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礎做米酒,香甜水足,如要這2步錯了,難怪酒不來水
米酒,也被叫做酒釀,一聽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種釀造食品。主要原糧是糯米,所以也被叫做糯米酒。口感非常的香甜醇美,酒精度數也低,所以在我們農村,它成為了農家常喝的飲料。就拿我爸爸來說,他每天吃飯前必喝一碗酒,所以每年,我家裡都要蒸上2次酒,一次是在春季桃花盛開的時候蒸的,被稱做為「桃花酒」。第二次是在臘月裡蒸的,被稱做為「年酒」。由於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對於米酒的制工藝熟爛於心。
其實米酒的製做方法真的很簡單,它是以糯米為主材料,蒸好後拌上碾碎的酒麴,然後把它放在一個容器中,用手壓緊,並在中間留一個洞。這個洞就是用來觀察酒水多少的最好標誌。如果當我們看到這個洞裡的酒水充足時,通常旁邊的糯米糟也就發酵好了。這時候的糯米酒,我們可以用勺子挖上一小碗糯米糟和上一些酒水,吃起來不僅有嚼勁,而且還很香甜。這裡的香甜不是加糖所產生的甜,而是大米裡的麥芽糖轉換而成的。我們在做米酒的時候千萬不需要加糖了。
記得有一年,我家做的年酒不來酒水了,那一年正是2008年,全國大多數地區因為冰凍的情況,所以那年的冬天,我們都是在停水停電的日子裡熬過來的。當我們冷的時候,我可以自發的去加衣服,但是米酒不知道啊,想要讓米酒汁水充足,就得必須讓米酒保持在35攝氏度的環境下,這樣才有利於微生物的繁衍,才有利於微生物的發酵。
溫度過低,就得幫米酒趕緊穿上棉襖,等到溫度一過熱,就得趕緊幫米酒褪衣服,這樣才能做出汁水充足,香甜可口的米酒,在我們的老家,米酒所要穿的棉襖則是棉被,用棉被把米酒蓋住以後,必要時,還需要用繩子把棉被緊緊的捆在裝米酒的容器上。以免米酒受凍,不出水了,在春、夏、秋天,一般米酒發酵只要一天一夜,而在寒冬臘月,米酒發酵一般只要48小時就好了。所以我們在米酒上蓋的棉被,也不能超過48小時,否則,裡面酒裡的汁水太多,會溢出來的。
除了溫度會影響米酒裡來水少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蒸米蒸好後,需要把蒸好的糯米倒出來拌上酒麴的,酒麴裡含有令酒發酵的微生物,所以要是拌少了酒麴也會讓米酒不出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