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黃浦區教育大會上 「好奇心」和「想像力」為何成為關鍵詞

2020-12-22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我們要讓學生善於奇思妙想,富於創新思維,在創造力方面有所突破。」 為全面落實《上海教育現代化2035》和《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黃浦區教育大會今天舉行。在這場為全區未來教育發展勾畫路徑的大會上,「好奇心」和「想像力」成為全場關鍵詞。

圖說:黃浦區教育大會現場 來源/蔡維帥 攝

記者從會後發布的一份《黃浦區推進創新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獲悉,黃浦區將以「創新教育」整體帶動黃浦教育現代化的加速推進,經過3年努力,實現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對創新教育的探索實現全覆蓋,形成從課程、教學到評價、環境的完整創新教育體系,讓學生敢創新、有創意、能創造。

中共黃浦區委書記杲雲表示,黃浦提出要打造創新生態環境最優的區域,創新教育就是這個生態圈裡最基礎的土壤,要在激發學生好奇心、想像力上下功夫。黃浦區教育局局長姚曉紅介紹,黃浦區將在從課程構建、學習方式、評價改革、資源支撐、政策機制等入手,營造「創新學習場」,展探究性、項目化學習,開展創新教育標杆學校、聯盟學校、項目學校創建,實施「黃浦青少年創新英才」計劃,搭建「奇思妙想」創意秀等區域創新活動實踐平臺等。黃浦區也將堅持區域系統推進與發揮學校「策源地」相結合,將繼續鼓勵支持大同中學課程改革、格致中學創客學習、向明中學創造教育、盧灣高級中學科學教育、區青少年科技中心創新實踐、職業學校創業計劃等,持續激發學校創新活力。

根據這份三年行動計劃,黃浦區推進創新教育將遵循學生發展規律特點,各有側重體現學段銜接,主要包括:

學前教育:激發好奇心、重遊戲活動在玩中初探究

小學教育:保護想像力、重習慣養成提升思維品質

初中教育:強質疑解疑、重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教育:增強思辨力、重項目式研究育高階思維

職業教育:顯一技之能、重工匠精神鼓勵創新創業

會上同時揭牌成立了「黃浦區創新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該中心將設於黃浦區教育學院,承擔創新教育整體規劃、輻射引領、科學研究和協同推進等職能,包括面向全區組織創新教育前沿理論資訊的學習研討、開展創新教育的課題研究、推進分層次、多樣化的創新學校創建、挖掘梳理創新教育的典型個案、總結推廣創新教育的經驗成果等。

相關焦點

  • 創新源於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
    我講三個與教育有關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中國和美國的。大家是否知道今年以來《華爾街日報》(The WallStreet Journal)有關中美問題最熱門的文章是什麼?是一篇有關教育的文章,題為「中國母親為何更勝一籌」(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 中國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為什麼缺失了?
    ,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減少程度就越大。經濟學家度量「人力資本」的通常做法,就是計算受教育的年限。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那麼簡單了,而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特別高。但是隨著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很有可能遞減。
  • 中國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為什麼缺失了?
    ,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減少程度就越大。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那麼簡單了,而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特別高。但是隨著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很有可能遞減。這是因為知識體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往往會挑戰這些假定,突破現有框架,這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正確,所以會遭到批評,而這在客觀上就容易產生壓制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效果。
  • 莫比烏斯論壇:好奇心、開放、協作成為諾獎關鍵詞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的最後一天,70位科學家進行了一場「莫比烏斯」頭腦風暴。「莫比烏斯」取名源自「莫比烏斯帶」,近200年前,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和約翰·李斯丁發現,如果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
  • 清華教授: 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越努力, 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徹底?
    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非常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在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制度下,情況更糟,當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好成績,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好奇心是智力之源;想像力是智力之翼,沒有好奇心與想像力,智力的發展就不會走得更遠。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原生家庭富裕與否都是我們家長決定不了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我們的改變,來為他們提供正確的家庭教育氛圍,一個出生在有學習力父母的家庭的孩子,該是多麼的幸運!
  • 錢學森:能成為學霸的孩子,都得有足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父親錢均夫因經常外出工作,所以家中教育孩子的重擔就放在了母親章蘭娟的身上。章蘭娟對孩子的教育十分盡責,所涉獵的內容也較廣泛。但是錢學森的好奇心促使他盯上了父親的書櫥,對厚厚的大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母親也被孩子的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所震撼。
  • 黃浦區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大會順利召開
    黃浦區教育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黃浦區教育系統基層單位的黨政領導,區思政學科教研員、區思政名師工作室學員及各學科教師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團委負責人、黃浦區部分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教育專員代表參加大會。
  • 科幻作品入編語文教材 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圖註:來源於網絡讀到這裡,大家都知道科幻不光進教材了,還進入了最關鍵的高考,想像力正成為教育的熱點,既然教育部都提倡廣大青少年廣泛閱讀科幻作品,還有一部值得推薦的作品那就不得不說了圖註:來源於網絡激發孩子永恆追問的好奇心一方面可以利用科幻的文學形式,幫助孩子建立起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強烈動機;另一方面利用科幻 「想像和創造」的天然屬性,強化孩子更多神經通路。
  • 點一杯創意咖啡,挑戰好奇心和想像力
    點一杯創意咖啡,挑戰好奇心和想像力 2020-05-13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童心包括好奇心和想像力,我深以為然。其實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自帶童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世界的未來充滿想像。但是有很多孩子漸漸對新鮮事物失去了興趣,沒有了當初的靈動,這跟父母沒有及時滿足他們好奇心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們沒有從好奇心和想像力中享受到樂趣,也就停止了好奇,不再敢天馬行空的想像了。
  • 這場大會 為何吸引全球政黨赴約
    中國共產黨邀請全球政黨一起開大會!》為題,介紹這次對話會的分量:來自120多個國家、200多個政黨和政黨組織的領導人將齊聚北京、共商大計。這樣的大場面,在世界政黨史上可謂罕見。文章指出,這場高層對話會「分量」有多重?
  • 潘建偉:好奇心和想像力—成就他改變世界的中國力量
    潘建偉在思考問題到最困難的時候就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撿掉落在地上的樹葉來聞,從中獲得安靜、靈感和想像力,這也正是他成功的原動力。好奇心和想像力成就了他改變世界的中國力量。英國著名的科學新聞雜誌《新科學家》以封面標題的形式,對潘建偉科大團隊進行這樣的評價:「中國科大-因而也是整個中國-已經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 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則廢!
    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好像要把十萬個為什麼問完一樣。而創造性跟好奇心它們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有了好奇心促使才會去想要研究,才會有更好的創造性。興趣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任老師,而創造性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引導者。那麼對於孩子的來說,好奇心和創造性在他們的人生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舉個例子吧!
  • 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則廢
    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好像要把十萬個為什麼問完一樣。而創造性跟好奇心它們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有了好奇心促使才會去想要研究,才會有更好的創造性。興趣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任老師,而創造性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引導者。那麼對於孩子的來說,好奇心和創造性在他們的人生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 論教師的好奇心
    在我看來,雖然「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但「好奇心比想像力更重要」,原因是好奇心更接近普遍的人性:人天生就有好奇心,而且它是人的「內動力」、「內生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謂「倦怠」,不就是沒有了內生力和內動力了嗎?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認為,教師的教學創造力=價值觀+知識+技能ⅹ好奇心和想像力。在這一鏈條裡,好奇心就是教師創造力的一部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
  • 終其一生,我們都要成為保持童真、保持好奇心的人
    大部分人都感覺,小孩比大人有想像力,因為小孩沒條條框框,更容易天馬行空地幻想。兒童之所以比大人更容易想像,這是因為兒童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並沒有發育成熟,不容易專注,思維表現得更加開放。但兒童的想像力不是「無章可循」的,只有在理解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後,「想像」才成為可能。
  • 拯救孩子的好奇心!科學大咖們特意來西瓜視頻上了場科普直播課
    在科幻小說、腦機接口和天才少年這三大主題的直播課堂上,嘉賓們從不同視角,分享了自己專業領域的看法和觀點。中科大的"少年班"已經創辦了42年,從實際結果來看,"天才"更多靠的是天賦、自律和勤奮。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和開放自由的教育環境,確實可以引導"小天才"們,但也只是起到激發才能的作用。真正的"天才"靠自我學習。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袁人袁嵐峰 老師同時也希望,對於"天才"生活的曝光,儘量讓步於對科學成就的曝光。"
  • 黃浦特級開講了 | 姚曉紅: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成長發展的教育
    今年的黃浦教育大會聚焦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現在的孩子對於好奇心的缺乏和缺失很嚴重,如何讓孩子能夠在成長環境中葆有好奇心,讓先天具備的好奇心在後天不被扼殺,這一點成為全區教育捍衛的方面。家長對於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心理需求要有科學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 教育史上值得反思的現象之一:為何美國的幼兒科學教育領先世界?
    教育一直都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作為目前兩個陣營的大國,我們和美國之間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那麼為何我國孩子表現的明顯比美國孩子優秀,為何美國總是能夠精英輩出,保持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水平呢?這是教育史上值得反思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