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重點保護建築保護類別評定辦法》出臺促進優秀建築分類保護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為了加強城鄉建築保護,傳承優秀歷史建築文化,促進優秀建築分類保護,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布了《陝西省重點保護建築保護類別評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我省重點保護建築保護類別的評定和管理工作進行規範要求。該《辦法》是依據《陝西省建築保護條例》相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的,將對我省重點建築保護和優秀文化傳承起到積極長遠的作用,《辦法》已於發布之日起實施。

  《辦法》規定,重點保護建築將根據其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以及完好程度劃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4個保護類別。類別的評定將通過詳細的類別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打分,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為一類重點保護建築;得分在70分以上(含70分)為二類重點保護建築;得分在60分以上(含60分)為三類重點保護建築;得分在60分以下為四類重點保護建築。

  《辦法》提出,重點保護建築保護類別實行動態管理,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設立建築保護專家委員會,負責重點保護建築的認定、調整、撤銷等有關事項的評審;設區的市、縣(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點保護建築保護類別的評定管理工作。

  同時,為規範我省重點保護建築標誌的設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套印發了《重點保護建築銘牌製作要求》,明確了重點保護建築銘牌的範圍、形式、內容等,對銘牌的安裝工藝、製作工作、設立方式等作了詳細要求。規定重點保護建築經確定公布後,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設立重點保護建築標誌,銘牌正面應標示該重點保護建築的類別、名稱、公布機關與公布日期、樹立標誌機關與樹立日期等。同時明確要求,銘牌應設立在保護建築出入口,可根據保護建築的範圍或建築分布情況設立數處,設置多處的應設立在其他明顯易見的地點,並與建築及其周邊環境相協調,不得損壞建築本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塗改或者損毀重點保護建築的標誌。

摘自 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 2017.09.06 何蓉

相關焦點

  • 濟南對380處歷史建築進行分級保護
    濟南市決定,對經過普查而最後確定的380處建議歷史建築進行價值評估,並按照評估因素、保存完好程度以及不同的保護要求,把歷史建築劃分為Ⅰ級、Ⅱ級、Ⅲ級進行保護,按照不同的保護強度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普查工作在《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提出的238處建議歷史建築和24處優秀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地毯式踏勘與遴選,並按照歷史建築名單為每處歷史建築建檔造冊,建立完善的紙質和電子檔案及資料庫,最終形成濟南市建議歷史建築名錄380處。
  • 對於古典建築的保護,以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方式
    建築保護建築是構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內容,在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被保護的建築包括文物保護單位和由於各種原因而需要保護的其他建築物兩大類不可移動的文物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分為三類,它是經過一定程序,由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批准,列入保護名錄的各級法定保護建築。
  • 「湖南省文物建築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揭牌
    新湖南客戶端1月6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司念偉)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全國「建立不可移動文物風險監測及評估體系」學術研討會上,由湖南省文物局聯合湖南理工學院共同成立的「湖南省文物建築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正式揭牌。
  • 老建築保護要保持「青島特色」
    通知提出,各地要加快推進歷史建築的普查確定工作,摸清家底,多保多留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歷史建築。要注重改革開放前城市近現代建築遺產的保護,做到應保盡保。建立歷史建築保護清單和歷史建築檔案,對歷史建築予以掛牌保護。    其次,支持和鼓勵歷史建築的合理利用。
  • 對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邊蘭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需分類、分層...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在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時強調,要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立健全全國城鄉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全面完成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
  • 淺談:城鎮歷史建築保護概述
    這個建築除了在平時對市民開放外,最近幾年在晚上,還成為邕劇、粵劇的表演場所,在傳承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傳承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內其他一些歷史悠久的城市相比,南寧現存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數量並不算多,最近10年由於缺乏明確嚴格的保護,一些歷史街區的老建築,已消失了不少;而一些現存的歷史街區也由於缺乏保護的意識,其風貌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上海市保護建築中的紅色印記
    為迎接建黨百年,弘揚革命傳統,傳承革命記憶,深入推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由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策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文物局指導,上海市測繪院編制了《上海市保護建築中的紅色印記》地圖。該地圖主要以黨史研究和文物保護相關資料為依據,結合實地核查,最終從上海市保護建築中遴選71處紅色印記並落點標註。
  • 《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發布 長城保護有章可循
    專項行業標準、規範性文件:《長城資源要素分類、代碼與圖式(WW/T 0029-2010)》(2010年)《長城「四有」工作指導意見》(2014年)《長城保護維修工作指導意見》(2014年)《長城執法巡查辦法》(2016年)《長城保護員管理辦法》(2016年)《長城保護規劃編制指導意見(試行)》(2016年)等。
  • 百年歷史建築有了三維檔案 杭州推進歷史建築數位化保護
    打開「杭州歷史建築」微信公眾號,掃一掃「鬥富二橋33號建築」二維碼,這座始建於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築的三維模型就躍然屏幕。動一動手指,模型能放大,還能360度轉起來。記者8日從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日首次利用三維雷射掃描、傾斜攝影、全景影像採集等技術,對鬥富二橋33號建築等3座杭州歷史建築進行了三維測繪建檔,開啟數位化保護的新篇章。
  •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再加強,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婦聯聯合出臺工作機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與婦聯組織間的合作,深化協調聯動,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婦女聯合會聯合出臺了《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婦女聯合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浙大之江校區大半建築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前天,浙江大學之江校區主樓修繕後重新啟用,學校方面表示,諸多老建築修繕完成後,他們也在考慮向社會公眾開放。  保留了歐美建築風格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佔地660餘畝,建成於民國初期,原為基督教教會大學——之江大學舊址,是浙江大學現有的5個校區中歷史最悠久的校園。因為背山、依錢塘江、鄰六和塔,這裡自然風景很美。
  • 「最佛山·品禪韻」佛山首屆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創意設計大賽比賽須知
    二、大賽項目大賽共分兩大項目進行比賽,一是保護更新設計,重點是對建築物本身進行歷史建築的保護目標下的更新利用和修繕設計。二是文旅項目策劃,重點是結合建築物以及周邊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深刻的城市記憶進行的文旅項目的策劃展示。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計及理論】研究生導師大全(上)
    代表作品:陝西省圖書館,陝西省自然博物館,西安市行政中心擔任職務①、中國建築學術委員會委員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理論與創作分會副主任③、建設部《新建築、新技術、新材料》編委④、陝西省建築師分會理事長作品:楊凌國際會展中心 2002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銀質獎2002年建設部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 加強監督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
    企業違法施工破壞文物,文物被違法改建或佔用,文物被盜掘受損,產權人擅自修繕或無力修繕致文物受損等情形,今後將成為檢察機關重點監督對象。12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依法加強文物保護提供指引。據悉,最高檢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
  •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相關規定及評定
    但是不知您有沒有發現,有時混凝土明明沒有破損,但是裡面的鋼筋已經若隱若現,甚至就暴露在空氣之中,這就是因為混凝土保護層過薄。       那麼,究竟什麼是混凝土保護層?保護層有什麼作用?國家規範對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哪些設計要求?如何評定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是否滿足規範和原設計要求?
  • 日照出臺文物保護條例,加強對這些文物保護管理
    第九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文物保護意識。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和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發布文物保護公益廣告。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文物保護志願服務活動,文物行政部門應當提供指導和支持。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
    清華大學現存的早期建築主要分布在現校園西區,其中1935年及以前建設的部分於2001年被正式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工字廳、古月堂;清華學堂大樓(包括1916年擴建部分)、同方部;1919年-1925年建造的「四大建築」,即大禮堂、科學館、圖書館(一期工程)、體育館(現西體育館)等。清華大學校園最初位於皇家園林清華園內,清朝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雍正、乾隆、鹹豐先後居住於此,鹹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 廣州第二、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公布施行
    獲市政府批覆的這項保護利用規劃,增加「建議保護價值要素」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通訊員穗國規宣攝影報導:記者從廣州市國規委獲悉,廣州市第二、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近日獲得市政府批覆,並正式公布施行。本次批覆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共涉及第二批80處和第三批88處歷史建築。
  • 2019國考申論範文30篇背誦:保護鄉土建築 延續文明遺產
    鄉土建築遺產,即俗稱的「老房子」,是傳統村落的核心構成要素,也是保護工作中最為複雜棘手的問題之一。近年來,雖然政府投入、保護力度持續加大,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保護資金和技術力量主要用於鄉土遺產中的高級別文物,大量級別較低的鄉土建築保護狀況仍舊堪憂,老房子的主人們則面臨著「修繕老宅缺資金、經營老宅缺能力、轉讓老宅缺政策」的尷尬局面。
  • 南寧市第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出爐!百貨大樓等64處建築入選
    12月29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南寧市政府了解到,南寧市第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於近日正式公布。騎樓建築群、人民公園九曲橋、湖心亭,南寧百貨大樓,廣西大學紅樓群等64處建築入選。人民公園湖心亭。今年10月,南寧市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揚美古建築群、南湖九孔橋等46處建築列入其中。在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的基礎上,南寧市又遴選出以共和路南段騎樓建築群為代表的64處歷史建築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