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蘇軾,誰是「千古第一才子」?唯有宋神宗的答案最令人信服

2020-12-15 執筆讀春秋

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仙」,蘇軾是宋朝現實主義「文豪」。二人都是光耀千古的文壇的大咖,他們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二人都是在「生前」成名,死後「封神」,二人的仕途都不太順利等等。李白的詩灑脫、浪漫,富有誇張的想像,而蘇軾的詞淡泊、豪放,剛中帶柔。唐朝人喜歡李白,宋朝人喜歡蘇軾。兩家「粉絲」總想拿他們來比較一下,「關公戰秦瓊」,誰弱誰強?誰是第一?

宋神宗有一次和旁人提起李白、蘇軾,講了一句話,似乎給這一場爭論定了音。宋神宗說:李白雖然是大才子,但是比起蘇軾還是差了一點,因為他沒有蘇軾博學!但是,他們一個人寫的是詩,另一個人填的是詞,真的可以這樣「橫加比較」嗎?那麼,姑且來做一個娛樂分析,供大家樂一樂吧!

一、李白的詩和蘇軾的詞

李白的詩

李白活著的時候,是唐朝人心目中的「神級」偶像。就連我們的「詩聖」杜甫,也是他的小迷弟。杜甫一生不知道寫了多少關於李白的詩篇,就今天流傳下來的名篇,就有十多首。

杜甫認為李白是繼南北朝「宮體詩」大家庾信和「樂府詩」高手鮑照以來,最「無敵」的詩歌創作者。因此,作為一個李白詩歌的狂熱愛好者,杜甫一直密切地關注著李白一生中的起起落落。

李白詩歌瀟灑豪邁,想像力奇崛,喜歡在詩篇中引用神話典故來比喻現實。比如,他在《蜀道難》中形容秦嶺山高水急時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六龍是炎帝的座駕,飆行於天空之上。炎帝的車駕遇到秦嶺的高處,也飛不過去。

李白的詩長於顏色描寫。比如:他曾在《送友人》中寫「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在《贈孟浩然》中寫「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青對白,紅對白。還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疑似銀河下九天」,紫色的煙和銀色的河。所以,李白十分擅長運用顏色詞彙來營造氛圍。

李白的詩長於動作描寫。他在一首寫蜀僧的詩中說「蜀僧抱綠倚,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送友人》中又寫「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詩中的李白,意態瀟灑,一氣呵成!

李白的詩情感真摯,大膽直白。有許多詩,直接運用第一人稱「我」開頭。比如「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還有「我昔東海山,勞山餐紫霞」。另一些詩,即使不用「吾」和「我」來開頭,也體現出同樣的「自我中心」,孤介、傲岸的特點。

蘇軾的詞

蘇軾在宋朝時也是全民的偶像,根據史書記載,宋神宗和太后都是他的粉絲。蘇軾有一首很出名的詩歌叫《惠崇春江晚景》,詞中寫「竹外桃花三兩枝」,不過筆調比較閒淡,所以他的主要成就還是在宋詞上。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要論想像力,蘇軾也有「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但是比起李白的「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蘇軾的詞作又比李白更老成、更淡泊,也更灑脫一些,比如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二人比較起來,李白就是一個血氣方剛,對前途充滿想像的「少年」。蘇軾則更像一個,看穿世事,隨時準備隱居的老人。

二、李白、蘇軾的文章

宋神宗評價蘇軾比李白博學,我們看蘇軾的簡介也會發現,他似乎除了詩、詞,在散文、書法與繪畫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蘇軾憑藉散文的功力,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書法也被人稱為「石壓蛤蟆體」,自成一家,別無分號。同時,他的畫作似乎也不錯。對於書畫,沒有什麼心得,也就暫時不做評價了。下面隨便跟大家聊一下,他和李白的「散文」。

李白的文章

李白如今傳世的散文並不多,不過其中也有一兩篇很好的,選入了上辭版《古文觀止鑑賞詞典》。其中一篇叫《與韓荊州書》,是李白當年給韓朝宗寫下的自薦書。這一篇文章,對後世研究李白的身世和背景,特別有用。因為文章證實了在《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者,不是別人,就是李白自己。

在這一篇自薦書中,李白自稱「隴西布衣」,交代了他的籍貫。又說自己「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他誇讚韓朝宗「筆參造化,學究天人,」但是又傲嬌地提出要與之「長揖」見交。通篇行文詞藻瑰麗,和他的古體詩一樣的「誇張」、「跳脫」。

李白還有一篇寫夜宴的小品文,同樣也是大氣、唯美。自稱胸中文章,乃是「大塊」(大自然)給予。

蘇軾的文章

蘇軾在散文上的成就高於李白,他的前後《赤壁賦》旁徵博引,顯出了個人的博學與練達。同時,他的部分遊記也被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中。除此之外,蘇軾也作過《刑賞忠厚之至論》這樣的議論文章。因此,他散文涉及的面也比較廣,符合宋神宗對於他博學的評價!

結語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盤點一下這兩位文壇大咖所擅長的東西。李白擅長寫詩、舞劍,有少量書法、散文作品傳世。蘇軾擅長:填詞、寫散文、書法、繪畫,且在宋詞、散文上的成就非常高。因此,論「博學」,蘇軾是強於李白的,所以宋神宗沒有講錯。

不過要論「才華」,那就不太好說了。因為李白在唐詩的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上面,是「一千年無出其右者」。他誇張、浪漫的想像力與一氣呵成的動作描寫,猶如古劍出匣,龍吟清風。讓人每一次讀畢,都覺得神魂一震。而蘇軾的作品,雖然「有一些閱歷的人」才能產生情感共鳴。

假如把「才華」理解成」「天縱之才」的話,那麼「才華」就是上天的恩賜,文章是大自然的賜予。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即使是「詩聖」杜甫,對李白的「才華」都是「望塵莫及」的。

因為李白的「才華」,他就是天生的,別人學也學不來,後人通過「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夠達到蘇軾、杜甫這樣的高度,更不要說李白這樣的天才。當然,必須得承認:從思想內容的深度上來講,李白活了一千多年,都還只是一個「少年人」。

假如把「才華」理解為「學識」的話,那麼蘇軾的「才華」就勝過李白了。

相關焦點

  • 李白和蘇軾到底誰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答案最讓人信服
    在唐詩宋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李白和蘇軾。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古代文學的「明星」。唐詩宋詞沒有辦法說誰好誰壞,李白和蘇軾也難較高低,這也是一個千古爭議的話題,李白和蘇軾到底誰是「千古第一才子?」有位皇帝曾經把李白和蘇軾作比較,那就是宋神宗。
  • 蘇軾最好的一幅行書,驚豔世間900多年,現成臺北故宮鎮館重寶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子」,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烹飪美食,還有經濟民生、政治軍事,他樣樣精通,自此人以後,歷朝歷代再也沒有哪個文人,能達到他的層次。他就是蘇軾蘇東坡,名垂青史的文豪,當代無數人的偶像。
  • 李白的名句,蘇軾的名句,納蘭性德的名句,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李白、蘇軾、納蘭性德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上李邕》7、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8、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古代四大才子,個個才華橫溢,唐伯虎勉強上榜,第一堪稱千古奇才
    古代四大才子,個個才華橫溢,唐伯虎勉強上榜,第一堪稱千古奇才中華數千年的悠悠歷史,有才華的名人層出不窮,即便直至今天,很多人依然被稱為傳奇。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不少才子,才子是那個時代能夠盡情將潑墨與舞文集一身的佼佼者。
  • 王安石與蘇軾,課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詩,誰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王安石與蘇軾,一個是百官之首的當朝宰相,一個是萬眾拜服的文壇領袖,他們二人,堪稱北宋神宗朝最耀眼的兩顆巨星。 (王安石與蘇軾) 官場上,他們是政見對立的政敵,性情上,他們是惺惺相惜的知己,而在文學上,他們則是旗鼓相當的絕世才子
  • 蘇軾是千古第一文人,連政敵王安石都稱讚他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文人爛若繁星,不過,要論起才華和人格魅力,蘇軾才是我心中的千古第一文人。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連他曾經的政敵王安石都,不知要過幾百年,才會再有這樣的人物。事實上,千年已過,卻再未見蘇軾這樣的人物。
  • 蘇軾進寺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巧用4字回擊,後成千古絕對
    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奇才與全才了。由於蘇軾的詩文風格和人生態度特別符合如今網際網路的審美需求,因此蘇軾的地位居高不下,甚至超過李白、杜甫陶淵明等。「千年科舉第一榜」公元1057年,年僅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當年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
  • 蘇軾和辛棄疾都跟李白學了一招寫成千古名詞,和李白比水平如何?
    據蘇軾自己在詞前寫的小序,我們知道這首詞是蘇軾在1076年的中秋節寫的,那天晚上他喝了一整夜的酒,喝得酩酊大醉。因為中秋是團圓的日子,而蘇軾被貶謫在密州,中秋之夜,孤身一人,想起他與弟弟已經7年沒見面了,一股相思之情油然而生。他深深地思念起了親人,思念起了遠方的弟弟蘇轍,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中秋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多情才子張先,80歲迎娶18歲小妾,好友蘇軾得知後以雲雨詩相贈
    就好比詩仙李白,北宋的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就曾評價過李白之詩詞十之八九都是與女人有關。否則怎會有李白逛青樓時,僅憑驚鴻一瞥就對15歲的吳姬大膽作詩示愛;怎會有他於街上隨處搭訕美女就出口成章的典故。這些種種都說明了李白的多情與風流。不單李白生性風流,古今的各個才子皆是。不過,這其中的佼佼者,非「千古風流第一人」的宋朝才子張先莫屬。
  •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生活!
    沒想到大師林語堂和才子蘇東坡的結合,竟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奇效。林語堂在序言中說道:「我若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蘇軾的身上不僅具備了中國人理想的那種生命狀態,而且也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處世之道、生活之道、婚姻之道……可以說,蘇軾自己就是一本百科全書,讀懂了蘇軾,也許你就讀懂了生活。
  • 史上最經典的兩首寫廬山的詩,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後無來者
    文|丁十二李白和蘇軾,分別代表了唐詩和宋詞的最高水平,究竟他們誰的才華更勝一籌,這是一場跨越千年卻始終沒有定論的爭論。李白,那個站在唐詩最高峰的男人,睥睨天下,伸手可摘星辰,反手可覆彩雲。他腰胯寶劍,手持美酒,搖搖晃晃,飲一份月光,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主政的宋神宗,並不昏庸。可是這麼多人說蘇軾原則有些問題,不得不查。案子被交給御史臺,在李定的指使下,官差前去湖州拿人。蘇東坡被押送入京師,拘押進御史臺。因為拘押要犯的牢房邊上有大樹,樹上常常有很多烏鴉,御史臺也被稱作「烏臺」,蘇東坡因言獲罪的案子被稱作「烏臺詩案」。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大文豪蘇軾,年少成名,才華橫溢,一出道便以一篇應試策論,徵服了文壇領袖歐陽修,令其感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 文無第一:三位宋詞宗師的中秋詞,誰為最?
    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李商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不僅唐詩,宋詞中以中秋為主題的詞也是佳作頻出,其中尤以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為最。
  • 數不清的第一 王維李白王昌齡到底誰配得上古今七絕第一?
    同是這個王國維,過了一段時間又稱讚周邦彥是「兩宋以來一人而已」,估計蘇軾辛棄疾不會說什麼,孤傲的李清照恐怕會很不樂意。如果不看王國維文章的上下文,似乎像是王國維大師自己和自己打嘴仗。   在七言絕句中,李白杜甫二位聖人先不提,王昌齡的出塞詩、杜牧的詠古詩、王維的送別詩都有千古絕唱,評價第一的事情,老街沒有這個水平,這裡單獨說下王維的一首送別詩。
  • 蘇軾進金山寺問「禿驢何在」,掃地小和尚回懟4個字,成千古絕對
    一生之中,他為官四十載,但被貶的時間卻超過了四分之三;最遠的一次,他甚至被貶謫到了儋州(今海南島),這在宋朝時可以說是僅比處決、株連等罪輕一點的處罰了。 但面對這些種種,蘇軾卻又不似常人。
  • 三杯兩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酒人生!
    她才情橫溢,婉約詞派的代表她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喝酒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說到酒與詩人你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白、白居易、蘇軾等一眾男文豪但你絕沒想到被稱為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李清照居然是個酒鬼不信你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蘇軾寫文罵太守,他卻沒有怨恨反倒連連稱讚,刻入石碑流傳千古
    蘇軾寫文痛罵太守,太守卻刻入石碑供人瞻賞,成就千古名句若要問我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誰,我一定會說非蘇東坡莫屬。驚羨於東坡的人生軌跡與生活態度,後代的史學家評論其為「五千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提起蘇軾,人們不免佩服他才華橫溢、獨步古今,無論是散文還是政論文章,往往都膾炙人口。蘇軾流傳給後人的詩篇遠不及李白等人,甚至有些詩篇對仗算不上工整。但蘇軾有一點難能可貴,他身處逆境的曠達,他的詼諧,還有骨子裡的頑童天性,始終為後人稱讚。
  • 蘇軾進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巧妙回懟4字,不料卻成千古名篇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世士大夫們的廣泛喜愛,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能夠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其中9個字非常有趣,網友:蘇軾太自戀了
    另外,近乎全才的蘇軾,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哪怕跟得道高僧談經論道都不落下風,佛印和尚經常和蘇軾切磋詩詞、佛學,兩人之間的友誼頗深。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心胸開闊,提筆就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經典詞句,讀起來盪氣迴腸。