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滋養人文精神,孕育著人文之美;語文充滿情感因素,孕育著人情之美;語文包羅萬象,孕育著文學之美;語文聯繫生活點滴;孕育著生活之美。愛上語文,讓語文課精彩繽紛,成為學生所嚮往的樂園,真正去感受語文教學之美,明白語文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學科。簡簡單單上好語文課,學好語文就是要抓好「聽、說、讀、寫」,注重字詞基礎,強化閱讀習慣,多練筆多寫作,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一、語文=字、詞+閱讀+寫作
1. 字、詞=多讀+多寫+掌握
(1)讓學生預習課文,遇到生字不認識的自己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解決(查資料、問老師、問同學)。
(2)老師提問學生上節課遇到的生字,用聽寫的方式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會認、會寫(大約5分鐘左右),然後同桌交換,互相檢查(2~3分鐘),對於寫錯的字,讓學生多寫幾遍加深記憶。
(3)給學生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看課文,去嘗試理解文章大意(5分鐘左右),之後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的方式掌握一下學生理解的程度,根據學生理解情況再次強調一下重點。
(4)最後,讓學生做練習題鞏固訓練,加強理解。
2. 閱讀=多看+多做+多思
(1)首先讓學生多多看書,多多了解一些國內國外的與時俱進,多多了解一些不僅限於課上的精彩知識。
(2)學生做題過程中,遇到問題,應先和同桌或小組共同討論,之後老師通過提問,補充學生落下的知識點。
(3)通過多做閱讀題,使學生領悟到做閱讀題的方法和技巧,並且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3. 寫作=讀題+審題+構思
(1)首先要知道作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老師簡單說一下寫作的內容和大約的提綱,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3)然後讓學生寫作文(大約30分鐘左右),在此同時老師把寫作要求寫於黑板上。
(4)完成寫作後,首先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看有沒有錯別字、病句,之後小組內互相修改,寫評語,做批註,最後,組長選擇組內優秀的文章上講臺讀一下「好」之所在。
二、不同年級=低年級+高年級
1. 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
(1)重點在抓紀律,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知道他們是一個集體。
(2)對於字、詞,要讓學生真正認識,會讀、會寫,並且要多讀、多寫,知道字的結構。
(3)老師在給學生講的時候,要講全面,讓學生學會做筆記,老師去看學生筆記是否寫完整、寫全、寫對。
(4)由字到詞,老師要讓學生認識並且理解詞的意思是什麼。
(5)老師要適當的誇獎學生,鼓勵學生,可以用「好」、「很好」、「非常棒」、「特別棒」等詞語。也要適當的批評他們,讓學生分清是非觀念。
2.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
可以通過上邊(一)中的1、2、3進行授課。
三、結論=分析+概括
一節完整的課是要目標明確,有目的性的。這節課是要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的,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老師要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什麼,並且使學生學會什麼、明白什麼、懂得什麼。讓學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思維意識,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人,而老師要成為他們學習路上的指導者。所以對於語文這一學科,只有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進取,才能獲得不斷的進步。必須要多學、多看、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