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每個學生優秀成長——聚焦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師者風範

2020-12-14 上遊新聞

【核心提示】

縉雲書聲處,坐看雲起時。

5年前,這裡是新的。無數師生懷揣著理想,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他們欣喜地觀察著剛剛萌芽的草坪,似乎連崔巍的群山和層疊的良田也有了意趣相映的神韻。

5年後,這裡仍是新的。理想依舊堅定,熱血仍然沸騰,卻多了對教育的新思考。一如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始終堅守的「素質與應試雙優」的育人目標,在越來越多師者的詮釋與解讀下,愈加熠熠生輝。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如今,在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就有一大群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堅定、睿智、博學、有愛,如一束束光,為每個孩子點燃理想、照亮成長。

運用全科思維實現跨界 「三部曲同步學習法」改變學生成長生態

她未語先笑,雖然年輕,卻思維新穎,在教學與育人上獨樹一幟、漸入佳境;每天一見到她,孩子們的心都溢滿溫和與親切。

她就是銀翔實驗中學初2021級英語教師龔玉婷。

「每個生命都是特別的存在,都有無盡的潛質。」當被問及「新手老師」遇到「新同學」該如何順利地實現「新新融合」時,龔玉婷臉上寫滿了篤定,「不論成績,論態度,積極的態度能讓每個學生做更好的自己。」

班上有位女生小欣(化名),因為英語基礎差而自卑,小欣常常羨慕同學用英語流利表達,輪到自己時,卻不敢開口。經過細緻觀察和了解,龔玉婷決定全方位介入,她先和小欣談心,講自己上學時的經歷,逐步打開了孩子心扉。

同時,龔玉婷反覆思索,找到一條適合小欣的「三部曲同步學習法」:一、堅持上課認真聽、做筆記;二、記單詞、作重點標註、改錯及書寫習慣都有方法可依;三、不懂的問題及時找老師或同學解決。慢慢地,龔老師發現小欣變得自信、開朗起來。

大學時,龔玉婷是理科學霸,所以每每學生向她問物理、化學等理科問題時,她都能輕鬆地講解,這讓學生大為佩服。「英語是一門很特殊的語言學科,所有學科知識都能與之銜接起來。」 龔玉婷認為學科之間是相通的,「運用全科思維實現學科跨界,會影響學生用更廣闊的思維在英語世界裡自由翱翔。」

為體育課程賦予豐富內涵 讓「終身體育」理念引導學生終身成長

「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

這是讓江博深受影響的一句話,「年少時,我僅理解字面意思;如今,我不斷地思考『終身』的內涵:對學生來說,學體育不是應付考試,而是影響一輩子的課程。」

擁有12年教學經驗的江博戴著一幅眼鏡,內斂而斯文,如果不是基於對「終身體育」理念的獨到見解,你很難把他與武術專業科班出身的體育老師身份聯繫起來。

入學時的第一節課,江博曾問新生:體育帶給你們什麼?」懵懂的新生們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除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口號還有什麼呢?

「不止是口號,還有很多:規則意識、團隊協作、堅定意志、創新精神和品格修養。」江博為體育課賦予了豐富的涵義,也在孩子們心裡種下了「終身體育」的理念。

江博認為「所有體育項目都可以從遊戲中找到影子」,所以他的體育課有趣好玩;「九宮格」本是一個數字遊戲,卻被他信手拈來打造成課堂教學,分組、策略、晉級、爭霸…在精力旺盛的初中孩子眼裡,這不就是情景體驗版的闖關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使「終身體育」的理念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江博一方面參與各項研討活動、觀摩優秀學校的課堂視頻;一方面致力於創新體育課堂模式、影響家長對體育課的觀念,以及讓每個孩子在挑戰自我的時候學會自我保護、急救處理與心理調節。

「若干年後,我不想我的學生只會跑步,」江博笑著坦言,「而應是身心俱健、勇於嘗試,有著千姿百態的人生。」

物理與心理是兩大法寶 一個傳授學科知識 一個濡養學生健康成長

雖然都有個「理」字,但物理和心理卻是千差萬別的兩門學科,可在物理教師劉霄瀟心中,這兩門迥異的學科卻是她在「教」與「育」中的兩大法寶:「教」指教書,傳授物理學科知識,「育」指育人,濡養心理健康的學生。

劉霄瀟是典型的90後教師,樂學善思、細膩活潑,會古箏、擅唱歌,大學時期是學校的文藝部長,現在備受學生信賴的「瀟瀟姐」。

瀟瀟姐在教學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一是喜歡讓學生憑積分換「零食」:課堂表現或學科測驗,孩子們都有機會獲得獎勵卡,集齊五張卡可以兌換「零食包」。二是喜歡對每個孩子進行「面批」:她鼓勵學生寫階段總結,然後一一溝通,並在每篇總結後認真地寫下自己的建議和鼓勵。這兩種方式大大鼓勵了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

作為班主任,劉霄瀟每天都會「查寢」,她認為「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查寢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動態。

一次查寢中,劉霄瀟發現兩個男生情緒低落,原來兩人剛上初中,又住校,一時適應不了。了解情況後,劉老師一邊安慰和鼓勵他們,一邊給家長通電話,指導家長常和孩子談心,通過家校合力,兩人已經順利步入初中生活。

別看劉霄瀟很年輕,事實上她已經在市、區級競賽中多次獲獎,擁有豐富的教研經驗,作為年級備課組長,她認為榮譽來自於本部每周一次的全員會,來自於師父的「一帶一」,來自於組內每周三次的聽課。「一人之力極其有限,只有依靠眾人的智慧才能發掘出學科的『魂』,並用學科之『魂』滲透學生思想。」

建構「生活語文觀」 用真實態度詮釋學科及學生成長的意義

「人的思想感情要遵循身心規律和真實性,解讀人物時要從『人性』『本性』處著手。」初聽高中語文教師劉京周講解語文課時,總會有瞬間的恍惚,如此深入淺出,劉老師怕是在講哲學吧。

非也。把文本材料和現實生活無縫對接,這是劉京周一直踐行的「生活語文觀」教學理念。

何為「生活語文觀」?通俗點講,就是語文教學中,無論哪種文本題材或體 裁,都會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及理解程度基礎上,結合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件與之融會貫通,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基礎上引發共鳴或共情。

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來說,開頭有一句話「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按照常規文本解讀,會為「不寧靜」賦予太多的背景元素,可由於年代遙遠及學生年齡的局限性,學生無法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和情懷,怎麼辦?

有辦法!劉京周先坦誠自己作為老師,有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時常會感到「不平靜」;再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生活中有哪些「不寧靜」的事情,通過「情感代入」去仔細體味朱自清的感受,孩子們一下子豁然開朗。

「『生活語文觀』就是大語文觀,堅持用來源於生活的、親身經歷的素材,堅持用真實的態度詮釋學科,不掩蓋、不斷章取義、不惶恐,這才是語文的真正魅力所在。」劉京周說道。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掩蓋過後的自我,我們家長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以包容的姿態允許犯錯、減少幹涉、學會退出,為孩子的成長留白。」劉京周認為尊重學生每一個表現或表達,讓他們在繽紛的舞臺上盡情彰顯,同樣是真實育人的體現。

班級管理中堅守「以心換心」 張弛有度的風格溫暖著學生成長

一頭幹練的短髮,腋下夾著花名冊,笑意盈盈的歷史老師劉瑩像風一樣從外面走進來,她剛安排好入學的小萌新們,講了一天的話,嗓音沙啞。

作為班主任,劉瑩堅持在班級管理中「以心換心」:與班級學科教師定期溝通談心,匯總學生近期情況;與家長通過聊天、電話、簡訊等方式進行細緻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生活狀態;與每個孩子談心,幫助他們解決難題,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

劉瑩有一本「談心秘籍」——為班級每個孩子量身定製的「成長手冊」,學生近期表現如何,進步還是退步等問題全都記錄在冊。這樣一來,不但能精準地分析學生狀況,還能高效地對症下藥。

上半年疫情期間不開學,為了防止學生自我放縱,她聯合各科任老師制定了緊湊的每日學習計劃:8:00前早讀打卡,體育課程打卡、老師逐一點評指導 動作,下午18:00線上總結會,不定期線上家長會…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育。

返校後,劉瑩體會到畢業生的壓力,她會在緊張複習之餘,帶全班去操場看風景,為孩子們下載歌單,任他們一遍一遍地聆聽,以遊戲的方式組織各項主題活動…她溫暖著學生,學生溫暖著她,一步一步,實現美好的理想。

嚴謹、細膩、專業 堅信集體活動是青春成長的「必修課」

「一個人就是一個班,一個班就是一個人。」

向鑫今年執教高三畢業班,他認為雖然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標籤」,但增強團隊協作和提升集體意識仍是最該上的「必修課」。

所以,凡是學校的運動會、大課間等大型集體活動,你總能看到這位胖胖的數學老師帶著他的學生們,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

向鑫是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比自己還高的高中生,正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叛逆而迷茫,他們敢於質疑、無畏挑戰;這樣一朵朵能量充沛的「後浪」,能用與小孩子相處的方式與他們溝通麼?

肯定不能!向鑫充分發揮了理工科男教師的優勢,溝通方法清晰而乾脆:「一個字:服!兩個詞:他服我服!」在他看來,高中生佩服能力強的老師,那自己就時刻錘鍊內功,成為一個專業強大、博採眾長、能力突出的好老師;至於「他服我服」,很好理解:用強大的專業能力「徵服」學生,用不停息不懈怠的態度「說服」自己。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學生從鏡子中看到不知疲倦的精神和意志,老師從影子裡為每一個奮鬥的孩子加油喝彩。

「教師不僅是擅長解決疑難雜症的『問題專家』,還應是能夠科學調整情緒的『心靈導師』。」向鑫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9月1日,新學期開始,他的「圓夢日誌」也正式開啟。這本專門針對高三學生的日誌裡,將記錄著小至每日計劃、自評與分析,大到每月總結、學習效果等內容,一直努力、一直完善、一直提醒,直至圓夢的那一天。

「每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如果在這段時間裡,他學會自律、思考、堅守和規劃,那他的青春就會少些遺憾。」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 更是影響學生未來成長的知識體系建構者

「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為孩子們點燃智慧和思想的火苗。」

擁有15年從教經驗的楊波,是高一歷史教師,從站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他就把這句話作為一生堅守的教育理念。

歷史是古老的,思想是嶄新的。雖然是歷史教師,但絲毫不影響楊波用前沿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打開一扇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新奇之門,他曾撰寫了《微信公眾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一文,榮獲重慶市「歷史素養培養與初中教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引起業界的廣泛熱議。

多年一線教學經歷,及對學科領域的琢磨與鑽研,讓楊波在工作中舉重若輕:三言兩語剖析歷史現象,古往今來解讀歷史情懷,他的課堂中常常滲透歷史觀中的「哲思」與「情理」,加之豐富而詼諧的表達,無怪乎孩子們喜歡把這位看似嚴肅的老師親切地稱為「波波老師」。

波波老師常常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有條不紊。作為歷史備課組長,每周定期組織成員參與本部全員會、堅持校內聽課與互評、積極參與市區級教研活動,帶著嘗試和創新況味的學科教學在歷史學科組開展得如火如荼。

「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個性發展,在於教學思想和方法的改變。」為此,楊波不斷改進提升,酷愛看書與思考的他把悟出來的道理運用於教學環節的設計之中,從課堂到課後,從互動到引領,潛移默化中,學生逐漸構築起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

【延伸閱讀】

2020年9月1日,央視《開學第一課》上,鍾南山、陳薇、張文宏等諸多重量級老師為我們演繹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他們的述說令人動容,他們是時代的英雄!

在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如龔玉婷、江博、劉霄瀟、劉京周、劉瑩、向鑫、楊波等諸多平凡師者,雖然沒有豐功偉績,但他們對教育事業深刻而獨特的認知,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為每一位學生的明天精心設計「最佳教育方案」…他們亦是為自己代言的英雄!

亙古至今,泱泱氣象。師者,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浩瀚文化的傳承者,是未來使命與擔當的傳遞者;他們是一束束光,照亮每個學生優秀成長!

(想看更多熱點新聞,了解更多服務資訊,請下載重慶新聞門戶APP——上遊APP,3100萬+重慶人都在用的APP)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一束光,照亮每個學生優秀成長——聚焦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師者風範
    一如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始終堅守的「素質與應試雙優」的育人目標,在越來越多師者的詮釋與解讀下,愈加熠熠生輝。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如今,在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就有一大群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堅定、睿智、博學、有愛,如一束束光,為每個孩子點燃理想、照亮成長。
  • 他們是一束光 照亮每個學生優秀成長——聚焦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
    一如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始終堅守的「素質與應試雙優」的育人目標,在越來越多師者的詮釋與解讀下,愈加熠熠生輝。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如今,在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就有一大群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堅定、睿智、博學、有愛,如一束束光,為每個孩子點燃理想、照亮成長。
  • 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第四屆繽紛藝術節...
    校園歌手大賽 西大銀翔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12月21日13時56分訊(許義麗 通訊員 陳龍)近日,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舉行了第四屆繽紛節綜藝晚會,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董事會董事長翁光敏、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歐健
  • 重慶七龍珠基本情況匯總|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基本情況: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創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簡稱「西南大學附中」或「西大附中」、「西附」,是西南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是教育部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西附目前有這幾個校區:本部、銀翔校區、水土校區、蔡家校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金州分校(擬定)。註:重大校區已停辦。
  • 2019年重慶市西附銀翔新高一入學須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重慶市西附銀翔新高一入學須知,希望對2020屆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各位新同學,來到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就是來到了一個新的家庭,這裡將是你成長的新起點,所有老師和同學都是這場新徵程上的夥伴。美好的新生活令人嚮往。
  • 關於西南大學附中這些分校
    同年,位於合川區的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民辦】開辦,這是西大附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分校。隨後便是西大附中在蔡家片區開辦西大附中兩江實驗學校【民辦】和西大附中水土校區。西大附中兩江實驗學校【民辦】今年第一屆畢業生中考成績不盡人意,不及同為第一屆畢業生的兩江巴蜀中學。
  • 傳道授業 盡顯師者風範
    探尋一些優秀教師的育人故事,我們或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塑造學生的「大先生」教改創新 培養健全人格如何把「德」字刻進學生心中,是浙江省嵊泗縣初級中學語文教師範群執教30多年來從未停止過思考的事。從嵊山島到泗礁島,從嵊山中學、嵊泗中學到嵊泗縣初級中學,30多年來,範群輪轉多個島嶼,為漁家子弟傳道授業。針對正值青春期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範群在德育工作上不斷探索,獨創了「雁行小隊的德育運行模式」。
  • 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校長王遵義:想讓更多的孩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在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的校園,學生們都衣著整潔,笑容可掬地向校長、老師問好。看著學生自信滿滿的笑容,王遵義欣慰地笑了。猶記得,4年前他剛來臨高時,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還塵土飛揚、機器轟鳴。因學校尚未完工,學生們上課只能借其他學校的地方,家長、學生們對這所新學校望而卻步。4年來,在王遵義的帶領下,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精神風貌明顯好轉,如今周邊學生都「爭著」想要進入這所學校。
  • 2020年重慶各中學高考喜報!八中巴蜀南開西大附中育才重外領銜!
    巴蜀中學重慶市巴蜀中學校(Chongqing Bashu Secondary School)毗鄰黃花園立交,作為重慶市重點中學、全國德育先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教育部信息化試點學校、全國少年兒童科學體驗活動優秀示範學校。
  • 讀七位優秀教師的「關鍵詞」 傾聽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
    「師者,人之模範也。」在學生眼裡,老師「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的影響。優秀的教師不僅傳播知識、思想、真理,還為學生塑造靈魂,是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傾聽七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講述他們熱愛並堅守崗位的故事。
  • 2016重慶小升初擇校西附銀翔和二外怎麼選?
    2016重慶小升初擇校,最近有家長開始糾結重慶西大附中銀翔分校和重慶二外怎麼選?下面來看過來人的經驗分析吧。   JZ陽光:西附銀翔是西南大學附中系統,素質教育特色,直屬重點的分校。二外是獨立的外國語民辦學校,外語特色,重視外語可以選。
  • 重慶七大原直屬中學師資到底如何!
    5、重慶一中大學城校區(重慶第1實驗中學)位於沙坪垻區大學城南二路北側,是重慶一中的民辦分校,2017年9月正式建成開學,新校區的環境非常好,有部分一中的老師,也有部分社會招聘的老師。學校僅開設初中階段。二、重慶南開中學
  • 重慶市教育信息化優秀案例: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近年來,各地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湧現了不少優秀典型案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位於重慶市縉雲山下一所聞名學校——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的一些具體做法。西大附中:縉雲山麓的一顆閃亮之珠西南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歷史悠久,可溯源自上個世紀,是一所「百年老校」,最初該校為女子師範學校,後設高中班,抗戰期間幾經遷徙,由江北遷至北碚區。1951年始定名為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新世紀以來又隨西師西農合併而逐步更名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 東方市政府與西南大學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西南大學東方實驗中學今年...
    本報八所1月26日電(記者張惠寧通訊員羅泰發)1月26日上午,東方市人民政府與西南大學籤署市校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合作辦學、教師培訓基地共建等領域開展合作。雙方合作建設的西南大學東方實驗中學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
  • 西南大學人文強基實驗中心正式成立!
    為整合學校在人文學科和基礎教育方面的優勢資源,配合國家人才選拔培養戰略的調整,充分發揮大學的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職能,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民族學院聯合附屬中學,共同設立了西南大學人文強基實驗中心。7月5日上午,成立大會在附中萬象樓階梯會議室隆重舉行。
  • 西南政法大學授予清華中學「優秀生源基地」牌
    9月16日,在西南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副校長杜長明受學校委派,參加了西南政法大學組織的「第五屆優秀生源基地校長交流座談暨優秀生源基地籤約授牌儀式」活動。會上,清華中學被西南政法大學授予「優秀生源基地」牌。據統計,我校近3年本科第一批共有50名學生考入西南政法大學。
  • 西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希庭——培養讓自己崇拜的學生
    西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希庭——培養讓自己崇拜的學生 2012-09-18 來源:《人民日報》   美麗的西南大學林蔭道上,人們經常看到一位滿頭銀髮的慈祥長者,攜二三學生散步,時而親切交談
  • 蘇州相城區春申中學初一優秀班主任風採展示,師者匠心,引領前行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掌舵人,是指引學生前行的旗幟。在春申中學初一年級,有這樣一批優秀班主任,他們不忘初心,用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奉獻學生,用師者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引導、愛護、教育學生。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們的風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