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七代天籟的面世,日產也帶來最新的ProPILOT智控領航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與很多豪華品牌不同的是,這套系統並沒有經過過多的閹割,到了國內依舊能達到L2級別自動駕駛,在合適的路況下代替人為的部分操作,實現車輛駕駛輔助。
與市面上大多數品牌的解決方案相同,ProPILOT智控領航系統在前擋風玻璃以及車前logo、後槓處安放了單目攝像頭及毫米波雷達。其中安裝在車內後視鏡上方的單目攝像頭,它除了通過識別車輛前方交通狀況、實現智能自適應巡航以及緊急制動的功能外,還能識別車輛兩側的車道線,從而承擔起車道保持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的功能。
而在陰雨天或一些能見度不高的環境下,隱藏在logo後方及後槓處的毫米波雷達就能夠彌補單目攝像頭的先天不足了。其原理是通過反射波來監測與前方車輛之間的行車距離,所以在能見度不高的天氣下,二者相互輔助,最大程度保障自動駕駛輔助操控下的安全性。
功能一目了然
邏輯清晰簡單
雖然各家品牌在硬體配置上基本一致,但系統的優化、調教卻大有不同。為了親測第七代天籟ProPILOT系統功能,我們在工作日上午來到東直門附近的道路上,進行了小半天的體驗。
首先第七代天籟的各項駕駛輔助功能都擺在明面上,ProPILOT的一鍵啟動按鈕就在方向盤右側,動動拇指就能很方便地操作,系統啟動之後,在儀表界面上的顯示也相對簡潔,邏輯分布清晰,轉向輔助、緊急制動、車道輔助、盲區輔助等功能選擇一目了然。
先解放雙腳
再談定速巡航
在城區駕駛時遇到堵車的情況,我們最煩的莫過於頻繁的跟車和剎停,而ProPILOT實現了0-144km/h範圍內任意速度的主動跟車,基本能夠解放駕駛員的雙腳,大大緩解了駕駛壓力。
按下「SET-」按鍵輕鬆激活自適應巡航功能,這時一個藍底白字的「CRUISE」會亮起來,顯示功能已啟動。跟車距離有三級可調節,不過從使用體驗來看,日產對於距離的設定還是有些保守,即使是調整到最低值,與前車還是有著一定的距離。此外整個體驗過程中出現了幾次被加塞的情況,ProPILOT也能夠非常及時地對車輛進行制動幹預。
3秒,是個很重要的節點,如果停車時間不超過3秒,前車啟動後天籟會主動跟上;如果超過了3秒,那駐車功能就會自動啟動,這時候按一下「RES+」或者輕點一下油門,車輛還是會恢復到之前的跟車狀態,使用起來是相當方便的。
安全提示
必須醒目且及時
ProPILOT的盲區監測功能是通過A柱上的小黃燈來提示的,靈敏度很高。相比一些品牌將提示燈放置在車外後視鏡上的做法,我更加喜歡天籟的設計,第一個好處是位置更靠前,這樣餘光能快速注意到;其次,雨雪天的時候後視鏡和車窗非常容易起霧或者粘上髒東西,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roPILOT對於駕駛員脫手方向盤的狀態有非常快速的反應,具體來說,如果方向盤一段時間內沒有感知到來自雙手的壓力,它先是通過顯示屏上的警示標誌提醒你馬上接管方向盤,如果沒有按要求操作的話,大約15秒就會自動亮起雙閃警示燈,同時以點剎的方式制動來進行強烈的警告,若這時駕駛員還是沒有任何操作,車輛就會緩慢減速以至停止。這無關於自動駕駛技術的高低,更多是基於國內法律法規及駕乘安全的考慮設置的。
而在主動剎車方面,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並沒有機會去觸發它,不過對車距的提醒功能還是非常及時的,當與前方障礙物過近的時候,HUD的小屏幕上以及儀錶盤上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紅色警告,以及明顯的聲音提醒。
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作用速度0-15km/h行駛或倒車
實時監測前、後障礙物潛在碰撞風險,若末作出反應或誤踩油門,通過3D平視顯示屏、蜂鳴聲預警,必要時自動剎車。
除了以上提到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之外,第七代天籟還搭載EAPM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疲勞駕駛預警、移動物體/行人監測、360度全景影像、智能泊車輔助、倒車車側預警等同級別車型中少有的配置,在安全駕駛方面更加完善和領先。
日系三強
誰最會玩駕駛輔助系統?
既然說到了自動駕駛系統,不妨也看一下日系三強中另外兩家都是怎麼做的。我們先從最早進行換代的豐田凱美瑞說起。TNGA架構下的凱美瑞在2017年登陸我國市場,並且今年上半年進行了中期改款,其應用的是「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
這套系統包括:
1、預碰撞安全系統(PCS)
這套系統它是通過毫米波雷達及單目攝像頭來探測前方情況,然後通過數據分析、計算,進而進行聲音提醒以及主動制動幹預,從而減少碰撞的可能性;
2、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A)
同樣是通過單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來識別道路上的交通線,如果車輛在沒打開轉向燈的情況下存在偏離車道的可能性,系統會發出警示音和警示燈提醒,並且提供轉向輔助;
3、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AHB)
通過檢測周圍燈光以及車速,自動判定並切換遠光燈或近光燈,防止駕駛者忘記切換燈光模式的情況以及減少手動操作的不便;
4、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DRCC)
利用毫米波雷達、單眼攝像頭、方向傳感器和偏航傳感器收集的信號監測前車,控制車間距離,讓車輛始終保持一定的、安全的車距。
豐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從字面意思理解:安全與感知,那我們綜合以上對於各個系統的解讀,其實這套系統更大的意義是儘可能的通過一些「提醒」和「幹預」來規避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包括豐田官方給出的解釋:「有助於規避或減輕嚴重交通事故中的傷害或損傷」,所以它並不是像日產ProPILOT或者特斯拉的AutoPilot那樣,以儘可能的實現自動駕駛為目的。
因此豐田的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DRCC)與ProPILOT在功能上還是有著明顯不同的。凱美瑞主動替人分擔的程序相對少了些,距離L2級自動駕駛級別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
我們再來看本田,搭載Honda SENSING的十代雅閣在我國的上市時間是去年下半年,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路徑也與各主流品牌幾近相同。同樣是通過車輛前格柵內部的毫米波雷達與前車窗內的單目攝像頭這兩種感應器來完成對於路況的實時監測。通過綜合處理這些信息,雅閣能夠實現的幾項功能包括:車道保持輔助(LKAS)、車道偏移抑制、可實現低速追隨的ACC、交通標識智能識別以及碰撞緩解制動(CMBS)等。
整體來看本田的Honda SENSING與日產的ProPILOT有著諸多類似的地方,但在日常路況的使用過程中,整套系統對於地面上交通線的循跡性,在轉彎時對中心線的追隨性的處理,以及方向修正時的力度調節還是不夠細膩,這一點更突出了天籟加減速時的流暢體驗感。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開篇雖然說到配置「被閹割」不一定是好事,但原樣照搬更算不上是好事,甚至有可能會引起「水土不服」。第七代天籟的ProPILOT系統在引入國內前,日產安排了38萬公裡的本地化道路測試,ProPILOT對國內複雜的路況做了更多的了解和匹配,所以適應性必然更強。
總體來講
目前日系主流三個品牌日產、豐田、本田各家的駕駛輔助系統中,凱美瑞的Toyota Safety Sense作為一項安全配置是比較合格的,不過就像豐田官方所說,Toyota Safety Sense是以「交通事故零傷亡」為方向的,所以本質上就與自動駕駛輔助的概念有一定區別;雅閣的Honda SENSING與天籟的ProPILOT都擁有自動駕駛輔助的功能,不過依據實際體驗而言,天籟對於細節的處理要稍佔上風,系統也更加適合國內的道路狀況。
在今年的5月份,日產還公布了ProPILOT 2.0版本,這套升級後的系統可以讓駕駛員在巡航時雙手脫離方向盤,即能夠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只要駕駛者在出發前設置好導航系統,車輛就能夠帶你到達目的地。聽起來與特斯拉的AutoPilot已經無異,具體表現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還要提醒一下!L2級別的自動駕駛只是能夠實現部分自動駕駛的輔助功能,所以日常駕駛的時候,各位司機的雙手還是要踏踏實實的放在方向盤上。
輪到你說:
你對於L2級別駕駛輔助系統熟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