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草葉集》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96篇)

2021-02-24 初中語文初中

《草葉集》初版有一長篇序言,其中,把愛默生提到過的想法加以具體化和發展,指出「別處的詩歌停留在過去——即它們的現成狀態,而美國的詩歌則在未來」。但是,惠特曼在抵制和批判英國文學傳統的控制方面大大超越了愛默生,幾乎否定了從喬叟到丁尼生的整個英國詩歌,並對當時包括愛默生在內的美國詩壇採取了完全對立的態度,這無疑是過於偏激的。實際上,惠特曼既不是一個超乎歷史傳統之外的所謂受到「天啟」的歌手,也不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一個「粗人」。他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前期積累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吸收了英美文學傳統中各方面的營養;甚至到《草葉集》問世以後還在繼續向同輩詩人的作品借鑑,並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逐漸向傳統靠攏,以致許多批評家又反過來指責他中期以後便失去了原有的創新精神。顯然,惠特曼是一個適應時代、善於在批判中繼承和在借鑑中創新的詩人,只不過批判和創新在他那裡居於主要地位,早期特別突出,所取得的成就和在歷史上留下的影響也最為顯著。

《草葉集》從初版到「臨終版」,始終以《我自己之歌》作為「主幹和中心」。這首長詩內涵深廣,氣象恢弘,頗有睥睨當代、馳騁古今之勢,不愧為十九世紀以來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長詩之一。但它問世後首先引起強烈反應的主要是以下兩點:一是詩中那個「我自己」往往被讀者看成完全是詩人的自我寫照,他粗暴傲慢,令人反感;二是詩人將性慾作為宇宙發展的基本衝動來寫,或者說借性的意象來表現肉體與靈魂相互依存的關係,這大大冒犯了傳統道德的禁忌。前一點經詩人的朋友和他自己說明,強調詩中歌頌的主要是那個大「我」即十九世紀美國普通人的代表以後,又引起了「自己」的兩重性,二者糾纏不清,令人迷惑。後一點則到第三版的《亞當的子孫》反而有所發展,人們索性稱之為「性詩」,結果在內戰期間惠特曼竟因此被內政部長免職,一八八二年《草葉集》被波士頓檢察官列為「穢褻」讀物,禁止發行。不過惠特曼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直到一八八八年仍鄭重申明:「我三十年來確定的信念和審慎的修訂已肯定那些詩行,並禁止對它們作任何的刪削。」這裡還應當指出,《蘆笛集》中那些歌頌「夥伴之愛」的短詩,也有不少批評家認為流露著「同性愛的渴望」,但惠特曼對此作過嚴正的辯解,說「夥伴之愛」是作為「男人與男人」之間親密團結的紐帶,為美國的強大鞏固和世界人民的友好關係提供一個可靠的基礎。詩人晚年的朋友s.甘迺迪也說《蘆笛集》是「惠特曼寫友誼和民主精神的美麗詩篇」。這個觀點是可以接受的,儘管組詩中有些篇什像《亞當的子孫》一樣,寫得略嫌淺露,很難避免人們的懷疑和爭論。

《草葉集》中正面寫詩人自己和他的「國家與時代」以及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的詩篇很多,除《我自己之歌》外,分量較重的還有《大路之歌》、《歡樂之歌》、《大斧之歌》、《各行各業之歌》,以及《開拓者!啊,開拓者!》等等。《桴鼓集》在《草葉集》裡佔有特殊地位,被譽為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史詩,詩人自己也滿意地說它「作為一個藝術品比較完整……表達了我經常想著的那個創作雄心,即在詩中表現我們所在的這個時代和國家,連同那……血淋淋的一切」。至於中後期的重要詩篇,如《向印度航行》、《紅杉樹之歌》、《哥倫布的祈禱》,雖然大都是從當時詩人的境遇(如健康狀況惡化)出發對環境、歷史、生命的思索和詠嘆,有時情調比較低沉,甚至帶有若干宗教色彩,但視野寬廣,立意高深,仍不失其天然活力和傲岸不屈的風貌。

惠特曼驕傲地宣稱:他的詩中沒有了「舊世界讚歌中高大突出的人物」,而有的是「作為整個事業及未來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農民和機械工人」,這是符合實際的。他既是自然的詩人也是城市的詩人。當英美詩人們紛紛從城市向鄉村逃遁時,他卻在鋼鐵時代的紐約縱情高歌,既歌唱高山、大海、草原,也歌唱火車頭、電纜、脫粒機,這些都是新大陸、新時代的產物,他把它們一起擁抱。

惠特曼一般不主張以詩歌代替宣傳,直陳慷慨,但是當正義事業被無情扼殺時,當人道主義接觸到革命火花時,他也會義憤填膺,疾呼震地,如《啊,法蘭西之星》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至於他後期的散文,特別是政論文章,其鋒芒就更加犀利了。

不過,正如惠特曼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和人道主義,是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他的哲學觀點主要是在黑格爾——卡萊爾——愛默生的薰陶下形成的,甚至還可能受到過古代印度吠檀多派哲學神秘主義的影響。這些反映在《草葉集》中,不僅有那個時隱時現的「上帝」或「超靈」,還有某些詩和某些節段中那種玄奧莫測、連他自己也說「不好解釋」的東西。如《歌唱那神異的正方形》,至少在我們看來是太「神異」了!

相關焦點

  • 初三年級語文名著閱讀計劃及名著閱讀總結
    初三年級語文名著閱讀計劃知識源於閱讀為了適應中考語文名著閱讀考查要求,現將初三年級名著閱讀工作安排如下:一、明確名著閱讀的意義,要求按計劃認真實施,強調對計劃的落實。 3、要求每大周周前會那節課,統一讓學生學習名著,不跑操的那天大課間安排學生自行閱讀並做好讀書筆記。4、語文老師要求全程跟讀,大課間要進班指導,定目標,定任務,明確周周練和月考的檢查內容。
  • 高考語文《罪與罰》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89篇)
    《草葉集》初版有一長篇序言,其中,把愛默生提到過的想法加以具體化和發展,指出「別處的詩歌停留在過去——即它們的現成狀態,而美國的詩歌則在未來」。但是,惠特曼在抵制和批判英國文學傳統的控制方面大大超越了愛默生,幾乎否定了從喬叟到丁尼生的整個英國詩歌,並對當時包括愛默生在內的美國詩壇採取了完全對立的態度,這無疑是過於偏激的。
  • ​【初中語文名著】初三(上)名著閱讀專項《水滸傳》
    《水滸傳》主要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概括【名著索引】《水滸傳》章回目錄及人物綽號儒林外史導讀視頻【初中語文】月考前初三(上)語文名著閱讀《艾青詩選》練一練(含答案)【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導讀及練習題【名著閱讀專刊】2015.6——2020.3.18大語文教育名著閱讀專項
  •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語文名著閱讀題通常會在初中語文要求閱讀書籍中選擇某個具有代表性的節選,目的就是考察同學們是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以及對課外閱讀書籍的了解。
  •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語文名著閱讀題通常會在初中語文要求閱讀書籍中選擇某個具有代表性的節選,目的就是考察同學們是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以及對課外閱讀書籍的了解。很多學生閱讀走馬觀花,除了書籍大致上講了什麼內容,對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中心思想等一問三不知,這樣閱讀即使是考試都是非常吃虧的。
  • 中考語文《白洋澱紀事》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81篇)
    作品概述《白洋澱紀事》是孫犁創作的小說、散文的結集,主要表現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冀中、冀西地區人民的鬥爭和生活,讚頌了他們熱愛祖國、淳樸善良、機智勇敢等精神品質,深情謳歌了戰爭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全書按時間先後順序編排,選錄了《蘆花蕩》《荷花澱》《光榮》《囑咐》《採蒲臺的節》等四十篇經典作品。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文學常識專題訓練,學生全做對,考試soeasy!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文學常識專題訓練,學生全做對,考試soeasy!說起名著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可實際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學習要考的名著不僅僅只是這4本,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明確指出了要讀的課外書籍,升入初中後語文書中更是增加了很多,就例如:《駱駝祥子》《繁星春水》等等。
  • 高考語文《獵人筆記》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90篇)
    作者在本書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和農民一起打獵,平等地談論農民的生活,通過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描寫這些普通勞動人民的許多優秀品質,表現出他深厚的人道主義和民主思想。在《獵人筆記》中屠格涅夫背著獵槍,在獵戶陪同下,走遍附近的農村田野,荒山野嶺,江河湖泊,接觸了無數勞動人民。
  • 胡華:比閱讀名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日前,有作者撰文談中學生閱讀的問題。在文章中,作者提到,江蘇省第二十屆高中生閱讀與寫作作文大賽初賽命了兩道題《書裡書外》《線上線下》,筆者都做了指導。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
  • 中高考語文越來越難,硬核名師天團親授名著閱讀
    表面是寫「讀後感」,實則考學生閱讀和思考方法應博雅小學堂的邀請,我和我的朋友們開設《博雅名著閱讀初中系統課》,就是要借這樣的契機,把我們信仰的閱讀理念和行之有效的閱讀經驗分享給同學們,為你們的語文學習提供引領和支持。
  • 高一語文必讀名著書目,你都讀了哪些呢?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但課本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如果只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以人教版《荷塘月色》為例, 那麼學生一周以內應該閱讀五篇類似長度的文章。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當代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要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 高考語文《萬曆十五年》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107篇)
    其中則是儒家的道德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們這個龐大的古老國家,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而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違法的行為做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可資遵循的成文條例(即使有成文的規則,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遠大於實際功效)。
  • 語文名著閱讀《繁星》《春水》閱讀指導
    語文名著閱讀《繁星》《春水》閱讀指導一、作家作品冰心,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同樣是在《晨報副鐫》上最先發表,不過《春水》的問世要比《繁星》晚三個月。在《春水》裡,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
  • 高中推薦閱讀書目引爭議 方文山"擠走"四大名著
    該校有關人士說,推薦書目的選擇標準是學生愛讀,又在傳統文化圈中有一定價值的,以突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之所以沒有選擇四大名著,主要是考慮其「塊頭大」、內容相對高中生而言較深,閱讀效果可能不太好。不過,書目中也有一些生動通俗的傳統名著。
  • 名著閱讀興盎然(原創)
    各學科的學習,當然是閱讀量越多越好,這對學生知識儲備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我所在學校意識到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學校開闢了初中閱覽室和高中閱覽室。每星期各年級各班都有一節閱覽課,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閱覽室看書看雜誌,摘抄筆記,閱覽室秩序井然。
  • 語文學習的秘訣(附小學生名著閱讀規劃表)
    這樣看來,寫讀書筆記對閱讀教學來說是多麼重要。另外,我們都認為應該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而寫讀書筆記、批註式閱讀,實際就是閱讀與寫作的最佳結合方式,實有一箭雙鵰之效。批註式閱讀、寫讀書筆記,都要和名著閱讀結合起來。讀名著時要圈點批註,讀完名著要寫一個有一定長度的讀書筆記,然後再開一個讀書報告會,師生交流讀書心得。讀書報告會每學期舉行一次或兩次。
  • 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從6本激增至18本!
    2019年杭州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增加到18本,而去年的考查範圍只有6本。中考複習前,杭州市某初中語文老師針對名著閱讀,在全年級學生中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20人中,80多位考生對18本名著會產生焦慮,70多位考生對考卷上的與「人物」相關的各種題型束手無策。針對學生們的困惑,愛寫作的獅子邀請杭城四位初中語文名師支招,對名著閱讀給出複習建議。
  • 高中語文:必修1-5名著導讀,附2017-2020高考名著真題匯總
    名著導讀是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塊之一。必修1~5出現的多篇名著:比如《大衛·科波菲爾》、《家》、《巴黎聖母院》、《紅樓夢》、《高老頭》、《三國演義》、《唐吉珂德》等。今天學姐幫同學們整理了必修1~5中出現的名著,對於同學們積累作文素材,提升閱讀能力有很重要的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 走向整合、情境、個性化的名著閱讀測評
    隨著統編語文教材把「名著導讀」安排進教材單元內容,高中語文新課標把「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列為18個學習任務群之首,「整本書閱讀」迅速成為本輪語文課改的一個焦點,同時也成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新課型。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勢必呼喚新測評。於是,各地中高考陸續增加名著閱讀試題,以發揮考試對於教學的評價與引導作用,以考促讀、以考促教、以考促學。
  • 「名著」進課堂 「閱讀」致遠方
    為貫徹落實國家統編教材關於名著閱讀進課堂的教學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市教師名著閱讀教學能力及語文教學水平,3月28日至29日,茂名市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會在市祥和中學體育館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