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7日消息(記者 黃婷)「校長好!」「老師好!」在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的校園,學生們都衣著整潔,笑容可掬地向校長、老師問好。看著學生自信滿滿的笑容,王遵義欣慰地笑了。猶記得,4年前他剛來臨高時,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還塵土飛揚、機器轟鳴。因學校尚未完工,學生們上課只能借其他學校的地方,家長、學生們對這所新學校望而卻步。4年來,在王遵義的帶領下,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精神風貌明顯好轉,如今周邊學生都「爭著」想要進入這所學校。
王遵義在上課。本人供圖
河南特級教師奔天涯開拓教育事業
2016年,王遵義參加海南面向全國的「好校長、好教師」招聘,以優異的條件應聘上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的校長。當時,王遵義在家鄉河南省長垣縣第一中學任副校長,生活穩定、工作順心,海南的一切都充滿未知,因此家人並不支持他的決定。然而,王遵義憧憬海南的碧海藍天,他想到「天涯海角」開始全新的教育事業。於是,當年8月份他來到海南。
還沒進校門,王遵義傻眼了——學校雜草叢生、塵土飛揚、荒丘起伏,轟隆的機器聲提醒他學校尚未完工。 「失望肯定是有的,但既然來了就好好幹吧!」王遵義說。
在省教育廳、西南大學和當地教育局的支持下,學校招聘了首批50多名老師。然而,一看老師們的履歷,王遵義急了——這些老師都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個別有工作經驗也僅僅工作過一兩年。他開始著手培訓年輕老師,向他們輸送自己作為特級教師多達20多年的教學經驗。
「我不想上這個學校」「送我去鄉鎮的學校吧,我不想在這兒上」……王遵義仍記得,首屆學生招生報名期間,家長、學生眼裡寫滿對這所新學校的不信任,有的學生甚至因為不想上這所學校而跟家長吵鬧不已。學生家長的質疑讓王遵義內心五味雜陳,他意識到這份教育事業並不好幹。「必須幹好!讓選擇了這所學校的家長、學生不後悔!」王遵義對自己說。
就這樣,在租借的臨高二中教室,王遵義帶領50多名教師,開創了一所新的學校,首屆迎來初一、高一共500多名學生。
他帶頭說英語激發學生學英語熱情
開學第一天,王遵義發現很多學生穿著拖鞋來學校,有些學生課間甚至光著腳在教室跑來跑去。他立即採取措施,狠抓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規範。他一方面要求老師、班主任向學生強調文明禮儀規範,同時自己深入各班教室,一旦發現有學生衣著不得體,他會立即指出,讓學生換了合適的衣服再來上課。很快,學生們的儀表規範得到很大改善。
作為中招第三批招生學校,該校首屆高一新生中考平均分僅434分,低於當地老牌重點中學100多分。尤其是英語科目,一開始,每個班平均分只有二三十分。當地學生基礎的薄弱,讓王遵義始料未及。他發現,學生們之所以基礎差,是因為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不知道怎麼學。於是,他結合豐富的經驗,提出了高效情感體驗課,讓每位老師關注學生情感,注重師生交流。他提出「手中有筆,筆下有本,本上有字,字要規範,範有條理」的20字學習法則,讓每個學生學會認真做筆記,並把學生筆記納入教師考核。
該校化學老師許國萍是「90後」。2016年,她剛來學校時,常常為上課而發愁。「學生的基礎太差了,甚至連最基本的化學符號都不會。」許國萍說,課上一直是她一個人講,學生從不主動互動,很少有人回答問題。在王校長的引領下,她改變了傳統的上課方法,注重課堂上與學生互動,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授課。帶著情感去上課後,許國萍發現,有人開始主動回答問題了。後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課堂互動。課堂「活起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成績直線上升。許國萍也從一個不自信的老師迅速成長為年輕的優秀教師,在2017年臨高縣化學課堂教學比賽中,她榮獲一等獎。
4年來,王遵義一直堅持進課堂聽課的習慣。「課堂是教學生產力的發源地、主陣地。」王遵義認為,校長要紮根課堂,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老師共同成長。因此,他一有空就進課堂聽課,一年下來會把全校100多名老師的課都聽個遍。
記者看到,王遵義的辦公室放著厚厚一沓聽課本,平均一周他會聽三四節課。每聽一節課,他會認真做筆記。有些聽課記錄他甚至全部用英文書寫。作為一名歷史老師,為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他以身作則,多年來一直自學英語。他不僅每天閱讀英文,還堅持用英語與老師、學生對話。在他的帶動下,學校老師、學生紛紛主動開口學英語,學生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成績看實力 學生從「不願來」到「爭著來」
在王遵義的帶領下,學校首屆學生第一學期期末統考中,奪得全縣第一名,超過第二名學校平均分54分,這一成績讓很多學校驚訝。3年後,他們的成績更加讓人驚訝。2019年,該校中考平均分666分;本科A批率達44.4%,本科批錄取率92%。「今年我校中考平均分711.25分,在全省學校名列前茅。本科錄取率也達到98.4%。」王遵義說。
首屆高中學生司昆達長時間沉溺於手機遊戲,班主任對他無可奈何,該生曾差一點退學。王遵義多次找司昆達做思想工作。最終,他被王校長打動,上高二時主動將手機交出,刻苦學習。高考時,他以620分的好成績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王遵義(右)在和老師商量學校工作 記者 黃婷攝
教學成績是一所學校最好的名片!從最初的學生「不願來」,到如今想辦法「爭著來」,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用實力詮釋一所優質學校的魅力。目前,西南大學臨高實驗中學涵蓋初一到高三六個年級,共36個教學班1891名學生,150多名教師。
王遵義坦言,在發展過程中,學校也面臨一些問題,其中師資短缺讓他最著急。高二英語老師短缺,實在沒人上課,他就自己頂上。「我不是專業英語老師,這也不是辦法。」王遵義說,學生的學習一天不能耽誤,目前,學校正在面向全國招聘優秀退休英語教師。
記者注意到,在王遵義辦公室的一個角落,放著一個架子,架子上有洗臉盆、肥皂和毛巾。因為工作繁忙,他以校為家,有時太忙,甚至沒空回教職工宿舍休息,累了直接在辦公室趴一會兒。
「只要我們努力些,孩子們就會愛上學習,他們就能走到更廣闊的天地,成為社會棟梁。」王遵義說,他的目標是鞏固98%的本科錄取率,並讓更多的孩子進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