜文說,看到別人和母親關係親密,臉貼臉的樣子,他真做不出來。但語言裡流露的失落,眼神里舖滿的落寞,卻分明透露著無言的豔羨。遺憾的是,直到母親去世,他們之間也沒有達成完全和解。
  • 被父母肯定的孩子,有多幸運?
    二、缺少父母肯定的孩子,容易自卑退縮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很容易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不關注自己,缺乏安全感,容易走向自卑。作家三毛曾在文章《一生的戰役》裡寫道: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賺得缺少父母肯定的孩子,有些終其一生都在逼著自己努力、強大,從而獲得父母的愛與認同。然而即便做到了,一路上他的內心是痛苦、疲憊的,難以享受人生中的幸福和快樂。
  • 別讓變味的感恩教育毀了孩子一生
    ,家長和孩子的心意領了,禮物千萬別送,省得給大家添麻煩;家長在糾結,其他家長都在送禮,我不送孩子就吃虧了,咬牙也要買禮物;學生再糾結,絞盡腦汁也要想出更有心意的禮物回饋老師……所以教師節就變成了,大家都在回饋感恩,卻弄得每一個人提心弔膽,異常疲憊。
  • 孩子內心自卑,容易帶來三個「弊端」,如何幫孩子擺脫自卑心理?
    一、為什麼有的孩子內心很自卑?想必大家對於「姜文」這個名字都有所耳聞,他是我國著名的演員、導演,但是在我們眼裡的成功人士,卻直言其實自己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原來,當姜文考上了中戲時,本來非常高興的姜文連忙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母親,但母親卻表現得毫不在意,把通知書放在了一邊,這讓姜文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等到姜文功成名就之時,他為母親買了套房子,但母親卻從來不住……這讓姜文內心一度非常低落。到底什麼原因才會造成孩子內心自卑呢?
  •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自卑懦弱很多父母是在年少時窮過來的,所以他們深信,物質的匱乏能夠教會孩子懂吃苦,知奮鬥,但卻忽視了貧窮也會帶給孩子自卑與懦弱。窮是一時的,自卑和懦弱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父母希望用窮養孩子,來教會孩子懂得不能貪圖享樂,要有責任擔當,但窮養未必就能養出一個吃苦上進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因此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想要成為生活的強者,吃苦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家境貧寒,也要有著正確地引導,指引孩子去樹立志向,開闊格局,而不只是為錢奮鬥。
  • 這4種原生家庭,最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這樣的人,在別人看來無疑是優秀且成功的,可是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種自卑,經常自我否定。姜文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自卑者」。姜文,著名導演兼演員,金雞、百花雙料影帝,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家庭幸福,功成名就。可是直到母親去世,兩人都沒有機會得到和解,這也成了姜文一生的遺憾。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
  • 感恩的心,是父母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此的教導,就導致了富裕的孩子有很強的優越感,看不起貧窮的同學,家裡貧窮的孩子很自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人面前抬不起頭。 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在比較中受傷,很多父母拼盡全力,努力工作,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但是,物質條件畢竟是有限的,有的孩子擁有了很多卻還是不滿足,自己稍微不如別人就感到自卑。
  • 姜文導演的「原生自卑」警示了各位家長,自信心啟蒙很重要
    如果父母們是不自信的,那麼你也給不了孩子自信;因為你是沒有辦法把你沒有的東西教給孩子的,在當孩子正處於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因為你不自信,孩子也一定會被你感染到!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哦!1.
  • 「別對你孩子太小氣」,專家:孩子會自卑終身,長大想翻身都難
    文|全文共177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想要讓孩子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現如今有不少家長也是非常關注孩子的自信心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擺脫自卑,重建自信,但是有部分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是越來越自卑了。
  • 這4種家庭育兒,培養出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卑
    雷洛育兒研習社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的。據調查,自卑的孩子主要來自這四個家庭。姜文就是這種人-優秀的自卑者。姜文是著名的導演兼演員,影帝、最佳導演獎都拿過,也有幸福的家庭,算得上事業愛情雙豐收。
  • 原生自卑,父母的差評刺痛孩子一生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原生自卑。也就是說,在原生家庭中,父母長期否定和打擊,或者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自卑感。因為小時候孩子的認知不全面,一旦父母對他們有了差評,日積月累他就會認為自己是父母口中的那樣,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自卑感。
  • 這樣的父母,最傷害孩子
    姜文在節目中說:「我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他不知道怎麼才能讓母親開心,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已經去世。母親的生命已經結束,姜文的遺憾卻要持續終生。許多父母否定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味的打擊不能讓孩子變得強大。
  • 姜文給孩子起名「太郎」「次郎」,引眾網友批判,網友:姜郎才盡
    文/好奇的萌娃控名字是人對外的代號,有著代表性、標誌性的作用,所以給孩子取名字是一件大事,一個好的名字能讓人眼前一亮,贏在起跑線上,父母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喜好,耽誤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