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數九天!和孩子一起做彩虹湯圓,又鮮又香還營養

2020-12-23 地道商服

今天,是冬至。

古語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

自古,民間從這一天開始,有「數九」計算寒天的習俗,冬至是一九頭,每9天數一九,81天後,天氣才開始轉暖。

俗語說,「冬至餃子夏至面」,每逢冬至,餃子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不過在南方,則是盛行吃湯圓。

為了慶祝冬至的到來,昨天小禾就和禾寶一起,在家製作了彩色湯圓。

先來放圖看一下效果:

每一顆湯圓穿上喜慶的冬裝,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完全應了冬至「團團圓圓」的景。

五彩斑斕的色澤,光是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想一口吃掉。

要做彩色湯圓,通常的做法是將食材打成汁,然後和面,但其實即便沒有榨汁機,也能非常快速地做出彩色湯圓。

當然,還有個小禾還有個建議,做湯圓的時候,別忘了叫上孩子一起,大家一起拿著麵團揉揉搓搓,更有樂趣。

這次做的彩色湯圓,可以說是升級版,將湯圓和酒釀圓子結合在一起,吃起來軟軟糯糯,聞起來還有淡淡的桂花香。

要準備的食材有水磨糯米粉、大麥苗粉、紅甜菜粉、紫薯粉、南瓜粉、黃冰糖、酒釀、桂花。

首先要把糯米粉用溫水攪拌,然後分成4塊,每一塊分別放入大麥苗粉、紅甜菜粉、紫薯粉、南瓜粉混合在一起,揉搓均勻。

之後將每個麵團揉成長條,切成小劑子,用手揉成圓球。

鍋中放入清水和冰糖,開鍋後,下入湯圓,煮到湯圓上浮之後,放入酒釀和桂花就完成了。

這樣一份五彩斑斕的湯圓你喜歡嗎?記得在評論區告訴小禾哦~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用它做湯圓,鮮香軟糯,多做些存冰箱,隨吃隨取特省事
    冬至將至,用它做湯圓,鮮香軟糯,多做些存冰箱,隨吃隨取特省事!再過十天就是冬至了,冬至這天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方便,想吃湯圓去超市裡面有各種口味的湯圓可以購買。
  • 冬至包餃子,牛肉羊肉靠邊站!用這菜做餡最香,農村多到吃不完
    冬至包餃子,牛肉羊肉靠邊站!用這菜做餡最香,農村多到吃不完還有幾天就是冬至節氣了,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為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大利之日,所以在冬至會舉行祭祀活動,還有和家人團聚吃飯,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冬至節氣也開始進入數九天,也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也被稱為「數九寒天」,東北氣溫表現尤其明顯,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適應大自然的變化,身體會更健康。
  • 冬至大過年,這沿海風味鹹湯圓,一口讓你鮮掉眉毛,有吃過的嗎?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氣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在北方大多吃餃子,而南方吃湯圓,冬至吃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的意思。說起湯圓,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碗碗甜得發膩的甜湯圓吧,其實也有鹹的湯圓,小編的家鄉是廣東的沿海城市——陽江,而鹹湯圓就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 冬至到了,北方吃餃子,而陽江卻吃沒餡還不圓的湯圓
    大家一定都吃過湯圓吧?那種粉粉糯糯的包著餡的湯圓,令人回味無窮。但是見過沒有餡的湯圓嗎?準確來說,應該是餡在外面,皮在裡面。這種傳統吃法,當地人叫做圓子,也叫鹹湯圓。這種湯圓的做法也十分的奇特,在煮之前準備好大盤的餡料,直接與麵皮一起放入水中,就像是煲湯一樣。
  • 明日冬至,和孩子一起做卡通湯圓,黃金比例配方,成功率特別高
    明日冬至,和孩子一起做卡通湯圓,黃金比例配方,成功率特別高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明天就是冬至啦,昨天下班去超市,發現超市裡賣湯圓的特別火,冬至節氣,北方習俗吃餃子,而南方則大都吃湯圓,湯圓的口味從以前最單一的芝麻花生餡兒,延伸出了許多不同口味的餡料,例如榴槤湯圓,菠蘿水果湯圓,還有鮮肉的鹹口湯圓,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只有你沒吃過的,沒有你想不到的」。
  • 臺山人過冬至,梗系吃鹹湯圓啦!
    俗話說: 「冬大過年」 在臺山人的眼裡 冬至是比春節還重要的節日 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 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
  • 今日冬至,宜和孩子一起做這些事~
    今日冬至,宜和孩子一起做這些事~ 2020-12-21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彩驛站 冬至到 吃湯圓咱厝幼兒園萌娃歡樂過佳節
    12月21日,學園飄來了陣陣湯圓香,原來這一天的午點是漂亮的「七彩湯圓」,孩子們翹首以待,紛紛為自己碗裡的湯圓點讚。當天,各個班級還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各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冬至的風俗,各班把廚房搬到課堂,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忙得不亦樂乎。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湯圓,感受著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 冬至吃湯圓,變變新花樣,教你做雨花石湯圓,好吃好看孩子愛不完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冬至就到了。冬至既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不同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習俗,北方人是吃餃子,而我們南方則是吃湯圓。素來就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說法,意思是說,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
  • 冬至味道:五邑鹹湯圓
    這裡是中國僑都-五邑在僑都五邑,冬至通常會被稱作「過冬」。冬至那天大部分人家都會在家裡宰殺雞鴨鵝,全家聚餐,拜祭祖先等傳統風俗應節。據說唐代至今,五邑人對冬至這天都非常重視,即使到今天,部分企業仍有冬至放假讓員工回家過節的做法。也因為五邑人對冬至這麼重視,民間也有「冬(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 冬至別光吃餃子!下面這5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營養美味還不貴
    (三九天從冬至開始數)眾所周知,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但大家知道嗎,冬至吃餃子其實是北方的習俗,南方是不吃餃子的!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冬至除去吃餃子,下面這5種傳統美食,不妨也嘗嘗,不僅營養美味,關鍵還不貴哦!桂圓燒蛋:在北方有冬至餃子的習俗,而在浙江,每年冬至有吃桂圓燒蛋的習俗!
  • 福州人過冬至,湯圓和「土」要搭配著吃,大家不嫌棄還誇它香
    說到冬至,就會想到湯圓。大家通常吃的都是那種有夾心的湯圓,外邊是米粉做的湯圓皮,裡邊要不花生餡,要不就是芝麻餡的夾心。現在超市裡的口味多種多樣,抹茶、焦糖、芝士、各種水果等等。我們福州就不一樣了,湯圓沒夾心就算了,還得蘸著「土」吃!這是什麼情況呢?跟著我看看吧!
  • 晝短夜長,今日冬至 | 吃一碗臺山鹹湯圓
    俗話說:「冬大過年」在臺山人的眼裡冬至是比春節還重要的節日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說到臺山人的冬至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臺山鹹湯圓臺山鹹湯圓和別處的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糯米飯搓成圓,材料煮湯底用料以新鮮海鮮,肉類,蔬菜等為主,如臺山鮮蠔、蝦米、鯪魚餅、白蘿蔔絲、紹菜絲、冬菇絲、臘腸、
  • 冬至到了,遇到它多買些,做湯圓餡最香,全家動手才有節日的味道
    冬至到了,遇到它多買些,做湯圓餡最香了,網友:自己做湯圓才有節日的味道!下周就是我們的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裡面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此時很多人都會在家包一些湯圓或者是餃子。說起湯圓相信屏幕前的不少小夥伴都是愛吃,市場上最受歡迎就是芝麻餡和花生餡的湯圓了。但其實除了芝麻和花生之外,我們自己在家動動小手就可以用這食材製作一份湯圓餡。不少網友也表示,過節氣自己在家做湯圓才有味道,吃起來更香!
  • 冬至孩子吃什麼有營養?這四種食物營養又美味,關鍵還可以驅寒
    ,但是現在不論是餃子湯圓在冬至都會去吃,冬至吃餃子,不怕凍耳朵,冬至吃湯圓,美滿又團圓,而今天小愛給大家帶來四種孩子在冬至吃的食物,不僅營養美味,而且在冬至還可以給孩子驅寒。羊肉湯味道鮮美,而且營養也非常豐富,據說在古時候劉邦和漢高祖在冬至就在喝羊肉湯,對羊肉湯那是一個讚不絕口的誇,其實羊肉湯本來就是驅寒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天給孩子吃上一碗羊肉湯暖暖,不僅可以抵禦風寒而且還大補。
  • 明日冬至,8種地方特色美食,味道鮮,營養足,歡天喜地過冬至
    導語:明日冬至,8種地方特色美食,味道鮮,營養足,歡天喜地過冬至。冬至節北方人吃餃子「餃子」,古稱:「交子」,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傳統美食,北方人都喜歡在大年三十吃餃子。而「冬至大如年」,餃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民間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之說」。每當到了冬至,家家戶戶都會包一頓,適合自己口味的餃子,來慶祝僅次於「年」的冬至節。
  • 冬至到了,用它包餃子自帶香氣,口感滑嫩,營養豐富,越吃越香
    冬至到了,用它包餃子自帶香氣,口感滑嫩鮮香,營養豐富全面,越吃越香。民間有句順口溜:冬至餃子夏至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意思簡單明了,冬至到了就吃餃子,夏至來了就吃麵。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有句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今年的12月22號就是冬至,也就是這周的周日。我們北方每到冬至是要吃餃子的。
  • 冬至湯圓,我家最愛的一種餡兒,它和糯米超級配!
    今天冬至節,祝福我所有的友友們節日快樂!喜樂安康!冬至吃什麼?各地有不同風俗,總之幸福過節,開心每一天!關於冬至美食,我前天分享了八寶醪糟,昨天分享了素淨餃子,今天再來分享一個湯圓的做法。冬至節,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不過現在南北融合,也沒有太大的界限了,我家是湯圓和餃子都吃,哈哈......從營養健康來講,餃子比湯圓更勝一籌,一般湯圓真是高油高糖的食物,我曾經專門到超市看各種湯圓的配料表,很難找到一款熱量低的湯圓。湯圓餡兒吃起來爽滑可口,一般就是油含量特別高,所以吃湯圓一定要限量。
  • 冬至丨從餛飩到湯圓的陰陽之道
    除了春節,就是冬至。在閩南,叫「冬節」。冬節這天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吃「冬節圓」,也就是湯圓。冬節前夜,奶奶會把一個大簸箕放到廳堂上,濾幹的米漿採成了團。一家老小圍在一起,搓丸子。丸子有紅有白,煞是可愛。據說,這大大小小的冬節圓,就是一家老小的象徵呢。不僅家人吃,還要拿來祭祖。
  • 除了想吃餃子還是湯圓,冬至還可跟孩子一起學習這些優美古詩
    冬至日北方人們很多都喜歡吃餃子,據說這樣冬天就不會凍耳朵;然而很多南方的朋友們紛紛表示他們要在這個節日裡食湯圓。 其實歷來南北方關於餃子和湯圓之爭一起存在,不過每個節日的設定都是大家美好心願的寄託,也是為了能夠讓大家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度過,所以糾結這個問題的朋友,可以嘗試餃子湯圓一起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