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處理情緒,讓孩子快樂成長

2020-12-23 盛言竹語

時間過得真快呀!女兒已經成為了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我時刻提醒著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形象和做人都會影響著他,所以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記得有一天,她放學回到家,高興地說:「媽媽,我要買一塊魔術橡皮,我同桌她就有」。我問:「什麼魔術橡皮呀」?她就告訴我說:「它裝在一個神秘的盒子裡,推一下橡皮就出來了,再推一下橡皮就沒有了,太神奇了。」然後我說:「這個並不神奇,那是因為你不明白這個盒子的原理。」等我給她講明白盒子的原理後,她說:「裡面的橡皮好看還是想買」。我說:「你還有橡皮,沒必要再買了。」

寫作業的小姑娘

她聽完就開始哭鬧起來,等過了一會她的心情平靜點後,我就慢慢地告訴她不給買的理由: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亂花錢。在買一件東西時,先要看到它的價值和用途。不能因為它的外表好看或好玩去買它。

她聽完後低下了頭,說了聲「對不起,我錯了。」這件事雖然小,但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了,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更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她,讓她健康快樂地成長,並從中知道許多該懂得的事情。這是我們父母的責任。

成長

我們需要鼓勵孩子去做喜歡的事情,看到別人的強大,也應該想到他們付出的艱辛。(潘露霖家長

這是一位家長寫的教育日記。這位媽媽們的可貴之處就是沒有跟孩子大吵大嚷,發脾氣,動態度,而是認認真真、平心靜氣地說明利害關係,沒有什麼大道理,卻讓孩子接受就好。可貴的是,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沒有針鋒相對,等孩子心情平靜下來之後,在來交流和溝通。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煩躁

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貼近實際,從現實出發,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貼近實際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

再說啦,萬事德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範。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則,讓自己去作為孩子的榜樣,去相信教育的真實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教育,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

平心靜氣

如果一個人能夠實現對自己心情的控制和調節,也就學會了生活,懂得了生活。生活,就是生存下來並快樂地活著。你只要有好的心情,就會有耐心和信心,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您說是嗎?

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不知道讀什麼樣的書最能解決現實問題,不知道怎麼做好,那麼可以讀讀這方面的書,比如《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本書講得可具體了。通過專家的指導,從而學會控制情緒的好方法。

智慧書

孩子是耽誤不起的。俗話說:耽誤莊稼只耽誤一季,耽誤孩子卻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是萬萬馬虎不得的。那麼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是暢銷書,共十個篇章,有故事,有方法,淺顯易懂,一批理念先進的學校把他作為培訓家長的教材。許多家長讀了之後,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水平,感覺教育起來比過去輕鬆多了。

這本書,目前只需要41,60元,就可以買到生活大智慧,教育大智慧,不容錯過。有需要的可以點擊連結購買。

當我們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時,學會讓自己心情重新歸到一種積極的層面,正視自己,另闢蹊徑,千萬不可墜入煩惱之中,與孩子生氣、吵架。七分現實,三分浪漫,才是一種最佳的人生態度。本書教你如何處理心情,從中汲取人生的啟迪和教育的思考。

買了才知道好,讀了才知道管用。讀書不讀書,教育大不同。相信您定會從書中收穫智慧人生。

書潤性靈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快樂的家庭,也會成長為快樂的孩子
    在鄰居們看來,尖尖的一家,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尖尖有幸福快樂的家庭,她也成長了一個活潑快樂的孩子,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我們常說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就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家庭情緒環境對孩子情緒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孩子想哭別阻止,哭出來的孩子更快樂,更善於表達感情
    2、阻止孩子的表達欲家長阻止孩子哭泣其實也是在阻止孩子的表達欲,孩子無法表露出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孩子只會覺得家長是在嫌棄他吵鬧,只會覺得是家長不愛自己了,這樣下去自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由此可見,家長阻止孩子哭泣的行為並不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反而是允許孩子哭泣會讓他更善於表達自己,那麼家長應該怎麼理解這種現象呢?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探究一下。三、怎麼理解,會哭的孩子更快樂,更善於表達感情?
  • 父母要善於管理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說"別哭",這樣才有效
    在童年早期,孩子們不善於表達,當他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哭,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對待孩子的哭鬧,父母應該正確地看待它,不能認為孩子在耍脾氣,不聽話。從不哭泣的孩子可能不會像他們看起來那樣快樂。他們可能會抑制消極情緒,但他們不會表現出來。哭泣的孩子比從不哭泣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 培養孩子積極情緒,快樂成長、自信人生
    原因有二:第一,電器和玩具,這兩類物品的屬性,註定孩子更喜歡後者;第二,與其說是兩個玩具,不如說是禮物——在他「打醬油」過程中,兩位同學慷慨送的,樂樂覺得同學把友情和好運送給自己,他非常幸運。我趕緊趁機強化收穫友情的快樂,告訴他施與受同樣有福。他聽了連連點頭。我提議,我們用烤箱做一些餅乾送給同學,樂樂一拍即合,問我離聖誕節還剩幾天時間。
  • 如何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讓孩子快樂成長
    如何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讓孩子快樂成長!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安全感的幼兒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起信任的人際關係,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缺乏安全感的幼兒會更多地感知到孤獨和被拒絕,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妒忌、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度,行為上也更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的行為,較難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 解析兒童情緒發展,支持兒童快樂成長
    解析兒童情緒發展,支持兒童快樂成長 2020-06-11 0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處理孩子情緒 你能得幾分
    D類    「說教型」父母    你以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負面情緒就會消失,所以你熱衷於滔滔不絕地講道理。    此時,孩子感到孤單無助,仿佛身處黑洞,得獨自面對負面情緒帶來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訓導,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種是傳統的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顯然都不利於孩子的情商培養。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三步教你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什麼時候也變得讓人面目可憎,對自家孩子這麼不滿意呢?我們都知道,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不快樂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作者蘿拉·馬卡姆博士是一位盛行的「父母和孩子並重」理論的主要倡導者。這本書與其他育兒書籍的最大不同在於,作者將矛頭對準父母,只有父母的自我成長,修煉自我,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如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問題,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疏導師
    當你的孩子有情緒問題出現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孩子有情緒很正常,關鍵家長們要怎麼疏導孩子呢?其實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疏導師。當我們找到事情的源頭,找到真正的情緒感知,和自己聊聊,捋順了自己的心情,也就捋順和孩子、和伴侶、和親人、和世界的關係。最近的天實在是太熱了,持續的高溫帶來的是和酷熱程度不相上下的暴躁情緒,天乾物燥小心發火。
  • 生活中,孩子的健康快樂,取決於家長的情緒調控力
    今天我們和諸位家長聊一下,孩子的健康快樂取決於家長情緒調控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一個家長他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麼他的孩子肯定生活在非常壓抑暴躁的環境中,他如何快樂健康的成長。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自己的情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麼最倒黴的就是身邊的孩子。因為這樣的人動不動就會對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孩子。有的時候孩子被打都感覺到莫名其妙,這樣使孩子始終生活在緊張、壓抑、恐懼的環境中。
  • 情緒管理訓練:孩子如何與「快樂、悲傷、恐懼、憤怒」友好相處?
    一旦孩子的負面情緒持續過久,她們就會認為其毒性也會愈加強烈。想要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首先要認識4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恐懼、憤怒。而其他情緒則是在此基礎上,受外在影響衍生出來的。本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讓孩子識別這4種基本情緒,並學會怎樣處理,讓他成為情緒的小主人。
  • 孩子總有各種情緒?設立「紅綠燈」能夠控制情緒,有利孩子成長
    孩子沒有理爸爸的話,繼續哭鬧。於是爸爸上前狠狠打了孩子的屁股。日常生活裡孩子愛鬧情緒很正常,但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但沒有解決問題。而且還會改變孩子的性格。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綜藝節目《二胎時代》中,曹穎在處理孩子情緒方面的做法值得家長朋友們學習、借鑑。在《二胎時代》中,曹穎的兒子王梓涵看到爸爸媽媽對妹妹特別好,有些生氣了,口氣很生硬地說「讓媽媽走開」。爸爸聽到孩子這樣說話,顯然不滿意,馬上拿出父親的威嚴,嚴厲地「命令」他好好坐下吃飯,並且還像許多家長一樣,數起1、2、3」,威脅兒子。這時候,曹穎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別。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
    面對孩子的情緒一定是需成人幫助去處理的,沒有學過情緒管理的孩子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呢? 1.認知情緒-認識情緒就是在告訴孩子他身體發生了什麼,讓孩子給自己的感受命名。 2.學習如何表達情緒-孩子之所以總是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真得是壞孩子
  • 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所謂有樣學樣就是這個道理,不要讓壞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有這樣一句話:家長的壞情緒,讓孩子來買單,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場修行,但千萬別讓無辜的孩子成了出氣筒。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就如同在成長過程中有了溫暖的臂膀和港灣。而那些總是被壞情緒所掌控的父母,不僅會阻礙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更容易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創傷。
  • 如何處理孩子情緒?對不起我有點囉嗦 | 欒晶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擁有和孩子的情緒和諧相處的能力? 首先,一定是母親先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這個部分如果媽媽們覺得真的有必要處理掉,可以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其次,母親要學會一些面對孩子情緒的技巧。
  • 快樂成長,對於孩子幫助很大,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方面培養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成長,是一個在學習中收穫進步,在苦痛中獲取快樂的過程。幼兒在成長中需要不斷提高自我,學會積極的笑對人生,才能更好的面對未知的挑戰。而家長的責任,正是幫助孩子培養能力,在快樂的成長中變成優秀的人,避免負面情緒過多,出現心理問題。
  • 孩子總「鬧情緒」?家長學會為情緒設立「紅綠燈」,孩子受益終身
    這時,父親臉色開始發生變化,當眾大聲地責罵女兒,用手搶過孩子手中的物品,還動手打了女兒一巴掌。在為父母教育孩子粗暴感到唏噓的同時,我不驚想到大多數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鬧情緒,而父母卻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處理情緒,結果就發生了一系列讓人感到詫異的事情。孩子愛鬧情緒,還需要家長學會設立"紅綠燈",助孩子健康成長。
  • 心理保持健康,孩子快樂成長
    擁有積極強大自信的內心,擁有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成長非常關鍵。如何讓孩子的成長更快樂?2007年的數據表明青少年兒童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已達到3000萬人,龐大的數字觸目驚心。心理問題有產生的情景性,情緒性和即時性。而它的特徵又具有普遍性。
  •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健康呵護你的孩子成長
    功能型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告狀現象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很普遍,他們常常會感到,如果沒有大人幫忙,有些問題自己就是處理不好。《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一個告狀的故事》告訴孩子,什麼是需要告訴家長的大事,什麼是自己能夠解決的不事。&34;中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喜歡告狀,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自己解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