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市政府批覆的這項保護利用規劃,增加「建議保護價值要素」
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通訊員穗國規宣攝影報導:記者從廣州市國規委獲悉,廣州市第二、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近日獲得市政府批覆,並正式公布施行。本次批覆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共涉及第二批80處和第三批88處歷史建築。而每處歷史建築都有針對性的保護利用規劃,劃定了保護範圍,明確了禁止性用途,提出了合理利用建議,可謂「量身定製」。
2017年12月,廣州市成為全國首批10座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
本次市政府批覆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規劃由通則文本和保護利用圖則組成。其中針對每處歷史建築「量身定製」的保護利用圖則記載了歷史建築的基本屬性和價值特徵,劃定了保護範圍,明確了禁止性用途,提出了合理利用建議。每處歷史建築的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把需要保護的立面、平面、結構、部位和裝飾等,以圖文對照的形式逐一標出,既方便保護責任人正確保養使用歷史建築,也便於監管。
2016年廣州市公布了第一批398處歷史建築保護規劃。而此次審議通過的保護利用圖則在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規劃基礎上做了優化和改進:細化了禁止性功能和合理利用建議的表述;將價值要素中的部位、材料、構造和裝飾合併為一欄,避免重複羅列和分類模糊;對於為滿足日常使用而需經常維護、修繕、甚至更換的價值要素,增加了「建議保護價值要素」,在修繕工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保護這些價值要素。
【案例1】民居類——鍾落潭村福龍路129號
鍾落潭村福龍路129號民居,除了緊貼周邊民居的東立面以外,其南、西、北三個方向的建築立面均保存較好;建築保留了天井平面形制,趟櫳門、石柱礎、欄杆等又展現嶺南民居的地方特色;山花、裝飾線條及紋樣很好地體現了該建築的民國時期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曲線——這些構成要素都集中體現了該建築價值和特色,因此列為核心保護要素,嚴格保護。而建築內部樓梯雖有一定的保護價值,但也面臨為了滿足日常使用而需要經常維護修繕甚至更換的情況,不宜列為核心保護要素,因而作為建議保護價值要素。
該建築為傳統民居,目前也正在使用,建議繼續保持原有居住功能。
【案例2】公共建築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學生接待站
華僑學生接待站是位於瘦狗嶺的原廣州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內的接待場所,該校是新中國為適應廣大華僑青年學生回國就學,在何香凝、廖承志、陶鑄等領導人關懷下於1953年成立。該樓是典型的1950年代「民族形式」建築,規模宏大,建築質量較高,保存完整,現仍作為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的接待住宿使用。
對於這類大型公共建築,保護規劃除了規定主要立面和特色部位構件等價值要素需要保護外,還規定在進行涉及外立面的修繕時,設計方案要通過專家論證,確定具體保護措施。
【案例3】工業遺產類——
黃埔造船廠內的錄順船塢
第二、三批歷史建築中有不少工業遺產。例如黃埔造船廠內的錄順船塢始建於1861年,修造船功能沿用至今,是中國在用最古老的近代石船塢,也是近代外國在華興辦產業的歷史見證,對近代造船產業發展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粵漢鐵路是我國鐵路大動脈京廣鐵路的前身,流溪河大橋是粵漢鐵路跨過流溪河的鐵路橋,鋼梁上還保存有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的「BETALEHEM」戳記。此外,還有廣州造紙廠、第一棉紡廠、省石油公司昌崗路油庫等珠江邊的成片工業遺產也納入保護。
對於這些工業遺產,首先強調主體結構不得拆除,在不損害核心價值要素,且滿足消防、結構等安全要求前提下,可以適度改造,通過多種途徑活化再利用,融入片區更新。這些設計方案同樣應該通過專家論證。
編輯:林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