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二、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公布施行

2020-12-20 金羊網

獲市政府批覆的這項保護利用規劃,增加「建議保護價值要素」

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通訊員穗國規宣攝影報導:記者從廣州市國規委獲悉,廣州市第二、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近日獲得市政府批覆,並正式公布施行。本次批覆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共涉及第二批80處和第三批88處歷史建築。而每處歷史建築都有針對性的保護利用規劃,劃定了保護範圍,明確了禁止性用途,提出了合理利用建議,可謂「量身定製」。

2017年12月,廣州市成為全國首批10座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

本次市政府批覆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由通則文本和保護利用圖則組成。其中針對每處歷史建築「量身定製」的保護利用圖則記載了歷史建築的基本屬性和價值特徵,劃定了保護範圍,明確了禁止性用途,提出了合理利用建議。每處歷史建築的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把需要保護的立面、平面、結構、部位和裝飾等,以圖文對照的形式逐一標出,既方便保護責任人正確保養使用歷史建築,也便於監管。

2016年廣州市公布了第一批398處歷史建築保護規劃。而此次審議通過的保護利用圖則在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規劃基礎上做了優化和改進:細化了禁止性功能和合理利用建議的表述;將價值要素中的部位、材料、構造和裝飾合併為一欄,避免重複羅列和分類模糊;對於為滿足日常使用而需經常維護、修繕、甚至更換的價值要素,增加了「建議保護價值要素」,在修繕工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保護這些價值要素。

【案例1】民居類——鍾落潭村福龍路129號

鍾落潭村福龍路129號民居,除了緊貼周邊民居的東立面以外,其南、西、北三個方向的建築立面均保存較好;建築保留了天井平面形制,趟櫳門、石柱礎、欄杆等又展現嶺南民居的地方特色;山花、裝飾線條及紋樣很好地體現了該建築的民國時期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曲線——這些構成要素都集中體現了該建築價值和特色,因此列為核心保護要素,嚴格保護。而建築內部樓梯雖有一定的保護價值,但也面臨為了滿足日常使用而需要經常維護修繕甚至更換的情況,不宜列為核心保護要素,因而作為建議保護價值要素。

該建築為傳統民居,目前也正在使用,建議繼續保持原有居住功能。

【案例2】公共建築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學生接待站

華僑學生接待站是位於瘦狗嶺的原廣州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內的接待場所,該校是新中國為適應廣大華僑青年學生回國就學,在何香凝、廖承志、陶鑄等領導人關懷下於1953年成立。該樓是典型的1950年代「民族形式」建築,規模宏大,建築質量較高,保存完整,現仍作為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的接待住宿使用。

對於這類大型公共建築,保護規劃除了規定主要立面和特色部位構件等價值要素需要保護外,還規定在進行涉及外立面的修繕時,設計方案要通過專家論證,確定具體保護措施。

【案例3】工業遺產類——

黃埔造船廠內的錄順船塢

第二、三批歷史建築中有不少工業遺產。例如黃埔造船廠內的錄順船塢始建於1861年,修造船功能沿用至今,是中國在用最古老的近代石船塢,也是近代外國在華興辦產業的歷史見證,對近代造船產業發展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粵漢鐵路是我國鐵路大動脈京廣鐵路的前身,流溪河大橋是粵漢鐵路跨過流溪河的鐵路橋,鋼梁上還保存有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的「BETALEHEM」戳記。此外,還有廣州造紙廠、第一棉紡廠、省石油公司昌崗路油庫等珠江邊的成片工業遺產也納入保護。

對於這些工業遺產,首先強調主體結構不得拆除,在不損害核心價值要素,且滿足消防、結構等安全要求前提下,可以適度改造,通過多種途徑活化再利用,融入片區更新。這些設計方案同樣應該通過專家論證。


編輯:林明鋒

相關焦點

  • 成都公布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平樂花楸村歷史建築、川鍋廠...
    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近日成都市政府公布了第十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高新區壇罐鄉李家祠堂等32處建築被認定為成都市歷史建築。截至目前,成都市已認定公布十四批次共188處歷史建築,建立起了覆蓋全市22個區(市)縣的歷史建築全域保護格局。
  • 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等入選歷史建築(圖)
    據了解,第二批歷史建築推薦名單從第一批的以歷史城區內為主擴展到全市的11個區。該批歷史建築認定後,廣州歷史建築數量將上升至478處。  歷史建築擴展到全市11個區  據了解,本批歷史建築規劃部門組織優先開展重點平臺項目與「三舊」改造項目文化遺產保護線索的申報認定,入選名單的建築共有80處。
  • 又一歷史建築要微改造,將變身廣州T.I.T智慧園主園區
    大洋網訊 記者29日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廣州廣紡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紡聯公司)對外招標廣州T.I.T.智慧園設計項目,廣州市第二棉紡廠舊址部分車間成為微改造重點,將被打造成廣州T.I.T.智慧園的主園區。
  • 浙江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等名單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各地要按照「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閒生活方式」的要求,重點實施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項目,同時做好搬遷安置區基本公建設施建設、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建(構)築物整修改造等項目建設。
  • 新化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規劃批前公示
    【批前公示】湖南省新化縣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向東街及東正街)保護規劃 2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圖) 另外包含聖德堂、劉宅(誠園)2處重點歷史建築及大碼頭1處歷史遺蹟,總面積約為5.24公頃。
  • 「最佛山·品禪韻」佛山首屆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創意設計大賽比賽須知
    第二條 適用範圍本管理辦法適用於本區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修繕、報批、宣傳等相關保護管理工作。第三條 保護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勵合理利用歷史建築,實現保護與利用相統一,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展示和傳承價值。
  • 「建築界」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廣東多個歷史建築修繕如新
    廣州市住建局針對廣州歷史建築的樣式、材料、施工工藝和價值特色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總結,以「工藝、修繕、改善」三個篇章編制了《廣州市歷史建築修繕圖則》。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嶺南文化中心,擁有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的歷史建築,自2014年起,廣州市前後公布了6批815處歷史建築。
  • 泉州多舉措強化傳統建築保護利用 為文化遺產系上「安全帶」
    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泉州市政府辦近日印發通知,明確要落實9項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落實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責任機制。
  • 嘉峪關:《果園—新城墓群保護總體規劃》經省政府公布
    3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印發《果園—新城墓群保護總體規劃》。「果園—新城墓群」為國務院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布於嘉峪關和酒泉兩市,其中嘉峪關部分為新城墓群,酒泉部分為果園墓群,共有墓葬3000餘座。
  •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公布 晉江三處入選
    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保護單位)保護單位入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有3處入選該名單及保護範圍。金井鎮圍頭村黨支部宣傳委員 吳宏霈: 毓秀樓、達屋樓(正在)修復,現在正在進行加固的工程,毓秀樓今年預計會完工,到時候以炮戰時期的樣子,來展現給更多的遊客,讓大家了解當時炮戰的歷史。
  • 《蘇州市吳江區平望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公布
    》的要求,於2018年9月7日起對《蘇州市吳江區平望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草案予以公示。▲ 繁忙的運河三、保護層次建立鎮域、歷史鎮區、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遺產四個層面的保護體系。3、保護歷史鎮區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及傳統風貌建築,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大運河(平望段);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的文物遺存) 2處,安德橋、安民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秦東園故居、東溪河王宅、小九華寺地藏泉井、司前街群樂旅社舊址;控制保護建築1處:司前街徐宅24號、26號(西);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4處:城隍廟古圍牆、北大街徐宅、北河西街趙宅
  • 重慶啤酒廠水塔、熱水瓶廠水塔入選重慶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歲月的長河中,那些被時間慢慢沉澱的建築,就像被烙上印跡的物證,無言卻在用自身講述著動人的故事。在近期公布的重慶市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上,九龍坡區重慶啤酒廠水塔、重慶熱水瓶廠水塔2處老建築榜上有名。作為社會發展的一種見證,兩處水塔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見證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據了解,截至到目前為止,九龍坡區的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共有21處。
  • 濟南對380處歷史建築進行分級保護
    普查工作在《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提出的238處建議歷史建築和24處優秀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地毯式踏勘與遴選,並按照歷史建築名單為每處歷史建築建檔造冊,建立完善的紙質和電子檔案及資料庫,最終形成濟南市建議歷史建築名錄380處。
  • 泉州多措並舉強化傳統建築保護利用 為文化遺產系上九條「安全帶」
    據福建泉州市住建局消息,為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泉州市政府辦近日印發通知,明確要落實9項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嚴格保護歷史建築風貌,活化利用城市...
    這條650多米的小路是上海市井文化與歷史結合的典型。兩邊有魯迅、瞿秋白等名人故居,有以恆豐裡為代表的早期石庫門裡弄,這些歷史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同時裡弄中也有雜貨鋪、小麵館、買手店和老上海民宿。為了更好保護城市歷史風貌,今年1月1日上海市實行了修改後的《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公布了五批1058處、3075幢優秀歷史建築,3437處不可移動文物,397條風貌保護道路(街巷),84條風貌保護河道,44片包括山陰路在內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及250處風貌保護街坊。
  • 浙江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我縣碧蓮鎮應界坑村入選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一般村。
  • 南京第三批歷史建築補充名錄公示,33 處建築入選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歷史建築眾多,每一幢都 " 述說 " 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目前,南京已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共 68 處,第二批歷史建築共 211 處。第三批擬公布歷史建築共計 187 處,其中 154 處已於 2017 年 11 月進行了社會公示和部門意見徵詢。
  • 文山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如何保護?看這裡
    文山州嚴格遵循「科學規劃、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原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管理,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優勢,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功能。
  • 《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明年起實施
    明年起,在大連受保護的歷史建築上刻劃、塗汙等行為,不再限於道德範疇,而是直接涉嫌違法。《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依法規範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日前,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條例》進行解讀。
  • 寧波5個村上榜浙江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名單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其中,寧波海曙區洞橋鎮沙港村、慈谿市掌起鎮任佳溪村、餘姚市河姆渡鎮蘆山寺村,名列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寧海黃壇鎮弘楊村、象山鶴浦鄉樊岙村,名列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一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