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萬曆十五年》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107篇)

2021-02-17 高中歷史人教版

黃仁宇此書,反映的乃是明朝乃至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大失敗的全記錄,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由於作者熟悉西方憲政及歷史,因此他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缺乏數目化管理,並將中國社會的結構比喻為「潛水艇三明治」(submarinesandwich)的社會結構:「上面一塊麵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則是儒家的道德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們這個龐大的古老國家,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而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違法的行為做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可資遵循的成文條例(即使有成文的規則,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遠大於實際功效)。而這種社會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在精神上的支柱為道德,管理的方法則依靠文牘。」

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那個黑暗大時代裡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

作者在全文中,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實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可以使人們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讀者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的人生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澱。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因此,讀過此書的人都說:「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相關焦點

  • 初三年級語文名著閱讀計劃及名著閱讀總結
    初三年級語文名著閱讀計劃知識源於閱讀為了適應中考語文名著閱讀考查要求,現將初三年級名著閱讀工作安排如下:一、明確名著閱讀的意義,要求按計劃認真實施,強調對計劃的落實。 3、要求每大周周前會那節課,統一讓學生學習名著,不跑操的那天大課間安排學生自行閱讀並做好讀書筆記。4、語文老師要求全程跟讀,大課間要進班指導,定目標,定任務,明確周周練和月考的檢查內容。
  • ​【初中語文名著】初三(上)名著閱讀專項《水滸傳》
    《水滸傳》主要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概括【名著索引】《水滸傳》章回目錄及人物綽號儒林外史導讀視頻【初中語文】月考前初三(上)語文名著閱讀《艾青詩選》練一練(含答案)【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導讀及練習題【名著閱讀專刊】2015.6——2020.3.18大語文教育名著閱讀專項
  • 中考語文《白洋澱紀事》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81篇)
    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孫犁"是他參加抗日戰爭後於1938年開始使用的筆名。孫犁的作品極具特色,清新自然、樸素洗鍊,茅盾稱之為「多風趣而不落輕佻(tiāo)」。《荷花澱》與《蘆花蕩》這對「姊妹篇」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作品。這兩篇小說以白洋澱為背景,講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沒有正面表現戰爭的激烈殘酷,而是著力寫出民族的正氣和抗日軍民堅毅不屈的精神。此外,《山地回憶》《正月》等篇,描述了根據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真實再現了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表現出普通勞動者在民族解放鬥爭中明大義、識大體的寬闊胸襟和樂觀、健康、純潔的品性。
  •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語文名著閱讀題通常會在初中語文要求閱讀書籍中選擇某個具有代表性的節選,目的就是考察同學們是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以及對課外閱讀書籍的了解。
  •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
    初中語文名著攻略:30篇名著閱讀真題,很全面!列印練習多拿20分語文名著閱讀題通常會在初中語文要求閱讀書籍中選擇某個具有代表性的節選,目的就是考察同學們是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以及對課外閱讀書籍的了解。很多學生閱讀走馬觀花,除了書籍大致上講了什麼內容,對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中心思想等一問三不知,這樣閱讀即使是考試都是非常吃虧的。
  • 高考語文《罪與罰》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89篇)
    《草葉集》初版有一長篇序言,其中,把愛默生提到過的想法加以具體化和發展,指出「別處的詩歌停留在過去——即它們的現成狀態,而美國的詩歌則在未來」。但是,惠特曼在抵制和批判英國文學傳統的控制方面大大超越了愛默生,幾乎否定了從喬叟到丁尼生的整個英國詩歌,並對當時包括愛默生在內的美國詩壇採取了完全對立的態度,這無疑是過於偏激的。
  • 高考語文《草葉集》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96篇)
    《草葉集》初版有一長篇序言,其中,把愛默生提到過的想法加以具體化和發展,指出「別處的詩歌停留在過去——即它們的現成狀態,而美國的詩歌則在未來」。但是,惠特曼在抵制和批判英國文學傳統的控制方面大大超越了愛默生,幾乎否定了從喬叟到丁尼生的整個英國詩歌,並對當時包括愛默生在內的美國詩壇採取了完全對立的態度,這無疑是過於偏激的。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文學常識專題訓練,學生全做對,考試soeasy!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文學常識專題訓練,學生全做對,考試soeasy!說起名著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可實際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學習要考的名著不僅僅只是這4本,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明確指出了要讀的課外書籍,升入初中後語文書中更是增加了很多,就例如:《駱駝祥子》《繁星春水》等等。
  • 語文學習的秘訣(附小學生名著閱讀規劃表)
    這樣看來,寫讀書筆記對閱讀教學來說是多麼重要。另外,我們都認為應該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而寫讀書筆記、批註式閱讀,實際就是閱讀與寫作的最佳結合方式,實有一箭雙鵰之效。批註式閱讀、寫讀書筆記,都要和名著閱讀結合起來。讀名著時要圈點批註,讀完名著要寫一個有一定長度的讀書筆記,然後再開一個讀書報告會,師生交流讀書心得。讀書報告會每學期舉行一次或兩次。
  • 高考語文《獵人筆記》名著閱讀(初三優生和高中生)(內附名著閱讀90篇)
    作者在本書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和農民一起打獵,平等地談論農民的生活,通過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描寫這些普通勞動人民的許多優秀品質,表現出他深厚的人道主義和民主思想。在《獵人筆記》中屠格涅夫背著獵槍,在獵戶陪同下,走遍附近的農村田野,荒山野嶺,江河湖泊,接觸了無數勞動人民。
  • 中高考語文越來越難,硬核名師天團親授名著閱讀
    2017年,教育部新修訂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把「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貫串高中三年的重要內容正式納入語文課程,整本書閱讀逐漸引起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視,初中和小學也隨之興起了讀書熱。應該說,這是切中時弊、利在將來的好事。
  • 胡華:比閱讀名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日前,有作者撰文談中學生閱讀的問題。在文章中,作者提到,江蘇省第二十屆高中生閱讀與寫作作文大賽初賽命了兩道題《書裡書外》《線上線下》,筆者都做了指導。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
  • 走向整合、情境、個性化的名著閱讀測評
    隨著統編語文教材把「名著導讀」安排進教材單元內容,高中語文新課標把「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列為18個學習任務群之首,「整本書閱讀」迅速成為本輪語文課改的一個焦點,同時也成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新課型。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勢必呼喚新測評。於是,各地中高考陸續增加名著閱讀試題,以發揮考試對於教學的評價與引導作用,以考促讀、以考促教、以考促學。
  • 高一語文必讀名著書目,你都讀了哪些呢?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但課本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如果只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以人教版《荷塘月色》為例, 那麼學生一周以內應該閱讀五篇類似長度的文章。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當代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要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 蘇州高中必背古詩文和名著閱讀篇目出爐
    前段時間整理了蘇州中考名著和古詩文篇目,蘇州中考名著閱讀和古詩文篇目出爐!初中家長收藏!今天小鹿帶來的是高中新課標古詩文必背篇目和高一上課外閱讀書目,文章出自蘇州中學和太倉明德高級中學的家長分享,新高一的家長們趕緊為娃收藏!
  • 語文名著閱讀《繁星》《春水》閱讀指導
    語文名著閱讀《繁星》《春水》閱讀指導一、作家作品冰心,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同樣是在《晨報副鐫》上最先發表,不過《春水》的問世要比《繁星》晚三個月。在《春水》裡,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
  • 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從6本激增至18本!
    2019年杭州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增加到18本,而去年的考查範圍只有6本。中考複習前,杭州市某初中語文老師針對名著閱讀,在全年級學生中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20人中,80多位考生對18本名著會產生焦慮,70多位考生對考卷上的與「人物」相關的各種題型束手無策。針對學生們的困惑,愛寫作的獅子邀請杭城四位初中語文名師支招,對名著閱讀給出複習建議。
  • 高中推薦閱讀書目引爭議 方文山"擠走"四大名著
    該校有關人士說,推薦書目的選擇標準是學生愛讀,又在傳統文化圈中有一定價值的,以突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之所以沒有選擇四大名著,主要是考慮其「塊頭大」、內容相對高中生而言較深,閱讀效果可能不太好。不過,書目中也有一些生動通俗的傳統名著。
  • 名著閱讀興盎然(原創)
    各學科的學習,當然是閱讀量越多越好,這對學生知識儲備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我所在學校意識到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學校開闢了初中閱覽室和高中閱覽室。每星期各年級各班都有一節閱覽課,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閱覽室看書看雜誌,摘抄筆記,閱覽室秩序井然。
  • 高中語文:必修1-5名著導讀,附2017-2020高考名著真題匯總
    名著導讀是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塊之一。必修1~5出現的多篇名著:比如《大衛·科波菲爾》、《家》、《巴黎聖母院》、《紅樓夢》、《高老頭》、《三國演義》、《唐吉珂德》等。今天學姐幫同學們整理了必修1~5中出現的名著,對於同學們積累作文素材,提升閱讀能力有很重要的幫助!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